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神都洛阳为何常遭遇战火?

神都洛阳为何常遭遇战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519 更新时间:2024/1/18 22:24:50

我们有时候会听到一种说法,在唐朝时期,“西都”是长安,“东都”是洛阳,这句话听起来会让人感觉,唐朝一共有两个都城,其实不然。唐朝的都城是长安,而洛阳、北都作为陪都。北都即后来的北京。而武则天时期,洛阳被称为“神都”,它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但是这样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却又为何屡遭战火呢?

提起古都,许多人第一反应是长安和洛阳。因为这两座城市开始作为都城时,奴隶制社会已经发展成熟。和他们相比,另外几个“古都”始终少了些历史和文化的底蕴。

长安是“雄关屏蔽”、“沃野环绕”、“关陇腹心”,洛阳则“依山傍河”、“商旅不绝”、“天下居中”。中国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两者不论谁为都城,对方必是陪都。

洛阳位于黄河南岸的伊洛平原,处于地理第二阶梯与第三阶梯的交界处。因此,既有山川险阻,又是四通八达。不过,伊洛平原虽然土地肥沃,面积却不如秦川广阔。周边山河虽然可以依托利用,险峻封闭却不如关陇。除此之外,北连幽蓟、南接江淮、西阻关中、东连大海,使得洛阳成为标准的“四战之地”。

这种特殊形势使得洛阳命途多舛,多次被战火焚毁。

东汉时期,洛阳所在的司隶地区只辖七郡,人口却有三百多万,在十三州里面排名前列。其中,洛阳城及附近就有上百万。

189年,董卓凭借武力入主中央、祸乱司隶。一年后天怒人怨,董卓便强制迁都长安。关中人口不足,他便强行驱使司隶人口西徙,还纵火焚烧百姓房屋。等董卓败亡、朝廷回迁,整个司隶只剩几十万人口,比不上洛阳鼎盛时期。洛阳城里更是断壁残垣,只剩几百户、千余人口。东汉朝廷二百多年积攒的财赋和人口就此毁于一旦。

自从新莽末年被农民军洗劫一空,长安就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东汉末年,洛阳虽然同样残破,但因交通便利而恢复较快。因而曹魏、西晋依然选择它为都城。等到晋武帝灭吴统一天下,洛阳已经基本恢复昔日繁华。

304年,匈奴人起兵作乱,短短十年就席卷河北与山西。失去这两地的屏蔽,洛阳直面异族兵锋。太尉王衍畏敌如虎,率领晋军主力逃跑,结果在豫西的苦县被全歼。失去这十几万的生力军后,洛阳危如累卵,偏偏各地勤王将领拥兵不前。于是,洛阳陷落,匈奴人将之洗劫一空后北返。

十六国时期,洛阳沦为各方觊觎的对象。不过,利攻不利守的特性使之反复易手。刘宋建立后,洛阳更是沦为河防的前哨据点。

长达百年的拉锯和交战,使洛阳沦为普通军镇。南北双方都无心也无力去经营它。

为在中原站稳脚跟,北魏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迁都洛阳是重要标志。北魏崇佛,洛阳在复兴的同时也掺杂了不少佛教色彩。

和西晋一样,洛阳的复兴依然没维持多久。鲜卑内部复辟,北魏分裂成东西两部分。洛阳封堵关中的军事特性压倒政治地位,再次在交战中被摧毁。

为摆脱关陇贵族的牵制,隋炀帝大力修建洛阳。不仅将之营建成天下少有的坚城,还在城外修建洛口、回洛两座藏粮数百万石的巨仓。

洛阳作为争夺天下的根基,但坚城和粮食始终诱惑着天下豪杰。先有世族杨玄感,后有瓦岗军李密,再有枭雄王世充

李唐统一天下的过程中,李世民先是迫降洛阳周边郡县,解除其屏障。而后击破窦建德,断绝王世充的外援。最后断绝粮食供应,不战而迫降王世充的十几万精锐。

关中虽然富庶,但是粮食不足、运输艰辛的问题很早就暴露出来。唐朝建立后,立刻着手恢复洛阳,

方便朝廷前去“就食”。

安史之乱爆发后,洛阳又被焚毁。虽然郭子仪重新收复,但因面临河北藩镇威胁而放弃营建,只能重新开辟运粮路线。

以大运河为主的漕运兴起后,洛阳仅有的军事价值也被削弱,彻底没落。

洛阳的兴衰象征着中国经济的东移和南移,也代表着半部中国历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抗日战争为什么把陪都选在重庆而不是成都?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抗日战争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抗日战争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屈辱的历史,当时的日本因为要扩大自己领土,所以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在中国是烧杀抢掠,当时中国对应日本的方法便是打游击战。拖垮日本的战斗力。在迂回前进中,中国也是有好几次改变国家的首都,有不少的网友也是在问小编,抗日战争中为什么陪都选在

