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字经里有一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

三字经里有一处错误,你知道是什么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18 更新时间:2024/2/2 1:04:15

《三字经》,基本上算是无人不知了,尽管不是所有人都有背过《三字经》,但是知名度却是相当高的,而且作为一部古典名著,《三字经》一直都给了无数人发,也教会了人们非常多的做人的道理。然而其实在《三字经》当中,其实是出现过一些错误的,虽然是经典,但是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了一些问题。那么,你知道《三字经》中出现的一处错误,究竟是什么吗?一起来看看。

读过旧时启蒙书籍《三字经》的朋友应该知道,章里有“若梁颢,八十二,对大廷,魁多士”的字句,说的是有位叫梁颢的读书人,在八十二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在殿试上考中状元,成为天下读书人的魁首。

从此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许多士子一头扎进故纸堆,皓首穷经,只为了将来能金榜题名。在《儒林外史》中,范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考了几十年,到五十多岁还是一个童生。如果不是同样大器晚成的周进可怜他,恐怕他还得继续蹉跎下去。

说梁颢八十二岁考中状元的说法来自于一本叫《遁斋闲览》的笔记小说。该书说雍熙二年,八十二岁的梁颢状元及第。中状元后自题了一副对联:白首穷经,少伏生之八岁;青云得路,多太公之二年。后来梁颢做到秘书监一职,活到九十多岁才去世。然而在历史上,梁颢真的是八十二岁才考中状元吗?

据《史》记载,梁灏,山东须城人,字太素。生于北宋太祖乾德元年(963年),太宗雍熙二年(985年)成进士,名列到首,当时,梁颢オ二十三岁。他少年得志,后累官至翰林学士。《辞源》载梁颢“与人文,久而益敬;有吏オ,每进时,词辩明敏”。宋真宗初年,梁颢任右司谏。辽军攻河北,他上疏“请明罚,斩懦将,擢用武勇谋略之士。”故深得宋真宗信赖。

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梁颢任开封府知府,忽染暴病而卒,时年四十二岁。史官称其“方当委遇,中途天谢”云云。那么为什么会有“梁颢八十二岁及第”之说呢?原未这是误记所致,后人们以讹传讹罢了。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流行千年,是寒门士子鲤鱼跳龙门的最佳捷径。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故事传说,对于那些屡试不第的读书人很有激励作用。是以,流传不绝。《三字经》成书于南宋时期,梁颢八十二岁中状元的典故,可谓是一处明显的常识错误,就这样一直误传了700多年,以至于至今仍有人深信不疑。

但是,在中国历史上,老年人中举之事也确实有。清乾隆元年(1736年)丙辰科进士、广东潮州人刘起振,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堪称是古代科举史上年纪最大的一位进士。据《潮汕文物志》载:“刘起振,字款之,枫溪田头乡人,年八十八考中进士,选庶常予告归,赐检讨。乾隆南时刘起振已一百零三岁,由粤东赴浙迎驾,乾隆嘉其忠心,赐貂皮荷包等物,加侍读衔。

刘起振回家乡后,特建了一座“敕书楼”,其府第被称为“太史第”。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少儿国学启蒙读物,是华夏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读来琅琅上口,数百年来已是家喻户晓。因为影响巨大,所以有了“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的俗谚。《三字经》第一主编是南宋应麟!影视作品中出现南宋之前背《三字经》的镜头,那是导演喜欢穿越!有网友神回复:也有可能是王应麟无耻的抄袭了导演的原创!

《三字经》载: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说的是宋人梁灏参加科举考试,愈挫愈勇,直到八十二岁高龄才中状元。其实,正史记载梁灏22岁中状元,正是春风得意的年纪。可惜英年早逝,42岁时候暴卒而亡。据说,梁灏儿子梁固在父亲中状元之日出生,后来也高中状元。父子状元佳话流传至今!

