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蒙古入侵日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蒙古入侵日本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921 更新时间:2024/1/16 4:18:18

说起日本这个国家,不得不说这个国家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好斗的民族,早在我国唐朝、明朝、清朝的时候都有过对朝廷的侵略战争。我国为了保卫藩属,也是为了制止日本的进一步侵略,三次出兵朝鲜大战日寇。前两次中国都取得了胜利,但并没有追击,只要日本求和认输,战争也就结束了,进攻日本本土,从来没有被朝廷考虑过。

元朝是唯一打算征服日本的朝代。出于蒙古人的扩张天性,元朝开国皇帝忽必烈要求日本臣服,但遭到日本人的拒绝。于是,忽必烈决定发动征日战争,迫使日本投降。

当时日本的实权掌握在北条氏手中,这个北条氏不是镰仓幕府的将军,仅仅是幕府中的大臣。日本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是天皇,全国发号施令的是幕府,而幕府又被权臣北条氏把控。这样的权力结构可能也是北条氏不肯投降的原因之一。

北条氏命令加强面对朝鲜方向的防御,把军队主力调往九州西部,并保留一定的机动兵力,随时准备抗击登陆的元军。可以说,日本上下对元军的来袭深感恐惧,蒙古人的兵威他们是听说过的。

1274年10月3日,征东元帅忻都,率领三万多蒙、汉、高丽混合部队,从高丽合浦出发,对日本沿海发动袭击。20日,元军船队进入博多湾,登陆后开始进攻日本防守部队。

蒙古骑兵与原先的南步兵相配合,还有震天雷等早期的火器,对日军构成了很大的优势。据日本史书记载,打到黄昏,日军损失惨重,实在抵挡不住,不得不撤到太宰府水城。

令人意外的是,元军当晚回到船上休息。夜里遭遇台风,刮翻了两百多艘战船,大部分士兵葬身鱼腹。忻都连夜下令撤退,回到高丽,结束了第一次征日。

忽必烈没有放弃征日计划,准备更多的战船、更多的兵力,在1281年,发起规模更大的第二次远征。这回总兵力达二十万,蒙古军4.5万,高丽军5万,汉军10万。统帅仍然是忻都,副将是汉将虎。

双方的主战场依然在博多湾,日本吸取了第一次战争的教训,在这里修筑起一道长长的石墙,既作为防御工事,又可以限制蒙古骑兵的机动。这种石墙在日本沿海各个重点区域都有,使元军很难找到合适的登陆地点。

7月初,元军开始登陆,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有了石墙作为依托,日军阻挡元军一个多月,使其无法向内陆推进。元军白天进攻,晚上回到船上休息,这是元军犯的最致命错误。

8月1日,台风再次袭击日本,整整四天的狂风暴雨把元军大部分战船送入海底。忻都和范文虎乘船逃回高丽,把残的十万元军丢在了日本的海岸上。

别看剩下的元军人数挺多,但失去统帅的军队还不如一群羔羊。更况没有粮草,这些原本的南宋军队根本无心战斗。日军发起进攻后,元军很快就崩溃了,被俘数万人。

忽必烈没有死心,准备大造战船第三次出征。但是,对安南的战争拖延了造船计划,直到1294年忽必烈去世,准备工作还没有完成,征日计划便停止了。

日本人把这场台风称为神风,认为是天神保佑日本。在赌国运的战争中,常会把神风抬出来,希望象当年摧毁元军一样,消灭帝国的敌人。

除了台风因素外,元军本身的失误可能才是导致失败的最大原因,尤其是第一次博多湾之战时,日军还不适应元军的战术,已经被元军突破了滩头防御,不得不退守到内陆。

蒙古骑兵却沿用大陆上作战的规矩,夜间退回到船上,而不是占领滩头阵地建立桥头堡。蒙古军作战十分强调机动性,晚上会远离敌军,后退几十里再安营。这样既可以防止敌军夜袭,又便于次日选择新的战术,迂回到敌军的侧后方发动攻击。

但是,这样的战术在登陆作战并不适合,夺取滩头阵地,并以此为基础,积极向内陆挺进,才是正确的作法。蒙古人不了解这一点,猬集于船上,被台风一锅端。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征日的元军大部分是投降的南宋军队和高丽军,装备和士气都远不如蒙古军。台风摧毁蒙古军主力后,他们更不会拼死战斗,纷纷投降。

