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末大将洪承畴,曾以绝食反对降清,为何最后却投降了?

明末大将洪承畴,曾以绝食反对降清,为何最后却投降了?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君莫笑 访问量:2925 更新时间:2023/12/16 4:18:29

说到洪承畴这个人其实挺有意思的,话说在以前在明末的时候他非常的给力的,他反对投降清朝,而且都是绝食的那种,但是到后来相比大家也知道了,那就是洪承畴却又选择了投降,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

洪承畴,在松锦会战失败被俘后,投降了皇太极,这样的结果看似出乎意料,但是却又在清理之中。

清崇德七年(1642年),明清之间的最后一场生死大决战——松锦会战,以明朝军队的大败亏输结束,明朝精心打造的九边精锐几乎全军覆没,辽东土地尽失,只得困守宁远和山海关等几座孤城,至此清军在辽东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明朝则彻底失去了反击的能力。

而更让明朝朝堂特别是崇祯皇帝本人感到悲愤的是,当时明军在辽东地区的最高统帅、蓟辽督师洪承畴竟然投降了皇太极。

在此之前,崇祯在接到松锦大战战败的消息的同时,得到的是洪承畴阵亡的消息,为此崇祯皇帝专门为洪承畴撰写了祭文,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但是洪承畴投降的消息传来,瞬间让崇祯皇帝的颜面是荡然无存,“国家养士三百年”,享受高官厚禄的洪承畴就以这样的方式回报自己,崇祯皇帝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而在愤恨的同时,崇祯皇帝必然也对洪承畴的投降感到了出乎意料。

但是对于洪承畴而言,投降实际上也是在清理之中的事情。

首先,明朝的衰落与清朝的强盛,这已经成为了不可逆转的事实。

自努尔哈赤以“七大恨”起兵,建立后金政权,开始与明朝争夺辽东地区的控制权开始,一直到皇太极改元称帝,正式建立大清朝,与明朝分庭对抗,短短二三十年的功夫,清朝已经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并且逐渐占据了战场上的绝对主动权,不仅在辽东地区全面压制了明军,更是不断的越过长城,袭扰内地,对数次直接威胁到了京畿地区,明朝已然处于了绝对的下风。

然而此时,明朝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清朝一个敌人,作为曾经的农民起义军领袖,洪承畴更是亲眼见证了内部起义的风起云涌,再加上明朝朝堂之上文臣之间的党争和国家崩溃的财政体系,洪承畴必然是对明朝极度的失望和绝望。

况且,洪承畴之所以兵败被俘,可以说是完全被自己人坑掉了,原本已经制定好的突围转移计划,因为属下总兵为了自保擅作主张,将有序的突围变为了一场溃败,而最先领头逃跑的便是吴三桂,而这也更加让洪承畴对于大明王朝死心了。

这个时候的洪承畴也才49岁,还在从政的巅峰年龄,为了自己的前途和满足自己能够建功立业的人生目标,选择投降要比为大明王朝陪葬,会让自己得到更多。

其次,就是当时的崇祯与皇太极相比,个人能力和魅力实在是相距甚远。

崇祯纵然有着励精图治的雄心壮志,也有着事必亲躬的勤奋与执着,但是崇祯的性格弱点太过于明显了,疑心重,好面子,不愿意承担责任,极度的自负,而这也让明朝朝堂之上的众多能臣良将颇为心寒。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崇祯以极为残忍的方式杀掉了袁崇焕,而这也使得明朝朝堂之上的君臣矛盾更加激化,皇帝与武将之间则更是离心离德。

反观皇太极,清朝在他的治下迅速崛起发展,不断向外扩张,而皇太极本人也是礼贤下士,重视人才。洪承畴也正是因为皇太极亲自将一件裘衣披给了自己而倍受感动,最终选择了投降。

再次,范文程、孔有德等人的经历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皇太极继任后金大汗开始,就一改努尔哈赤对于汉族人的歧视政策,一方面消弭满汉矛盾,加强民族间的团结,另一方面,对于汉族的文臣武将予以了重用。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范文程和孔有德了。

范文程是通过后金自己组织的科举考试选拔出的汉族官员,受到了皇太极的欣赏和器重,成为皇太极非常倚重的心腹和智囊,而他也参与了劝降洪承畴的工作,并且皇太极亲自为其披上裘衣便是范文程的计策。

孔有德在“吴桥兵变”后投降了清朝,并且受到了皇太极的极度的礼遇与重用,其地位和待遇是远胜于在明军时期。

也正是看到了皇太极对于汉族这些文臣武将的礼遇,也让洪承畴放下了后顾之忧,同时也对自己的前途有了新的期望,这也间接促成了洪承畴的投降。

最终,在清崇德七年(1642年)五月初五,洪承畴偕祖大寿等降将在皇太极面前俯首称臣,正式投降了大清。

投降后的洪承畴成为了大清王朝的功臣,同时也就此成为了南明朝廷的“噩梦”。

不少“清黑”和“明粉”们在评价明末清初时期,汉民族“最大罪人”的时候,洪承畴总是会位列其中,成为排名位居前列之人,而这也正是因为洪承畴在清朝一统天下,荡平南明小朝廷的过程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在担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洪承畴安抚地方,招降、收编反清武装,对于清军平定江南及福建地区立下大功,与此同时,洪承畴也极为残酷的清剿南明残余,镇压反清起义,受到了江南地区人士的批判。

之后,洪承畴担任五省经略,全面指挥与南明永历政权的战争,在永历政权内斗以及孙可望投降后,洪承畴率领的清军开始占据绝对的优势,最终消灭了永历政权,而这也是南明小朝廷的最后一个政权。

