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咸丰去世前安排的8位顾命大臣为何还斗不过年仅26岁的慈禧?

咸丰去世前安排的8位顾命大臣为何还斗不过年仅26岁的慈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79 更新时间:2024/2/20 9:16:25

相亲了解过清朝历史的朋友们都知道,在咸丰皇帝驾崩之前有安排8位顾命大臣。大家也知道,最终掌握了实际权利的是慈禧,那么这8为顾命大臣却为何斗不过当时年纪轻轻的慈禧呢?可以说造成这一切后果的都是咸丰皇帝自己一手造成的。也可以说是慈禧利用了咸丰皇帝的失误,然后巧施妙计的结果。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咸丰在去世前,有一个非常荒唐的决定,就是把政务交给八个顾命大臣,却把两枚玉玺印章“御赏”和“同道堂”交给了慈安和慈禧。

可能咸丰皇帝去世前,还很得意自己的这一个安排。为什么呢?因为他安排了非常多的人来共掌朝政。辅政大臣就有八个(这差不多可以称得上是历史之最),还有两宫太后共掌印玺。这些人将来会互相制衡,谁也不可能做大。

但是他没有想到的是,虽然安排了十个人,但其实只有一个人起作用,就是慈禧太后。为什么呢?因为那八个辅政大臣每次要有什么政令发出来,都必须要找慈安和慈禧盖章。慈安和慈禧不盖章,他们的政令就是废纸一张。所以,八个辅政大臣,其实一切还得听两宫的。而两宫,又只听慈禧的。慈安本来就没什么主见,再加上当皇帝的又不是她儿子,因此在说话上自然就矮了一截。而慈禧又善于在她面前演戏,装“闺蜜”的样子。因此,她不听慈禧的,听谁的呢?

可以说,安排两宫掌印玺,是咸丰的第一大败笔。

第二,咸丰皇帝把弟弟奕留在北京和洋人打交道,和洋人签订《北京条约》,是一个极大的错误。

咸丰皇帝一直非常忌惮奕。当年在竞选太子的时候,奕和他是竞争对手。奕机灵能干,深得道光皇帝喜爱。不过那时候咸丰在兄弟之中排在前面(哥哥们死后他就成了长子),再加上他老师教了他两招,表现出“仁孝”(一招是在打猎时,他一只都不射,道光问他为什么不射,他说不忍心,道光大为感叹:这就是仁啊!另一招是道光生病后,他到道光面前,既不嘘寒也不问暖,只是一个劲儿地哭。道光问他哭什么?他说是因为爹生病心痛。道光再一次大为感慨:这就是孝啊!),如此仁孝,实在是古今少有的好君王!这样一来,道光皇帝把皇位传给了他。传他以后,他就一直比较忌惮奕,在各种事情上都比较排挤奕。

咸丰皇帝把奕留在北京,签订《北京条约》,其实就是整治奕。因为谁都知道,《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这样的条约让奕签订,将来就可以把罪过推到奕身上(就相当于晚清的很多不平等条约,都是李鸿章签订的,民间就臭骂李鸿章一样)。

但是,咸丰皇帝没有想到的是,因为把奕留在北京,不让他跟到热河,这样就给奕留下了很大的运作空间,他可以充分地和另一个不受待见的军机大臣文祥,以及掌兵的兵部侍郎胜宝、正黄旗领侍卫内大臣僧格林沁商量部署,只等顾命八大臣一行回到北京后,就开始动手。当然了,咸丰这样安排的时候,没想过自己会死。但正是他心术不正,造成了这样的恶果。

第三,咸丰皇帝在安排顾命八大臣辅政的时候,没有把兵权交给他们。

这顾命八大臣中,掌有兵权的只有载垣,他是镶黄旗领侍卫内大臣。但当时慈禧假皇帝的名义,说他担任职务太多,要把把这个职务让出来,他一是没想到慈禧会发动政变,二是不敢不让,因为他收到的是皇帝盖了印章诏书,所以就只能让。这样一来,整个顾命八大臣,全都是不掌兵的文弱书生,还能做什么!话说回来,咸丰也不敢把兵权太多交给辅政大臣,那是更危险的事。

可以说,慈禧正是利用咸丰皇帝的这些失误,得以轻易击败多达八个的顾命大臣。

最后再说一句,咸丰皇帝把印玺交给慈安和慈禧,不知道是不是慈禧这样要求的。如果是,可以说,咸丰一开始就被慈禧算计了。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袁绍死后为何曹操要为其哭丧吊唁?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官渡之战,这是三国时期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在战争爆发的时候,身为四世三公的袁绍在整体实力上要比曹操可要强太多倍了。曹操很清楚自己没有袁绍那样强大,不过却还是执意挑起了战争。当然曹操也不是个傻子,他之所以想要与袁绍来一场正式的决斗,那是因为若不干掉袁绍,那么他肯定没有办法一统整个北方地区。也许是上

