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礼为何能影响中国三千年?

周礼为何能影响中国三千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426 更新时间:2024/1/18 22:15:42

说起我国古代著名的儒家经典《周礼》,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它是我国周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军事家周公旦所著作的,其本质是“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在我国的历代王朝中都非常推崇周礼,以至于周礼影响了中国历史三千多年,其中的奥妙耐人寻味。那么现在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1 、周礼的形成

《周礼》是儒家经典,相传为周公旦所著,是古代华夏民族礼乐文化的理论形态,对礼法、礼义作了最权威的记载和解释。周武王访姜尚而得天下,周公吐脯,天下归心,周礼的重点是礼贤下士,《周礼》所记载的礼的体系最为系统,既有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也有如用鼎制度、乐悬制度、车骑制度、服饰制度、礼玉制度等等的具体规制,还有各种礼器的等级、组合、形制、度数的记载。《周礼》六官的分工大致为:天官主管宫廷,地官主管民政,春官主管宗族,夏官主管军事,秋官主管刑罚,冬官主管营造,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是一部通过官制来表达治国方案的著作。

史载武王伐纣之后,周武王曾问箕子怎样治理国家,箕子陈述了《洪范》九畴,向武王传授了治国方略。武王灭商后第二年就死了,之后周成王继位,成王年幼,叔父周公旦辅政,为了避免局势不稳,周公旦制定了《周礼》,用来规范国家治理的礼乐制度。但直到西汉的景帝、武帝之际,河间献王刘德从民间征得一批古书,其中一部名为《周官》,《周礼》才重见天日。

【成语小贴士】周公之礼:相传西周初年男女滥情,但是周公发现这样不行,于是规定:男女在结婚前不能随便发生性关系,除非到了结婚当天才行。后来人们管这个叫“周公之礼”。

2 、孔子的倡导

而周礼之所以能被后世定为治国宝典,应该说主要得益于孔子的倡导。孔子生活在春秋末期,当时诸侯称雄,战乱不止,孔子开出的济世良方就是“克己复礼”,克己就是抑制自己的情绪,复礼就是恢复周王朝的礼制。试想,孔子生活在周代,他只能说是恢复周王朝曾经的礼制,除非他不想活了,才可以怀念夏商,提出要恢复夏商的礼制。当然,国家礼制的建立也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是周公旦提出了完整的礼制理论体系,才让孔子的克己复礼成为可能。孔子死后逐渐成为万世师表,他说过的话也成了金口玉言,历朝统治者就只能有延续而用份儿了。

【礼制小贴士】克己复礼:就是约束自己,使言行符合于礼的意思。出自《论语·颜渊》一章。“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孔子这里所说的礼,就是西周之礼。

3 、秦朝的暴政

战国后期,秦国逐渐强盛并最终战败六国统一中国。但秦国不讲仁义,不守礼法,仅举一例,就可以看出不得人心。在礼崩乐坏的战国时代,楚怀王熊槐是礼乐文明培养出的最后一代国君,公元前299年,秦昭襄王邀请楚怀王在武关会盟,然而他并没有前往,而是用武力挟持楚怀王至咸阳将其软禁,造成楚怀王三年后客死他乡,秦国把怀王遗体送还楚国,“楚人皆怜之,如悲亲戚”,此事成为楚国人心中的奇耻大辱,楚国从此和秦国结下了梁子。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秦朝。秦始皇采用的是法家韩非子的治国之道,他焚书坑儒,实行严法酷政,导致大秦帝国只存在了15年就二世而亡,而推翻大秦帝国的,就是楚霸王项羽,而项羽抬出的“义帝”,就是同样被称为“楚怀王”的熊心。楚虽三户,可以亡秦,秦王朝终于为自己的不守礼法付出了代价,成为不守礼制的反面典型。

【秦亡警示录】指鹿为马:《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于是,赵高就把不依附自己的朝臣都给杀了。如此“礼遇”正直大臣,不由得大秦帝国不灭亡。

4、 汉朝的推崇

秦朝之后,汉王朝建立,汉朝统治者总结秦亡的教训,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因此在文帝和景帝时推崇的是黄老思想,萧规曹随,无为而治。到了汉武帝时,又抑黜百家,独尊儒术,所谓独尊儒术,实际上就是尊崇孔子所说的周礼。风靡两汉的举孝廉制度,实际上考核的就是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周礼成为朝廷用人的标准。

【汉兴示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辩考:经过儒家专家、爱好儒学者长期辩论,严肃考据,董仲舒并未向汉武帝提出过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在《董仲舒传》中,也只是称为“推明孔氏,抑黜百家。”在《武帝纪赞》中,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其中的《礼》经包括《大礼》和《小礼》,后失传其一,并更名《礼记》。

5 、女皇的大周

中国历史到了大唐进入兴盛时期,唐王朝的统治者姓李,所以一开始尊崇老子的道教,但在治国理政上,还是推崇的儒家思想,沿用隋朝的开科取士,就是重用儒术的证明。到了女皇武则天时代,甚至改国号为大周,就是要恢复周朝的周礼。其实,武则天的武姓和周武王的武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周武王也不姓周,而是姓姬,但周礼在大周乃至大唐得到光复和弘扬却是不争的事实。

【礼义小知识】礼义之邦:中国古来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义之邦”。这里讲的是“礼义之邦”,而不是“礼仪之邦”,礼仪只是周礼的一小部分,不能代表全部,典籍依据:《诗》序:“变风发乎情,止乎礼义。发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王之泽也。”《礼记》:“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

