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慈禧太后为何那么恨光绪皇帝?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上慈禧太后为何那么恨光绪皇帝?真正的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034 更新时间:2024/1/21 23:52:21

说到慈禧太后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慈禧太后是晚清的最高统治者,当时的慈禧因为位高权重,所以大肆的挥霍浪费,慈禧上位后修筑自己的陵墓,慈禧陵墓中的宝贝可以说数不胜数,至于最后慈禧陵墓被盗后里面的宝贝可以充当两个军队,数量非常的吓人,当时的皇帝是光绪帝,其实,光绪帝就是一个空有其表的空壳子罢了,小编觉得光绪帝并没有什么实权,慈禧为什么那么恨光绪帝?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

慈禧太后最恨的人,就是光绪皇帝。原因无他,只因光绪在维新变法中,想借助袁世凯的力量,将慈禧太后囚禁瀛台。可是袁世凯临阵倒戈,反将光绪皇帝抓到了瀛台,并漫漫无期地软禁了起来。

维新变法的六君子在菜市口被开刀问斩,可是光绪皇帝因有外国人支持,故此不能杀,慈禧太后就决定用“软刀子”杀人,她孤立光绪,折磨光绪,而且还使出了最损的一招,那就是不给光绪修建陵墓——让光绪死无葬身之地。

隆裕做为光绪的皇后,在慈禧活着的时候,她真的没有敢提修陵这件事,1908年11月,慈禧因为痢疾,而病倒了,14日的时候,光绪皇帝驾崩,到了15日,慈禧已经出气多,进气少,眼看就不成了。

不管多么穷凶极恶的人,到了临死的时候,也会转性,这就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由来。隆裕便凑到了慈禧的病床前,小心地说:“大行皇帝(光绪)招惹皇阿玛生气,是大逆不道,可是他毕竟是一国之尊,请阿玛开恩,传旨按我大清的礼制,为大行皇帝,修建陵墓!”

慈禧张开了眼睛,可是目光阴冷,吓得隆裕打了个寒颤,慈禧断断续续地说:“修建陵墓可以,但要劣于其他皇帝!……”

慈禧讲完这句话,就开始呼呼地喘气,这时候,几位内阁大臣,手捧着他们代拟的慈禧“遗诏”走了进来,李莲英为了完成既定的程序,他急忙凑到了慈禧的耳边,低声呼唤几声,道:“老佛爷,内阁大臣已将诏书拟好,恭请您最后裁决定夺!……”

这个遗诏非常重要,里面不仅有对慈禧一生的评价,还有对后继皇帝的嘱托,一旦这个遗诏搞不好,慈禧就会带着骂名而走。

慈禧睁开了眼睛,抬手示意内阁大臣将遗诏读一遍,一名内阁大臣就开始一句句地朗读这份遗诏:

予以薄德,祗承文宗显皇帝(咸丰)册命,备位宫闱。迨穆宗毅皇帝冲龄嗣统,适当寇乱未平,讨伐方殷之际。时则发捻交讧,回苗交扰,海疆多故,民生凋敝,满目疮痍。予与孝贞显皇后同心抚训,夙夜忧劳。秉承文宗显皇帝遗谟,策励内外臣工及各路统兵大臣,指授机宜,勤求治理,任贤纳谏,救灾恤民。遂得仰承天庥,削平大难,转危为安。及穆宗毅皇帝即世,今大行皇帝入嗣大统,前年,宣布预备立宪诏书,本年颁示预备立宪年限,万几待理,心力俱惮。幸予体心素强,尚可支拄。不期本年夏秋以来,时有不适。政务殷繁,无从静摄。眠食失宜,迁延日久,精力渐惫,犹未敢一日暇逸。本月二十一日,复遭大行皇帝之丧,悲从中来,不能自克,以致病势增剧,遂至弥留。回念五十年来,忧患迭经,兢业之心,无时或释,今举行新政,渐有端倪。嗣皇帝方在冲龄,正资迪。摄政王及内外诸臣,尚其协力翊赞,固我邦基。嗣皇帝以国事为重,尤宜勉节哀思,孜孜典学。他日光大前谟,有厚望焉。丧服二十七而除,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慈禧听罢这份遗诏,她摇了摇头,说道:“再加上我几次垂帘,实非贪图权势,实乃形式所逼!……”

这几位内阁大臣听慈禧太后说完,全都面露难色,这份遗诏里面,为了美化慈禧太后,已经很有水分了,慈禧几次三番,垂帘听政,就是贪恋手中的权力,如果他们为慈禧赤裸裸地“美白”,估计这份遗诏发布后,肯定是一片骂声。

慈禧一见这几名内阁大臣面面相觑,谁也不肯动笔,她使劲一睁眼睛,眼睛里射出了一缕比刀尖还要锋利的寒光,她还没等说:不按照自己的口旨行事,就要狠狠地治他们的罪——那几个内阁大臣知道,慈禧太后一瞪眼睛,就要杀人,他们为了保命,只得在今大行皇帝入嗣大统的后面,加上了“时事愈艰,民生愈困。内忧外患,纷至沓来,不得不再行训政”这句话。

慈禧确实是油灯将枯,没有精力再争什么“是不是贪图权势了”,她摆了摆手,这道遗诏就算通过了。

慈禧心事一了,她倒在了病床上,喉咙里的痰声“呼噜呼噜”乱响,没过一会,她瘪的脸色发红,随着一口气没上来,就彻底咽气了!