令人称奇的是,北宋年间有两对父子状元——祥符四年(1011年)进士第一名张师德是“建隆二年(961年)状元张去华之子,史称”两家父子状元,当时士大夫荣之!”宋人没有百万军中取上将人头的战将,却从来不乏学霸。——大宋人民太有才了。

探花最早称为探花郎、探花使,唐代时候已经出现。原本是指同榜进士中最年轻的人。最晚至南宋孝宗初年,探花郎仍然是指进士及第中最年轻的人,而非进士第三名。确定无疑将探花郎称进士第三名的记载,始于南宋开禧元年(1201年)之《云麓漫钞》,书中记载:世目状元第二人为榜眼,第三人为探花。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西方会有“女士优先”的观念?历史上是如何形成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女士优先起源于西方,是一种成年男性的礼仪,绅士风度的象征。不过为什么在西方会产生女士优先的观念呢?据说这和中世纪欧洲骑士的作风有关,还有一种说法是觉得女性处于弱势,所以需要被照顾。历史上,这种观念在东西方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东亚古代社会基本上都是男尊女卑,就更别说女士优先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这

  • 如果皇帝不杀开国功臣,会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封建社会朝代更替非常快,除了南北宋加起来勉强立国超过三百年外,就没有一个朝代能够立国超过三百年了(两汉之间存在一个新朝,属于两个朝代),就连最强大的唐朝也仅仅享国二百八十九年,这也导致我国古代有非常多的朝代,不算小王朝就连大一统的王朝也有好几个。而这些朝代的大好江山势必是开国皇帝带领他那一帮兄弟

  • 国民党军队中甲,乙,丙三种师差别到底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1930年中原大战胜利之后,中国国民党展开了第一次整军,最终统一了军队的编制,这也就国民党军队中所说的民国19年编制,这是国民党军队第一个正式编制,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有些部队还在沿用1930年的民国19年编制。民国19年编制国民党分甲、乙、丙3种编制的师,那么在国民党军队中甲、乙、丙三种

  • 北京天安门的建造者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天安门,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天安门位于我国首都北京市的市中心,而北京则是我国政治最中心地区,不过分的说,天安门绝对算得上是我国“中华第一门”了。从天安门的建造到目前,已经经过了600多年的风风雨雨了,见证了太多的兴衰。如去北京旅游的人没去过天安门,那就等同于没去过北京。然而

  • 古罗马的公共浴室是怎样的?为何如此发达?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类历史上,古代有一些文明比较发达的民族都非常注重身体的清洁,同时也大力发展了公共洗浴的事业,然而无论从规模和程度上,任何国家都不能够和古罗马的公共浴场相媲美了。古罗马人对于洗浴的狂热也是其他民族望尘莫及的,这就引发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罗马的公共洗浴事业会如此兴盛发达?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一

  • 李世民释放400名囚犯回家探亲,要求次年秋季回来问斩,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李世民,相信大家对他都非常了解了。对于他很多人想到的大多都是玄武门事件,李世民杀兄弑弟,逼父退位,将自己的嫂子和弟媳都收入后宫等等,似乎围绕着李世民的都是一些不光彩的事情。然而事实上李世民其实是一位非常有能力的皇帝了。与后世的众多帝王相比,李世民也是顶尖的,甚至后面几位开国皇帝都不及他。可能有人

  • 中国人真的都是炎,黄的后代吗?也许这并不是绝对的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都自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意思就是说咱们中国人全是炎帝与黄帝的后裔了。但是很多人对于这个说法都表示了疑问,世界那么大,什么人都有,咱们中国人难道就真的只是炎帝与黄帝的后裔吗?对于这个问题,现在有一些学者给出了一定的解释,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实际上,早在

  • 莫斯科战役之前苏联已经损失了240万兵力,为何还有能力反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纳粹德国的攻势来势汹汹,打的苏联是措手不及。1941年6月22日凌晨4:00,刚完成工作准备休息的斯大林,突然接到了一个令他目瞪口呆的消息,边境线的德国军队对苏联发动了全线进攻。在这之后,铺天盖地的坏消息接踵而来,苏联领土与军队不断的被德军包围和歼灭。巴巴罗萨计划发动之后,德国的

  • 蒙古贵由汗去世后为何不推举他的儿子继位?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中,强大蒙古帝国的开创者成吉思汗一生中拥有着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和拖雷。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之后,汗位由三子窝阔台所继承。1241年,窝阔台去世,汗位由长子贵由所继承。然而贵由只在汗位上待了短短几年,他在1248年去世。此后仅仅过了两年,即1251年,拖雷的长子蒙哥继承汗位,

  • 如果秦始皇的军队出现在清朝末年,他们能打赢八国联军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有些同志认为不可能。他们从制度、指挥、技术、战斗力等方面比较,封建制度下的中国,都不能与资本主义上升阶段的八国联军抗衡。这是单纯的物质力量比较。如果战争真是可以这样计算的,落后国家根本没法与发达国家打了。是不是这样呢?请看看二战时期埃塞俄比亚如何打败意大利,相信他们就不会下这些结论。也许有人以二战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