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骑兵作战的优点有哪些?难道仅仅就只是冲锋吗?

古代骑兵作战的优点有哪些?难道仅仅就只是冲锋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我亦王者 访问量:810 更新时间:2024/1/8 20:21:34

说起骑兵,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非常熟悉了,尤其是一些男同志们,几乎每一个男人都曾经有过骑士梦。总是会想着在两军阵前率领一支骑兵左冲右杀,横冲直撞,立下赫赫战功。在历史上有不少描写冷兵器或是18-19世纪时期的战争影视作品中,都有着重刻画了骑兵作战的场景。然而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在影视作品中,我们往往所表现出来的骑兵作战方式都是正面冲锋,然而这也对历史的真实性也造成了一定为误解。然而在历史上,骑兵的运用不仅仅只是在正面冲锋上有体现,而且还有这其他很多优点。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

一、对战场信息的主导权:当战争达到一定规模之后,指挥的重要性便愈加凸显出来,两军对垒时,指挥更优秀的一方往往可以获得最终的胜利。但是,因为指挥活动的流程是“侦查——通信——决策——通信”,所以如果想要进行成功的指挥,便需要实时了解战场情况和及时将命令下达,换言之就是拥有足够的战场信息的获取和传递能力。

而在冷兵器时代,骑兵强势的一方不仅在这方面拥有优势,并且可以摧毁对方的信息获取与传递能力。

在冷兵器时代,战场信息的获取与传递主要都是依靠轻骑兵来完成的。由轻骑兵进行侦查活动,将侦查到的情况回报主帅,主帅根据侦查到的情况得出下一步应当采取种行动的判断,再派遣轻骑兵传达命令给分散在各地的军队,各支军队再根据命令进行相关的行动。

在这一过程中,轻骑兵能否侦察到足够多的情报并将其送达主帅和将主帅命令及时送达各军,成为了己方能否占据主动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轻骑兵较多一方的军队可以获知更多的情报。在蒙古西征的过程中,蒙古军队就利用其数量众多的轻骑兵进行频繁的侦查,令欧洲各国军队的一举一动都在蒙古军的掌控中,结果就是蒙古军队总能了解到敌方的弱点与软肋,从而敌军发起致命的攻击。

而需要注意的是,骑兵在传递信息时,往往还要穿越大片的弱控制地区,这些地区因为缺乏双方的军事存在,会成为双方轻骑兵交战的战场。在这一战场中,双方争夺的是战场信息的主导权。哪一方能在混战中获得上风,哪一方侦查到的情况和传递的军令便能及时送到。反之,则不仅因为侦查情报反馈不畅而成为了聋子瞎子,还可能会因为命令传达不畅而使大军陷入瘫痪。

二、对战场交通的主导权:骑兵的机动性不仅可以助其争夺战场信息的主导权,也能助其夺取战场交通的主导权。早在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孙膑就发现骑兵有“十利”,其中“遮其粮食,绝其军道”“败其津关,发其桥梁”。这指的便是骑兵可以破坏敌军物资运输的通道和毁坏重要的桥梁道路,从而获取战场交通的主导权。

从古至今,能令一支军队维持作战状态所需要的物资从来都是天数字。这些物资因为规模庞大,军队不可能自行携带,所以往往采取由后方组织专门的运输队,以及由军队组织专门的小部队在战场周围搜集物资两种方式。但这两种方式都有其明显的弱点:专门的运输队为了将尽可能多的粮食运到前线,自身不可能再随行大军护卫,因此在遭到袭击时往往没有应对的能力;小部队因为规模小、人数少,力分则弱,战斗力低下也是其主要缺点。

因此,一旦一支略有规模的骑兵部队凭借其极强的机动力搜索到运输队或搜集物资的小部队,往往都是凶多吉少。在宋辽战争和拿破仑入侵俄国时,作为进攻方的宋军和法军都遭遇了同样的问题:敌方拥有大量的骑兵,夺取了交通主导权,不仅行军道路和桥梁经常被敌军毁坏,无论是后方的物资还是前线搜集的物资,因为敌军骑兵的拦截,都很难被送到己方军队的手中。