至此,大清王朝正式完成法理上的统一,而在这期间,洪承畴可谓功不可没。

洪承畴去世一百多年后,被乾隆皇帝列在了《贰臣传》中。

洪承畴自投降清朝开始,深得皇太极、顺治、康熙三朝帝王的信任与器重,再加上功勋卓著,也得到了极高的礼遇与朝堂地位。

康熙四年(1665年),洪承畴去世,享年七十三岁,康熙皇帝特恩赐祭奠如制,谥号“文襄”。

然而,对于大清王朝一统天下如此重要的洪承畴,最终也沦为了政治的“牺牲品”。

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皇帝为了进一步缓和民族矛盾,加强满汉之间的团结,同时瓦解汉族的反清情绪,进一步统一思想,并且巩固自身统治,下旨编纂了《贰臣传》,收录了明末清初在明清两朝为官的人物120余人,用以警示世人。

洪承畴也被列入《贰臣传》之中,并且被收录在了“甲编”之中。

能够编入甲编的,都是对于清朝赤胆忠心,功勋卓著之人,包括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寿等这些为立下赫赫战功之人,都在甲编之中。按照乾隆皇帝的说法:

“所以至有二姓者,非其臣之过,皆其君之过也。”

所以乾隆皇帝肯定的功绩,否定的是气节,而这归根结底还是政治统治的需要。

只是可怜了洪承畴,自己在世的时候被明朝遗民不断批判,去世后一百多年,再次为清朝君主树立为反面教材,如果洪承畴泉下有知,必然是非常的不快。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陆抗羊祜真正军事才能如何?能否跻身三国顶级统帅?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陆抗和羊祜这些比较后期的武将,大家想必了解的不多,但是这些人也非常的不简单的,真实很厉害的,那么假如这些人生在刚好是正三国时期,那么这些个陆抗羊祜能不能算得上是三国时期的顶级统帅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他们的军事才能有多强吧!陆抗与羊祜(hù),是三国末期的两位著名军事将领,分

  • 虞姬、绿珠这样忠贞的女子为什么没入选四大美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的四大美人其实大家都知道的,什么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啊这四位了,但是这四位其实除了美之外并没有多的优点和值得后世去学习的地方,那么像一些比较忠贞的虞姬、绿珠这样的人物反而不是什么四大美人了,她们一样很美啊,而且有更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为什么她们不能成为四大美人呢?下面就着这些问题我

  • 御医不用阉割,有俸禄有官职,为什么却没人想当御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古代进宫这件事情应该是很多人毕生的愿望吧,不管男女,女的进去当宫女,男的进去当太监,但是其实很多时候都有无奈的啊,我们也不多说了,来说说今天的主角御医吧,话说御医也不用像太监一样阉割,又有高俸禄和官职,但是大家也许都听说了,那就是其实并没有太多人愿意去当御医,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下面就着这些问

  • 夏商都是称“帝”的,为什么到了周又称“王”呢?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历史上称王称帝这件事情其实挺复杂的,如果真要细细研究的花,估计要研究好久了,但是今天我们只说这其中的一些比较简单点的事情的,那就是大家都知道在夏商这个朝代都是称“帝”的,但是到了周朝之后却又变成了“王”了,那么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下面我们不妨就

  • 罚写文言文悔过书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小的时候最害怕的就是写悔过书了,也就是检讨,自己做了错事,正确情况下,家长老师自然是不能动手打人的,虽然这种现象无法避免的,毕竟不体罚的思维还不是很深入人心。不过如果要说写检讨,可能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严重的,谁也不愿意写,然而最近却有一个小孩,写悔过书写成了文言文,这又是怎么回事呢?4日,上课

  • 梵蒂冈教皇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就是梵蒂冈了。虽然这个国家很小,但是却充满着很多神秘的方,可别看这个国家小,领土小,但却是一个非常富裕的国家,而且就算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对这个国家也是要恭恭敬敬的。这个国家最高领导人就是我们熟知的教皇了。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梵蒂冈,了解一下教皇吧。梵蒂冈简介梵蒂冈

  • 溥仪真实的文化水平有多高?真的只有初中水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溥仪作为我国封建王朝的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要说他的文化水平,单看后来的登记可是没有用的,毕竟他也是当过皇帝的,虽然并没有太大的作用,但是从小生活在故宫里,接触到的都是古代大家的字画文章,学习的时候的老师也一定是最好的,如果按照后来的文化水平去衡量的话,其实是不可靠的,毕竟从皇宫里出来的皇帝,文化水平

  • 官渡之战深度解析,袁绍战败的真正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官渡之战彻底改变了东汉末年群雄割据的局面,曹操奇迹般的击败了他统一北方的最大对手,可能此前曹操也没想到这场胜利会来的这么快。袁绍可谓是坐拥天时地利人和,但最后却是惨败曹操之手,很多人分析袁绍虽然兵多但心不齐,所以一击便散,但这并不是袁绍失败的主因。曹操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把战场上的被动化为了主动,而且

  • 古代穷人娶不到老婆怎么办?官府会管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古代并不是可以三妻四妾,正妻还是只能有一位,其他的全都是妾,但是这也是对于那些有身份地位的人来说才可以做的,毕竟她们都是要靠自己养的,她们自身没有任何的谋生才能,只能依附于自己。但是这样一来,对穷人就很不友好了,如果本来女性比例就少的话就更不好了,很多穷人可能根本就娶不到妻子,那这样的事情,古代的官

  • 冥婚是怎么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冥婚这种事情,一听就让人感到一阵毛骨悚然,不管是在电影当中的情节,还是各种民间传说,一旦有冥婚出现,那么前提必定是有死人,所以才会给人一种很阴森很黑暗的感受。但其实,冥婚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只不过是众多丧葬习俗当中的一种罢了。那么,真正的冥婚究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会产生冥婚呢?冥婚,顾名思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