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时期的宋太宗赵光义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要说是自焚?

宋朝时期的宋太宗赵光义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要说是自焚?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758 更新时间:2024/1/19 21:21:35

说到宋太宗那是当时宋朝的第二位皇帝,在当时的宋朝史上还是有很大的贡献的,不过,话说话来,关于宋太宗大家议论最多的还是宋太宗的登基和死因了,话说当时的继位制度一般都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宋太宗赵光义并不是宋太祖的儿子,而是宋太祖的弟弟。这样就说明当时宋太祖并没有按照嫡长子来继位。关于宋太宗的死。那也是人们议论的焦点,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宋太宗赵光义到底是怎么死的?为什么要说是自焚呢?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字廷宜,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太祖驾崩后,38岁的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59岁的宋太宗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宋太宗赵光义当年为何声称要自焚而死

这是发生在宋太宗淳化二年的一件真事,《宋史.太宗本纪》是这样记载的:“淳化二年己巳,以岁蝗旱祷雨弗应,手诏宰相吕蒙正等:‘朕将自焚,以答天谴。’翌日而雨,蝗尽死。”说的是淳化二年三月己巳日,大宋皇帝赵光义因为旱灾、蝗灾,多日祈雨而不得,亲笔诏书给宰相吕蒙正等人,称要自焚而死,以回应上天的责罚。我以为,太宗手书不可能仅写八个字,《宋史》的记载过于简略。倒是《续资治通鉴长编》记载的比较贴切,手诏内容是:“元元何罪!天谴如是,盖朕不德之所致也。卿等当于文德殿前筑一台,朕将暴露其上。三日不雨,卿等共焚朕以答天谴。”大意是说,百姓有什么罪过!上天这样惩罚(他们),这大概是我失德造成的。你们应当在文德殿前建一座高台,把我放在上面。(如果)三天之内不下雨,你们就把我烧死,以回应上天的责罚。

当然,事实是宋太宗并没有真的自焚。就在亲书手诏的前几天,他还在金明池上泛舟,在琼林苑内宴饮射箭(“三月乙卯,幸金明池,御龙舟,遂幸琼林苑宴射”)。如此兴致,怎么可能因为求雨不成就自焚了呢?而大臣们更不敢筑台将皇帝“共焚之以答天谴”,甚至连“暴露其上”都没有过。因为所有的史书接下来都记载了同样的七个字:翌日而雨,蝗尽死。皇帝的诚心感动了上苍,第二日,天降大雨,所有的蝗虫都死绝了!

这自然是鬼都不信的传奇!但是奉命修史的人都信了,而且把这件事载入正史,一直流传至今。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逼得当朝皇帝赵光义说出对自己如此狠毒的话来呢?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天人感应”的说法,其基本内容是:天与人是相互感应的,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动上苍。如果皇帝不仁,违背天意,天将降灾以示惩罚,也就是所谓“天谴”。如果皇帝圣明,开创太平盛世,天会降下祥瑞,以资鼓励。因此,古人认为地震星变、水旱蝗灾,都是上天对人世的“天谴”,是社会秩序出了问题,上天在对当权者进行警告。正因如此,每当大灾大难来临,民不聊生之际,统治者除了设法自救之外,都要不同程度地反省、罪己,纠正为政的阙失。

宋太宗虽然对辽战争屡战屡败,劳师糜饷,不敢言边事,但是对内治理国家还是说得过去的。《宋史.太祖本纪》记载,宋太宗赵匡胤曾对近臣谈及兄弟赵光义“龙行虎步,生时有异,他日必为太平天子,福德吾所不及云。”宋代是由宰相级别的官员监修国史的,此说法很可能有“讲政治”的因素,可信度很低。但赵光义却是一直以“太平天子”自居的,他即位的第一个年号便是“太平兴国”。说来也是时运不济,宋太宗在位二十一年,史书记载的蝗灾竟然有十八起。水、旱、蝗灾是最常见的三种自然灾害,而旱灾又常伴有蝗灾发生。连年遭遇旱灾、蝗灾,按照“天人感应”说法,岂不是否定大宋的太平盛世?这是赵光义无论如何也接受不了的。

