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有哪些“轮回事件”?

历史上有哪些“轮回事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285 更新时间:2024/1/13 15:40:52

在咱们中国的历史文化当中讲究的是天道有轮回,事情将因果。很多小伙伴们可能觉得这是种说法非常的玄妙,属于玄学,并不是真实的。但是纵观历史事件,有很多都是科学无法解释的事情,所以这也就使得人们开始怀疑神这种东西是否真的存在过。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讲讲咱们中国历史上那些无法用科学进行解释的“轮回事件”。

冥冥中的800年一轮回

中国历史上有四个齐名的盛世: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以及明朝的“仁宣之治”。

而令人称奇的是,几次太平盛世的时间间隔都约是800年。

首先是周朝的成康之治,公元前1020年-前996年。成康之治是中国历史上记载最早的太平盛世。史家称“成康之际,天下安宁,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然后是汉朝的文景之治,公元前180年-前141年。

文景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最高的盛世,为后来汉武帝征伐匈奴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从成康之治的公元前996年算起,到文景之治的公元前180年,约是800年。

再然后是唐朝的贞观之治,627年-649年。贞观之治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从文景之治的公元前141年算起,到贞观之治的627年,也约是800年。

最后是明朝的仁宣之治,1403年-1435年。仁宣之治是明成祖朱棣以后,明仁宗朱高炽和明宣宗朱瞻基采取的宽松治国和息兵养民等一系列政策使得国家出现盛世的局面。

其与周朝的“成康之治”、汉朝的“文景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并称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盛世”。

而从贞观之治的649年算起,到仁宣之治1403年,也约是800年。

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

刘邦斩蛇起义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刘邦在芒砀山起义,路遇白蛇,遂拔剑斩之。

后来,这被史学家渲染为神话故事,说刘邦是赤帝之子,而白蛇是白帝之子。

这一故事普遍存在于艺术作品中,京剧里面的《白蟒台》、《萧何月下追韩信》、《大保国》对此均有描述。

起义后的刘邦,虽是一伙不起眼的草台班子,但却率先攻进咸阳城,从秦朝的子婴手中接过降表,并宽宥了子婴。后来,遂仍有波折,但终于还是建立了大汉王朝。

刘邦想不到的是,200年后出了个王莽,他是汉元帝王皇后的侄子。汉平帝驾崩后,王莽立汉宣帝两岁的玄孙广陵侯子婴为皇太子,并改命曰“孺子”,史称“孺子婴”,不久王莽就篡改国号,封子婴为安定公。

刘邦从秦朝的子婴处夺得了江山,王莽亦从西汉的子婴处夺得了江山,且两位子婴都得到了宽宥。可见冥冥中自有天意。

关于刘邦兴于蛇而亡于“蟒”的巧合,后来还演化出了一段神话故事:话说刘邦斩蛇前,白蛇说:“今天你所欠的帐总有一天要还,你斩了我的头,我就篡你的头;你斩我的尾,我就篡你的尾。”刘邦大怒:“我不斩你头,也不断你的尾,让你从中间一刀两段!”说完,一剑把白蛇从正中间斩为两段。巧的是,东汉和西汉各传了200余年。

宋朝皇帝轮流做

据《宋史》载,为了防止像前朝孤儿寡母那样被人欺凌丢掉江山,杜太后临终与宋太祖赵匡胤定下的方针是,赵匡胤死后传位光义,光义死后传位光美,光美再传位赵匡胤之子德昭。这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

但是没有想到这个位置一传出去就收不回来了,宋太宗赵光义死后并没有把皇位还给侄子,而是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赵恒。

这下真宗、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徽宗、钦宗、一直到(南宋)高宗,加上太宗,赵光义这边一共出了九个皇帝。

但是万万没想到,(南宋)高宗赵构居然没有生育能力,没有儿子,当然皇位也无人继承。

可能是对太祖赵匡胤有愧吧,传到现在,高宗终于决定把皇位还回去。

于是他传位于养子太祖一脉的孝宗,然后光宗、宁宗、理宗、端宗、度宗、恭宗、怀宗,加上太祖,赵匡胤这一支也正好是九个皇帝;而且,南北宋都是从第二代皇帝时换位。这正是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

