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母地位那么高为什么管不了黛玉的婚姻大事?

贾母地位那么高为什么管不了黛玉的婚姻大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984 更新时间:2024/1/14 11:37:03

说到红楼梦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红楼梦是一部非常出名的名著,当然了,红楼梦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里面的人物也是被展现的活灵活现的。在红楼梦这部名著中,有丰富的人物形象,就比如贾母,是位高权重的代表,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贾母地位那么高为什么管不了黛玉的婚姻大事呢?具体的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红楼梦》里的贾母,有一种不显山露水的睿智,既能慈祥,又能犀利,既能见泰山,又能见毫厘,任荣国府里有各色人等花样百出,她都能稳稳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唯独有一件事,贾母办得非常不明白,那就是黛玉的婚姻大事。明明宝黛姻缘已经呼之欲出,连凤姐的小厮兴儿都跟外面人说:“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她就是不开言。难怪紫鹃丫头急不可待,生怕老太太保不齐哪天归了西,有情人无法终成眷属,一场爱恋变成镜花水月。

紫鹃的焦虑不是没有道理,既然是老太太一句话的事,她为什么不早早发下这句话来?让那两个情痴各自对月长叹临风洒泪,为对方弄出一身的病来。她是糊涂?还是装糊涂?

毕竟是书中人事,作者早已作古,无法揪着衣襟问个明白。但一本书看久了,就会不拿自己当外人,对于贾母的心理,也有了许多自以为是的猜测,不妨说一说,就如曹公说的,供同好消闲解闷而已。

贾母无疑是极其疼爱黛玉这个外孙女的。她自幼失怙,在贾母身边长大,伶牙俐齿,风流袅娜,从贾母那样喜欢“眉眼有些像你林妹妹的”晴雯,就可知道,黛玉的模样,也是贾母最喜欢的那一款。

贾母对她的疼爱逾于常人。黛玉一进贾府,贾母就命令宝玉给她腾地方;宝玉提了句宝钗给黛玉送燕窝,贾母就叫凤姐每天供应;就连偶尔的抱怨都透着亲昵,直喊小冤家:“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跟刘姥姥介绍家中孩子时,说:“我这三个丫头都好,只有两个玉儿可恶。”她到底是疼三个丫头,还是疼这两个“可恶”的玉儿,但凡对人情世故稍有了解,都不会有所误解吧?

撇开这些细节不谈,黛玉自己的精神面貌也是一面镜子。她是那样一个敏感的缺乏安全感的人,刚进贾府时小心翼翼,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走一步路,后来却口齿伶俐神采飞扬,这固然与宝玉的殷勤呵护有关,但如果不是感受到了贾母的疼爱乃至宠溺,她性格的整体色调大概都要调暗好几度。

作为一个慈祥的老外婆,贾母能够给黛玉最大的福利,应当是给她安排一门好亲事。理想的人家,要有最基本的门当户对,还要相貌才情相当,最关键的,得对黛玉好。这几条一列举,让人不想到宝玉都难。对于贾母来说,她最爱的两个孩子在一起,应当是最心甜意洽之事。

我猜贾母一定是动过这念头的,所以善窥人意的凤姐才老拿宝玉黛玉两个开玩笑,虽然闹得黛玉很窘迫,但窘迫里未必没有甜蜜。凤姐的玩笑,是预热,也是推波助澜,她这样一个无利不起早的人,能老是这么八卦兮兮的,当是感觉到了贾母的意图。

其实凤姐不必如此煞费苦心,贾母一句话顶一万句,但贾母就是不放下这句话来,我觉得,这是因为,她的内心也很纠结。

在宝玉的婚事上能说得上话的,除了贾母,还有王夫人,母亲有更多的话语权,也会因为更关情,而有更多的现实考量。

黛玉之美,极其风格化,不见得人人都能欣赏,而作为母亲,谁会喜欢一个动辄让儿子“死了大半”的女孩呢?再说黛玉的身体是真不好,宝钗也不很健康,但她的病不过是咳嗽两声,吃一丸冷香丸就能搞定,黛玉的身体坏到在探春她们面前都“礼数粗疏”,探春也能体谅她实在是精力不济。宝玉早晚要继承这份家业,黛玉即便有能力也没有精力管理好,作为一个母亲,谁愿意为自己的儿子娶一个“风一吹就坏了”的美人灯呢?

