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秦国从雍迁都咸阳,要是不迁都还能统一天下吗?

秦国从雍迁都咸阳,要是不迁都还能统一天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女王范儿 访问量:209 更新时间:2023/12/21 16:18:45

春秋时期,秦国的都城雍都,位于今陕西宝鸡附近,在关中西部,并不是关中的地缘中心。后世秦朝、汉朝、唐朝,都是在关中中部的咸阳和长安建都,作为关中地缘中心,交通中心,自然也更容易成为经济和政治中心。

秦国不在关中中部建都,原因主要是实力还不是非强,若晋国来攻,威胁较大。西周镐京被犬戎和申国攻破的惨剧,影响了秦人的决策。

雍都在关中西部,即使东方诸侯来攻,到达关中西部以后物资补给线太长,战斗力也就是强弩之末了。晋国多次入侵秦国,大多时候攻到关中中部的泾水,就无力再西推进。春秋战国时代,雍都从来没有遭到东方诸侯兵临城下,与地缘密切相关。

同时雍都靠近秦人的发祥地秦邑,与龙升的祖居地相隔不远。

雍都易守,但也难攻,很难争霸中原。

从秦、晋的地缘关系来看,双方以黄河为界,黄河与晋国都城绛都的距离,大概是距离秦国都城雍都的三分之一。导致秦军动兵的距离,是晋军的三倍,要做到保密很难,更不用说出其不意。反过来晋国要突袭秦国河西,则容易办得多。

秦国定都雍都的历史,大约接近300年。进入战国时代,公元前383年,秦献公(秦孝公之父)即位第二年,便向东迁都到栎阳,攻打魏国之急迫心情,显而易见。

公元前364年,秦军隆隆开动,庶长章蟜统领八万大军,渡过洛水和黄河,进入河东境内。

石门大战就这样打响,过程非常惨烈,章蟜将秦军分为多个编队,对魏军进行层层围困。秦军石门伏击战,将六万魏军全部斩首,创造了单次战役斩首人数最多的记录。

公元前361年,秦国太子渠梁正式即位,是为秦孝公。

这个时候卫国人卫鞅,从魏国来到秦国。卫鞅在魏国混的还不错,但他心气很高,此时转投秦国,以施展更大的抱负。

卫鞅是卫国宗室旁支,他从小聪明好学,希望长大后扬名立万。不过卫国国力微弱,庙小而容不下卫鞅心中的蓝图。

卫鞅投到魏国相国公叔痤的门下,担任中庶子。这是相国的属官,相当于相国助理之一,可大可小,做的好可能接替相国,做的不好也就是相国的一个跟班。

当时魏国的人才很多,卫鞅发现在魏国的发展遭遇到瓶颈时,决定离开魏国到秦国去碰运气。

秦孝公新设一个爵位叫大良造,卫鞅是首个大良造的得主。

此后秦国屡屡动兵攻打河西,大良造卫鞅有一个新的任务,负责咸阳的修建工作。

三十多年前秦献公迁都栎阳,带有临时办公的性质,为的是对魏国动兵的时候能够行动迅速。咸阳离西周镐京旧址不远,是传统的政治和地缘中心。

咸阳地处关中中部,位于泾水与渭水汇流处,在无山脉可依托的关中,河流是最好的天然防御线,后来汉朝新建的长安城,也是在这块宝地上营造起来的。

咸阳城摒弃了中原城郭相连的设计,而是继承秦国雍都那种内外城结合的风格。

东方各国的都城,一般都由城和郭两个城池组成,城是国君和宗室所在的城池,郭是贵族和百姓以及市场所在的城池,郭比城大得多,而且城郭是分开的两座建筑。

战国时期的赵国都城邯郸,燕国下都武阳,齐国都城临淄,其郭的面积都在城的四倍以上,当时的理念是将国君和百姓分开保护。

秦国雍都与咸阳分为内城和外城,外城围住内城。内城是皇城,外城是贵族所在,百姓和市场所占比例很小,外城与内城相当。

雍都与咸阳这种内外城结构,避免了两个城郭都置于对方攻击之下的可能,这样更可以集中兵力进行外城的防守。

外城中百姓和市场的比例很小,这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将百姓居住地和市场迁至城外,缩小外城的规模,有利于防守。

秦国都城全新的设计显然是成功的,后世从汉朝起,所有朝代都继承秦国都城的这种设计,即大皇城,守外城。

卫鞅为秦国修建新都,兢兢业业,咸阳这座战国名城就这样建造起来。卫鞅后来因功封为商君后,称之为商鞅

定都咸阳后,秦国对外攻势,也越来越强劲,直到秦始皇时代,一统天下。假如秦国一直定都雍都,不迁都到关中中部咸阳,还能一统天下吗?