短命秦朝和隋朝为后世做嫁衣裳

这两个朝代真的是有太多相似之处了。首先,两个朝代前面都有一个连年战乱的长期分裂时期,秦朝结束了春秋战国时期纷纷扰扰的五百年乱世,而隋朝则终结了东晋十六国和南北朝时期的三百年分裂。

其次,秦朝和隋朝都是国祚短暂。秦朝存在15年,实亡于二世,”第三世“秦王子婴不称皇帝,且即位后一个多月秦朝就灭亡了。

而隋朝存在38年,实亡于炀帝,那几个第三代都是傀儡,毫无实权,而且在位没多久就被逼退位。

再有,这两个朝代后面都跟着一个国祚绵长、国力强盛的朝代,而且后面的朝代基本上是承袭这两个朝代的制度。

汉朝不用说,汉承秦制,且两汉四百年,国力之强,甚至有“汉独以强亡”之语。

唐朝也不遑多让,近三百年的历史,制度基本承袭隋朝,一起并称隋唐,国力也不需要多做描述,外国的“唐人街”就是最好的例证。

秦朝和隋朝虽然国祚短,但都各自遗留下一批丰厚的遗产,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秦朝遗留的是中央集权制度和皇权独尊的制度,经过历朝历代的演变,前者一直沿用至今,后者则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

秦朝同时还留下长城等文化遗产。

相比之下,隋朝就要弱上不少,但其创立的科举制度经过数个朝代的改进,一直延续到清末,但其影响深远,至今仍在影响着人们。

另外隋朝的三省六部制确立的分割相权、集中皇权的思想也一直持续到清末,而隋朝留下的大运河,也有其重要用途。

在对外战争方面,秦朝曾北击匈奴,打得匈奴不敢南下而牧马,隋朝亦多次出兵攻打突厥,迫使突厥向隋朝臣服。

而更加巧合的是后面,汉朝跟匈奴几次来回,从最初的被碾压,到势均力敌,再到横扫匈奴,唐朝跟突厥的关系也是如此。

中有间断的强大王朝汉与唐

这两个朝代上面说了皆是中国历史上的盛世,国家强盛,威名远播,除此之外,两朝都经营过中亚地区,但都不长久。

还有,两朝都中断过,汉朝中间出了个新莽政权,唐朝中间则有一个武周,这两个政权存在的时间都不长,所不同的是,新莽灭亡后出现乱世,刘秀花了十几年才统一,李唐皇室则是通过政变夺回权力。

并且,两个王朝末期都出现了军阀割据,中央政府被架空,王朝都是因“禅让“而亡,在王朝灭亡后都出现了数十年的乱世(三国和五代十国)。

再有,东汉和唐朝的宦官专权都很厉害,唐朝宦官甚至敢杀皇帝。

从三家分晋国到晋朝统一魏蜀吴三国

这两个的相似之处不是特别多,主要就是晋国因三家分晋而亡,晋朝则三分归一统,结束三国乱世。还有一点就是分晋的三家里有魏,被晋朝吞掉的也有魏。

周的长盛与悲哀

我国历史上有许多王朝国号为”周“,大概是建立者羡慕周朝的八百年国祚(尽管乱了五百年),想着自己的国家也这么长久,但是事与愿违,周不仅没能让他们的国家长久,反而成了一个魔咒。

周朝是被秦国所灭,这之后,叫周的国家就没几个好的。

首先南北朝的北周,宇文家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国家,在宇文邕手里兴盛起来,灭掉了北齐,结果宇文邕英年早逝,他一死,白白便宜了杨坚,隋代北周,之后轻松统一。

除了这两个以外,还有武则天的武周和吴三桂的吴周,武则天的统治给”开元盛世“做了铺垫(也有点便宜别人的味道),而吴三桂什么下场大家也知道。

夏始于“”亡于“结”

