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为何不使用防弹盾?4个原因告诉你不可行

盟军在诺曼底登陆为何不使用防弹盾?4个原因告诉你不可行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01 更新时间:2023/12/27 9:01:51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发动的“霸行动”诺曼底登陆战役彻底改变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形势,是的战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我们通过电影《拯救大兵瑞恩》的开头了解到了诺曼底登陆的血腥,很多士兵从登陆船下来后就遭到了疯狂的扫射,很多人都被打成了筛子。因此很多朋友们看完电影之后就会有一个疑问了,为盟军登陆的士兵不适用防弹盾进行冲锋呢?反而选择成为活靶子。其实在这里并不是没有想过,只是根本就行不通,主要原因有以下四点。

一:德军火力情况

在诺班底登陆战中,德军的防守武器主要有三样:第一是MG42重机枪;第二是岸防迫击炮;第三移动布防的重火力88毫米高炮。首先我们来说一说重机枪是个什么概念,其射程、威力、弹速肯定是远远超过了普通步枪以及冲锋枪的。当年普片的防弹盾是2厘米厚的钢板制成,不会现今这样有着碳钎维、凯夫拉等这种轻质材料,防御冲锋枪问题不大,若是碰上了重机枪,防弹盾坚持不了几发就会完全失去防御作用。若是碰上炮弹,那就更不用说了,这么重的防护盾肯定会限制移动速度,根本无法做到妥善的规避,而且又是在湿地,海滩或是泥泞地中。所以从当年防弹盾的防御效果来看,其实作用并不是很大。

二:负重情况

前面说了,2厘米厚的钢板防弹盾是无法防御住重机枪的攻击,那可能就有人会想了,为何不拿5厘米甚至更厚实的呢?虽说足够厚度的盾牌确实打不穿,但是你要想象,当年的防弹盾全是钢制的,也就是说光一个2厘米厚度的防弹盾就有着十多斤的重量了,哪个5厘米后的或是更厚的,恐怕只能拉着走了,甚至可能连拉都拉不动,那还怎么起到防御的作用呢?

当年盟军登陆的先头部队就有17.6万人,很明显盟军的登陆艇一次性是运不完的,需要开回去再次装人运送。所以说首批到达海滩的运输艇并不会直接抢滩到沙滩上,会在深度大约一米的海水中停下开始下人。而这些下船的士兵必须先要踏入一米深的水域才能到到沙滩上进行冲锋。然而这些士兵身上本来就要背负着很多炸药,远程炮弹等装备。有些靠着后排的士兵甚至由于水深,负重太重直接在水里淹死了。若是在这种情况下还要个防弹盾,那不就是自寻死路么?

再来说,就算是盟军士兵拼了老命上了岸,而在诺曼底海岸附近的泥沙都非的松软,往后一些就是淤泥了,对于一个正常士兵来说,过淤泥就已经很费净了,若是再拿个防弹盾,这将很容易深陷泥泞之中难以自拔。所以说从负重的角度来看,无论怎样,防弹盾都是下下选。

三:战斗力大打折扣

若是盟军的士兵拿着防弹盾,那么登陆艇上所要装载的人数就会大打折扣,人数的降低就会以为这火力的降低,战斗力的减弱。而且在当年,士兵们所使用的枪械大多都是要用双手握住的。如果是一个盾牌在手的话,那么就会大大影响士兵的射击能力,使得抢滩登陆的效率大大降低。

四:有足够的防弹能力也没有用

为什么说就算有足够的防弹能力也没有用呢?因为在当年,德国人构建碉堡的时候非常有讲究,全部都是以30度的夹脚方式来两两合并进行布置的,每一座碉堡间隔100米,这样便形成了大范围的无死角交叉火力网。这也就说明了一点,盟军士兵上岸后所要面对的是除了后方以外所有方的攻击。若是士兵们拿着防弹盾牌,那么他应该将盾牌对着哪个方向呢?

可能有人就会想了,那就三人使用品字形背靠背缓慢前进,或是学者古罗马人的龟甲阵型前进。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若是几个人或是一群人集中在一起的话,那无疑成为了很多机枪所要集火的目标,这样很有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伤亡,毕竟古罗马前三巨头之一的克拉苏远征帕提亚就是这么败北的,有着前车之鉴。退一万步,就算没有子弹射进阵型以内,那么也会成为迫击炮或是重火力火炮的首选目标。机枪挡住了,炮弹还能挡住吗?所以这个根本就不可行。

