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高宗赵构为什么非要杀岳飞?真正原因是什么

宋高宗赵构为什么非要杀岳飞?真正原因是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2464 更新时间:2024/2/23 0:45:32

说到岳飞其实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真正的民族英雄,在当时,北宋战乱,岳飞是攻打了很多的地方和城市,为当时宋朝的发展立下了汉马功劳,所以被人们称之为民族英雄,不过,大家也知道,岳飞最后是被宋高宗赵构给杀了,为什么赵构要杀岳飞,其中究竟有哪些原因?具体的我们也一起来看看吧!

公元1140年,颍昌(今许昌)和郾城这两座城池,曾见证了一个历史时刻,一个让后世无数人既热血澎湃又悲愤填膺的历史时刻。

岳家军在这里数次击败金军主力,岳飞与诸将相约痛饮黄龙;而颍昌大战三天后,岳家军就接到撤军的命令,不得不放弃已经收复的河南半壁河山,班师南下,从而错失了收复中原、洗雪靖康之耻的最好时机。

当时南宋四路大军进攻中原,岳飞的部队又打败金军主力,收复失地、洗雪国耻的机会就在眼前,赵构和秦桧为什么下令大军班师?

一年后人们似乎看到了谜底,韩世忠、岳飞等人被任命为负责国防的正、副职位,不再具体管理部队,“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统统变成了“赵家军”。赵构拍拍手安了心,但收复中原的王朝夙愿却越来越渺茫。

岳飞收复郑州、洛阳

“十年之功,毁于一旦!”878年前,岳飞在郾城如此叹息。

1140年6月到7月,岳家军挥师北伐,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们收复了许昌、郑州、洛阳等地,并在郾城、许昌连续击败金军主力,岳飞的心情畅快到了极点,但几天后,他就被迫班师,心情由大喜到大悲,糟到了极点。

“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为了这一天,岳飞努力了十年。

1129年,岳飞被迫跟随杜充撤离开封时,他梦想的就是这一天。在江南,他阻击金军,收复建康(今南京),又奉命扫平许多叛军和农民起义军,他率领的“岳家军”也逐渐发展壮大,成为南宋最可依靠的劲旅。他本人的军事才华充分展露,成为南宋“中兴四将”中功勋最著、升迁最快的一个。但岳飞之志,并不在个人富贵。打造一支钢铁之师,收复中原,洗雪国耻,是他平生最大的梦想。

岳飞的生活极其俭朴。一位新加入岳家军的将领是位美食家,他请岳飞吃饭,上了一道好菜,岳飞吃了几口,称赞道:真好吃,这么好的东西一次吃完太可惜,留着晚上再吃吧。那位大将羞愧得恨不能找个地缝钻进去。还有位好色的大将千里迢迢给岳飞送来一个四川美女,岳飞在屋外问道:我这里穿不上丝绸的衣服,吃的都是粗粮,这样的日子你能过下去吗?屋内传来“哧哧”的笑声,于是岳飞见都没见,就让来人把美女带了回去。

岳飞的心思都放在治军打仗上。他的部队“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打仗时锐不可当,深得南宋及沦陷区百姓的爱戴。在他看来,国仇大过天。名将杨再兴原是流寇曹成的将领,与岳家军作战时,他杀死了岳飞的弟弟岳翻。后来兵败被俘,杨再兴在岳飞面前慷慨陈词,表示要为国效命。岳飞爱他豪壮,亲自为他松绑。后来在郾城大战中,杨再兴单枪匹马杀入金阵寻找金兀术,虽没遇到兀术,却也杀了百十名金兵。随后他在小商桥以300名骑兵杀入12万金军大阵,杀敌上千,自己也被乱箭射死。战后岳飞为他举行火化葬礼,发现他身上的箭头竟有两升,全军为之感泣。

