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的女人丧夫之后为何都会嫁给丈夫的战友?

匈奴的女人丧夫之后为何都会嫁给丈夫的战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2156 更新时间:2024/2/13 14:05:54

我们在很多反应古代历史的影视剧作品当中常常看到古代的战争结束后,战场横尸遍野,到处是惨不忍睹的景象。然而真实情况下果真是这样的吗?小编的回答是:那可不一定,甚至有时候战场会很干净。在匈奴人打完仗之后会做一件事,那就是寻找自己战友的尸体,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有着大大的好处。

《史记·匈奴列传》中说:准备打仗时,要先观察星月,如果月亮圆满就去进攻,月亮亏缺就退兵。匈奴人在攻伐征战时,谁杀死敌人或俘虏敌人,都要赏赐一壶酒,所缴获的战利品也分给他们,抓到的人也给予他们充做奴婢。所以在打仗时,每个人都自动地去寻求自己的利益,善于埋伏军队以突然迎击敌人。所以他们见到敌兵就去追逐利益,如同鸟儿飞集一处。如果遇到危难失败,队伍就会瓦解,如同云雾消散。战争中谁能将战死的同伴尸体运回来,就可得到死者的全部家财。

这不仅给今天的人们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匈奴人的战争画面,还告诉人们,那时候的战场应该是“干净”的,基本找不到尸体的。与之对应的中原王朝其实也是这样的,据《战国策·韩策》中记载:“秦人捐甲徒裎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形象地描述了秦军光着膀子,左手拎着人头,右手夹着俘虏,奋勇杀敌的样子。为什么会这样卖力呢?这是因为人头意味着军功,军功多了就可以改变个人的命运。

“暴首三,乃校,三日,将军以不疑致士大夫劳爵。”意思是战争结束后,士兵把自己砍下的人头交上去,相关的领导将它们收集在一起进行“公示”,看看其中有无作弊现象,如果没什么问题,三天之后就可以论功行赏了。

这是人头被拿了回来,但在战中或者战后割下一个死去的人的脑袋,实在是一件费力的事情,不太方便,有没有代替的方法呢?回答是:肯定有!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有用其他部位代替人头的记载。如《说文解字》中就说:“馘(读guó),军战断耳也。”选择左耳,是因为古代以左为尊。这种做法以元朝为盛。另外,西夏也有以鼻代首的记载。

仅有鼻子和耳朵吗?当然不是。垓下之战中,人们熟悉的项羽一路逃到乌江,遇见乌江亭长,亭长劝项羽可以回到江东以图东山再起,但项羽以无颜见江东父老为由拒绝,并将自己坐下马赐予亭长。于是,项羽下马步战,一口气杀了汉兵几百人,自己也受了十几处的伤。而后挥刀自刎。

面对项羽的遗体,历史的场景是这样的:汉军一拥而上,自相残杀,死者达数十人。最终,郎中骑杨喜,骑司马吕马童,郎中吕胜、杨武等四人各得其一体,也就是说身上的某个部位,如大腿、胳膊什么的。他们把这些带回去,汉高祖刘邦分别给予四人封侯和食邑的奖励。其中,杨喜拉开了中华四大家族之一“弘农杨氏”的序幕,可以说一次“遗体”的军功,改变了一个家族的命运。

不难看出,对于一些重要人物,可能就不至于鼻子和耳朵,他们的遗体的每一个部位分明都代表着金钱与地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对于那些重量级的人来说,甚至连尸体也很难回来了,因而不存在“可怜无定河边骨”的事情,但却依旧是“犹是春闺梦里人”!

战场在这里“干净”了不少。另外,我们想要说的是,战争在大多数时候,根本不是电视里演的那样,一方势力很强,总把另一方打个落花流水。有些战斗常常是双方打得难分胜负,很僵持,不是一时半会的工夫,而负责战斗的指挥官也都会为对方留下一段处理遗体的时间。在战斗的间隙,双方的人员都会进入曾经交战的区域,把己方战死人员的遗体抬回去。那个时候,也是双方都打不动了或者谋划下一场战斗怎么打的时候,双方的指挥官对此心知肚明。

战后,打扫战场的权利与义务当然属于胜利的一方,古人在处理这方面的事情是很科学的,他们不会让遗体腐烂,因为那样会传播瘟疫,这就排除了影视作品中漫山遍野的尸体无人去收的现象。古人一般会将战场的尸体收集起来,就地掩埋或者焚烧,但这种情况是很少的,也就是说,大多数的尸体已经在战中被弄走了,没那么多可埋可烧的。这也是我们今天看到某某战役或者一下子死了数万甚至数十万人,却找不到这些人的骸骨的重要原因之一。总之,一句话:古代战场上的遗体真的不像今天电视里演的那样,人们可以把“演的”那些镜头当作“艺术”。

好了,现在可以回到《史记·匈奴列传》的记述以及匈奴人处理遗体的事情上来了。《史记》的记述让我们在匈奴人身上有了一个悄悄的发现。大家都知道,匈奴人实行收继婚,多数是兄弟亡故收其寡妻为已妻,包括兄收弟媳和弟收兄嫂。个别亦有子收庶母(父妾)为妻者。过去,一些人把这想像得太不堪了,认为大多数女性在死去丈夫后都被“收继”了,而他们处理“战友”遗体的方式,让我们看到了那些女性的另一条“出路”。