三、对作战时机的主导权:骑兵因为拥有远超步兵的机动速度,所以在面对步兵为主的敌军时,往往也能获得作战时机的主导权,即决定在何时何地对敌军开始作战,从而立于不败之地。正如孙膑所总结的那样,“掩其不备,卒击其未整旅”“败其携带,出其不意”都属于骑兵的“十利”之中。

很多对军事一知半解的人以为,面对骑兵集团时,步兵集团只要时刻处于防御姿态,或是成功扎下营寨,就不必担心骑兵集团的进攻。但他们认识不到的是,以上两者在骑兵主宰战场的时代,本身就是很难做到的。

冷兵器时代军队的作战状态,严重依赖于军队能否保持充足的体力和得到足够的给养。而在骑兵集团的围困下,步兵集团既得不到足够的休息,也无法获取充足的给养,结果自然是陷入失败。例如在宋辽战争中的雍熙北伐中,面对宋朝方面由曹彬率领的东路军,辽军骑兵避其锋芒,待宋军因为粮道断绝人困马乏之后,才开始对宋军发动进攻。因断粮而精疲力竭的宋军既不能拉弓射箭,也不能挥动武器,只能任人宰割。最终,宋军在岐沟关被辽军大败,东路军崩溃,雍熙北伐也宣告失败。

另一方面,无论是冷兵器时代还是现代,军队从行进状态转为战斗队形或是安营扎寨以抗击敌军进攻,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想要在敌军骑兵到来之前将二者准备妥当,那么就需要拥有足够的预警时间。但现实问题是,在己方骑兵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战场信息的主导权本身就不在己方,那么自然就很难做出及时的预警。

在爆发于1041年的宋夏好水川之战,宋军主将任福一路追击西夏军队,结果在好水川遭遇夏军主力。在夏军骑兵的迅速冲击下,宋军方面还没有结成战阵,就不得不与夏军交战,虽然宋军作战勇敢,但终因腹背受敌而溃败,包括主将任福在内的多名宋军将领战死沙场。

其实因为预警时间不足导致惨败的例子,在热兵器时代更为典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中途岛海战中,日本海军因为没有装备雷达系统,并且对侦查任务敷衍了事,导致其长期没有发现美军航母,为最终的失败埋下了祸根。

四、对攻击方向的主导权:骑兵的高机动性为其获得了在战役领域的各种主导权,在战术领域也为其获取了攻击方向的主导权。两军对垒之时,虽然军事家们都尽量保证己方的战阵没有薄弱环节,但是碍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往往还是会留下破绽。这些破绽可能是由战斗力较弱的军队组成的军阵,也有可能是军阵的侧翼和后方,面对这些破绽,骑兵集团可以依靠其高超的机动性迅速接近并发起冲击,最终撕裂敌军的整个军阵,从而获得最终的胜利。

在爆发于1130年的宋金富平之战中,宋金两军先是陷入僵局,难分高下。结果金军方面发现了宋军一方的软肋——由随军民夫构成的营寨,便派金将完颜哲合率领3000骑兵冲击民寨,导致民夫纷纷逃入宋军阵营,使宋军陷入混乱,最终溃败,富平之战也以金军的胜利告终。在冷兵器时代乃至拿破仑时代的军事史上,类似的例子可谓比比皆是。

冷兵器时代,骑兵这一兵种成为了当之无愧的战场主宰,正如恩格斯所说的那样:“任何军队如果没有一支能征善战的骑兵,就不能指望作战胜利。”

但出于各种原因,很多人对骑兵的认识极为片面,以为骑兵的厉害之处就是可以披挂盔甲发动冲锋,殊不知这其实只是骑兵的诸多用途之一,并且远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样重要,如果骑兵只能在冲锋时发挥作用,也许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并不会比象兵高出太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军青浦重镇是如何丢失的?这其中有何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的太平军,其实就是清朝末年太平天国军队的简称了。当年的太平军是太平天国领导下的农民军队。而太平军就是太平天国理想中做优秀的武器了。太平军当年不仅仅只是晚清政府的一大隐患,同时也是西方国家的眼中钉。当年青浦就是在太平军手里丢失了两次,而且都是在同一年发生的。那么现在就一起来看看青浦重镇是如何在太平