夏朝是我国历史是第一个世袭王朝,其奠基者是夏禹,但是夏启依靠强大的实力击败了父亲夏禹指定的接班人伯益,成功登位,并完善国家制度,建立”家天下“世袭制度,可以说,夏朝开始于启,而启的意思,恰恰就是开启。

夏朝的最后一位君主是,谐音”结“,夏朝还真就在他手里终结。

姓氏的相恨相杀

杨氏隋朝的江山被李氏唐朝夺了去,这是第一次杨氏江山被李氏所夺。

第二次发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吴国。

吴国是十国里的最强国,实力较强,但在杨隆演在位时,大权旁落。

徐温的养子徐知皓经过十数年的准备,最后废掉吴帝杨溥,自立为帝,并恢复本姓李,建国唐,也就是南唐。

除了杨与李,朱与李也是互有往来。

灭掉唐朝的是朱温,姓朱,而灭掉后梁的是李存勖,姓李。

如果这个不够说服力,后面还有。灭掉明朝的是李自成,姓李。

出来混,总是要还的。

清朝从哪里兴起在哪里没落

清太祖努尔哈赤兴起于抚顺,而关押清朝末帝爱新觉罗·溥仪的战犯管理所也在抚顺。

清朝的第一位皇后是叶赫那拉氏(努尔哈赤的皇后,孝慈高皇后叶赫那拉氏,皇太极的母亲),最后一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

关于叶赫那拉氏的起源,还有一个故事:

相传元末明初的时节,在东北的叶赫河边,叶赫那拉家族便已世居在此。

但是某一天,草原上忽然燃起了烽烟,叶赫那拉家族与来犯的爱新觉罗家族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攻防战。

当时,爱新觉罗家族的头领为了使叶赫那拉氏臣服,就指着大地说道:“我们是大地上最尊贵的金子(“爱新觉罗”就是“金子”的意思)!”

而叶赫那拉的首领听后则发出一阵大笑,他指着天上的太阳说道:“金子算什幺,我们姓它!”

爱新觉罗的头领在言语上并没有讨到便宜,于是恼羞成怒,下令立刻发动战争。

但是叶赫那拉的子民也不甘示弱,双方就在叶赫城外开战。

最后,叶赫那拉氏打败了爱新觉罗氏,并成为当时东北最大的一支部落。从此,叶赫那拉氏也就成为了满族中的大姓,也是起源较早的姓氏之一。

到了明末,叶赫那拉氏与爱新觉罗之间再度爆发了大战,叶赫那拉却不幸败给了爱新觉罗。从此不仅草原上的形势骤变,就连日后入主中原的天子都变成了爱新觉罗氏了。

由于当时的战争相当激烈,双方死伤惨重,某些野史上甚至说努尔哈赤曾经深恐叶赫那拉的报复。

努尔哈赤当年派了额亦都对抗叶赫将领布斋的来攻,结果布斋战败,建州人把布斋的尸体劈成两半,一半归还叶赫,一半留在建州,从此建州与叶赫结下不共戴天之仇。

而努尔哈赤从此认为”灭建州者必为叶赫”。

不过,蔡东番的《清史演义》里头讲说努尔哈赤修堂子挖出一个碑,上头有几个字,“灭建州者叶赫”,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

清朝后来果然就灭在叶赫手里头。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那个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

但满文、汉文、朝鲜文的文献尚无修堂子挖出石碑的相关记载,至于后来慈禧太后是叶赫那拉氏,光绪的皇后也是叶赫那拉氏,这似乎是一种冥冥当中的历史巧合。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霍尔姆战役是怎样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期,1942年1月23日至5月5日期间,一支拥有5500名士兵的德国“杂牌军”在位于苏联境内一座叫做霍尔姆的小镇与10倍于自己的苏联军队展开了长达105天的血腥苦战。而这场战役最终成就了一场能够永远载入战争史册的经典战役。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这场战役吧

  • 王重阳和林朝英谁厉害?揭秘王重阳和林朝英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硕大王重阳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这个人还是挺有意思的,有意思的地方是这个人很厉害,华山论剑他拿了第一,西毒的蛤蟆功他也用一阳指破了,但是有一个人和王重阳却一直是纠纠葛葛的,这个人就是林朝英,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林朝英和王重阳又有什么故事呢?还有话说这个林朝英也是十分的厉害的,那么这个王重阳和林朝