标签: 秦国战国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唐玄宗时期,唐朝疆域收缩三百多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我们常常都会说盛唐,唐朝在我们的眼中,绝对是历史上不朽的存在。很多人对盛唐的认识只是浮于表面,如果我们以疆域面积来看整个唐朝,那唐朝也是不输于其他朝代的。领土面积最大的朝代那一定是元朝,面积是一千四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之后是清朝稍弱一些是一千三百五十多,而唐朝时期,以太宗时期的疆域面积来看,也已经到

  • 将军宴会上羞辱车夫,留下一成语流传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羊斟,春秋,历史解密

    在象棋中,判断胜负的标准是“将”或者“帅”有没有被吃掉。象棋来源于我国古代的两军对垒,所以古代的许多战争,一旦统帅被杀或者被俘,基本上就可以宣布战败了。毕竟没有了指挥官,一盘散沙无人指挥。在我国春秋时期,有许多流传至今的故事,大多也是和战争有关的。比如“退避三舍”和“兵车之会”等,今天要说的“各自为

  • 赖月明:开国元帅陈毅的妻子,失散后被父亲卖给补鞋匠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赖月明,民国,历史解密

    兴城旅夜倍凄清,破纸窗前透月明;战斗艰难还剩我,阿蒙愧负故人情。这首诗的标题是《兴国旅舍》,是陈毅元帅在1938年托人寻找妻子赖月明后,得知她已牺牲后,写下的一首七绝诗。可是陈毅元帅至死不知的是,赖月明并未牺牲,而且现在也找不到她去世的记载,有可能这位陈毅元帅的第二任妻子,至今应该还健在。陈毅元帅第

  • 齐国国君将女儿嫁给郑国太子,最后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春秋战国,历史解密

    娶妻的时候,常蹦出这个词语——门当户对。门不当,户不对。两家人绝大多数情况,成不了亲家。硬气一点,有点文化的人这时会说,齐大非偶。齐大非偶是个成语,什么意思呢?表示自己位卑,不敢高攀。通俗一点就是“对不起,我高攀不起。”恰恰这一个成语,牵扯出了一段比小说更狗血的孽缘……齐国是个大国,齐国的女子长得好

  • 秦过在灭六国的过程中 最好打的国家和最难打的国家是哪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赵国,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的过程中,本该最容易打却打得很艰难的是赵国,本该最难打却轻易打下来的是齐国,一个将领打不赢换个将领就能打赢的是楚国,轻松打赢却后患无穷的是韩国,本来很强大却自己把自己折腾得不经打的是魏国,本来不经打却偏偏要去惹事的是燕国。(秦灭六国地图)一、本该最容易打却打得很艰难的赵国。有人可能会说,不对

  • 名将周亚夫:三年封侯八年拜相,算命的说得准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周亚夫,西汉,历史解密

    周亚夫闻名天下似乎是开始于细柳阅兵,而我们最开始熟悉周亚夫,也是从中学的一篇课文《周亚夫军细柳》中得以了解。周亚夫治军严谨,军纪严明,公元158年由于匈奴的进犯,汉文帝派三路军队到长安附近抵御守卫,周亚夫驻守在细柳。汉文帝为了鼓舞士气便亲自去了三军营寨,到了周亚夫营寨之时竟然被拦在了外面,守门的军士

  • 秦国历史上最牛的君主不是秦始皇?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秦国君主,秦朝,历史解密

    说起秦国,人们常常会想起横扫六合的始皇帝嬴政。小孩们脑海中浮现的应该是秦时明月中那个帅气又霸气的嬴政。仿佛在人们眼中,始皇帝嬴政就是秦国最厉害最牛的君主,他就是皇帝的代名词!而事实上嬴政的确很牛很厉害,十三岁继承王位。即位后韬光养晦,用大智慧把当时权倾朝野的大臣吕不韦和嫪毐给扳倒了。亲政以后更是意图

  • 八阿哥为何会在九子夺嫡中失败 这个锅应该由谁来背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康熙,九子夺嫡,历史解密

    康熙皇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生育能力惊人,共有24子11女留世。在康熙十四年,康熙皇帝册封皇后赫舍里氏所生嫡子胤礽为皇太子,胤礽是清朝乃至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开被册封的皇太子。胤礽在等待三十多年后,与其皇阿玛出行时夜间窥探康熙皇帝帷帐,康熙怀疑其有谋反之心,被废,其后虽有反复,仍然不能逃脱

  • 有关于江忠源的轶事评价有哪些 有关于他的个人作品及家庭成员有谁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清朝,江忠源,历史解密

    江忠源(1812年-1854年),字岷樵,湖南新宁(今属邵阳)人,晚清名将。轶事典故江忠源年轻时曾在北京求见曾国藩。曾国藩见到他的名刺,不高兴的道:“这是新宁秀才江忠源,为人无赖,把他赶走吧。”门子便对江忠源道:“主人让我向您致歉,说您是新宁无赖秀才,只会赌博,没空与您交往。”江忠源大言道:“我确实

  • 刘备,托孤诸葛亮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公元223年6月10日,刘备驾崩于永安宫,享年六十三岁。我相信,当刘备对诸葛亮说出“儿子不行,你可代之”时,诸葛亮心头一惊,不知所措,然后一喜,这一喜不是说“小人得志”或者诸葛亮有“篡逆之心”,而是人之常情。说明上司对你无比的信任啊。但是,诸葛亮只高兴了几秒钟,因为李严被刘备任命为了副丞相。这说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