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朝频发太监专权,清朝却一个也没有

明朝频发太监专权,清朝却一个也没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2895 更新时间:2024/2/20 16:20:37

明朝太祖朱元璋借鉴前朝宦官弄权亡国的教训,以及为了自己集权需要,特命令人在宫中挂了一块铁牌,上面写着“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所谓内臣指的就是宫内保卫或伺候主子,属于能接近皇上,知悉宫内大小事务的人,比如贴身侍卫、太监等。

但到了明成祖时期,由于在“靖难之役”中的内臣,如郑和、昌盛等建立了功劳,成祖便对他们另眼相看,对内臣的权力限制也有了一定的松懈,放任郑和下西洋就是个证明。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每个皇帝的喜恶和价值观都不一样的,祖上只要求不能干政,没说不能赋予权力,比如明朝特有、让人闻之色变的的东厂、西厂特务提督。

此后经过“仁宣之治”,特别是明宣宗朱瞻基算是一位英明之主,国力强盛,没有出现大的宦官专权的问题。但到了宣宗儿子明英宗朱祁镇继位后,情况却发生了改变。因宣宗死时才38岁,太子朱祁镇才9岁,小皇帝不懂事,国事由他奶奶明仁宗的张皇后把持,内阁交给顾命大臣、当时著名的三杨: 杨士奇 、 杨荣 、 杨溥主持。可这4位骨灰级的元老都因老迈而先后离去。这时有个善于察言观色,琢磨小皇帝心思的太监王振便走上了历史舞台。

王振出生卑微,认识几个字,做过教书先生,但科举之路屡屡受挫,便索性进宫做了太监。宣宗看王振心灵手巧,会说话,便让他做了朱祁镇的玩伴和看护。英宗继位后便很宠幸于他,王振也不是什么善茬,时不时地邀宠和表现自己。从此英宗越发离不开王振,有什么事都想找他商量,更是让他做了宦官权力最大的司礼监掌印太监。随着朝中元老的逝去,王振越发变得不可一世,培植党羽,祸国殃民,而英宗因过于宠幸于他,往往都对王振的弹劾网开一面。

王振是明朝第一代专权的太监,此后明宪宗时的汪直、梁芳,明武宗时的刘瑾,明神宗时的冯保,明熹宗时的魏忠贤等都是明朝非常著名,集弄权误国于一身的大太监。纵观这些人,他们中不少和王振一样,都出生苦寒,但他们有朝一日进入宫廷做了皇帝的贴身太监,当了东厂特务首领,凭借自己的心狠手辣、能言善道、察言观色、把皇帝的需要和脾气摸得一清二楚。皇帝对于他们也是格外的亲近,喜欢听他们的见解。渐渐的太监的见解通过皇帝之手变成了国策,朝中大臣也是不敢得罪,因为他们手中的权力可以以各种罪名拘捕审讯皇帝外的任何人。

明朝太监能够专权和皇帝的懒政、不作为还有明朝的中央集权制度有莫大的关系。而到了清朝,却一直没有宦官当权者,主要原因还是皇帝的戒备和清朝的等级制度森严。

清朝相比明朝还是有很大差异的,比如在立储上,没有像明朝一样拘泥于有嫡立嫡,无嫡立长的祖训,而是有资质和才能者上。纵观清朝12帝,昏君庸君很少,大多还是勤政明事的。而且清朝有很强的人和人的等级意识,主子就是主子,下人和奴才只是下贱之人,是用来使唤和服侍的,地位很是低下,更别谈说听取下人的建议了。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有个太监无意中说了句对鸦片战争的看法,当即被道光皇帝吊死。

清朝皇帝善于拿前朝特别是明朝太监弄权的教训教育皇子,对太监的地位打压之深,对太监的言行举止和权力限制之严创历朝之最,太监便从此无法再咸鱼翻身。就算清末大太监李莲英也只是慈禧身边的一个奴才,在精明的慈禧面前也很难有专权之事。

标签: 清朝古代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平阳公主最后和卫青合葬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汉朝,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卫青,历史解密

    了解过历史的人都知道,当年汉朝时期的公主没有一个省油的灯,最好的例子就是汉景帝的姐姐馆陶公主了,当年馆陶公主就是一个权势滔天的人,甚至连汉武帝刘彻的母亲都是馆陶公主送给汉景帝的。而且刘彻能够当上皇帝,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馆陶公主。今天小编要说的人并不是馆陶公主,而是平阳公主。平阳公主在历史上也非常

  • 世家门阀到底是如何保持千年不衰 他们到底是怎么存活下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隋朝,世家门阀,历史解密

