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史记为何少了汉武帝本纪?

史记为何少了汉武帝本纪?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887 更新时间:2024/2/8 11:19:12

《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其时间跨度约有3000多年,从上古皇帝时期一直记载到了汉武帝太初四年。可以说是一部学历史的人必读的传体史书。不过比较奇怪的一点是,《史记》中并没有《武帝本纪》,《史记·孝武本纪》本非是《史记》中真正的内容,传闻《史记》的原稿有遗漏10偏左右,而《武帝本纪》便是其中之一。为什么有关汉武帝如此重要的纪实会消失不见呢?

史记·孝武本纪是后人截取《史记·封禅书》并在开头补写六十字而成,以补所缺的《史记·今上本纪》。这段文字记载了汉武帝即位后四十余年间的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活动。

这篇本纪中以汉武帝为中心,围绕在他周围的是李少君、齐人少翁、栾大和公孙卿等方士。作者对这些方士以方术行骗的描述,极为生动曲折,从而深刻地讽刺了武帝希冀鬼神赐福、追求长生不老的荒诞和愚昧。这些方士或以魔术手法眩人眼目,或以动听言辞故弄玄虚;而武帝对方士却是深信不疑,或尊之礼之,或封之赏之,并且言听计从;而结局却是方术无一灵验。武帝屡屡受骗,却始终不能醒悟自拔,仍然执着地“羁靡弗绝,冀遇其真”。这些描述不仅嘲讽了方士的伪诈和武帝的愚昧,也揭示了方士行骗能够得逞于一时,正是武帝对鬼神方术的耽迷给他们创造了条件。

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西汉著名史学家、散文家,被后世誉为“太史公”、“历史之父”。

说司马迁,就不得不说他的代表作《史记》。《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鲁迅先生赞其曰“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现在通行的《史记》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大事年表)、八书,共130篇,526500余字。但是,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明确记载,《史记》在流传过程中有遗失,原稿缺少了10篇。

三国魏张晏则进一步指出,《史记》中失传的10篇分别是:《景帝本纪》、《武帝本纪》、《礼书》、《乐书》、《律书》、《汉兴以来将相年表》、《日者列传》、《三王世家》、《龟策列传》、《傅靳列传》。

虽然,大多数后代史学家不同意张晏的说法,但有两点是确凿无疑的:其一,《史记》在流传过程中确实遗失了10篇;其二,这10篇中包括了最重要的《武帝本纪》,原名为《今上本纪》。

现今流传的130篇《史记》,其中有少数篇章并非司马迁原笔,而是后人的补作。比如,汉元帝、成帝时的博士褚少孙就曾补写过《史记》,今本《史记》中“褚先生曰”就是他的补作。

也许,各位读者会有疑问,《史记》中明明有一章为《孝武本纪》啊,怎么能说遗失了呢?其实,我们如今读到的《史记·孝武本纪》,并非真正的《汉武帝本纪》,而是在原本“丢失”以后,从《史记·封禅书》中截取的一部分,冒名为《孝武本纪》。所以,这个所谓的《史记·孝武本纪》,只是记载了汉武帝即位后四十余年间的祭祀天地山川鬼神的活动,别无其他。

史官修史,时代相隔越近,史料也就越充分,记载也就越详实,真实性自然也就越强。汉武帝是君,司马迁是臣,二人同处一个时代,曾多年朝夕相处,对于汉武帝其人其事,没有任何一个史官比司马迁更了解。所以,《武帝本纪》的史学价值非同小可,如果流传至今,必定是后人了解汉武帝的一个最重要途径。

但是,偏偏是这篇最重要的《武帝本纪》“丢失”了,试问,这其中又有何玄机呢?

史学界普遍认为,很可能是因为原本的《武帝本纪》中,有对汉武帝的太多不逊之词,甚至是非常深刻而赤裸的无情揭露。因为,作为史官,司马迁向来不乏骨鲠之气,这就是他的性格和操守。

比如,卫青霍去病都是西汉时期最声名显赫的抗匈英雄,同时也是司马迁同时代的人,三人曾同朝为官。但是,司马迁却将此二人双双列入《佞幸列传》。何为“佞幸”?即以谄媚得到君主宠幸的人,或以男色事君的人(即男宠)。皇帝眼中的宠臣,世人心中的影响,司马迁却遵从本心,给出了截然不同的评价。当然,这种评价未必中肯,但是,至少说明司马迁不畏强权,敢于表明态度。

更难得的是,司马迁不仅敢于批评王侯将相,甚至敢揭露开国皇帝刘邦的种种丑态。

在《史记》中,司马迁曾多次抨击了汉高祖刘邦的流氓气质和小人之举。比如,在《史记·卷九十五·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中,司马迁写出,在刘邦逃难之际,为了让马跑得更快一些,曾多次把儿子刘盈和女儿刘乐扔出马车。另外,司马迁又在《史记·项羽本纪》中记载,当项羽以刘太公性命要挟刘邦投降时,刘邦竟然回答说:“我的父亲就是你的父亲,你如果要杀他,别忘了分我一杯羹!”

