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分别相当于现在什么学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4879 更新时间:2024/2/8 11:22:12

古代的科举考试,第一名状元自然是备受瞩目的,但是科举毕竟诞生的并非只有状元一个人,而且状元也不是一次就能考上的,在那之前还有很多次的考试,分别诞生的有秀才、举人、进士等,每一次等级不同的考试出来的等级也是不同的。那么,古代科举考试当中出现的秀才、举人、进士,这些分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学历呢?

古代科举不能与现代学历来对标,如果把古代的秀才、举人、进士来对标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的话,那真是太小瞧古代的科举制度了。古代考上功名是改变命运、提升阶级的大事,而现在学生们,毕业以后拿着微薄的工资,还得为房子背上几十年的贷款,两者完全不是一个档次。

古代盲率比如今高多了,以认识几十个字就算过了识字的标准,建国初期统计的文盲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多,古代封建朝的文盲率约在百分之九十以上,一个村也难出一个识字的人。这里笔者以清朝为例对比古代科举士子与现代社会。整个清朝268年(清军入关后开始算起),考中秀才的也不过46万,而今天最高学历的研究生,每年录取人数都有60万~70万。

如今得益于社交软件,我们能够一窥上层社会的生活。但在古代社会,一个农民很可能一辈子没有去过县城,夸点的连村子附近几十里外的地方也没去过。他们对其他阶层的生活没有概念,认识最厉害的人物可能就是村里的地主,所以经会有“皇帝用金锄头耕地”这种滑稽的言论。这一类人在古代是最普遍的,我们现在大部分人,如果生活在古代大概就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科举的最低一级考试就是童生试,虽然叫童生,但考到五六十岁也考不上的也大有人在。考场一般在各地县府,由各省学政(相当于教育厅厅长)负责。考试一共三场,县试、府试、院试,考过了前两场就可以被称作童生,整个清朝考上童生的人数也就200多万人。如果又考过了第三场院试,那就是考中了秀才,有了最低级的功名。成为了最低级的士大夫,能够进入县学学习。秀才享有一些特权,比如可以免税免徭役,见到官员你可以不用跪拜,犯了事也不能对你用刑,在一般乡镇里秀才都是数得上的人物了。考上了秀才,就相当是现在镇里的实力人物了,《武林外传》中吕秀才如果真的考上了秀才,结果还能混的那么惨也算是不容易了。

童生试之上就是乡试,乡试可不是在乡里考,而是在各省的省会考试,考中秀才才有资格参加乡试。乡试的考官是由皇帝委派,考中乡试就被称为举人,乡试的第一名叫做解元。举人是可以做官的,一旦中举可以说是彻底改变人生轨迹了。整个清朝举人一共十五万,一个县也难出一个举人,中举后省里会派人到你家通知。在《儒林外史》中,范进知道自己中举之后直接高兴疯了,他的老丈人胡屠户之前对范进百般侮辱。等范进中举以后就称范进是“文曲星下凡”,举人的社会地位可见一斑。举人一般都在地方任职,一般都能在县里混个官职像县丞、主薄(县局级)运气好点的退休之前能升到县令,与现在县委书记差不多。

科举最高的功名就是进士了,进士对普通百姓来说只存在于传说里。考中举人后先要入京进行会试,会试通过的人被称为贡士,贡士才有机会成为进士。现在电视剧里面的借盘缠进京赶考的故事在古代基本不可能发生,因为进京赶考的士子要是缺钱的话,地方富豪会主动送上大把的银子。成为贡士后参加皇帝亲自主考的殿试,殿试每三年一次,整个清朝268年一共录取26000多人,平均每年不到一百人。

进士上任最差的待遇就是去地方当县令,而举人必须努力几十年才能混的到这个位置。进士即使混的再差,退休前在地方当知府(市委书记)也没有任问题,有点能力的混到布政使(省长)或是巡抚(省委书记)也不难,能力再强一点的还能进入中央当各部尚书、侍郎(副国级)甚至担任首辅、军机大臣(正国级)。

