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斯是秦朝丞相,为什么选择和赵高联手坑害扶苏?

李斯是秦朝丞相,为什么选择和赵高联手坑害扶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244 更新时间:2023/12/18 9:02:53

秦始皇一统六国后,被尊为始皇帝,而李斯成为秦朝丞相,其权力达到了顶峰。但此后李斯却甘愿和赵高合作,一起将秦始皇长子扶苏害死,扶持胡亥继位。结果朝政大权全部被赵高所掌握,等赵高觉得李斯对他有威胁后,便想办法将他夷灭三族,下场极其惨烈。李斯作为非常有影响力的丞相,为什么会选择和赵高联手,最后还把自己给搭进去了呢?实际上李斯也是有他的顾虑,被赵高的诡计遮住了双眼。

在秦始皇的政权中,李斯是宰相,是朝廷中的一把手。除了秦始皇,就他说了算。而且从史料记载中我们还可以看到,秦始皇的很多政策,都是李斯给他出的主意。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是把秦始皇都操控起来了的。

而李斯一旦与赵高合作,杀掉扶苏,拥立胡亥为皇帝。那么,李斯立刻就从朝朝廷中的一把手变成了二把手。朝廷肯定会被赵高掌控。毕竟赵高与胡亥的关系非常近,胡亥只可能听赵高的,不可能听他李斯的。

如果将来成立政权以后,李斯和赵高的意见不统一,那么,胡亥一定只会偏向赵高一边,久而久之,李斯就没有地位了。如果胡亥选择了李斯的意见,那么赵高必定会谋害李斯。

总之,无论李斯怎么做,他都是一个倒霉鬼。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还要和赵高同流合污呢?

我认为,李斯当时最终做出这样的选择,有以下一些原因。

其一,李斯身不由己。

这件事,肯定是赵高和胡亥已经商量好,然后再找李斯说的。而且,把李斯叫进去说的时候,身边肯定还有卫士拿着武器站着。这种阵势李斯看得很清楚,他同意也得同意,他不同意也得同意。作为李斯来说,肯定不愿意吃眼前亏,因此就同意了。

其二,李斯害怕蒙氏。

李斯在秦始皇当皇帝的时候,确实是宰相,深得秦始皇信任。但是,如果秦始皇去世后,不是胡亥当皇帝,而是扶苏当皇帝,对于李斯来说,是一件前途未卜的事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蒙氏兄弟的存在。

蒙毅本来是秦始皇的上卿,深得秦始皇信任。蒙恬又在边关与扶苏朝夕相处,自然是扶苏最贴心的人。如果扶苏上台以后,他肯定会非常相信蒙氏兄弟,让两兄弟一个掌内,一个掌外。

就算不让这两兄弟一个掌内,一个掌外,有这两兄弟在朝中,而他们与扶苏又有那么亲密的关系,依然没有李斯的生存空间。

如果与赵高合谋,立胡亥为皇帝。那么,由于赵高本身与蒙毅有很深的矛盾,当年蒙毅判处了赵高死刑,还是秦始皇赦免了赵高的。赵高只要上位,肯定不会饶过蒙毅。这样,蒙氏兄弟都被赵高害死了,李斯就失去了一个很大的政敌集团,此后,他只需要一心一意对付赵高就可以了。

总之,依靠赵高拿下蒙氏兄弟,对于李斯来说,只可能是好事,不会是坏事。

其三,李斯害怕扶苏。

有人说李斯是扶苏的老丈人,这一点,是没有什么历史根据的。

相反,李斯不但不可能是扶苏老丈人,他还有可能害过扶苏。

因为李斯是很顺从秦始皇意见的。当年,扶苏与秦始皇主张相左的时候,李斯作为宰相,他是应该站出来帮扶苏说好话的。而且,秦始皇肯定也会让他发表意见。如果李斯发表意见,他一定会同意秦始皇的看法,惩罚扶苏。为什么李斯会同意?我们一会儿还会讲。

再说了,李斯就算没有害过扶苏,但是扶苏一定不满意李斯。本来嘛,李斯作为宰相,在那时候就应该为扶苏说好话,他不说,扶苏怎么可能满意他呢?

总之,扶苏让李斯感到了害怕。因此,他宁愿选择扶持胡亥上台,也不愿意选择扶持扶苏。

其四,李斯是异见者。

李斯和扶苏在政见上是不一样的。李斯推崇的是法家,认为应该用严刑峻法来管控国家。秦始皇所实施的那些严刑峻法,都是李斯的主张。还有秦始皇搞的“焚书坑儒”的事件,也是李斯给秦始皇出的主意。

而扶苏推崇的是儒家。扶苏不同意秦始皇搞严刑峻法,不同意秦始皇“焚书坑儒”。正是因为不同意,因此才多次上书秦始皇,表示反对。而这也激怒了秦始皇,秦始皇才把他发配到边关。

