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大唐守边将士高仙芝,为何不出名呢?

大唐守边将士高仙芝,为何不出名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49 更新时间:2023/12/10 6:53:10

提起大唐的高仙芝,应该说很少有人听闻。但是不代表他不是一个很能打的将领,他立功无数,一生都在守着大唐的边疆,可最后因为晚年的唐玄宗比较昏庸,所以他就被误杀了。最终战果累累的高仙芝却在历史的长河中被淹没了。下面小编将说一说为何如此优秀的高仙芝没有出名,反倒是功劳都被抹擦掉。

首先就是高仙芝立功的时期错了,当时都已经到了唐朝比较稳定的时候,战乱较少,不缺武夫,并且朝廷上最吃香的就是官,因为那个稳定的时期需要的是更好地治理大唐。而高仙芝就是在那个时候成为了一个将领,可是又有何用场呢?没有好的环境,终究是显露不出来高仙芝的光环的。再加上唐朝原本开国功臣就很多了,按照排序来说的话,高仙芝只能排在第二列的,这很普通,自然是没有多少人注意到他了。人们最熟记的就是每一个开国的武将,并且在一个朝代稳定下来之后,很少会出现很有名的将士,这也是高仙芝没有出名的一个原因。

其次就是高仙芝一辈子都在镇守大唐的边疆,他曾打败过吐蕃,也曾大胜小勃律以及竭师国。可以说他这大半生所攻打的地方都几乎必胜,唯独怛罗斯一战败得逃往了都城。然而这场怛罗斯大战中高仙芝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高仙芝一直都不善待百姓们,所以很多人投靠了大食。最终大唐的百姓们不给他年轻的壮丁,他就没有兵员,还不给他粮食,所以这场战争很快就结束了。高仙芝自己也明白了不能失去民心这个道理。很多人觉得他最后一战失败了,就因此忽略了他以往的战功,这种看法是很片面的。

再者他一生都在西域那些边疆地区,远离了大唐的都城,就很容易使得朝廷忽视了他,甚至是不再过问。他几乎经常过着打打杀杀的日子,在历史上应该没有人比他作战时间更长了。当然,他也是一个称职的武将。每一次的沙场拼杀中的高仙芝也没有过大唐的后援部队,只能靠着自己的实力,所以他所胜过的每一场战争都是不容易的。但是终究他不在都城,偏远的边疆难免被人遗忘。因此,很少有地方会明确的记载着高仙芝的伟业,以及他作战多么的英勇。

最后就是安史时期的战乱,各地起义,唐玄宗开始了调用边疆部队。唐玄宗这个人,前半生都是很英明的,但是后半生却昏庸了,开始了沉迷玩乐,难免有时候不太清醒。原本败了怛罗斯一战之后的高仙芝打算回来大唐索要士兵,结果却被调到了平反起义的战区里了。

高仙芝当时新招的士兵打不过起义军,最终他听了封常清的想法之后,想着退到潼关。但是这退回的路中,却是被起义军杀了很多手下的士兵。因此,他守潼关时手里也没剩下多少士兵了。再后来因为当时宦官过多,高仙芝和封常清也难免不被陷害。唐玄宗听从了宦官的陈词,最终在潼关处死了高仙芝和封常清,这可是唐朝的冤案了,就好比岳飞的死一样。高仙芝背负着无能平定起义的罪名死去了,所以后人更是没有知道了。

这就是高仙芝,英勇的大半生,只因最后一战失败以及退守潼关这两件事,却被下定义说是无能,更是不能留名在史册中。错就错在他所在的时期,也错在唐玄宗的晚年过于糊涂。各种原因错杂,或许高仙芝是注定出不了名的。好在作为武将的他,能够在自己的一生里发挥自己所有的余力,尽心尽力守边疆,这就足矣。

标签: 高仙芝唐朝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尧帝之子丹朱有没有当过皇帝?他死后为何有人为他修建皇陵?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丹朱,夏朝,历史解密

    就像诸葛亮这个人物,历史上他更接近一个长于外交和行政管理的谋士,而不是一个打仗作战的天才,但是《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排兵布阵未卜先知,谋略惊为天人,民间传说中的他更是神通广大,奇门遁甲阴阳法术无所不通,简直就是一个半仙。神话传说时代的人物,我们就更加无法确知他们的真正形象了,只能从残存有限的史料中

  • 揭秘:谢安为何替孝武帝选一个酒鬼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晋朝,历史解密

    谢安是东晋末年的名人,也是晋孝武帝的媒人。当时晋孝武帝到了要选后的年龄,就在朝堂之上询问公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各自都有自己的算盘。唯有谢安一心为皇家着想,希望为晋孝武帝选得贤后。偶然的机会,谢安见到了晋陵太守王蕴的儿子王恭,这个王恭在谢安看来非常知书守礼,而且还非常的出色,很得谢安器重。谢安认为王

