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武则天敢称帝登基为何曹操不敢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武则天敢称帝登基为何曹操不敢呢 原因出在什么地方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4130 更新时间:2023/12/28 2:16:52

曹操和武则天,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一男一女,一个挟天子以令诸侯,一个废帝自立,按说中国古代是男权社会,男子当皇帝比女子当皇帝更容易被人接受,那么为什么反而是身为女子的武则天称帝,而曹操却止步于魏王,始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先说背景,曹操起兵于乱世,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诸侯混战。曹操以过人的军事才能迅速发展成最强大的一方势力。他手下的谋士武将不计其数,文有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等超级智囊,武有典韦、张辽、许褚庞德徐晃张郃夏侯惇等勇猛无敌。

他可以带剑见天子,可以任意打杀皇帝后宫,却始终没有称帝,为何?

早年时候曹操心中有“废立之事,天下之至不详也”这种想法,认为废帝的人不会有好下场,好吧,古人还是挺迷信的。不过到了后期,早就没有这想法了,他自己想当皇帝的心思也越来越重,甚至几次三番的试探朝臣们的想法。

但是,在外,有吴国有蜀国跟他三分天下,他连领土都没有收全,如何有脸面称帝?当时孙权可是上书希望曹操称帝的,可是曹操拒绝了,他认为孙权是把他放在炉子上烤。他此时并不能称帝,因为他一旦称帝,首先,给人以口实,毕竟孙刘可是都口口声声叫他曹贼。其次,孙权和刘备都是有称帝的心思。如果曹操先称帝,那孙刘都依样画葫芦。曹操并不愿意提高孙刘二人的品级,毕竟他们只是割据一方的诸侯,而曹操自己是打算统一才称帝的。

在内,虽然曹操名为汉臣,将天子绑在身边,但实际他的手下有很多人,只尊汉,不尊曹。曹操称帝的想法一直有,并且在步步推进,建安十三年(208)六月,废三公、称丞相,建安十七年(212),参拜不名、剑履上殿,建安十八年(213)五月,汉帝册封魏公,建安二十一年(216)四月,进爵魏王、行天子舆服仪仗,建安二十二年(217)冬十月,王冕十有二旒,乘金根车,驾六马,很显然,他只是在缓慢的推进称帝的进程,不想让天下有过多的反弹。

然而国内的反弹层出不穷,大谋士荀彧以死劝戒,不久河北崔琰再次以死阻止曹操称帝,国内的反抗愈演愈烈,曹操在外没有收复疆土,在内没有抚平世族百姓,所以他没能完成称帝。非不为也,不能也。

而武后呢,她的背景比曹操好些,因为她处在强盛的统一的大唐王朝。没有外患,国土没有分裂,就少了一个称帝的掣肘。

然后,武后的出身。她先是唐太宗的才人(妃子的一种官职),结果又恋上了唐太宗的儿子李治。于是李治继承帝位后,纳她为昭仪。接着武则天展现了她杰出的政治才华,帮助李治将文臣集团的几位首脑人物褚遂良、韩瑗、来济先后罢免,最后除掉了长孙无忌,让李治的皇权成为绝对的一言堂。

不久高宗李治重病,武后代理朝政。她重视农业,减免税赋,广开言路,给官员增加薪水,令全国习读《老子》,又召集天下文人修书,先后撰成《玄览》、《古今内范》、《青宫纪要》、《少阳正范》、《维城典训》、《紫枢要录》等,将这批文人劳劳掌握在手中。

此后武后便废立两个不听话的儿子,杀宰相上官仪,又有徐敬业造反,武后不出三月便灭之。之后,重用索元礼、周兴、来俊臣等酷吏,凡有对她不利言论者,皆杀。之后李唐宗室才反应过来要诛杀武则天,结果李唐宗室并无有才能的人,造反也都迅速被灭了。

武后重用文人,完善科举,又兼用酷吏,使得只有服从她的人才能登入朝堂。这时,她达到了登基的条件。她鼓励佛教,又借佛教宣传她是真龙天子。又将自己的家族中人尽数提拔。武则天称帝后,国内已经没有反对的声音出现了。她的儿子们在惶恐中度日,朝堂上又都是她提拔的人。

所以,称帝是需要内外条件满足的。曹操尽管一代枭雄,但始终内外皆没有处理好。武则天尽管女子之身,但手段足够。于是一代女皇武则天青史留名,而曹操则抱憾离世。

标签: 曹操武则天曹操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公主的两个哥哥都是皇帝,为何还两次出家为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唐朝,历史解密