从这里可以看出,李斯和扶苏完全是政见相左的人。如果扶苏当了皇帝以后,肯定不会用李斯。说不定第一个清洗的,就是李斯。因此,李斯当然不愿意扶苏上台了。

其五,胡亥可以操控。

扶苏是一个有主见的人,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再加上他和李斯意见相左,因此李斯别说操控扶苏,就是让扶苏采纳他的意见,也不太可能。

但是胡亥不一样,他本身是没什么主见的人,又贪图玩乐。这样一个人当皇帝,对于宰相李斯来说,肯定是大好事。他很容易就把胡亥控制起来,让自己的主张在朝廷中发挥作用。说不定还可能夺位。

虽说有赵高的存在,但是赵高也就是个宦官,官职也不大。因此,和赵高竞争,并非完全没有胜算。

总之,李斯一定觉得胡亥当了皇帝以后,他的前途是很光明的。因此,最终加入了赵高的阴谋之中。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陆羽为什么可以跟孔子、关羽齐名?陆羽的茶道之路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陆羽是唐朝著名茶学家,并且有着“茶圣”之称。历史上能以“圣”尊称的除了陆羽,还有“文圣”孔子和“武圣”关羽,不过论知名度可能陆羽会低于这两位,也有很多朋友不理解,陆羽为什么可以和孔子、关羽齐名呢?这就不得

  • 七国是现在的哪几个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战国七雄大家也知道的在历史上是真的有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了,而且天天被人说道,厉害是挺厉害的,战国时期也出了很多英雄,很多事迹,真的是很值得研究的一个时期,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战国七雄如果拿今天的地图来换算的话,那么这个战国七雄分别是现在的哪几个省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秦:陕

  • 许褚为什么不是五子良将?许褚战力水平分析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演义中,曹操手下猛将许褚的身影,从第十二回一直贯穿到第八十六回。直到曹丕率军伐吴后,许褚便再也没有登场。许褚在曹操身边算是顶替典韦的工作,日常负责保护曹操安全,官渡之战时许褚就曾化解一场危机,成功除掉准备行刺的刺客,立下大功。许褚武力非常强大,和典韦不相上下,还曾击杀吕布手下大将。论资历和功劳,

  • 春秋最弱的国家是哪个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春秋时期的国家实力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感觉,小编反正是分不清楚这个国家之间的强弱的,感觉楚国要强很多,其他的国家完全分不清楚了,但是其实他们之间真的是有强弱之分的,而且实力悬殊,所以我们还是需要仔细的学习学习的。最近很多人也在问了,这个春秋时期有哪些国家实力最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

  • 魏国为何会败给秦国?两次战役使得魏国跌下神坛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后,魏国实力最为强大,并且迅速成为中原霸主。当时的秦国只是东方的一个小国,根本就不会对魏国产生威胁,虽然后来秦国靠着商鞅变法慢慢走强,但依然略逊于魏国。只不过魏国在两次非常重要的战役中,都败下阵来,从此失去了霸主地位。魏国的衰落,更多因素来源于内部,从当时魏国流失的人才就能看出一二。那下面就

  • 中国九个爵位清朝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清朝的一些爵位不知道大家有什么样的理解,其实这个爵位还是比较复杂的,今天我们要说的中国清朝的九个爵位其实不是完全的,清朝的九个爵位应该是说的这个世爵爵位,这个世爵爵位刚好是九个,所以应该就是说的世爵爵位了,那么这个世爵的九个爵位具体是哪几个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大清爵

  • 周朝到底存在了多少年?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朝代的故事不知道大家知道多少,小编依稀记得很多人都在说这个不管什么朝代前前后后也就几百年,最长的也就是周朝了,话说有八百年,其他有的朝代甚至更加的短,这个也是魔咒,所以也有出现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说法的,最近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周朝是否真的有统治长达800年这个疑问,因为这个800年真的很长

  • 满清政府在晚年修建铁路时,为何会有巨大的争议?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这个清政府晚年修铁路其实也算是比较正常的一件事情,而且理论上说肯定是好事的,但是真实的情况是当时修铁路的时候却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引起这么大的争议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看看吧!1872年10月,同治皇帝大婚,英国公使打算专门在北京城外修一条铁路,作为庆祝同治

  • 苏武被囚禁多少年?匈奴单于为什么不杀苏武?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苏武出访匈奴,以表友好还带了很多礼物。结果匈奴内部发生变动,导致苏武一行人被扣留,匈奴单于一直想劝降苏武,但苏武宁死不屈。就这样,苏武在匈奴被囚禁了19年,直到汉宣帝时期才被释放,终于顺利回到汉朝。苏武牧羊的典故就是讲述了他持节不屈的故事。不过苏武既然不降,匈奴单于为什么还一直把他留着,而不是选择杀

  • 民国奇探小说是什么,民国奇探剧情介绍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民国奇探》将在本周2正式播出,喜欢看悬疑、推理剧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这次故事的背景是发生在民国时期,路垚和乔楚生合作破解了很多匪夷所思的案件,共同维护了社会稳定发展。不少网友好奇,《民国奇探》是根据什么改编的,有没有小说?就目前的资料来看,《民国奇探》有可能是原创剧本,也有可能是对某部小说进行了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