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首陀罗起源于什么?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首陀罗起源于什么?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4222 更新时间:2023/12/30 21:37:28

概况

种姓制度是雅利安人进入印度之后创立的。“种姓”是梵语翻译过来的,意思是“颜色”或“品质”。白肤色的雅利安人为品质高的种族,深肤色的达罗毗荼族其他土著民族为品质低的种族。此制度用以区分雅利安人和非雅利安人的。后随工作和职业的分化的发展,出现了四姓(四个种姓)的划分。最高的种姓是婆罗门(掌握祭祀教的僧侣阶级,后来也可以当国);其次是刹帝利(掌握军政的国王、武士阶层);吠舍(商人,手工业者,亦有从事农耕的农民阶级);最下的种姓是首陀罗(农人,牧人,仆役和奴隶)。前三者为雅利安人,后者为非雅利安人。各种姓有它的世袭的职业,不许被婚姻混乱,尤禁首陀罗与其它的种姓混乱。对首陀罗男子与别的种姓女子所生的混血种,特别订有法律,给予一种贱名,例如首陀罗男子与别的种姓女子所生的混血种名为旃陀罗。种姓制度不仅订在法律里面,而且神圣地位不可动摇地规定于宗教教义与教条中。在婆罗门教势力强盛的“中部”地区,种姓最为严格。

后来随着雅利安人势力的发展,这些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婆罗门教的影响,当然也都存在着种姓制度,但种姓制度所遇之困难就比较多得多。

一,在这些国家时在,土著人所占比例大;

二,雅利安人与非雅利安人混合情况比较普遍;

三,为了巩固雅利安人在那些地方的统治,有不少土著部族的首领通过入婆罗门教仪式被安排在刹帝利之列。

种族矛盾

在种姓制度下,统治阶层的婆罗门和刹帝利之间一存在着矛盾,尤以非雅利安人的刹帝利对婆罗门的优越地位的反抗更为显著。据资料,摩揭陀国的人多半是半雅利安、半野蛮的下等种族。后来统一印度的摩揭陀国的育王,据说就是首陀罗的血统。在这种情况下,反对婆罗门种姓制度的教义的学说,则比较容易为大众所接受和欢迎,而释迦牟尼所倡导的“四姓平等”之说,事实上反映着当时新兴国家的人民对种姓制度的不满。

土著文明

近代在印度河流域的发掘,证明在公元前3500-2700年之间,那里的土著民族(可能是达罗毗荼族),早已成了惊人的城市文明。有城市规划,有下水道,有两三层砖建楼房,有公私浴室,街道上的货摊和店铺,有纺织业和陶业。据发掘材料看,土著民族已经进入了奴隶社会,而且可以断定有了相当发达的农业。至于雅利安人定居下来很长时间(大概一千年)以后,到了种姓制度确立了的时期,那里的社会是否仍然是奴隶社会,值得研究。从婆罗门法典上来看,首陀罗并不是奴隶,只有一部分人是奴隶,而奴隶只从事杂役劳动,不参加生产,显然奴隶不是主要生产者,因此很难断定当时是奴隶社会。无奴派创始人黄现璠教授通过对首陀罗深入研究后在《中国历史没有奴隶社会》中断言:“首陀罗绝非奴隶,古印度社会没有经历过奴隶社会。中国当代所有主古印度社会经历过奴隶社会阶段的学说,都是对马克思主义有关印度论述的曲解以及对首陀罗族裔认识的无知和社会地位的误识。”同时认为:“首陀罗与其它三个种姓同为雅利安人后裔,只不过因为首陀罗在四个种姓中地位最低,后来混入了一些其他族裔,以致造成后人对首陀罗族裔的误识。”黄氏的四个种姓“同种论”与季羡林教授主张的四个种姓“同色论”同符合契,不谋而合。

佛经记载

佛经中有资料记载,当时的国王每一年都有固定的日期,在自己的田地里举行亲耕仪式,人民都在替他耕田。这与婆罗门法典规定的首陀罗人要靠自己劳动向国王纳税条文相符合。据中国古代译师的注释,“刹帝利”的原意是“田主”。从此线索推断,似乎“种姓”制度开始完备确立时期,印度已经进入了封建领主统治的农奴社会。而到释迦牟尼时代,在新兴国家里,则又发生了变化。据佛经资料,当时的商业发达,有相当规模的陆运与航运的商队,商人有着雄厚的经济基础和力量,比如把一座林园送与佛的大富商须达多,有力量以黄金布地并和拘萨罗王子比富。手工业也很发达,有细密的分工,自由经营的小工商业在生产上占重要地位。当时有了纳税的自由农民,有佃农。可以设想,在吠舍人和首陀罗人混合种族的新兴国家里,刹帝利可能不是领主,而是新兴地主阶级的代表。印度早在公元前一千年间已有了铁器,此时铁器更为普遍使用,农业上生产力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在当时情况之下,封建领主的割据,是不利于工业,手工业,特别是农业发展的。历史证明,统一兴修水利和灌溉系统是促成阿育王统一印度的重要原因。阿育王虽然是佛逝世两百年后的人,但佛在世时,人们就有“转轮王统一天下”的理想。佛幼年时,他的父王和国人曾期望他做转轮王。佛虽然舍弃了王位,但也推崇转轮王那样的理想人物。“转轮王”思想,实际上反映着一种当时一般人要求有一个中央集权政府来代替领主割据的愿望。这个要求和愿望必然要和种姓制度发生冲突。