    古代世家门阀为什么能传承千年,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泱泱五千年华夏,在科举制度完善之前,整个天下绝大多数的人才都出自世家门阀,尤其是汉末至唐初,世家门阀兴盛到极点,他们主宰王朝更替,影响天下兴衰。真真切切做到“没有千年的王朝,却有千年的世家”,世

  • 慈禧为何能专权41年之久呢 她究竟有什么过人之处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有名无实的同光时代清朝咸丰十一年,西历1861年。咸丰皇帝病故于热河。随后不久,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处死了咸丰帝临终前留下来的八位顾命大臣,自此,清朝迎来了长达四十七年的由慈禧太后掌权的时代——这段时间,涵盖了整个同治、光绪时期,从某个角度来说,同治皇帝和光绪皇帝都不是清朝真正的最高统治者,可以说,同

  • 周代诸侯国之一:代国的历史简介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代国,春秋,历史解密

    商代、周代诸侯国之一,范围在今山西大同与河北蔚县一代。汤封同姓,代子立国。春秋时代末期, 公元前475年赵襄子使人请代王。使厨人操铜枓以食代王及从者,行斟,阴令宰人各以枓击杀代王及从官,遂兴兵平代地,代郡始。代王城周长20里,城垣两道,分外城与宫城两层。城设九门,分别是:正南荣阳门,东南兴隆门;正东

  • 从曾参杀人悟出什么道理 ?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曾参杀人,历史解密

    原文:昔者曾子处费,费人有与曾子同名族者而杀人.人告曾子母曰:“曾参杀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杀人.”织自若.有顷焉,人又曰:“曾参杀人.”其母尚织自若也.顷之,一人又告之曰:“曾参杀人.”其母惧,投杼逾墙而走.(出自《战国策》)译文:从前,孔子的弟子曾子别了老母,离开了家乡,到费国去.不久,费国

  • 痴爱溥仪的晚清格格命途坎坷,为溥仪终身未嫁?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清朝,历史解密

    王敏彤原名叫完颜立童记,她的父亲是重臣完颜立贤,母亲是乾隆皇帝五世直系孙女、毓朗贝勒的二格格爱新觉罗·恒慧。作为家中的长女,王敏彤从小就被教导着规行矩步,有礼有节,不仅知书识礼,还擅长舞剑。因为她身姿纤细,眉眼精致动人,皮肤娇嫩白皙,人人都说王大姑娘是一位大家闺秀。身为大家闺秀的她,性情温婉,举动守

  • 古人取名为什么那么奇葩?刘邦长子叫肥仔,吕后芳名野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刘邦,汉朝,刘邦,吕后,历史解密

    现代小夫妻,新婚后就开始思考一个重大问题,那就是如何给未来的孩子取个既朗朗上口,又寓意深远的好名字。其实,古人对于取名之事,是非常随意的,甚至可以用任性来形容。比如西汉皇族,他们的名字就非常有意思。比如西汉的开国之君刘邦,他的本名叫刘季。刘季的名字还是有些讲究的,古代兄弟排行,从老大到老小,依次为伯

  • 唐朝开国大将程咬金活了多少岁?武则天根本都没机会杀他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程咬金,唐朝,历史解密

    传说中,程咬金足足活到一百多岁,经历过四个朝代,可谓是朝中元老,地位十分高。他跟随李世民一起打天下,成为朝中重臣,也十分拥护唐朝的通统治,对于这样的人,武则天必定会将其铲除,巩固自己的统治。要知道在武则天的手下,只要是敢阻拦他大业的人,下场都逃不过一个死字。那为何程咬金能逃过一劫呢?1986年,程咬

  • 历史上出现过几次宗社党?它为什么被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宗社党,清朝,历史解密

    随着时间的久远,宗社党一词已经不被人们所熟悉。今天我们来回顾下它的历史。清朝快完蛋的时候,一群不甘心失败的清朝遗老遗少,妄想维护清朝统治,以维持宗庙社稷为宗旨,组织“君主立宪维持会”,俗谓“宗社党”。其实,宗社党在历史上出现两次:、第一次出现于1912年1月。其成员包括良弼、毓朗、溥伟、载涛、载泽、

  • 两江总督一生清廉,雍正却判他满门抄斩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唐文尧,清朝,历史解密

    古代的很多贪官并不都是一上任就开始贪污的,尤其是一些出身寒门家庭的官员,他们在刚上任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做一名百姓认可的廉洁父母官。然而却因为经常有下官和百姓贿赂自己,所以很多官员渐渐的就开始走上了贪污之路。今天要讲的是雍正年间以清廉而得以被朝廷重用的唐文尧。在年少时期唐文尧的父亲也不顾家,家中只有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