匈奴人虽是全民皆兵的,但女人做的毕竟还是一些“后勤”的工作。今天的学者分析他们的人口应该在100-150万之间,我们按男女比例各一半来计算,应该有50-75万女人,少中青如果各占三分之一,匈奴成年或者为人妻的女人应该在15-25万之间。这些人在丈夫死后都会被收继吗?《史记·匈奴列传》告诉人们当然不是。

我们保守地估计,匈奴这个好战的民族每年在与中原王朝的交战中,至少死去1万男人是不成问题的,这1万失去丈夫的女人恐怕大多数是再嫁给了从战场上抬回丈夫遗体的士兵。而这个数字一定是高于正常死亡的,也就是说,匈奴女人的被收继其实连一半都没有占到,他她们会在丈夫战死后,嫁给丈夫的战友,虽然这也是一种收继,但明显要比被丈夫的兄弟收继文明多了。在女人被匈奴的男人视为财富的年代,人们没有理由不相信匈奴的男人会像战场上杀敌一样勇猛地弄走“战友”的遗体!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汉武帝是怎么用人的?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汉朝刚开国的那段时间里,由于连年的征战,实际国力其实非常的虚弱,据说当时皇帝出行的时候连四匹同样颜色的马都凑不齐,可想有多虚弱。因此汉朝的前几位皇帝一直奉行的是休养生息的利民国策。经过了70多年的勤政积累,到汉武帝上位的时候国库已经是非常充实了,长安的马达到了40万之多。兵强马壮,还有粮饷。年少气

  • 古代科举考试中榜很难,若是高中了能当多大的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古代科举考试的第一名就是状元,对于很多人来说,中了状元能在古代当多大的官,这是很多人都非常关心的话题。十年寒窗苦读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在古代,读书人想要成名,唯一的途径就是中举了,只有中了举人才能再通过殿试成为状元,那么整个人生就会因此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朝为田中郎,暮登天子堂。这

  • 嘉庆皇帝到底是怎么死的?难道真的是被雷给劈死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嘉庆皇帝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乾隆皇帝的继承者。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多少都会发生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特别是在我国古代,怪事发生的频率特别高。有传言说,清朝的嘉庆皇帝最后是被雷给劈死的。那么这事情是真的吗?很多人都开始关心这个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在古代的皇宫里居住的人众多,不

  • 如果刘备统一了三国,他最有可能会先除掉谁呢?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类文明从古至今,有很多人在为所谓誓言的基础上共同努力,但是别网了这是誓言的最终目标。若有一天你真的很富有了,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记住当初的誓言呢?又有多少人能够真正的履行他们最初的誓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若是刘备统一了三国,那么刘备最有可能会先除掉谁呢?曾经刘邦有了草根出身,心胸开阔的

  • 夜郎国到底在什么地方?这个国家是怎么自大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巍巍群山、莽莽丛林,在如今川、滇、黔三生的交界的深处曾经有着一个古老的国度,它就是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兴起的夜郎国。不过这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国度辉煌了300年之后就从历史舞台上神秘的消失了。不过当年那位位居深山的夜郎王一句“汉孰与我大”,却让世人眙笑了千年。一个国家的大小,可以

  • 西游记中嫦娥是什么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嫦娥应该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神话人物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古人还为嫦娥写了很多诗词。在《西游记》中,猪八戒正是因为调戏嫦娥才被玉帝重罚,最后还投错猪胎。不过《西游记》里的嫦娥并不是奔月的那个嫦娥,嫦娥只是对月府里所有仙女的称呼,这点还是有区别的。而这些仙女的背后有一个厉害的靠山,不然猪八戒

  • 半岛战争是怎样的?威灵顿公爵是如何战胜法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半岛战争,这是发生在欧洲历史上第六次反法同盟期间的一次战争,是拿破仑战争中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这个所谓的半岛指的就是伊比利亚半岛。这场战役被称之为铁锤与铁砧战役,这铁锤指的就是英葡联军,参战人数在4-8万人,主要指挥官是威林顿公爵;而铁砧指的就是西班牙军队以及游击队,以及部分葡萄牙民兵,痛击法国

  • 二战苏联真的是依靠人海战术以及外国的援助才战争德国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到中后期之后,苏联人开始进入到了反攻阶段,一路击退德国侵略者,并且一路打到了柏林。光是凭借着这样的战绩,苏联在二战中的功劳都是功不可没的。战争结束后,由于苏联与西方关系的紧张化,在西方媒体的渲染下,苏联在战争中的贡献开始大打折扣。西方人认为,苏联能够战胜德国靠的完全是人海战术,并

  • 刘正风为什么一定要金盆洗手?背后真相令人心酸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刘正风在《笑傲江湖》中的戏份并不多,但他举办金盆洗手大会正好揭示了这江湖上最残酷的一面,读者也都为刘正风和曲洋的死感到惋惜。刘正风是衡山派前辈,掌门人莫大先生的师弟,在江湖上也是一位受人敬仰的人物。刘正风一生痴迷琴曲,又厌倦了江湖争斗,所以打算金盆洗手彻底退出江湖。但刘正风想要全身而退,需要付出

  • 古代官场称谓有哪些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在一些社交场合,叫对他人的称谓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不然会使场面很尴尬,而且留给他人的印象也不会很好。在古代官场上,各个官员的称谓就更加有讲究了,如果不小心得罪了上级恐怕还会影响仕途。遇到同级别的还好说,直接称“大人”即可,如果是上下级不同阵营称呼也会不同。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