所以说,元朝征日战争的失败,完全归功于台风肯定是偏颇的,元军本身的错误,还有日本全国的坚决抵抗,共同促成了这场战争的结果。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天启帝为什么把皇位传给弟弟崇祯?他们兄弟二人关系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因为皇位导致反目的亲兄弟数不胜数,好像生在帝王之家的皇子们,一旦有了争夺太子的想法基本就不可能和睦相处下去,因为大家都不想放弃能当皇帝的机会。那历史上有没有心甘情愿传位给兄弟的例子呢?这个也是有的,例如赵匡胤传位弟弟赵光义,只不过这件事还有一定争议。而明朝天启帝也是把皇位传给弟弟崇祯,据说他

  • 吕蒙明明是病逝,为何演义中变成被关羽魂魄索命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吕蒙是东吴名将,在孙权时期颇受重用。不过演义里的吕蒙并没有展现出他的真实实力,实际上濡须之战、合肥之战、夺荆州都有吕蒙的功劳,白衣渡江的计谋也并非陆逊提出,而是吕蒙和孙权合力策划。最后吕蒙的死因更是让人匪夷所思,竟然是被关羽魂魄索命而死,也算是给演义注入了玄幻色彩。为什么吕蒙在演义中的待遇会变成这样

  • 李陵的悲剧是谁造成的?怪汉武帝太冲动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一位好端端的西汉名将,最后竟然投靠匈奴成为匈奴将领,此后李陵口碑一落千丈,被后人唾骂,李陵的悲剧究竟是谁造成的?李陵率五千步兵在浚稽山面对八万匈奴,最后寡不敌众只能投降。汉武帝得知后,下令诛灭李陵三族,李陵怎么说也是李广长孙,汉武帝就如此不念旧将情面吗?结果李陵也不打算回汉了,最后老死于匈奴。其实这

  • 鸦片价格昂贵,为什么清朝穷人都能抽?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知道,在清朝末期,鸦片的危害是巨大的,无数国人因为抽鸦片而上瘾,然后逐渐变成一个个瘦骨嶙峋,毫无战斗力的人,很多当时的照片上面的人,看起来都十分的虚弱不振,说是半截入土也不为过。然而当时鸦片价格有多少,为什么竟然连普通的穷人都能抽得起呢?当时鸦片为何会成为残害百姓的毒瘤,这背后又有什么不为人知的

  • 盘庚迁殷从哪里迁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盘庚迁都的事情想必不少的网友也都已经听说了,还是非常非常有意思的,也反应了当时的一些事情,也反应了当时的文化,可以说古人的一些行为举动什么的也都非常的引人深思的,最近不少的人也说了,想知道这个盘庚迁殷是从哪儿开始迁的,还有这个盘庚迁殷的具体时间,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具体的情况吧!1、盘庚迁

  • 齐管妾婧典故介绍,管仲被自己的小妾折服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管仲是齐国国相,曾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霸主。管仲一生都没有娶妻,据记载一直陪在管仲身边的是他的小妾婧,不过婧出身于妓馆,管仲为何会对她情有独钟呢?《列女传》中记载了一个《齐管妾婧》的故事,看完这个典故想必就能了解,管仲为什么会这么喜欢婧,而且除了喜欢还有很多欣赏成分。有时候一国之相,也会需要妾婧的帮助

  • 忽必烈为什么传位给铁穆耳?元成宗铁穆耳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元成宗铁穆耳并不是忽必烈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历史上皇帝传位给皇孙的例子也有,比较出名的就是朱元璋传位给朱允炆,不过朱允炆并没能守住自己的皇位,最后被朱棣篡位成功。但铁穆耳继位后,并没有发生“靖难之役”这样的事情,虽然他在位时间只有12年,但他的地位还算稳定。元成宗在位期间停

  • 明朝皇帝是不是都是朱棣那一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明朝的皇帝其实有句话说得好,那就是“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别以为这是玩笑话,这可以充分的说明这个明朝的皇帝是多么的努力,如果仔细的了解过明朝历史的网友也许会发现,这个明朝的皇帝都是那种非常有骨气的,所以明朝也是争议不断了,最近有人在说一个话题,那就是这个明朝的皇帝话说

  • 盘庚迁殷的殷位于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关于这个盘庚迁殷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说过,还是挺有趣味的,也反应了当时的一些情况,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盘庚迁到殷,那么这个殷位于现在的什么地方呢?话说大致的位置在河南啊,那么在河南什么地方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感兴趣的网友可以看看!殷位于今天的河南安阳市。河南安阳市简称殷,是

  • 盘庚五迁是说盘庚迁都了五次吗?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盘庚五迁的故事不知道大家听过没有,小编也没有听过的,没听过不要紧的,今天大家一起来学习学习就好了,话说有的人说了这个盘庚五迁就是指的盘庚迁都了五次了,那么这是真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看看吧!这个盘庚五迁还真的是迁都了五次了,那么具体是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看看。商汤之后商的都城曾五次迁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