1134年,岳飞奉命北伐,收复襄阳、唐州(今唐河县)、邓州和信阳等地,从此坐镇襄阳,时刻准备进军中原。两年后,岳家军再次北伐,所战皆捷,攻取了河南栾川、卢氏、嵩县,陕西商县等地,但由于后勤供应不上,留在襄阳的岳家军甚至有士兵活活饿死的,岳家军不得不退兵。

1140年,金军毁盟攻取河南,顺昌被围时,金军极有可能再下江南。宋高宗为了自保,令张俊攻取宿州、亳州,韩世忠攻淮阳(今江苏邳州),岳飞进军陈州(今河南淮阳)。数路大军剑指中原,形成颇有战略优势的进攻态势。当刘在顺昌击败金军主力后,宋军士气高涨,形势极为有利。

岳飞打下陈州后并没有在这里止步,他的百胜之师在一个多月内,攻占了许昌、洛阳、郑州、中牟等地,然后把主力集结在许昌一带,准备寻机与金兵主力决战。在郾城、许昌发生的数次大战中,岳家军“人为血人,马为血马”,仍无一人肯回顾,终于一次次大败金军主力。

为收复中原,岳飞派人在沦陷区做了大量的工作,关隘、渡口的车夫和舵手,饭店、旅社中的店小二,组成了一张岳家军联络网,抗金的“地下工作者”“往来无碍,食宿有所”。到达许昌后,岳飞派遣原从黄河北投奔过来的梁兴、董荣等人渡河北上,联络当地义军,一时间打着岳家军旗号的义军风起云涌,“剿杀金贼,占夺州县”,使金人在燕京以南很多地方的统治陷入瘫痪。

宗泽临死前“过河”的夙愿,极有可能由他当年赏识提拔的部将实现。

但就在这个时候,命令岳飞班师的圣旨——民间传说中的12道金牌送到了岳飞的手中。不难想像,下达班师的命令,对岳飞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据说,岳飞从郾城、许昌撤军时,当地百姓“哭声遍野”,岳飞也倾洒了无奈的英雄泪。岳家军一撤,沦陷区起事的义军失去依靠,将要燎原的大火顿时熄灭。

南宋版“攘外必先安内”

1140年岳飞班师,成为后人争论不休的话题。

有人说,岳飞是“愚忠”,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干吗听他的?收复了开封再说。

事实上,其他几路大军已经奉命撤退,岳飞已成孤军。如果不撤退,不但得不到粮草供应,甚至可能被视为叛军,那样的话岳家军就很危险了。

有人认为,赵构命令撤军有他的道理,当时宋军没有彻底打败金人的实力。但当时赵构跟金人可能是“麻秆打狼——两头都怕”,宋朝大臣洪皓那时出使燕京,他发回密报说:“顺昌之捷,金人震恐丧魄,燕之重宝珍器,悉徙而北,意欲捐燕以南弃之。”史学家多认为,宋金强弱之势已经发生变化,金人宿将大多已经死了,金军整体战斗力下降,而如果宋朝诸路大军齐心协力,分路进击,协同作战,则“兀术可擒,汴京可复”。遗憾的是,“王师亟还,自失机会,良可惜也”。清代著名学者王夫之认为,宋军还不具有灭金的实力,但他同样认为,当时宋军收复黄河以南地区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秦桧的儿子秦熺在描述1140年前后南宋内部军政状况时,用了四个字:“太阿倒持”,太阿是古代著名的宝剑,所谓“倒持”的意思是,本来应该由皇帝握着对付臣下的宝剑柄,反而握在了臣下的手中。秦熺说,高宗早就有意革除“积岁倒持之患”。或许在高宗看来,最重要的事情,不是岳飞所想的收复中原、洗雪国耻,而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皇权,避免受到内部的威胁。换句话说,命令岳飞班师,很可能不是担心打不过金人,而是担心岳飞的威望和兵力大得超出了自己的控制范围。这算得上南宋版的“攘外必先安内”。