从世俗常理上,王夫人没法和贾母抗衡,但她背后还有另外一股力量,那就是元春的支持。

对黛玉和宝钗这两位小妹妹,元春都是一面之缘,印象应该不太深,书中只写她看到二人都如姣花软玉一般。赏赐节礼时,她却非常奇妙地将宝玉宝钗列为一等,黛玉和其他人列为另一等。这是一个太明显的暗示,宝玉是惊诧,黛玉是不爽,而贾母,应该能接收到更多的东西。

王夫人和元春组合,等于在贾母划的那条明线之外,又划出一条暗线,至此,贾母不能不思考,怎样面对这件事。

如果她先下手为强,非要把黛玉许配给宝玉,王夫人她们也没办法,难不成跟贾母撕破脸,落个不孝的名声?但贾母不可能这样做,尽管曹公一直是用仰视的态度写这位老祖宗,但我们还是能对她的性格有个基本的掌握,那就是,和很多大人物一样,她的感性虽然很发达,她的理性却更发达,而且,在关键时候,理性更能占据上风。

从晴雯事件里可窥一斑。

晴雯跟宝玉最后一次见面时,说:“早知如此,我当日也另有个道理。不料痴心傻意,只说大家横竖是在一处。不想平空里生这一节话来。”

她为什么会以为她和宝玉横竖在一处?以为他们还有一个茫茫无边的未来?我想,应该是,这个聪明过人的姑娘,感觉到了贾母的意图。贾母自己也跟王夫人说:“(晴雯)甚好,言谈针线都不及她,将来还可以给宝玉使唤的。”

贾母向来审美优先,房间里珠环翠绕,她喜欢的人,也大都鲜明悦目,她想为宝玉收在房中的,自然是晴雯而非袭人,“袭人从小儿不言不语的,我只当她是锯了嘴的葫芦”。但当王夫人告诉她,自己已经把晴雯撵出去,准备将袭人收房时,贾母也未做反对,只说:“既然你深知,岂有大错误的。”表达了对原本可能微觉不安的王夫人的信任,很快就把话题转到别处去了。

大人物都是这样,他们也许表现得很感性,最终还是会听理性的。刘邦的最爱是戚夫人和赵如意,但只要别人认真劝一下,他就会在明知道吕后一定会狠整戚夫人母子的情况下,确定吕后的儿子为接班人;毛主席对丁玲曾经无限激赏,为她写下“纤笔一枝谁与似?三千毛瑟精兵。阵图开向陇山东。昨日文小姐,今日武将军”的诗句,但后来批判她的时候并没因此放水;如今职场上也是这样,千万不要以为饭桌上领导抬举你一下,就能保你江山永固,突如其来的宠爱,常常也会无缘无故地消失。

贾母在贾氏企业跌爬滚打多年,见惯风高浪险,手中又有许多利益可以分配,大家族的大领导,也算半个政治人物了,贾母不可能像个倔老太太那样,一意孤行地坚持自己的主张。

黛玉和晴雯的确不同,前面说了,黛玉是贾母心尖上的人,在正常情况下,贾母一定会坚定地维护她的利益,但事关贾母的核心利益,她就不能不三思而后行了。这个核心利益,就是宝玉。

即便贾母再疼爱黛玉,王夫人忧虑的那些,她也不能不考虑到,如果黛玉真的不适合做宝玉房中的当家人,她也不可以非要这样。至于说,宝玉深爱黛玉,要为她寻死觅活,在包括贾母在内的贾家长辈眼里,也许是不需要耗费太多脑细胞的问题,“打小都是这么过来的”,他们见惯风云,认为人人最后都会变成跟他们一样的大人。