    太平公主(665~713)是武则天和高宗李治的女儿,李治对这个最小的女儿视之为掌上明珠,要月亮不给星星,太平公主是夫妻二人的心头肉。太平公主一生曾两次出家为尼。第一次是在她8岁时,她最亲最爱的姥姥去世了,也就是武则天的老妈死了。太平从小就跟着姥姥生活,和姥姥感情最深。古代人们很迷信,武则天怕老娘把外

  • 古代的秀才到底是什么身份 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秀才,历史解密

    俗语常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提起秀才,我们总会想到知识渊博、见多识广的读书人,不过,秀才到底是什么身份,他们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其实,秀才起初跟读书人没有多大关系,它是指“才之秀者”,即特别有才能的人。《管子·小匡》载:“农之子常为农,朴野不慝,其秀才之能为士者,则足赖也。”《史记·屈原

  • 古人也抽烟吗 烟草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古代,烟草,历史解密

    古人抽烟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中国古代的人是抽烟的,但历史并不长。烟草是在明朝嘉靖年间传入我国,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比起三千多年的人类吸烟史,我国的吸烟历史还很年轻。关于烟草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有人认为烟草起源于非洲,说烟草与很多其它食

  • 中国骑兵的巅峰时期是什么时候?几千大唐铁骑就端掉了突厥的老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中国骑兵,商朝,历史解密

    唐朝可以说是骑兵巅峰时代了,几千唐军骑兵就灭了突厥老窝阴山,而且动不动就是大规模骑兵作战的阵仗,唐朝骑兵为何会这么强大呢?小编认为唐代对突厥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利用了突厥的内部分裂,及时抓住机会进行了分化瓦解,随后对突厥顽抗势力进行了逐个击破。但如果没有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显然还是没办法做到一举击破

  • 泰勒曼的作品有哪些?他的作品有什么风格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泰勒曼,德国作曲家,历史解密

    听听泰勒曼写的协奏曲,如果对维瓦尔第的“四季”很熟的话 (维瓦尔第有500多首协奏曲)会发现样子怎么长得都很像(当然细听是不同的);再听听泰勒曼的清唱剧或圣母颂等曲子,欢闹轻松一点的几首,和法国的一些歌剧和圣母颂、镇?曲等宗教音乐的感觉很像。啊!这个人怎么一点也没有自己的风格,好听、可口的旋律,松散

  • 明朝的皇帝都做了什么事情 为什么说是最有骨气的朝代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明朝,朱棣,历史解密

    有明一朝,共传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终明一世,无汉之外戚、唐之藩镇、宋之岁币,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明朝一直被人说为最有骨气的王朝,因此明粉也是网上一大主力,为什么说明朝最有骨气?我们看看明朝皇帝的所作所为。朱棣迁都朱棣迁都的意义很重要,他是从南京迁都到北京的。可能现在你觉得北京挺好的,但是在

  • 辽兴宗耶律宗真第二子:耶律和鲁斡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耶律和鲁斡,辽朝,历史解密

    耶律和鲁斡(1041年-1110年),字阿辇,辽兴宗耶律宗真第二子,辽道宗耶律洪基同母弟,母仁懿皇后萧挞里。重熙十七年(1048年),封越王。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进封鲁国王。清宁二年(1056年),改封宋国王,任上京留守。乾统元年(1101年),任天下兵马大元帅。乾统三年(1103年),天祚

  • 章邯率领的“刑徒”,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为什么打仗那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章邯,秦朝,历史解密

    陈胜吴广起义爆发,六国纷纷宣布复国的时候,由于秦朝的军队30万在筑长城,50万在征百越,因此国内一片空虚。农民起义军和六国军队所向披靡,拿下了大片地盘。慌张的秦二世和赵高没法,只得把在骊山修阿房宫的20万刑徒组织起来,让章邯率领,前往迎战农民起义军和六国部队。然而,让人惊诧不已的是,那些前往迎战的士

  • 世人只知色字头上一把刀 却不知下一句更加经典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古代,俗话,历史解密

    先说一下为什么要读历史?有一句古话说得好,以史为鉴可正衣冠。能把历史读进去的人,可以吸收它的营养,从中可以学到很多东西,避免我们重蹈覆辙。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句俗话叫“色字头上一把刀”,这句话既然流传了这么长的时间,肯定有它的道理。色字上面的刀,也是悬在人头上的刀。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我们见到多少帝王沉

  • 揭秘:唐太宗弟弟李元亨有哪些事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李元亨,唐朝,唐太宗,历史解密

    说起每个朝代的初期,都有很多的有趣的故事。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就发生了很多出名的故事。最有意思的,就是李渊的这些儿子们。在当时,他有二十二个儿子。大家都知道,在这其中继承位置的,也就是李世民了。以及他的皇位是怎么来的,也是比较清楚的。在那个时候,在这权力的面前,是没有兄弟情义的。就算是面对自己的亲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