更多文章

  • 李逵沂岭杀四虎的难度远不如武松徒手打一虎,这是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沂岭杀四虎,历史解密

    水浒中打虎的好汉不少,武松、李逵、解珍解宝都曾经杀死过老虎。如果仅仅从打虎的数量来看,似乎李逵占据了优势,他不仅仅是杀虎,而且一下就杀了四头,而武松只打死一头,解珍解宝两兄弟也打死过一头。但是这两兄弟和李逵武松都不一样的是,他们本事就是冲着老虎去的,也就是说他们是主动杀虎,而且带着武器,下了陷阱,苦

  • 西汉三代名臣的削藩之路,谁最有本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西汉,历史解密

    西汉自开国以来,诸侯王势力过大,一直是影响中央集权的主要隐患。汉高祖刘邦在位期间,曾以谋反等罪名清除了七大异性诸侯王中的六个,并大封刘姓诸侯王。但同姓诸侯王叛乱事件仍时有发生,为此,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代帝王在位期间,都曾进行过“削藩”,意图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文、景、武三帝削藩的背后

  • 褒国是怎么建立的?真实地址在现在的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褒国,周朝,历史解密

    据有文字的记载,汉中最早政权是褒国。褒国是我国进入奴隶制社会后第一个王朝“夏后”所封的同姓诸侯国。《史记·夏本纪》:禹“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褒氏……”清代嘉庆《汉中府志》载:“禹封其子为褒君,是有褒国。”立国之地在今汉中平川中部、留坝县以南地区,都城在今汉台区河东店东三里骆驼坪

  • 唐朝是如何歼灭倭国精锐部队 双方的实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唐朝,倭国,历史解密

    公元663年,当时是中国唐朝时期。是唐高宗李治统治的第十四年,这一年对于中国来说不是特别重要。因为唐朝发生的大事非常多,而这一年没什么特别记载。不过这一点在朝鲜半岛发生了一场战争,主要是唐朝和日本之间的战争。这场战争唐朝、新罗联军与倭国、百济联军于白江口进行决战,又叫白江口之战。战争的结果对于日本影

  • 晋国为什么会落到一个君权衰落,走向分裂的下场?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君权衰落,晋朝,历史解密

    晋国,这是周成王弟弟唐叔虞的封国,在周公旦摄政之时,唐国发生了内乱,公然反抗周王朝的统治,周公亲自率军攻灭了唐国,消息传到镐京的时候,周成王正在和弟弟唐叔虞一起游戏。听到消息后,周成王把一片桐叶削成了玉珪的样子,在嬉戏中将这片桐叶给了唐叔虞,并且说要把唐地分封给他,这就是“桐叶分封”的典故。晋国在建

  • 唐朝最窝囊的皇帝,被女人耍得团团转,最后被妃子毒死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李显,唐朝,历史解密

    唐中宗李显是个悲情的皇帝,在他人生的前半段,几乎都活在母亲武则天的阴影下。作为唐高宗的第三子,李显在调露二年(680年)被册立为太子,并在3年后接替驾崩的父亲,继位为皇帝。然而李显虽是皇帝,但实权却掌握在母亲的手中,而他为了夺回权力,便准备提拔岳父韦玄贞为宰相,结果触怒武则天,在位仅55天便被废,时

  • 历史上真正的晴儿,还未嫁人便香消玉殒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还珠格格》曾给许多人的童年留下了美好的回忆,剧中的经典角色如小燕子、紫薇、永琪、尔康等,都被人们所熟知。除了这几个人物之外,剧中还有一个比较经典的角色,她就是心地善良的晴儿,剧中的晴儿最终与萧剑浪迹天涯了,但历史上的晴儿却并不如此。关于晴儿的出身,剧中的尔康曾提及:尔康称晴儿原本愉亲王的女儿,愉亲

  • 皇后生下个双胞胎,皇帝的江山传给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有学者统计,自秦汉以后,历史上总计产生了442位皇帝,上千年的时光,人口何止百亿,百亿人口当中,就这442人当了皇帝,可以说,他们是非常幸运的了。那么,这442位幸运儿,究竟是怎么当上皇帝的呢?除改朝换代和篡班夺权的以外,其余大部分大约都是啃老,从老头子手里接过来的,然而,老头子是怎么把帝位,把江山

  • 英法军刀的鼻祖是什么?亚洲古兵之土耳其基利刀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英法军刀,土耳其基利刀,历史解密

    奥斯曼土耳其曾经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因此它兵器的影响范围也绝不限于现在的土耳其地域。其中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于16世纪初被土耳其所征服,故土耳其兵器亦为马穆鲁克兵团所用。后来于18世纪在埃及与英国、法国的战争后,英法都采用了基利形制的制式军刀,从而这种造型成为欧洲高级军刀的常用形制。基利(K

  • 关于刘完素的评价是怎样的?对后世医学有着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刘完素,医学家,历史解密

    刘完素医疗经验丰富,学识渊博,行医范围广阔。对内经、素问、运气多有研究,且见解精辟,并创“寒凉派”。他研究了南北方诱发疾病的不同因素,首倡火热论,将《素问·至真要论》中所讲的病机十九条大加发挥,将六气引起的21种病症扩大到181种,并指出有56种是由火热引起的,提出火热病理论,为后世温病学说的形成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