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髦设计除掉司马昭有没有机会成功?差一步就将改写历史

曹髦设计除掉司马昭有没有机会成功?差一步就将改写历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841 更新时间:2024/2/12 19:56:37

曹髦是魏国第四位皇帝,只不过当时魏国真正的掌权者是司马兄弟,曹髦倒是沦为了当年的汉献帝一般,成了一个傀儡皇帝。但曹髦也是有骨气的,他秘密谋划打算除掉司马昭,最后却因为消息泄露惨遭弑杀。其实曹髦才能出众,平日早就看不惯司马兄弟嚣张跋扈的样子,他也知道此事风险极大,但还是愿意冒险一试,说明曹髦是有心改变现状的。如果曹髦没那么急的话,说不定还真有机会改写历史。

要说起来这三国,大家印象最深的莫过于这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纵横捭阖,以及顶级武将之间的交手了。而三国时期的结束,可以说是以晋朝取而代之而作为结尾的。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司马昭杀曹髦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了。那么司马昭为什么敢于杀害曹髦,在杀死曹髦之后他又是如何善后的呢?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魏国整体的政治环境变幻。

说起来在魏蜀吴三国当中,就数曹魏政权的政治谋划最好。而这与曹操在人才方面的任用,有着很大的关系。

吴国孙家受到世家大族影响过大,蜀国刘家被诸葛亮给削弱了权利。而在魏国,在高平陵之变之前,可以说曹家才是最高的掌权者。其权利基本上不会受到掣肘。

因为在曹魏势力当中,军权一直就把控在以曹家和夏侯家这两大宗亲氏族的手里面,无论是曹操还是曹丕,都是这个局面。而为了防止宗亲氏族尾大不掉,还以世家大族控制中央的文职,帮助皇帝监视这些宗亲氏族。可以说这样三股势力相互制约的情况下,很好的保证了皇权本身的地位,为了皇帝治理国家而打下了坚定的基础。

但是一切都转变于高平陵之变,曹芳因为年纪太小,过于倚重身为宗亲的曹爽。导致以司马氏族为首的世家大族强烈不满,直接就发动了高平陵之变,把曹芳和曹爽给赶下了台。这也就破坏了曹魏势力原本平衡的政治生态环境,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在曹魏政权的后期,出现了司马氏族尾大不掉的局面,皇帝已经形同虚设。

其次,再来说一说司马昭为什么要杀死曹髦。

曹芳死后,年纪轻轻的君主曹髦直接就位,还记得当年曹操逼迫汉献帝的操作吗?先封王,后来自己的儿子曹丕就直接逼迫汉献帝退位。不过说起来曹操那通操作还算是比较厚道,把自己家的三个闺女嫁给了汉献帝,至少保全了汉献帝一生无忧。

不过司马昭显然就吃相比较难看了,他之所以选择杀死曹髦,其实就是因为曹髦是一个很大的威胁。据演义描述:

群臣皆奏曰:“大将军功德巍巍,合为晋公,加九锡。”髦低头不答。昭厉声曰:“吾父子兄弟三人有大功于魏,今为晋公,得毋不宜耶?

要说这曹髦也是个血气方刚的少年,哪里受得了这样的委屈。这不一回到宫里面就直接率领自己几百人的卫队讨伐司马昭。不过说起来,这种所谓的讨伐行动,其实就是曹髦不甘心收到凌辱而选择的一次自杀行动。

果不其然,曹髦前脚采取行动,司马昭的手下贾充就发现了。直接命令宫门守将成济杀死曹髦。要知道这成济作为守卫宫门的武将,保护皇帝可以说是他的职责。可是他居然听从权臣司马昭手下的调遣,直接对曹髦动手了。而曹髦本身就是没什么武艺的君主,自然是无法幸免于难。大魏王朝的皇帝就这样死于区区一个宫门守将之手,说出来都让人寒心。

最后再来说一说司马昭到底是如何善后的。

虽然当时大权已经落于司马家族之手,但是改朝换代这种操作完全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差事。在曹髦在位的时候,还是有相当一部分的大臣对于司马氏族还是有着很大意见的。而司马昭也知道这些人的存在,如果趁着曹髦被杀而上位,肯定会引起许多人最直接的反弹,并不是什么好时机。所以面对曹髦之死,司马昭肯定是要做出善后处理的,不能简简单单的就取而代之。

那么就只能选择一些替罪羊了。最开始手下的大臣建议司马昭选择下令的贾充作为替罪羊,帮助他度过这次危机。但是司马昭对于贾充比较的赏识,不忍心下令杀死他。于是就转而选择了宫门守将成济作为替罪羊。毕竟虽然下令的人是贾充,但是动手的人毕竟是成济,而且成济本身作为宫门守将,最大的职责就是保护好身为皇帝的曹髦。