宋太祖曾经“杯酒释兵权”,建立了一套文臣控兵体制。而在宋金战争中,军事才能突出的武将逐渐建立了自己的部队,他们权力很大,不但有军权,还拥有辖区内的民政、财政大权,部队与武将关系十分密切,都以主将之姓为名,如岳飞的“岳家军”、韩世忠的“韩家军”等。

这种状况极大地提高了南宋军队的战斗力,使他们在与金人的战斗中逐渐扭转了局面。不过,这种情形绝不是赵构所希望的。

削夺武将兵权的行动,从1132年就悄悄地开始了,只不过当时南宋风雨飘摇,赵构不得不依靠这些大将,不敢骤然重收兵权。1140年发生的一切,让赵构底气足了,他意识到金人已经不能对他构成致命的威胁,于是收兵权的步子就大了起来。

“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统统变成了“赵家军”

1141年年初,兀术再次举兵南侵,但在合肥附近的柘皋镇被宋军打败,随后兀术在濠州(今凤阳)设伏打败宋军后北撤。他也意识到今非昔比,再与南宋交兵占不到什么上风了,于是,宋金议和再度悄悄进行。

高宗以庆祝柘皋之捷为名,把岳飞、韩世忠、张俊三大将召回杭州,任命韩世忠、张俊为枢密使,岳飞为副使,看起来是让他们参与最高军事决策,实际是不再让他们掌管军队。高宗又下诏:“凡尔有众,朕亲统领”,解散三大将的统帅部,使他们的军队直接隶属中央,提高军队“中层干部”的权位,让他们分别管理部队,而军队的统帅则临战时由皇帝亲自指派。至此,赵构完成了宋朝第二次“杯酒释兵权”,“岳家军”、“韩家军”、“张家军”统统变成了“赵家军”。

但岳飞、韩世忠威名素著,深得军民爱戴,他们的存在,都可能是一种威胁。

韩世忠先被选为打击对象。岳飞被派和张俊一起去原“韩家军”检查工作,岳飞发现张俊竟按照秦桧的吩咐在整韩世忠谋反的“材料”,他大吃一惊,赶忙连夜派人送信。韩世忠闻讯大惊,他连忙入宫求见赵构,伏地大哭,解开衣服,请赵构看自己身上的刀痕箭瘢。他的手曾中毒箭入骨,两只手只剩四个指头。或许这双残手救了他,赵构此后不再与他为难。而韩世忠从此深居简出,不再跟自己过去的部下见面,喜欢上了佛教和老子,自号清凉居士。偶尔他会带个书童,骑头小毛驴,在西湖边看看风花雪月。

岳飞救了韩世忠,却难救自己。

岳飞的错,就在于他太完美了。作为武将,他不但不惜死,还不爱钱,不贪女色,打胜仗得到赏赐就分给部下。平时什么事都很低调,唯独在收复中原问题上他异常骜不驯,“忠愤激烈,议论持正,不挫于人”。

或许赵构真的把岳飞看成一个威胁。但秦桧伙同张俊用尽了各种办法,给岳飞定的罪名也就是三个字:“莫须有。”这三个字,后世成为冤狱的代名词。

岳飞死了,那年,这个河南人年仅39岁。

同时死去的,还有收复中原的希望。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打仗到底是用剑还是用刀?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从目前出土的文物可以看出,在战国时期大家打仗都是用青铜剑,但是在实战中剑的便捷度和威力都是不如刀的。到了三国时期有身份的人依然会配备宝剑,但是实战中是用剑还是刀呢?其实剑对于那时候的人来说还有很多其他层次的意思,剑看起来会更加庄严而且比刀会精致很多。对于剑的意思一起来看看有哪些讲究吧。说起来,三国时

  • 曹操为什么要假借为父报仇之名攻取徐州?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三国时期的徐州也算得上是曹操在鬼门关走过一会的地方了,但是这个鬼门关却有人替他走了,那就是他的父亲曹嵩,话说在徐州这个地方被杀了,但是不管是不是在这个地方被杀,还是另有隐情,但是曹操反正就是以替父报仇这个名义要攻打徐州了,那么我们不妨仔细的看看,这真正背后的原因就是为了替父报仇的吗?初平四年(公