这样一对比,我想大家应该都能看到古代科举制度现在的学历有多大的区别了,古人说了几千年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可不是瞎说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时候押送犯人很辛苦,为什么还有人抢着去?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有“流放”的刑罚,判了流放之刑的人往往是非常惨的,可以说是苦不堪言,毕竟徒步走向数百数千里的流放地,很多人半路上都撑不住死了,而侥幸撑得住的人,到了流放地也没那么快活,想要翻身基本上是没有可能。但是,尽管路上坚信,很多人却都还愿意去押送那些人犯前往流放地,这是为什么,他们

  • 梁山有哪些英雄最后是善终的?分别是什么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水浒传》的结局应该是很多人并不愿意看到的吧,不过现实往往就是如此,原本一百零八好汉齐聚梁山,不管是因为什么事情被逼到现在的结果,至少大家都曾经有过对现实的不满,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去改变。但是最终接受招安之后的梁山就七零八落了,很多人最后不得善终,那么,又有哪些人最后善终了?这些人分别是什么结局?梁山

  • 汪藏海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物?明朝时期一位巧夺天工的人物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汪藏海这个人,相信看过《盗墓笔记》的小伙伴们对这个名字都不会陌生,一个经常在故事中提起的名字。其实这个汪藏海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人,深得当年朱元璋的喜爱。那么关于汪藏海他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这是很多小伙伴们想要知道的事情,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汪藏海活跃

  • 桃谷六仙武功属于什么水平?为什么他们动不动就喜欢撕人?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桃谷六仙在《笑傲江湖》中就像是六位老顽童,他们一身不为名利,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便会出现。桃谷六仙分别是桃根仙、桃干仙、桃枝仙、桃叶仙、桃花仙和桃实仙,他们武功高强,特别是轻功几乎无人能及,一般情况下桃谷六仙都是团队作战很少单打独斗,一旦相互配合江湖上少有能正面战胜桃谷六仙的人。只是桃谷六仙的武功究竟

  • 历史根本不存在的4位人物,原来被骗了这么多年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的常识中,有很多的历史人物,虽然各种小说电视剧中演绎出来的未必是这些人物最真实最符合历史现实的情况,但是至少在我们的心中已经定型了。只不过,有很多的所谓的“历史人物”,已经影响到了很多人,这些人物其实并非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人物,但是因为各种演绎和传说,让人们都误以为他们就

  • 青铜门后面的终极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小说《盗墓笔记》中的青铜门后面的终极,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非常好奇了,而三叔也是在这个地方留了一手,所以很多人多这个都非常的上心了。很多人都表示这青铜门后面的终极与阴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也与西王母也有着关系,还有说与什么长生不老,重生都有着关系。那么这个青铜门后面的终极到底是什么呢?接下来我

  • 海猴子真实存在吗?揭秘海猴子是什么生物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海猴子想必大家都知道的吧,小编知道是因为在小说《鬼吹灯》里面知道的,在沿海地区的小伙伴应该经常性有听说吧,但是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海猴子在现实中是否真的存在呢?其实在现实中是存在海猴子的,但是却并不是《盗墓笔记》里面的那种的,其实是指的另外一种生物了,那么具体是个什么情况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

  • 端午节屈原是个什么样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端午节,在人们的心中,早就已经和屈原联系在一起不可分割了,而对于屈原,很多人的印象或许只是停留在课本上,说他是一位爱国诗人,高洁,不与人同流合污,但其实这些都是别人将他们的评价施加在自己身上,如何要去评价一个人,需要看他的生平。那么,如果从屈原的经历来看,你是否真的了解屈原这个人呢?端午节,很难不想

  • 三霄洞惨案究竟是如何被谣言化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三霄洞位于峨眉山仙峰寺西南侧,在九老洞的后方。传说三霄洞是云霄、琼霄和碧霄三位神仙修炼的地方,所以得名“三霄”。原本三霄洞并没有什么奇特之处,不过网上却一直传有三霄洞惨案的说法,原因就是曾有人死在了三霄洞,而且死因不明。但很少有人了解三霄洞惨案的真相,在他们眼里或许早已被各种

  • 历史上纸币是如何替代铜钱的?古代货币发展史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货币是经济体系的基础,历史上各个朝代对于经济的把控基本上都会从货币着手。例如汉朝就曾利用货币的打造和发行来垄断市场,为国库增加一笔客观的收入。实际上古代各朝对于货币的控制持续了千年,不过等人口和经济体量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制造铜钱的材料开始不足,所以这时纸币出现了。但纸币的推行并没有那么顺利,毕竟纸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