因此,淳化二年春天久旱不雨,当宋太宗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之时,众人纷纷回答此乃天意,并非皇帝或者朝政有什么过失(这话太宗爱听)。唯独枢密直学士(皇帝侍从顾问,从三品)寇准说出一番很不中听的话:“按照《尚书.洪范》天人感应的说法,大旱的征兆,大概是预示刑狱方面有不公正的地方。”早在春秋时期,当年鲁庄公抵抗齐国进攻,就将明察“小大之狱”作为修明政治的重要举措。指责刑狱不公,岂不正是对政府工作的极大否定!太宗听了很不高兴,当场佛袖而去。过了一会儿,觉得寇准肯定话中有话,于是招寇准询问朝廷刑狱究竟如何不公。寇准胸有成足,要求太宗将二府首脑找来,当面细说原委。二府指的是中书省和枢密院,相当于现代的国务院和中央军委。当时的宰相是吕蒙正,参知政事是王沔、辛仲甫,枢密使是张齐贤。诸位大臣上殿后,寇准当面揭露参知政事王沔的弟弟王淮贪赃枉法上千万钱,由于王沔的庇护仅受到杖责、降职处分。而监察御史祖吉受贿情节轻得多,不仅被斩首弃市,还被籍没家产。寇准指出量刑如此畸轻畸重,大旱的惩罚一点都不冤枉(亢旱之咎,殆不虛发也)。

寇准当年只有三十岁,年轻气盛,做事狠辣,不留半点余地。问题是此事并非王沔个人行为,《宋史.王沔传》记载,王准“坐脏论当弃市,以沔故,诏杖一百,降定远主簿。”明摆着此事是经过朝廷下诏认可的。王沔本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如此明目张胆徇私枉法,肯定是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因而宋太宗虽然对王沔“切责之”,但也仅仅限于斥责、责怪而已,终究没有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对不合时宜的寇准,太宗也是好言抚慰,不久还升了他的官。

最大的问题是蝗虫并不买太平皇帝的账,飞蝗如期而至,蔽日遮天。老天爷没有半点要下雨的样子,赵光义为此郁闷不已。当年开创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曾经吞食蝗虫,欲将灾害移至己身,由此感动了上苍(这也是作为“史实”载入正史的)。总是自比唐太宗的赵光义,终于想出了“自焚祈雨”的招数。我想宋太宗出此毒招,很大程度上带有负气的成分:你们不是说天谴吗,太平盛世哪来的天谴?如果老天要降下灾祸,那就惩罚我一个人吧。赵光义实际上是给大臣们出了一个难题:是天大还是天子大?如果是天大,那就顺从天意,三日不雨就将天子烧死;如果是天子大,天就应该降下甘霖,蝗虫就应该应声而灭。对这个问题,赵光义心中是有明确答案的,而群臣包括寇准这样的直臣也只能选择这个答案:天大,天子更大!

于是第二天,满朝文武一齐来向天子道贺:皇帝的行为感天动地,灾区普降喜雨,蝗虫全部死掉了!于是乎普天同庆,皆大欢喜,皇帝率群臣撒了一个弥天大谎!

据历史记载,这起事件的第二年六月(淳化三年六月),又有一大群蝗虫遮天蔽日掠过皇宫,自东北向西南方向而去,皇帝赵光义表示“忧心如捣”。这一次,宰相张齐贤不需要任何教导:“圣心忧虑黎民百姓,一定能感动天地。”当天夜里,灾区大雨如注,蝗虫全部死亡。

原来太平盛世就是这样来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鸿门宴上范增为什么会失策?项庄为什么不直接杀了刘邦?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鸿门宴上,项羽当时并不想杀刘邦,但是范增坚持要在鸿门宴上解决掉刘邦。后来还安排项庄舞剑,打算直接要了刘邦的命。但是项庄也没直接杀刘邦,最后还是依靠刘邦的临场应变能力还有变态的心理素质给跑掉了,估计这也是项羽一生中最后悔的事情了。其实项羽的性格不够果决,也不够狠,如果能想范增指示的那样历史也就被改写了