  • 唐朝人为什么喜欢肥子?人们生活安居乐业心态乐观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其实是小编非常喜欢的一个国度,当时的唐朝人们无忧无虑,心态非常的乐观,而且,当时的唐朝人们幸福感非常高,而且唐朝人以肥为美以肥为贵小编相信大家一定听说过了,为什么唐朝人喜欢肥子呢?其实,当时的唐朝人喜欢的是一种雍容华贵的感觉,并不是真正色肥子,那么,在当时唐朝经济为什么这么发达,人们生活幸福

  • 在古代有哪些喊冤的方式最典型?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看看现代人的生活,再想想古代人的生活,可以说现在人的生活是非常的富裕和幸福,现在的法律可以说是非常的齐全和完善,所有事情都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犯了罪不管是逃到哪里都可以被抓获,只是时间的问题,与此同时。所以中国人们的幸福指数也是越来越高,那么,古代时期法律不齐全,冤情也是时有发生,当时的人们喊冤方

  • 武汉大学80年前为什么种的是梅花?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樱花大家一定知道武大的樱花,每天慕名来武大看樱花的人也是有很多很多,确实,武汉大学是每年三四月赏樱的好时节,其实,武汉大学在80年前种的是梅花,并不是现在的樱花,樱花只是当时被日本统治后所种的花,大家也知道樱花是日本的国花,为什么以前种植的是梅花呢?小编觉得应该是当时日本侵略者不小心在武大留下了

  • 为什么美国如果不用原子弹日本也会投降?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原子弹小编相信大家一定知道,原子弹是一种核武器,核武器是一种非常厉害的化学武器,杀伤力惊人,而且给人来去的影响也是不小的,就比如以前美国研制出了原子弹,并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掷了一颗,直到现代原子弹对于人们的危害还是有的。说到美国向日本投掷原子弹也是有原因的,那就是当时著名的偷袭珍珠港事件了。不过

  • 能够三家分晋的韩国为什么如此弱小?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将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分隔开的历史事件就是韩赵魏三家分晋的事情,原本强大的晋国被瓜分成了三个国家,历史也进入了下一个时期。我们可能觉得,有能力这样做,那么这几个国家的实力必然会相差无几,但事实上,韩国在这里面实力最弱,而且还是秦国第一个灭掉的对象。那么为什么韩国会这么弱呢?晋、楚两国是春秋时期

  • 养骑兵要多少钱?比步兵贵多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的作战队伍小编详细你很多人都是应该知道的,那么,作战部门的优良其实直接决定了当时战胜的胜利,中国其实还是非常注重人才的培养的,那么,士兵其实也包括很多种,有骑兵,有步兵。大家也应该都知道,培养一名骑兵的价格还是非常高的,和步兵那就完全不能比了。具体的小编也是做了一番整理,下面,我们就一起

  • 明朝天启大爆炸与外星人有关?到底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件怪事,小编觉得还是有很多人在议论纷纷,那就是明朝的天启大爆炸天启大爆炸说的就是在当时突然的一生巨响,有人猜测是原子弹爆炸,有的人说是人类故意的,目的就是为了吓走当时的侵略者,跟有人说这声爆炸是当时的外星人,小编觉得还是很搞笑和有趣的,到底天启大爆炸的原因是什么?是怎样的呢?小编

  • 春秋时期齐国霸业为什么没有长久呢?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秦灭六国,但其实只有五个国家是打下来的,齐国最终是不战而降。往前看,其他五个国家向齐国请求支援的时候,齐国却都无动于衷。再往前看,齐国最初崛起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时候,也是非常奇怪,其他国家怎么说也能维持一两百年的霸业,但是齐国却不一样,在齐桓公时候称霸,在齐桓公死后便一蹶不振。这中间究竟是有着什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