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齐襄公与文姜的关系,为何从兄妹变成情人?

齐襄公与文姜的关系,为何从兄妹变成情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2287 更新时间:2023/12/18 8:57:14

齐襄公和文姜,是春秋时期齐国的一对兄妹,但同时,他们也是一对情人。这可就真的令人匪夷所思了,齐襄公和文姜虽然不是同一个母亲所生,但父亲却同样是齐僖公,他们之间的关系也的确算是亲兄妹,怎么就成了情人呢?他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文姜后来嫁给了鲁桓公,鲁桓公也因为得知了他们兄妹的事情而被齐襄公所杀。

《左传》记载,鲁桓公三年(前709年)秋七月,鲁公子受派遣到齐国迎接文姜。齐襄公与其妹文姜早已私通,不合礼制地亲自送其妹到齐鲁边境。九月,文姜从齐国到鲁国完婚。十八年(前694年)春,鲁桓公要去齐国,文姜主动要求随行。鲁桓公只好答应。齐襄公与文姜得以相会通奸。发觉后文姜被鲁桓公谴责。文姜对秦襄公说,桓公说鲁公子同不是我儿子,而是你儿子。齐襄公设宴将他灌醉,命大力士彭生在送归国的路上将其扼死。

《敝笱》、《南山》二诗就是讽刺他们婚后的事情的。鲁桓公就像那破敝的捕鱼篓,网不住大鱼一样的文姜。你看那么多人,象云、象雨、又像水的随从跟着他回齐国去幽会。齐国南山那么高,跑出来一只雄狐狸。往齐国的大路坦平,文姜从这走出嫁了。既然嫁出去了,还想着什么呢?葛履成双,帽穗成对。既然文姜从大路上走了,为什么还回来?种麻要成行,砍柴要斧劈。既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了文姜,为什么你还要让她乱来?

鲁庄公元年、二年、四年(宴请齐襄公)、五年、七年,文姜多次私奔到齐与齐襄公相会,公然保持不正当关系。《载驱》讥讽文姜淫乱之事。竹席铺车、茀草当帘,红兽皮鲜艳,四匹黑马拉车走。路过的大道坦荡,齐国女子日暮出发了。汶水浩荡,行人熙熙攘攘。鲁国大道多宽敞,齐国的女子真欢畅,真象鸟儿飞翔一样。

不过,恶有恶报。鲁襄公惹不起,鲁庄公惹不住,却有人惹得起。庄公八年十二月,齐襄公田猎时遇到一头象人一样直立的野猪,都说是杀鲁襄公的彭生变的。吓得他掉下马伤了腿,跑得丢了鞋。回来宫里,就被其兄弟等人谋杀于一场偷袭。齐襄公、齐文姜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了。

文姜(?-前673年),姜姓,名字不详,齐僖公之女,齐襄公异母妹,鲁桓公的夫人,鲁庄公之母。与齐襄公乱伦被鲁桓公得知,齐襄公令彭生杀鲁桓公。文姜与她的姐姐齐宣姜,都是当时闻名的绝色美人。文姜的婚姻一波三折,她的风流韵事,轰动了天下各国,人们一面讽刺她的荡妇淫乱行径,一面又歌颂她的绝世艳丽,《诗经》上就留下许多有关文姜的篇章,有毁有誉。

齐襄公(?―公元前686年),姜姓,吕氏,名诸儿,齐僖公长子,齐桓公异母兄,春秋时期齐国第十四位国君,公元前698年―公元前686年在位。

齐襄公在位期间,荒淫无道,昏庸无能,与其异母妹文姜乱伦,派彭生杀害妹夫鲁桓公,而后再杀彭生以向鲁国交代。当时齐国国力渐强,齐襄公曾出兵攻打卫国、鲁国、郑国。公元前686年,齐襄公遭连称、管至父、公孙无知等人所杀,公孙无知自立为君。公元前685年,雍廪袭杀公孙无知,齐襄公之弟公子小白即位,是为齐桓公。

夏商周时期,有贵族身份的男子只称氏与名,而不称姓。只有妇人称姓,周朝诸侯国齐国是姜太公封地,公族为姜姓。按照明代小说《东周列国志》的说法,“文”是指有才华,所谓文姜是指有才华的姜姓女子,而正史中未记载文姜何以被称之为“文”。

鲁桓公三年(齐僖公二十二年,前709年),鲁桓公派公子挥到齐国迎娶文姜为妻,并立文姜为夫人。

鲁桓公六年(齐僖公二十五年,前706年),文姜为鲁桓公生下一子,因与鲁桓公同月生日,所以取名为同,同长大后立为太子(太子同)。

文姜出嫁前,便与其兄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十八年(齐襄公四年,前694年)春天,文姜和鲁桓公来到齐国,再度与齐襄公私通。鲁桓公得知此事后,怒责文姜,文姜将鲁桓公的责骂告诉齐襄公。同年四月初十日,齐襄公宴请鲁桓公饮酒,将鲁桓公灌醉后,让公子彭生将鲁桓公抱上车,并命公子彭生折断鲁桓公的肋骨。鲁国人告诉齐国说:“寡君畏惧齐君的威严,不敢安居,前来修友好之礼。礼仪完成而未能回国,没有地方追究罪责,请求得到彭生,用他在诸侯中清除丑闻。”,齐襄公于是杀死公子彭生来向鲁国赔罪。