但是他最后却是杀死了曹髦,这就给了司马昭料理他的理由。于是成济以背君弑主之罪,被诛灭九族,虽然他一直再喊冤枉,却无人理会,成为了本次事件的替罪羊。

其实在这次事件当中,曹髦还是太冲动了。他应当学习越王勾践那般卧薪尝胆,等待时机。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飞蛾扑火,落得一个身死的下场。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商鞅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古代的官职在不同时期也是有不同的称呼的,很多人大概了解一些,比如丞相、太傅、尚书、侍郎等等,而在看一些历史剧的时候,也有出现一些称官职,比如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当过左庶长,而白起也当过左庶长,这个左庶长是一种什么官职?商鞅的左庶长和白起的左庶长,是一样的官职吗?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商鞅变法之前,秦国有四种

  • 朱允炆继位后为什么不得人心?全因他当时说了这样一句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初期太子朱标于公元1392年因病去世,朱元璋悲痛之余将皇孙朱允炆立为建文帝。建文帝上台后,与齐泰、黄子澄等老臣商议削藩。因燕王朱棣镇守北方,他成为朱允炆头号清除目标,随之发生靖难之役,1402年朱棣攻占南京,夺得大统恢复祖训,朱允炆则不知所踪,但是建文帝剿灭朱棣时说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ldquo

  • 元朝为什么十户一把菜刀?大家平时怎么做饭?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菜刀基本上是家家户户必备的工具了,平时做菜做饭都是需要用到的,在古代大部分时候也会是这种情况,但是元朝时期就很不一样了,朝廷限制人们拥有菜刀的数量,每十户人家才能有一把菜刀,这对于人们的生活来说其实是非常不方便的,那元朝为什么有这样一个规定呢?百姓们平时生活中,又是怎么做菜的?历史上的元朝时期,政府

  • 武则天为何立无字石碑?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无字碑相传是武则天立下的,墓碑一般是用来记录墓主人生前所做的事迹,但是武则天却并没有这样做,她为自己立下了一块无字碑,据说是将自己生平事迹,功与过都交给后人去评判,自己不多说任何话。不过,武则天立无字碑当真是这个原因吗?武则天立无字石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石碑有什么用呢?武则天,后世公认的唯一一位

  • 曹操攻下汉中后,为何不乘胜南下消灭刘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汉中向来是三国时期各方势力的必争之地,但是也因此会造成一件事情,那就是谁也不会轻易下手,因为一旦下手,另外的势力都可以联合起来进攻自己了。曹操当年攻下汉中之后,却并没有继续追击刘备,没有乘胜南下,这又是为何?曹操没有追击刘备,就又给了刘备喘息的机会,曹操为何要这样做,当时的情况是怎样的?汉中市北界秦

  • 曹操运兵道什么时候修建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给后世留下了很多的谜团,或者说有一些众说纷纭的解读,比如曹操运兵道。这个运兵道又被称为藏兵道,是曹操下令修建的一个地下军事设施,位于安徽省亳州市。这个运兵道能够保存至今,也是一件非常重大的事情了,那么这个运兵道里面都有些什么,曹操是什么时候修建的?当时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曹操运兵道又称曹操藏兵道,

  • 司马炎立嗣为何选择司马衷?司马衷并没有处理朝政的能力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相信很多人都认为西晋是亡于司马衷之手,不过这似乎也不能怪司马衷。司马衷本来就因痴呆不能处理任何朝事,所以一直是由杨骏辅政。司马炎明明知道这点,为什么还要立嗣司马衷呢?这才是令人感到不解的一点。实际上司马炎当时可能也没有太多选择,但司马衷继位后,才会导致贾南风掌管了朝中实权,进而推动了八王之乱的爆发,

  • 赤壁之战曹操为什么相信黄盖?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见到了前来“投靠”的黄盖,我们知道黄盖和周瑜之前演了一场戏,黄盖被周瑜打的皮开肉绽,表现得恨死了周瑜,可是曹操为什么就那么容易直接就相信了黄盖,难道曹操就一点怀疑也没有吗?曹操是否知道黄盖这演的是一场苦肉计,他为何会相信黄盖,只因为黄盖被打得很惨吗?三国时

  • 陈硕真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起历史上的女皇,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一定是武则天,她是唯一一个被历史所承认的女皇,历代所有的皇帝里面,唯独武则天是女性。但是,这并不代表,她是第一个称帝的女性。其实在武则天之前,还有一个“第一位女皇”,只不过她的身份和这个皇帝的性质并非是正规的,所以一直不被承认,今天就一起来

  • 赵飞燕的妹妹赵合德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赵合德,就是赵飞燕的妹妹,这对姐妹都是大美人,赵飞燕更是成为了汉成帝的皇后,原本赵飞燕非常受宠,但是自从赵合德进宫之后,姐妹两人同受宠爱,但后来赵合德很明显在皇帝心中的地位超越了赵飞燕。可是最终汉成帝竟然是死在了赵合德的床上,如此一来赵合德的命运必然不会太好,究竟赵合德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汉成帝刘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