  • 为什么说阿房宫与圆明园的重建是不可能的?阿房宫会重建吗?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阿房宫小编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了,阿房宫在中国古代具有很高的地位,是秦始皇生前最爱的地方之一,当然了,阿房宫这样一座美丽的地方后来是遭到了毁坏,现在的阿房宫就是一座废墟,就像现在的北京圆明园一样,就是一座废墟的存在,有不少的网友也是在问阿房宫会重建吗?其实,阿房宫没有重建的可能,具体的原因就跟随小编

  • 历史上"玉门关"究竟在哪里?汉代与唐代的玉门关是一样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一提起“玉门关”,很多人的脑海中浮现出来的就是一幅沙漠上的景象,茫茫沙漠无边无际,而不远处就矗立着一座城池,城门口自然写着“玉门关”。这当然只是想象中的画面,那么,现实中的玉门关究竟是什么样子呢?汉代、唐代与现代所说的玉门关,指的都是同一个地方吗?&l

  • 曹操为什么喜欢孙权讨厌刘备?曹爽成了曹操最讨厌的一类人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曾经夸赞过孙权顺便还贬低了一下刘备,在曹操心里到底是喜欢哪类人又讨厌什么样的人呢?曹操敬佩英雄,特别是比自己强大的对手,如果对方一味的躲避甚至没有丝毫抵抗的欲望就会被曹操瞧不起。可能曹操怎么也没想到,曹爽就成了自己最讨厌的那一类人。如果曹操、曹丕和曹睿能多活几年也就没司马懿后面什么事了。宋朝著名

  • 魏武卒是谁?战国时期魏武卒为什么那么猛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小编今天看到一个人非常的厉害,那就是战国时期的一位武将,名叫魏武卒,这名魏武卒为什么说厉害呢?主要是因为他很猛,当时魏武卒是打败了很多的猛将,有不少的人在问小编,这名魏武卒为什么这么厉害这么猛?当时的魏武卒大战七十二回合,自己是胜利了六十四回合。让人目瞪口呆。关于这位魏武卒的相关就跟随小编一起来看看

  • 司马炎为何会把皇位传给"傻子"司马衷?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在现在看来,上一任皇帝选择一个下任皇帝的候选人,也是一件类似于下赌的事情,选对了,皇帝勤勉朝政,治国有方,国家能够繁荣,选错了,皇帝昏庸无能,也会把整个国家一起拖垮。在西晋的历史上,就有过这样一个“傻子”一般的皇帝,而且还是晋武帝司马炎经过考虑之后最终决定的。那么,既然这

  • 为什么没有人盗窃武则天的陵墓?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知道,武则天在弥留之际,选择了将唐王朝交还给李氏,自己以一个妻子的身份与早已过世的李治合葬,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后世的称赞。那么,作为皇帝的陵墓,又是武则天与李治两个皇帝合葬的陵墓,里面的陪葬品自然不是一般的丰富,可是这一千多年来,却从未遭到盗墓贼的洗劫,这中间又有什么样的奥秘呢?一代女皇武则天,自

  • 秦国灭亡时为什么没有出兵?军队都去哪里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秦国是中国古代史上非常著名的一个朝代,当时的秦国等级制度森严,而且,国风非常强势威望。秦国的皇帝是秦始皇,秦始皇是中国史上第一位自称是皇帝的国军,关于秦始皇的讨论也是一个持久的话题,秦始皇的功与过都是当时社会的产物,秦国最后也是走向了灭亡,有人也在问,当时秦国灭亡为什么没有出兵呢?军队都去哪里了?具

  • 刘伯温挖诸葛亮墓坟的原因是什么?刘伯温跟诸葛亮有仇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诸葛亮那可谓是三国里面赫赫有名的一位人物,当时的诸葛亮简直是叱咤风云,诸葛亮也被很多人认为是神机妙算的代表,只要是诸葛亮说的话几乎都会实现。说到诸葛亮,有的人可能就会想到刘伯温了,刘伯温和诸葛亮的关系可谓是非常的亲近,现在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刘伯温为什么要挖诸葛亮的坟墓呢?刘伯温是和诸

  • 刘裕北伐算是失败还是成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曾经有过多次“北伐战争”,比如诸葛亮的数次北伐、桓温的北伐、南宋的北伐、朱元璋的北伐等,数不胜数,而这些北伐中,仅有两次是胜利的,其他的无一例外都是失败。然而关于刘裕的北伐,说法却不一样,有人认为他成功了,有人认为他是失败的,甚至还列举出了失败的缘由。那么,刘裕的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