在这种情况下,贾母的理性使她放眼黛玉之外的人选就不难想象了,但对于王夫人和元春中意的宝钗,贾母似乎并不买账。她的目光越过宝钗,投向宝琴,还让那个不着调的张道士帮着物色,完全无视宝钗的存在。

没错,小说一开始是说宝钗为待选秀女,但是除了这一笔之外,宝钗跟其他待字少女没有任何差别。薛姨妈跟王夫人说,宝钗戴的那个金锁是个和尚给的,要等有玉的才能配。宝钗因此刻意地和宝玉保持疏远,黛玉也因此对宝钗十分顾忌,还曾在心中对宝玉叹息,你我之间为何来一宝钗,即便有金玉良缘之说,也该是你我才对啊。如若宝钗是待选秀女的话,这些话题统统不存在,更何况,宝钗这待选的时间也实在忒长了一点吧。

我不知道曹公当时为宝钗拟定这一身份是何意,只知道写着写着他把这一茬完全丢下了,那么,贾母执意将宝钗视为透明,便显得意味深长。我姑且根据我有限的人生经验猜一下,那可能是,虽然贾母非常非常欣赏宝钗,但很有意思,有时候,你最欣赏的,恰恰是你所不喜欢的。

贾母对宝钗的欣赏在多处体现,宝钗十五岁生日,贾母特地要凤姐大办一下,又夸宝钗“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王夫人也作证,说“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证明不只是当面表扬。

这四个女孩儿,自然包括黛玉了,也包括探春,但贾母会喜欢一个外人多过自己的孙女外孙女吗?她对宝钗的表扬,更像是领导的高度评价,很严肃,很正色,就差没有进一步给数据化了,这跟她提起黛玉时那口口声声的“小冤家”不同,跟一迭声地喊凤姐“猴儿猴儿”也不同。贾母对宝钗的欣赏,是透着距离感的,甚至有一种因为自己做不到她那样,所以才特别欣赏的意味。

宝钗知道贾母上年纪人喜欢热闹戏文,喜欢甜烂之物,但她也许不知道,贾母未必喜欢她这份知道。在长辈们面前,宝钗表现得像电脑程序一样无懈可击,若是碰到个同样追求秩序的人,比如王夫人,倒是很投缘,但贾母活到这把年纪,最看重的是快乐,宝钗,却是一个不能够像凤姐那样,能让贾母“狠笑”一场的人。

她的衣服太素净,她的房间太简约,她的表现太克己复礼,这些,都与贾母所爱迥然不同。这个时候,贾母的感性重新占据上风,是的,她可以放弃黛玉,但她同时也不想选宝钗,她于是放眼周边,宝玉的婚事因此一再拖延,这给宝黛恋情留下了足够的缠绵悱恻的时间。

宝玉后来是怎样失去黛玉的呢,又如何终于选择了宝钗?贾母和王夫人究竟作何感想?都是尽人猜测的话题,只有一点可以肯定,贾母的表现,决不会像高鹗写的那样无情与粗糙,说到底,一个老想着在小说里塞点私货、比如夸奖一下自己最拿手的八股文的人,怎么能勾画出贾母那样一个复杂的心灵世界?贾母这个老祖母,只是在前八十回里活色生香着。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真的不喜欢读书吗?贾宝玉学问高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贾宝玉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贾宝玉是红楼梦名著中的核心人物,当然了,在红楼梦名著中,还有很多个性鲜明的人物,这些人物在作者曹雪芹的笔下展现的活灵活现的。当然了,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红楼梦中的贾宝玉真的不喜欢读书吗?贾宝玉的学问高吗?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