  • 诡异皇帝:七夕出生,七夕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李煜,五代十国,历史解密

    937年的七夕,李煜出生了,这注定是一个悲剧的人生。李煜是李璟的第六个儿子,古代立长不立幼,按说怎么也轮不着李煜坐皇帝,可天意有时真的很难测。太子李弘冀嫉妒李煜的才华,怕他抢走自己太子位子,处处针对李煜,李煜无奈,总是给太子写各种各样的保证书,证明自己绝无做太子的心思。可这太子不争气啊,没坚持几年,

  • 溥仪死后被葬在了什么地方?是清朝的皇陵之中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溥仪,清朝,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溥仪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皇帝,被称为“逊帝”或“清废帝”。他3岁即位。3年以后,大清王朝就在他的手里,被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推翻了,6岁的溥仪不得已宣布自动退位。即便在这短短的3年帝王生涯里,溥仪也是个傀儡皇帝,因为年纪太小,只是象征性地坐一下龙椅,大小事情,都是他爹载沣及群臣在打理。后来在

  • 刘备妻子中她出身最尊贵,后来却不给她名分宁可娶寡妇立为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三国,刘备,历史解密

    刘备早年摸爬滚打娶过不少妻子,其中出身最好的应该是孙权的妹妹孙氏。南宋学者王象之编著的《舆地纪胜》里有座孙夫人城,一种说法是刘备疼爱孙夫人,专门给她建了座城居住。另一种说法是孙夫人不信任刘备,跑到这座城跟刘备保持距离。历史上并没有提到这位孙夫人的具体名字,只是在《三国志》里面提了一句:初,孙权以妹妻

  • 清代辅国将军爱新觉罗·塔拜古墓发现于辽宁省满堂村!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爱新觉罗·塔拜,历史解密

    2009年7月的一天,在距离辽宁省沈阳世博园西口不远的满堂村,意外地挖出了一方饰有双龙图案的碑座,上面的碑文已模糊不清,正逢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这一意外发现引起了沈阳市文物部门的关注,文物普查工作人员来到现场进行了勘察。经调查考证后得出结论,此墓为清代努尔哈赤第六子塔拜之墓。辽宁满堂村,居住着120

  • 唐玄宗的两个心腹宦官:高力士与杨思勖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高力士,唐朝,历史解密

    唐玄宗时期,宦官集团开始强大起来,玄宗本人不吝惜赏赐官爵与财富,所以许多他中意的宦官做到了三品以上的位置,其中两个最拔萃的,也就是唐玄宗最心腹之两位大宦官乃是:高力士与杨思勖(xù)。高力士之于唐玄宗,更像是亲密的家人。如果说高力士的贤德名声,可能没有很大,但是论起来古代宦官与皇帝的亲密程度,高力士

  • 刘桃枝原本是低贱奴仆,为何会成为一代嗜血杀手?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刘桃枝,南北朝,历史解密

    北齐皇家杀手刘桃枝刚开始闹革命时,是跟着北齐的开山祖师高欢。那时,他地位低贱,是个苍头奴,说白了就是高欢的奴仆,跟着高欢上阵,拉着他的战马。开打了,高欢喊一声,“马来”,这个苍头奴就拉过马,交给高欢。总之,那时的历史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不久,高欢死了,长子高澄接过权杖。刘桃枝也跟着高澄,担任警卫工作。

  • 毕万献上了魏王的首级,从此他以魏为姓氏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毕万,春秋,历史解密

    周文王第十五个儿子叫毕公高,毕公高的后裔毕万在春秋时期是晋献公的大夫,即上将军。他足智多谋,英勇善战,深得晋献公器重。晋献公想扩大自己的地盘,决定吞并周围的荻、霍、魏三国。于是,兵分两路。他派他的太子申生和大夫赵夙攻荻国,自己和毕万攻魏国,然后合兵一处再攻霍国。谁知魏国城墙十分坚固,守备格外森严,整

  • 陆逊后期为什么被孙权厌弃防备?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陆逊,三国,历史解密

    陆逊乃是东吴肱股之臣,助孙权袭取荆州击败关羽,又助其火烧连营击退刘备。陆逊之功昭然可见,孙权也对他宠爱非常,不仅立他为上大将军,连对外文书都与他商定。但帝王之心深不可测,对臣下的态度也是说变就变。陆逊前期风头一时无二,后来却被孙权厌弃防备,这是为何呢?陆逊被迫卷入二宫之争,为孙权所忌惮。九五之尊之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