其实,不管慈禧的遗诏,如何精心粉饰,她贪图权力,固守祖宗僵化的制度,不接受发展和改革,致使清朝一步步地走向深渊的“罪行”,她绝对是推卸不掉的。

如果说,慈禧就是大清的掘墓人,这个光荣的称号,她应该是名至实归。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朝时期皇宫内的冷宫真的很冷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明清两代的皇宫紫禁城其实有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紫禁城也就是现在的皇宫,皇宫非常大,看过一些清朝电视剧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在紫禁城里面有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方,那就是冷宫,相传当时冷宫里面非常的阴森恐怖,因为里面死了很多的妃子,所以冷宫中集结了很多的怨气,那么,冷宫中真的很冷吗?这个关押妃子的地方为什么

  • 慈禧西逃为什么不敢带御林军?是怕张扬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御林军是当时清朝时期一只训练有素的军队,同时御林军也是慈禧太后御用军队,是为慈禧太后保驾护航的专用队伍,慈禧太后作为当时晚清时期最高的统治者,是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利的,当时的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界沟通,后来,英法联军强行的打开了中国的国门,吓得慈禧太后是仓皇出逃,当时慈禧西逃并没有带上御林

  • 诸葛亮为什么劝刘备杀刘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亮很多网友都知道这个人其实看上去才智过人的,但是有的时候做的一些事情我们不仔细的分析的话,你会发现我们还真的是看不懂他到底有什么寓意了,最近就有人说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诸葛亮其实和刘封还是有一段故事啊,那就是诸葛亮其实是有劝谏刘备杀刘封的,而刘封其实会刘备的义子,就着这样的关系,为什么还要杀,

  • 为什么明朝的内阁首辅会有那么大的权力?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内阁”是明朝时期设立的一个机构,最初的权限也很少,人也不多,然而慢慢发展到后来,内阁的权势越来越大。我们常常说到的张居正就是一位内阁首辅,而他在当时的影响力我们也都有所了解,可以看出,内阁的实权是一点一点发展起来的。那么,内阁的权力究竟大到了什么样的地步呢?在明朝的历史中,

  • 历史山的晚清如果没有慈禧太后清朝还会灭亡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中国的清政府是一个非常落后的朝代,因为当时的清政府实行的是闭关锁国政策,当时的清政府觉得自己地大物博,所以不需要和外界进行沟通,于是,这样,当时清朝的人们是变得越来越无知,越来越颓废了,清朝对于很多人来说就是一部灰暗史,有很多人怪当时的慈禧太后,觉得就是因为慈禧太后的原因到底清朝的灭亡,其实,

  • 清朝李莲英和光绪帝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清朝那么重视李莲英?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清朝时期的光绪帝那可是当时清朝晚期的一位大臣,光绪帝实则是一个皇帝,其实就是一个空有其表的人,没有任何的权利和地位,当时的实权掌握着是慈禧太后,慈禧太后可以说非常的聪明,当时,从自己开始掌握政权便大肆的修建自己的陵墓和包揽大权,很多人也是在问小编清朝的李莲英和光绪帝到底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清朝那么

  • 诸葛亮死后口含七粒米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诸葛亮在北伐期间无论何事都要亲自过问,而且每晚都要熬夜睡眠严重不足,这样的生活习惯放在古代肯定是活不长的。最后诸葛亮也知道自己爱操心的命已经让自己的身体透支,所以在最后时刻要求死后在自己的嘴里放上七粒米,很多人看到这里都有些不太明白,为什么诸葛亮提出这个要求呢?下面就为大家做出解答,一起来看看吧。《

  • 岳飞死后,陷害他的秦桧是什么结果?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人人都不希望做了坏事的人得到好的结果,认为一个不好的下场才是他应得的,然而却总是发现,事实总会与期望相反。就比如岳飞,为国为家赴汤蹈火,却被小人陷害致死。那么,那个陷害他的秦桧又是什么结局呢?他是否得到了陷害忠良的报应呢?自从金兀术撕毁盟约大举侵犯宋朝河山后,岳家军就士气高涨。山河破碎这么久,岳飞和

  • 清朝时期的光绪帝和慈禧为什么二十四小时纷纷去世?真正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清朝时期的慈祥太后,小编觉得很多人都非常的熟悉,慈禧太后最为清朝时期最大的统治者,是拥有了至高无视的权利,在当时的朝代上,光绪帝是当时的皇帝,当时了,光绪帝也是被慈溪太后帮扶上位的,其实,当时的光绪帝就是被慈溪太后安排在身边的一颗棋子罢了。就是慈溪能够更好的让自己统治当时清朝的一个工具,不过

  • 钟会为什么要陷害邓艾?邓艾和钟会谁的官职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邓艾最早是被司马懿发现然后带到朝中发展的,没想到邓艾不仅精通农业而且带兵打仗也是很有一手。后期就是邓艾带兵灭了蜀国,但是邓艾的下场就非常冤枉了,钟会想占领蜀地自立为王,所以陷害邓艾导致后者被杀。不过当时邓艾和钟会的官职应该是差不多的,邓艾为什么没有机会自证呢?只能说人心凶险,邓艾和钟会也是很早就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