  • 董卓烧的洛阳是不是现在的洛阳?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董卓想必大家也知道的这个人其实给人的印象就是非常的暴虐而且没有人性,当然了这也是大家说的,在正史上面其实他还是没这么可怕的,所以大家也要正面的看待问题了,但是有一个问题是不能辨的,那技术洛阳问题,董卓烧了洛阳,那么这个洛阳是不是现在的洛阳呢?下面就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虽然很多城市名的古名和

  • 张三丰到底活了多少岁?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张三丰吧其实很多网友都知道的这个人可厉害了,小编觉得他就是传说中的人物了,给人的感觉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这样的,而且话说张三丰活了很久啊,那么他到底活了多少岁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揭秘看看吧!张三丰,南宋淳佑七年(1247年)到明英宗天顺二年(1458年),本名通,号玄玄子,字君宝或君实,

  • 历史上宋朝时期的宋太宗赵光义是怎么当上皇帝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古代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朝代,古代的唐朝宋朝明朝清朝各个朝代都有自己的特色,当然了,小编还是觉得中国的宋朝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朝代,当时的宋朝出行了一种新的文学作品宋词,宋朝的第一任皇帝是宋太祖,宋太祖还是一位非常有头脑的皇帝,当时宋太祖驾崩后把自己的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太宗赵光义。最近就有不少的人

  • 历史上宋朝时期的宋太宗赵光义皇后是谁?有哪些妃子?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的历史是一部源远流长的史诗,中华上下五千年留下的都是一些非常宝贵的财富,中国古代史上的朝代也是有很多的,比如一个经济比较发达的宋朝,当时宋朝出现的宋词也是带动了宋朝经济的发展。宋朝开国皇帝宋太祖死后是宋太祖的弟弟宋太宗接管了皇位,当时的传位并没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那么,小编觉得宋太宗还是本事的,

  • 张无忌是怎么死的?金庸有写出张无忌结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张无忌在《倚天屠龙记》里的结局是和赵敏一起隐退,还把当皇帝的机会让给了朱元璋,所以张无忌最后就是寿终正寝了么?当时张无忌已经成为最强的男人,不过要是以张三丰为标准的话,那张无忌应该也能活个几百岁,赵敏因为没有这么深厚的内力所以可能就要是正常寿命了。反正如果后期有人想杀张无忌也不是一件容易事,除非是出

  • 刘封是刘备的养子,为什么刘备最终会杀了他?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三国时期的刘备,除了有一个亲儿子刘禅之外,还有一个养子叫做刘封,且不说刘备给他们起名字里面暗含的自己称霸天下的意思,不管怎么说,刘封就算再不亲近,那也算是个儿子,然而后来却被刘备给杀了,人说虎毒不食子,刘备杀了刘封到底是为什么呢?不论是历史还是演义,三国时期蜀国的开国者刘备都是一位仁厚长者

  • 宋朝时期的宋太宗赵光义被称为假皇帝到底是怎么回事?有哪些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朝那就不得不说到当时宋朝的皇帝,宋朝的第一位皇帝是宋太祖,宋太祖的在位改变了宋朝的格局,是宋朝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后来宋太祖死后并没有按照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而是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宋太祖赵光义,这也是非常不可思议的一件事情。当时的宋太宗为什么被人们称作是假皇帝呢?是因为当时的人们不愿意信服

  • 宋太宗赵光义简介宋太宗是一个怎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朝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宋朝是中国古代史上还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的,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当时宋太祖在位期间做的功绩还是非常多的,主要的还是收复,结束了当时的分裂割据局面。当时宋太祖之后是宋太祖的弟弟继位了。按照当时的嫡长子继承制,宋太宗是没有资格的,那宋太宗为什么能够上位?有哪些原因?小

  • 古代宋朝社会救助的基本格局是怎样的?宋太祖是怎么开创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人们的生活是越来越好了,衣食住行都得到了保障,而且,现在食品也是越来越丰富,社会制度福利也是越来越完善,其实,不仅是现代社会,早在当时的宋朝便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当时的宋朝便出现了社会救助的基本格局。当时宋朝社会有相应的救助机构,社会风气良好,人们的生活也是非常安逸。当时的皇帝宋太祖到底是怎么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