  • 和珅的儿子为何不姓和?丰绅殷德为何没有被一起处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乾隆40年,和珅的儿子诞生了。这个时候的合身已经是一位正蓝旗副都统了,第二年就被任命为户部右侍郎,军机大臣。这官职提升的如此之快,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儿子太旺父了呢?乾隆45年,乾隆爷看这个5岁的孩子可爱的不得了,于是便赐名叫做“丰绅殷德”,意思就是说“福禄兴旺&r

  • 石亨为什么要背叛朱祁钰,选择帮助朱祁镇复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石亨是明朝将领,早年曾率军抵抗瓦刺,立有战功。后来石亨还有徐有贞等人秘密发动夺门之变,将朱祁钰囚禁在南宫,拥立朱祁镇复位。实际上朱祁钰在位期间,推行了不少良政,而且知人善任,弃用了多名德才兼备之人。对外又击退瓦刺,使得大明江山转危为安,但朱祁钰为人也有缺点,这才使得奸臣有机会作乱。石亨会帮助朱祁镇其

  • 冉闵为何要颁布杀胡令?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华夏历史

    杀胡令可能有不少人听说过,是唐宋之间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政权的建立者冉闵发布的一道命令。杀胡令,很明显就是杀掉胡人,当时政权混乱,有不少都是与中原人区别的胡人建立的政权,而每次这种时候,汉人的存亡总是会岌岌可危,那么冉闵颁布的这个杀胡令,到底是好是坏呢?他为何要颁布杀胡令,在当时有没有执行呢?五胡

  • 黄帝的女儿女魃是什么神?为何人人都避而远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传说轩辕黄帝大战蚩尤的时候,蚩尤唤起了浓密的大雾,使得皇帝的士兵们无法辨别东南西北。无奈之下,皇帝只好让应龙云布雨来制服蚩尤。但是没料到的是,蚩尤请来了雨师与风伯,先弄出了猛烈无比的大风雨,吹的皇帝军队连脚都站不住,纷纷逃散。站在山顶上观战的黄帝见情景,只得叫旱神女魃上阵助战。据说这个女魃,是黄帝的

  • 孙策不死有没有机会一统南方?或与曹操争夺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孙策也是东汉末年十分出色的将领,孙坚死后孙策割据一方,接连拿下江东五郡,为此后的孙吴政权打下基础。可惜孙策英年早逝,继续向外扩张的计划也只能暂且放下,将自己的心血交给弟弟孙权打理。如果孙策没死的话,他有没有机会一统南方,和曹操争夺天下呢?如果理想化来看,或许还真有这个机会,当时孙策势如破竹,是新兴力

  • 柳永为什么又叫柳三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柳永很多人都比较熟悉吧,他是北宋时期一位很有名的词人,而且他的词在青楼女子当中的传唱度非常高,毕竟婉约词配上女子的歌喉,是十分美妙的。不过柳永之前的本名是叫做柳三变的,后来才改成了柳永,那他为什么会叫柳三变?三变指的是哪三变呢?他又是出于什么原因要给自己改了名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位历史上

  • 秦孝文王怎么死的?是被人谋害还是自然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秦孝文王嬴柱是秦昭襄王次子,他当了15年太子,等秦昭襄王去世后,嬴柱终于继位,结果仅仅在位三天,秦孝文王也去世了。这件事也是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秦孝文王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遭到他人杀害呢?后人的猜测也是很多。不过秦孝文王当时已经52岁,也有可能是身体患病所致。秦孝文王生有20多个儿子,他死后秦庄襄王继

  • 胡雪岩临终前说了什么?导致后世没有人再经商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从最初跑腿的伙计一直做到了中国的收复,胡雪岩用了30年的时间。但是他从中国的首富直到一贫如洗,仅仅只用了一天的时间。晚清时期中国的首富胡雪岩到底经历了什么?他说了一句什么话使得自己的后世再也没有经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胡雪岩,名光墉,字雪岩,徽州绩溪人,见过他的人说,他个子不高,五短身材。其

  • 萧何,张良,陈平诛杀韩信,他们三人的后代都如何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秦末汉朝初年间,萧何、张良、陈平这三位都是当年叱咤风云的人物,都是名垂千史的人物。在这三个人当中,萧何的功勋卓绝,被刘邦封为汉朝第一功臣。在汉5年的时候,刘邦在对下属论功行封的时候,萧何被册封为了酂侯,食邑八千户。没过多久又再次嘉奖萧何,还专门为萧何增加食邑两千户,同时分封了所有萧氏子弟。并且还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