  • 孙悟空取经后实力真的变弱了么?其实是猴哥变聪明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朋友会觉得,取经路上孙悟空所展现出来的实力,还不如他早年大闹天宫的时候强,难道孙悟空被五行山压了500年之久,实力真的变弱了么?感觉孙悟空在取经路上,的确有很多妖怪都没办法靠自己的力量摆平,还需要到天庭或者找观音、如来求救。不过这天底下这么大,俗话说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说不定天庭的整体实力本来就

  • 宋江一个小小的押司,影响力怎么会有那么大?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宋江其实大家都知道的,话说在前期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押司,虽然在当时的县里面还是很有名气的,但是宋江却不仅仅如此的,话说名气已经传遍了很多地方了,那么这个宋江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个宋江到底有什么过人之处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具体是怎么回事吧!没错,宋江只是郓城县的一个小吏,写词作赋水平

  • 鸸鹋战争是怎样的?一场人类与鸟的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鸸鹋这种走禽类的鸟,可能有些小伙伴们还不是很熟悉,这种鸟类与鸵鸟是同一类型但是体型却比鸵鸟要小得多。鸸鹋与袋鼠一样,属于澳大利亚最具有标志性的动物,属于澳大利亚的象征以及保护动物。说道保护动物,大家肯定就会想到这个动物可能就是很稀少了,确实目前鸸鹋的确很稀少。但是在20世纪初的时候,鸸鹋的数量可

  • 任我行为什么不把日月神教传给令狐冲,而是交给任盈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任我行一生深谋远虑,行事毒辣,就算是被关在西湖地牢之内,也在操控着整个江湖的命运。要不是他把葵花宝典的秘籍交到东方不败的手中,可能东方不败就要代替他完成一统武林的心愿了。实际上,任我行会这样做的目的完全是想拖住东方不败的步伐,为自己日后东山再起做好准备,谁叫东方不败念在旧情饶了任我行一命呢。最后东方

  • 七星灯续命术报应是怎么回事,揭秘用了七星灯续命术的后果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七星灯续命术其实这个术法很多人都知道应该是假的,但是其实这个术法经过多次研究发现竟然是真的,而且还有后遗症后果,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七星灯续命术的报应到底是什么呢?还有这个七星灯续命术的后果严不严重呢?下面不妨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七星灯续命术报应其实就是指的用了七星灯续命术之后的后果

  • 盘点历史战争中出现的一些乌龙事件,一个比一个奇葩搞笑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从人类的出现一直发展至今,战争就从未停止过,而战争的理由无非就是为了领土、资源、权利。只要有战争的地方就一定会伴随着双方之间的拼死搏斗,到处都充满着血腥气味,宛如炼狱一般。然而在历史上的一些战争中,多多少少总会出现一些非常乌龙,非常奇葩的事情。那么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发生在历史战争中哪些奇葩的乌龙

  • 九龙宝剑为何是阴剑?这几个人的死就是最好证明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九龙宝剑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话说这把宝剑是真的厉害,九龙宝剑厉害不是厉害他能削铁如泥也不是能上天入地,厉害的地方是会反噬人,只要是沾染这把九龙宝剑的人不是死了,就是最后伤了,那么有的人问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九龙宝剑会成为阴剑呢?其实只要我们仔细的看看接触过这把宝剑人的结局就知道了,九

  • 《水浒传》里面庄主可以招揽很多庄客,朝廷难道不怕也不管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水浒传》其实大家也是知道的,他还是比较符合当时的历史的,其实作者也是源于当时的社会情况来写的,所以这《水浒传》里面有这样一个现象,那就是话很多庄主是非常有钱的,所以为招揽很多庄客,其实拿现在的话来说有点保镖和雇佣兵的意思,而且这些庄客最后都是达到了成千上万级别的,那么当时的朝廷不怕造反吗?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