  • 武大樱花是谁种的,揭秘武大樱花的来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武大樱花其实大家也许应该知道的,这个樱花其实是日本的国花啊,但是在中国的武汉大学却异常的火爆,那么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呢?其实这背后还是有一段非常非常凄美的爱情故事和爱国主义故事在里面的,所以小编就给大家来揭秘看看这五大樱花到底是谁种的,还有这个武大樱花到底是个什么来历,感兴趣的网友也别错过了!说

  • 曾国藩命运之战是怎样的?有哪些晚清的悍将名臣登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曾国藩,相信了解过历史的小伙伴们都不会太陌生了,他是我国晚清时期的名臣,是我国近代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战略家以及理学家。同时他也是当年湘军的创立者以及湘军的统帅。咸丰八年(1858年)七月,奉咸丰谕旨二度出山的曾国藩,脱胎换骨,大局观极佳。此时的曾国藩再不是片面理解祖父遗训“

  • 契丹人最后被灭绝了么?辽国灭亡后契丹人都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大家最熟悉的一位契丹人就是《天龙八部》中的萧峰了,契丹人建立辽国一共存在了219年,等金国灭辽后,为什么这些契丹人就从历史上慢慢消失了呢?今天就为大家讲讲这个问题。契丹是中国古代游牧民族之一,起源于东北地区,早年契丹依附于后突厥汗国,等后突厥被灭后,契丹人又一直被回纥统治。直到唐朝末期,契丹首领

  • 吃了2000年的蕨菜真的致癌吗?蕨菜真的“致癌”但是不是“得癌”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又是一年春风吹,所以大家除了踏青有一些只有春天才有绝味美食又上线了,今天要说的就是关于蕨菜的,蕨菜这个东西小编没吃过,但是看到还是有很多人吃过的,但是话说这个蕨菜好像致癌啊,而且都是有权威认定的,那这个就有意思了,话说蕨菜从《诗经》上面就有记载了是能吃了,那么致癌的话,中国人怎么就吃了2000年还在

  • 紫薇圣人结局注定吗,揭秘紫薇圣人结局是怎么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紫薇圣人其实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他也是很不容易的,为了拯救世界也是吃了不知道多少苦,要先把人间疾苦都平常一遍,唉,力量还被封印住了,真的是好惨啊,但是只要有信仰人人都是紫薇圣人,其实紫薇圣人也是为了广大的地球人的幸福,所以还是希望他好的,话说最近有人问了,这个紫薇圣人结局是不是注定的,还有就是紫

  • 四大灵猴分别是谁?四大灵猴实力排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中,孙悟空和六耳猕猴都属于四大灵猴之一,那还有另外两只灵猴是谁呢?其实四大灵猴分别指的是灵明石猴、赤尻马猴、通臂猿猴和六耳猕猴,其中灵明石猴就是孙悟空。花果山上原本有两只赤尻马猴和通臂猿猴,只不过把他们的能力都给弱化了,并没有表现出如来所说的那些神奇力量。根据如来佛祖的描述,灵明石猴通变化

  • 古代皇帝自称自己的“朕”是如何而来的?“哀家”又是如何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影视业的发展,我国的古装电视剧和宫斗剧成为了很多观众所关注的热点。在剧中我们经常会看到皇帝经常称自己为“朕”。在后宫中的嫔妃们勾心斗角,各种争宠,但是不论受皇帝宠爱的或是不受皇帝宠爱的,在皇太后面前都必须是规规矩矩请安的。而在交流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太后自称自己为&ldquo

  • 金国灭亡后,金国人的结局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北宋时期的1125年,在东京汴梁的皇宫之中举办了一场禅让仪式。这场仪式说起来是禅让仪式,还不如说是丢锅仪式了。因为在当时在北边的金国大军已经是兵临开封城门下了。对于只喜欢画画不爱当皇帝的宋徽宗来说,他果断是把自己的位子坑了一把,愣是在这个时候把皇位甩给了自己的儿子。而当时赵恒一听到这个消

  • 希腊复国之后为何不叫罗马?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在世界历史当中,原先古代的国家与现代的国家是有着很大差别的,从英文的角度上来看,古代的国家一般会被称之为“country”,而不是现在所说的“nation”,虽说这两个英文单次都是国家的意思,然而在概念上有着本质的差别。“country&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