毫无疑问,这些记载对刘邦是十分不利的。但是,司马迁仍坚持“秉笔直言”。

如果说,司马迁对刘邦只是存在偏见,那么,他对汉武帝则是有着彻骨的仇恨。众所周知,司马迁曾因替降将李陵求情,被汉武帝处以腐刑。对古代的士大夫来说,受腐刑比死更屈辱,司马迁之所以甘愿受辱苟活,完全是为了完成父亲遗愿,修完《史记》。

司马迁只是仗义执言,并未犯有实质性大错而受腐刑屈辱,他必然是怨恨汉武帝的。另外,司马迁是主和派,注重发展经济,汉武帝是主战派,注重开疆拓土,二人在政见上也南辕北辙。司马迁尤其看不惯汉武帝的刚愎自用和好大喜功,从《史记》的其他章节中已经透露出他对汉武帝的这种态度。所以,在原版的《武帝本纪》中,司马迁对汉武帝必然有更彻底、更赤裸的揭露。这或许才是《史记·武帝本纪》失传的真实原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墨索里尼为什么是奇葩?看看他是被谁推下台的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为首的轴心国挑起的战争。在整个战争期间,德国人的战斗力我们都是有目共睹的,日本人的战斗力也是值得肯定的。唯独就是意大利,在整个战争期间就是个奇葩是个笑话。俗话说到的好,什么样的将带出什么样的兵,意大利军队的奇葩跟意大利最高领导人也是分不开关系的。

  • 三峡发现一条受伤真龙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龙这种生物,我们经常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龙的形象,而且个个地区的龙都有着自己的特点。关于世界上是否真的存在过,其实一直都是一个谜团,迄今为止都是一个未知数。虽然从来没有官方证明过龙的真实存在,但是总是会有陆陆续续的有人声称自己曾经见到过真龙。曾经在建造我国三峡水利工程的时候就有传闻说在三峡发现一条

  • 齐鲁大地指的是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齐鲁大地指的是山东省,因为在战国时期,齐国和鲁国的领地就是在山东。实际上到了战国末期,齐国和鲁国基本上已经逐渐融合为一个文化圈,两国民族形成了某种共识,所以才会有“齐鲁”这样的称法。不过在历史上,山东地域范围一直在变化,直到清朝才确定了山东省,而且齐国和鲁国最早的位置其

  • 我国最强摸金校尉是谁?盗墓30年获利5亿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盗墓剧的兴起,摸金校尉这一词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和熟知。所谓的摸金校尉,其实是古代的一种军官职称,最早是由三国时期曹操所设立的,比较直白的说就是国家盗墓团负责人。曹操当年让摸金校尉盗墓是为了扩种自己的军饷,到了现今就是我们所谓的盗墓贼。新中国成立后,摸金校尉这样的黑色职业还是存在的,其中就以一位被

  • 鲁班书隐身术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鲁班被认为是工匠鼻祖,不过因为年代久远,因此留下了很多和鲁班有关的传说。其中人们最好奇的便是鲁班书。鲁班书是由鲁班著写的一本和建筑有关的奇书,传闻鲁班书分为上下两册,上册是道术下册是医术,据说还记载了神秘的隐身术。当然这种法术肯定都是假的,不过鲁班所处的年代,这种道术的确十分流行,毕竟那个时候也没科

  • 大航海时代的殖民者为什么先去美洲而不是非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随着欧洲科技的发展,16世纪欧洲便进入到了大航海时代,有着能够跨越大洋的实力。随着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欧洲大量的殖民者便开始向着美洲、非洲以及亚洲着三个方向开拓。但是为何这些欧洲能宁愿大量地进入未开化的美洲或是距离较远的亚洲,而不是离欧洲较劲的非洲呢?大航海时代的欧洲人,首先选择美洲而不是非洲,有

  • 百年战争期间英国的军费是从哪里来的?砸锅卖铁也要凑军费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人类历史从古至今,最少钱的事情除了买房子就是战争了。对于14-15世纪的世纪争祖产、抢夺法国地皮的英法两国王室来说尤为的重要,因此在此期间,两个国家的王室都动用了多个钱包来烧钱,保证战争的继续。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英国当年的军费是如何而来的。英国王室首先动用了自家政府收入,差不多是每年三万到四万镑。

  • 英法百年战争为何能打那么久?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欧洲中世纪时期的英法百年战争相信大家多少都有听说过了,这场战争足足打了116年之久,耗费了足足五代人的时间。除了在技术方面的因素以外,英法两个国家还着急了不少小弟和帮手,为了这些小弟和帮手,他们甚至还在主场外进行着大量无关紧要的战争。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百年战争为何能打那么久吧。英国方面先后

  • 英法百年战争给人类最大的教训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了解过欧洲历史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腓力六世就是英法百年战争初期的法国国王,由于输掉了克雷西会展,不少人都觉得这伙计智商有跟不上节奏。然而事实上,腓力六世其实是一个非常鸡贼的国王,在和爱德华三世会战时进行的斗智斗勇可以说是占尽了上风,完全称得上是神机妙算。百年战争爆发于1337年,但到1339年爱德华

  • 揭秘古罗马时期公共厕所的多层作用,可不仅仅只是为了上厕所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厕所的样式,相信现在很多人们都会想到了一格一格的蹲厕或是坐便器或是单开或是经常在公园景点附近出现的可移动式厕所。然而在人类文明当中,厕所也是存在了很久的,但是现在人们习以为常的这些厕所设计,历史却并没有那么久远。若是往前推2000年的话,我们就能看到一个如今完全截然不同的厕所环境。古罗马的公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