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

朱祁镇为什么要杀于谦?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3556 更新时间:2024/3/7 4:01:01

大明王朝的于谦,在历史上算得上是一位忠直之士,当土木之变发生之后,朝廷可以说是人心惶惶,自己家的皇帝都被人给俘虏走了,很多人都在考虑南迁,将都城迁到南方以求自保。但是于谦却坚决反对,并且带头抵御瓦剌大军,即便是对方拿出朱祁镇来要挟,于谦也丝毫不退让,可以说,于谦很有分寸,也很有决心。但是为什么最终,朱祁镇还是杀了于谦?

1.为什么要南迁

先来说说,为什么很多大臣都主张要南迁。事情的起因是土木之变,也叫做土木堡之变。当时正是明英宗朱祁镇正统十四年,这一年,原本分裂的蒙古两个部族鞑靼与瓦剌,鞑靼日渐削弱,而瓦剌越来越强,太师也先制造混乱,对明朝进行骚扰,对大明产生了威胁,而明英宗听信宦官王振的谗言,坚决要御驾亲征,封了两岁的朱见深为太子之后,就杀出门了。

但是结果很悲剧,朱祁镇战败,还被瓦剌俘虏走了,他走之前把国事托付给弟弟朱祁钰,于是朱祁钰登基,朱见深这个太子自然就被废了。不过这些都是后话,在朱祁镇被俘之后,朝野震惊,很多人束手无策,毕竟群龙无首,有人认为应该迁都南京,但是于谦坚决反对,指责说出这样话的人应该拉出去杀了,京师多么重要,一旦动了,那就是一国之根本都没了。

2.于谦反对南迁

的确,国都怎么能够是那么容易想变就变的,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就在国都,而如果京师都不要了,要改到其他地方去,这究竟是求自保,还是为了更快的灭亡?史书上记载可能就只有几句话,但是我们可以想象,在当时那种危机的情况之下,于谦该是多么坚决地反对南迁,他拿出北宋南宋来告诉人们,宋朝遭遇侵略,南迁之后,又怎么样了呢?

最终,于谦的主张得到了肯定,而当时因为京师最具有战斗力的骑兵都已经在土木之变当中沦陷,也就是说,京师当时的兵力非常匮乏,想要用来守卫或者进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于谦请求调兵,南北两京、河南的备操军,山东、南京沿海的备倭军,江北、北京的运粮军都被调来了京师,兵力有所增长,这下子才让人们感到了一些安定的情绪。

3.于谦之死

后来的结果,明朝没有迁都,但剩下的就是皇帝之位的争夺了。朱祁镇再度登基之后,于谦就被捉拿下狱,这位曾经力主守住京师的英雄,最终受冤而死。但是可以这样说,所有人都知道于谦是冤死的,但是他不得不死。朱祁镇的第二次登基属于复辟,而朱祁钰又对待于谦非常好,如果于谦不死,那么复辟就是出师无名,朱祁镇很犹豫,但是不得不这样做。

于谦家无余财,他夜以继日为明王朝操劳,抄家的时候只抄出了朱祁钰赐给他的蟒袍、剑器,再无其他。所幸,明宪宗时期,于谦终于还是沉冤得雪,大白天下,他的忠义终于正大光明,为更多人所知。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朱元璋为什么杀了自己岳父?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都觉得,朱元璋成为皇帝之后,实施的很多政策都有些太过血腥了,而且明朝初期洪武年间,就发生了不少案子,朱元璋也因此杀了不少人,洪武四大案,每一个案子都牵涉数万人,想想都让人有些胆寒。而朱元璋还曾经杀掉过自己岳父一家人,这是为何?他杀掉的是谁,既然是他的岳父,那究竟是什么原因令朱元璋如此狠绝,要把

  • 三家分晋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三家分晋”,作为历史上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的分界线,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但这件事情并不是一下子就完成了,而是有一个漫长的时期。可是原本好好的一个晋国,为什么最终就被瓜分出了三个国家?造成三家分晋的原因到底是什么?是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在于当时的整个社会的背景,还是在于晋国

  • 乾隆为什么要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是一个经常出现在清宫剧当中的皇帝,有关乾隆的民间戏说也是非常之多,经常把他塑造成一个多情风流的皇帝,好像他这一生都只忙着谈恋爱去了。实际上真实的乾隆当然不是这样,否则清朝早就灭亡了。而乾隆也是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太上皇之一,他选择了退位,结束自己的皇帝生涯,但是为什么退位之后却还要把持朝政不肯松手呢

  • 年羹尧死因是什么,雍正帝为何容不下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这个人物给很多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仕途之路可以说十分平顺,曾得到雍正帝的重用。然而,可能谁都没想到,年羹尧会从巅峰跌落到谷底,最后竟被雍正所不容,下令让他自尽。当然,大家会觉得这是年羹尧咎由自取,如果他能看清自己的地位,不作威作福,那他在朝中的地位也不至于急转直下。年羹

  • 诸葛亮为什么没有杀掉黄皓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汉末三国时期,也都有宦官存在的身影,造成东汉覆灭蜀汉灭亡,宦官也得负一部分的责任,比如十常侍之乱,还有蜀汉的黄皓。不过,诸葛亮经常教导刘禅要远小人,为什么他没有直接把黄皓杀了呢?黄皓在当时是怎么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为何其他人都对他没办法,而是等到蜀汉灭亡之后,司马昭才把黄皓杀了,黄皓最后又是怎么死的?

  • 为什么刘邦看到商山四皓就不废太子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宠爱戚夫人,自然也宠爱戚夫人所生的儿子刘如意,甚至到了想要废掉原本的太子刘盈,改立刘如意的地步。不过最终这件事情还是让吕雉挽回了局面,而在这其中有几个很重要的人,他们就是“商山四皓”。当刘邦看到他们几个站在刘盈一边的时候,就感叹自己这个儿子羽翼已丰,不能再动他了。这商山四

  • 秦昭王为何一定要杀了白起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战国时期一代名家白起,可谓是一生不曾有过败绩,只要有白起在的地方,秦国都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拥有这样一员大将,在战国那个时代,那就是非常重要的军事人才,对整个国家来说都是相当重要的。然而白起最终还是被秦昭襄王所杀,为何会是这样的结局?君王杀大将,很多都是因为大将功高震主,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白起难

  • 宋神宗的庙号为什么是神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宋神宗赵顼,他的这个庙号相比其他皇帝就更有意思了,用一个“神”字来概括他的一生。神这个字在庙号里究竟代表的是什么意思,难道是说他很神的意思吗?历史上一共有两位皇帝都是“神宗”,一个是宋神宗,另一个是明神宗,他们之间是否有什么相似之处?宋神宗这一生做过些

  • 武则天为何用无头石像守陵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乾陵,是我国古代的一个帝后合葬墓,埋着的正是唐高宗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则天。武则天虽然也是皇帝,但她最终还是决定以皇后的身份安葬,而并非是皇帝。而在乾陵中,有数十尊石像作为“守陵人”,既然是人形石像,自然应该是有头有身子才是,偏偏这些石像只有身子没有头,这是为何?他们是原本就没有

  • 张仪为什么得不到秦王的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张仪,帮助秦国进行“连横”策略,最终瓦解了六国的“合纵”,使得秦国的胜算大了许多。张仪可以说劳苦功高,他既然有才,又如此为秦国奔波,必然还是能够得到秦王的信任的,秦惠文王对张仪也的确如此。然而,他的儿子秦武王却并非如此,秦武王在位时间不长,但是在此期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