鲁桓公死后,鲁国人拥立太子同继位,是为鲁庄公。文姜于是留在齐国,不敢返回鲁国。文姜长期居住在齐国,后来回到鲁国,但仍然常常与齐襄公相会。齐襄公后来被公孙无知派连称杀死,文姜也没有离开禚地,就在那里遥遥地指挥鲁庄公管理政事,文姜在处理政务上展现了本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公孙大娘真的是舞剑高手吗?历史上真有公孙大娘?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经常玩游戏的人或许对公孙大娘这个名字并不陌生吧,她是一些游戏或者一些小说里面会出现的一个人物,而对她的设定就是一位舞剑高手,甚至因此自立门派,名动天下。公孙大娘的背景设定在唐朝时期,那么唐朝是不是真的有这样一位舞剑高手呢?公孙大娘是否真实存在,历史上的公孙大娘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公孙大娘是唐朝初期的

  • 曹操一句话让曹丕饶了曹植一命,却也让曹魏陷入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华夏历史

    曹操一生儿子也不少,但最后有资格争储的只有曹丕和曹植。曹植文采天赋异禀,深的曹操喜爱,曹丕则是各方面更均衡一些,最后再三权衡曹操还是决定传位曹丕。不过曹操深知曹丕性格疑心太重,他担心曹丕此后还是不会放过自己的弟弟,所以临终前再三叮嘱让他们不要兄弟相残。后来曹丕等于是给了曹植一个机会,让他换取一个善终

  • 刘邦放弃废长立幼,等于判定戚夫人死刑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戚夫人是刘邦后期最为宠爱的一位妃子,当时刘邦和吕雉一年都见不上几次面,两人也逐渐疏远。不过刘邦打算废长立幼触动了吕后的神经,吕后之所以能容忍刘邦冷落自己,那是因为她觉得今后朝中的皇太后之位起码还是她的,如果换了太子那她就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无论如何都要让刘邦打消这个念头。后来商山四皓亲自出面,刘邦放弃

  • 唐玄宗多次饶恕安禄山,结果引发唐朝最大危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其实安史之乱的爆发是有一定预见性的,但唐玄宗并没有当一回事。安禄山作为安史之乱的祸首之一,他早年就曾犯下多次罪状,但每次都逃过一劫,这才让他有了反叛的机会。唐玄宗当了大半辈子的好皇帝,却在最后时刻掉链子,也让大唐盛世就此停滞,此后逐渐走向衰落。如果玄宗能够早点处置安禄山,将藩镇割据的源头给掐死,或许

  • 三国时大家比较喜欢蜀国或魏国,为何不喜欢吴国?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三国时期的事情还真的是挺有意思的,其实被大家说得多的还是什么魏国啊,还有蜀国啊,这个吴国就说得少了,很大一部分喜欢蜀国的,还有一部分喜欢魏国的,但是喜欢的吴国的却不多,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魏蜀吴是三国时代的主角,各有英雄人物,

  • 楚王好细腰什么意思?说的是哪位楚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楚王好细腰是古代的一个典故,讲的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位君主,非常喜欢细腰的男人,并不是说是有情爱的那种喜欢,只是一种偏好,就像现在很多人喜欢自己瘦一点,而不是胖一点是一个概念。不过在这句话的后面,一般都还有一句“宫中多饿死”,为什么楚王喜欢细腰,宫中就会有饿死的人呢?这句话说的

  • 圆明园被烧的真实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圆明园,这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一座能与紫禁城媲美,同样奢华且显赫的圆明园,遭受了英法联军的疯狂洗劫,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大劫难,同时这也是对人类历史璀璨文明的劫掠与破坏。我们都知道,英法联军洗劫完圆明园就各自揣着各种价值不菲的宝贝,高高兴兴的撤走了。然而此时的圆明园还并没有被烧毁,那为什

  • 宋之问自荐当武则天男宠?为何被武则天拒绝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武则天的男宠,很多人听说的比较多的,应该就是张昌宗和张易之了,这两位是非常有名的一对兄弟,但是除了他们之外,还有一个想当男宠最后却被武则天拒绝了的人,宋之问。可能有人看过宋之问所写的诗,在文学上也是一位厉害人物,据说长相也非常帅气,但是为什么偏偏想去当男宠?而武则天又是出于什么原因,拒绝了一个帅哥的

  • 刘表本有机会割据自立,一生功业却栽在儿子手上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刘表是东汉末年群雄之一,实际上刘表非常有机会在荆州割据自立,无奈在关键时刻病逝,之后传位次子刘琮。当时曹操准备举兵南下,刘琮为人根本不能和他父亲相比,在众臣的建议之下,选择举州投降,刘表的一生功业就毁在了刘琮手上。对于刘表来说,他在荆州营造了一个相对中原来说更加安全的割据势力,所以才会有很多名士前往

  • 韩非子怎么死的?韩非子得罪了谁?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著名思想家、哲学家,他是法家的代表人物,被称为最深得老子思想精髓的二人之一。韩非子和秦国丞相李斯是同窗,但两人在政见上却有分歧,当时李斯认为应该灭韩,韩非子觉得要存韩。李斯知道韩非子的能力,担心秦王嬴政会听信韩非子的计谋,所以故意在秦王面前说了很多他的坏话,导致韩非子被擒入狱。韩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