  • 红楼梦里尤二姐尤三姐真的失身了吗?具体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红楼梦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红楼梦是一部非常经典的名著,也是四大名著之一,红楼梦讲述的是一个非常凄惨的爱情故事,里面的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都使主角,红楼梦这部名著也是从侧面批判了当时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最近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红楼梦里的尤二姐尤三姐真的失身了吗?具体是怎样的呢?下面,一起来看

  • 历史热议话题:杨修是不是自己找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杨修的死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还是蛮有意思的,在正史上我们了解的不多的,但是也电视剧和小说中关于杨修也还是有蛮多的话说的,最近很多网友都说了,其实杨修也还真的是有才气的一个人,但是就是有点心术不太正,所以最后好像还是把自己的给作死了,那么杨修是不是真的是自己找死呢?下面就这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吧!一直

  • 迷彩服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现在军人为什么穿迷彩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当兵的人热血方刚,确实是这样,军人们总是给人一种非常硬朗坚强的感觉,不怕苦不怕累。拥有坚强的斗志和毅力。当然了,一般军人都非常喜欢穿迷彩服。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有不少的人也是在问小编,迷彩服是怎么被发明出来的?为什么军人都喜欢穿迷彩服呢?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炮

  • 杨贵妃到底有没有逃亡到日本?在日本有没有留下后代?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杨贵妃小编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了,杨贵妃是唐朝时期的一位美人,在唐朝人们以肥为美,以肥为贵。杨贵妃便是当时人们心中的女神,那么,关于杨贵妃的讨论小编看到最多的便是杨贵妃最后有逃到日本吗?杨贵妃日本有没有留下后代?小编也非常的好奇,当时的交通并不发达。杨贵妃如果去是怎么去的呢?具体的小编也是整理了一番

  • 李晟到底有多厉害?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被称为大唐的中兴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还是有很多非常有名的人的,比如说李晟,说到李晟有很多的人便讨论李晟为什么被称为大唐的中兴名将呢?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李晟是当时唐朝的一位大功臣,那么,关于李晟小编也是在网上搜索了一番做了整理,关于李晟的事迹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李晟,唐代军事家。因爵封西平郡王,世称李西平。李晟原为边

  • 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要斩七人为什么却只有六个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戊戌变法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戊戌变法是一场救亡存国的运动,虽然最终是以失败告终,但是,戊戌变法还是留下了很多富有意义的东西,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要斩七人为什么却只有六人呢?还有一个人是谁?最终结局是怎样的?小编也是很好奇,在网上搜索了一番,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 清代官员顶戴是怎么区别品级的?不同品级顶戴又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宫廷剧的小伙伴应该都知道清代官员们的头顶上都会戴帽子,而且帽子上面还是有很多的吊珠的。其实,那叫做顶戴。别看顶戴很平庸,但是,藏着很大的学问,一般看人的品级就是看顶戴。小编也是看到有不少的人在问了清代官员顶戴是怎么区分等级的?不同的品级顶戴又是怎样的呢?具体的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吧!唐朝,宋朝,

  • 西门庆和潘金莲能够在一起主要原因是因为王婆牵线搭桥吗?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水浒传是一部非常经典名著,里面的武松因为打虎成了英雄,武松有一个哥哥,哥哥叫做武大郎,武大郎的妻子叫做潘金莲,最后潘金莲和西门庆好上了,后来,被武大郎发现,于是,潘金莲和西门庆联手把武大郎毒死了。武松回来后发现了异常,最后识破便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有不少的人也是在

  • 正史中周瑜死后小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小乔和大乔这两位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只有用美丽两个字来形容了,才貌双全就是给两个量身打造的吧,而且这个两个人也嫁得很好,但是就是周郎的命有点短啊,而且大乔也好不到那去,那么在正史中,周瑜死后,小乔去哪了呢?下面就跟随小编来揭秘看看吧!1看过一个现代人写的,不可描述的小说,说孙权趁孙策在前方打仗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