总而言之,从各个角度进行考虑,若是在诺曼底登陆中试用防弹盾牌的话,肯定会带来更严重的后果,伤亡肯定是会更高的。在诺曼底登陆中,盟军士兵要做到的就是快速冲过海滩找到掩体,不然一直就会处于被动挨打状态,没有任何喘气反击的机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文言文的钢铁侠是什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文言文”,“钢铁侠”,这两个看起来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去的东西,竟然真的就被人融合到一起了。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书面文体,很多人以前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都比较痛苦,因为它的讲话方式都和现在有很大的差别,而钢铁侠就不用多说了,作为漫威世界的超级英雄之一,钢

  • 夏仁宗在位期间推崇儒家文化,西夏学习了哪些汉文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夏仁宗是西夏第五位皇帝,继位时只有16岁。在位期间同金国交好,稳定外部环境后开始大力发展国力。夏仁宗首先推广教育,实行科举制以便选拔更多人才,而且夏仁宗十分推崇儒家文化,重视礼乐。可以说夏仁宗时期,西夏学习了不少的汉文化,也因此让西夏逐渐走向强盛,各个汗国还要向西夏朝贡。可能还有很多朋友不太了解当时

  • 王莽死后的头颅为何被历代皇室收藏了272年?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王莽,相信大家对这个名字不会很陌生了,他是西汉孝元皇后王政君的侄子。在汉成帝时期,王政君的兄长王凤以外戚的身份进行辅政,掌揽大权,因此王氏家族享受着荣华富贵,奢侈骄恣,纵横不法。王莽的父亲王曼,是王政君以王凤的胞弟,由于英年早逝,所以早期家庭贫寒,很多年的时间里都是过着普通读书人的升高。经过努力

  • 宋慈最后到了什么官位?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宋慈,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尤其是搞法医行业的朋友,更是再熟悉不过了。宋慈是我国宋朝时期非常著名的发医学家,被称之为我国的“法医学之父”,他所创作的《洗冤集录》也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在国内外的知名度非常的高,可以说是学医人士的必修之课,为世界医学的发展做出重大的贡

  • 古代的辽国和现在的辽宁有关系吗?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辽宁省,作为现在我国的一个省份,同时也是东北地区的一个省份,而说到东北,很多人都会会心一笑,毕竟东北地区最有名的就是他们那一口极具感染力的方言了。而“辽”这个字,在古代还有一个辽国,属于宋朝时期的外族,既然同样都带有一个“辽”字,辽国和辽宁之间是不是会

  • 为什么历代开国太子都没有好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的“开国太子”,指的就是古代历朝历代的第一位皇帝的原定的继承人,这些继承人有的成功当了皇帝,但是也有的没能成为下一任继承者,可是无一例外,他们最终全部都没有得到善终,都是因为一些事情或者意外身亡,这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什么开国太子都没有好结果,他们分别都是怎么死的呢?&ld

  • 古代死士如何保证忠诚?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死士算是一种特殊兵种,他们只会执行暗杀和突击两种任务。历史上很多皇室贵族会暗地培养死士,而担当死士的人要临时组建,一旦被发现便是掉脑袋的罪。很多人好奇,主公要如何保证死士的忠心,实际上这些人多为自愿成为死士,他们有的是想报答主公的恩情,有的则是谈好条件,所以才甘愿赴死。一般死士会临阵退缩的例子很

  • 古代打仗能躲过万箭齐发吗?电视剧里都是假的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电视剧里面的人物角色,尤其是主角,都是拥有主角光环的,比如跳下悬崖之后不会死,喝下毒药之后会发现是假的,上了战场之后即便是乱箭齐发,那也是能够自由穿梭,绝对不会被射中的,就算是射中了也一定能救活,不然这个故事还怎么继续?不过,战场毕竟是残酷的,难道真的能有人在地方射箭的情况下,还能够在军中自由行走,

  • 明英宗朱祁镇是不是孙皇后亲生?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关于明英宗朱祁镇和孙皇后究竟是不是亲生母子还有疑问,传说孙皇后当时并没有怀孕,而是偷了别人的孩子。不过这个说法恐有诋毁之意,因为孙皇后假如是盗子,她就需要装上十个月的身孕,这期间不仅要骗过侍从还有太医,更要瞒住皇上和张太后,根本就不可能做到。而且这个说法出自清朝编史,所以真实性会大打折扣。那明

  • 大禹划分的九州是哪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尚书·禹贡》中记载,汉族人民最早是将居住地分为九个区域,也就是九州。在战国时期,九州就被认为是古代中国的代称,到了战国末年有出现了一种后世汉族九州的概念。不过九州的具体地理范围直到汉朝才确立,而九州此后也被分成了十三个州。这次就为大家简单讲讲最早的九州分别是哪,还有经过历时的演变,这九州又发生了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