6 、宋朝的理学

大唐盛极而衰,历史进入了两宋积贫积弱的时期。在北宋周敦颐和二程(程颢和程颐)的极力倡导下,到了南宋朱熹集周程之大成,确立了程朱理学,讲求存天理、灭人欲,三纲五常,将包含儒家思想的周礼推到了极致。在理学发达之前,“仁”是儒家中心思想,虽然是一种有等级尊卑的爱,但“仁”是以人性为基础。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以后,已带有浓厚的禁欲主义色彩。但因为宋太祖赵匡胤礼遇文人,定下了不杀文人的制度,两宋时期传统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理学小知识】三纲五常:《白虎通·三纲六纪》:“三纲者,何谓也?谓君臣、父子、夫妇也。”即所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汉·王充《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智、信也。”用来维护封建统治秩序。

7 、明朝的朱姓

明朝建立以后,吸取元朝短命的教训,恢复唐宋以来的开科取士,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以朱子理学教化民众。而明朝之所以采用朱熹的理学,除了两宋以来的历史延续外,更重要的是明朝皇帝姓朱,朱熹理学被认为是先人的启示和教诲,使得包扩周礼在内的儒学得到了延续。

【朱元璋教化民众小贴士】乡饮酒礼:乡饮酒礼是西周以来就有的一种礼仪,历代也有提倡,但大多没有认真实行。朱元璋把它作为实行教化、建立社会秩序的一项重要措施。《大明会典》记载:“洪武初,诏中书省详定乡饮酒礼条式,使民岁时燕会,习礼读律,期于申明朝廷之法,敦叙长幼之节。”定时聚会,“习礼读律”,是乡饮酒礼的主要内容。

8 、康乾的尊孔

清朝入关之后,作为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汲取了元朝民族对立造成速亡的教训,不仅尊孔祭孔,还开科取士,重用汉人,注重周礼教化,缓解了民族矛盾,顺治曾经特地批示:“朕自亲政以来,但见满臣奏事。”雍正对弘历说,你得罪谁也不要得罪天下读书人,看来后来成为皇帝的乾隆记住了。从康熙到雍正,再到乾隆,形成了一百多年的康雍乾盛世。

【康熙尊孔小贴士】三拜九叩:公元1669年,年仅16岁、刚刚亲政不久的康熙就采纳汉官的建议,去太学祭拜孔子。此前,历代帝王祭拜孔子,一般都是执学生礼,至多两拜九叩。但康熙不顾大臣阻拦,执意执臣礼,三拜九叩。之后,康熙又提出尊孔崇儒,以儒家思想治理天下。康熙的这一举措,拉近了与汉人,尤其是中原文化人的心理距离,让汉人在心理上认同了清朝统治。

从周朝到近代,直至今天,周公之礼影响了国人三千年,这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根,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源泉所在。都说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能够连续三千年不断线,这在世界历史上也绝对是一个奇迹。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苏妲己是什么神?揭秘苏妲己为什么不能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封神演义》小编觉得这本小说就是在搞封神了,前前后后也不知道封了多少神,而且连纣王都封了神,叫什么“天喜星”,专门掌管婚嫁的,申公豹也封了神了,那么这个妲己封神了没有呢?假如没有的话,那么为什么没有封神呢?下面依据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感兴趣的网友不要错过!在封神演

  • 封神榜的结尾,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封神?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一整本的《封神演义》,出现了非常多的人物,基本上也就划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商,一个是周。最终的结果自然是周的胜利,灭掉商朝建立周朝。而姜子牙最后封神的时候,却让很多人产生了很多疑问,比如纣王为什么能封神,妲己为什么没有,姜子牙自己为什么也没有?但是今天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很多人其实并不想要封神?一

  • 古代有些宫女为什么要认太监做干爹?背后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宫女和太监,作为我国古代皇宫中的两种人群,他们平日里自然是少不了会有接触的,但其实他们的命运都会比较惨,太监就不用说了,宫女在皇宫处处都是规矩,遇上一个好一点的主人也还好,要是遇上一个脾气大的,也没几天好日子过。而且宫女如果想要出宫,也只能慢慢熬到年纪大了,放出宫去结婚。不过为什么在宫里的时候,有些

  • 欧阳锋的师父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西毒欧阳锋的名号,熟悉金庸武侠的人一定都不陌生,他虽然与东邪南帝北丐齐名,但是行事与立场却很明显不是名门正派的作风,而且他的蛤蟆功虽然厉害,但是也是一个邪门歪道,为人所不齿。不过欧阳锋武功既然这么厉害,那他的武功又是跟谁学的?欧阳锋的师父究竟是什么人,难道真的是丁春秋吗?一起来看看吧。熟悉金庸武侠小

  • 麦克阿瑟在历史上的评价为何不是很高?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的陆军五星上将麦克阿瑟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但是纵观历史,对于老麦的评价似乎不是很高,但也不是很低。导致这种原因主要就是因为老麦的一生黑点可不少,而且每一个黑点都是有着致命奇效的。光是带着巴顿和艾森豪威尔吧坦克和骑兵调动去镇压一战老兵,自己却站在豪华轿车中上蹿下跳的指挥就

  • 古代强大的阿拉伯军队为何战斗力极速下降?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公元7世纪到8世纪期间,阿拉伯的军队迅速崛起,成为了横扫四方的强大军事力量。在阿拉伯最鼎盛时期,势力范围从大西洋沿岸一直延伸到了中亚河中地区。然而在之后的200年时间里,阿拉伯军队实力就开始直线下降了。虽说其后裔的政权和帝国众多,但阿拉伯人本身在军队中的地位却是越来越低。那么着究竟是什么原因呢?阿

  • 开封地下真的有十三层吗?开封城摞城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城摞城”,说的就是古代王朝更迭之后,新的朝代建立在旧的朝代之上,那么原本的旧朝自然就被新朝的建筑取代,这也是很寻常的情况。不过开封却一直都有“十三层”的说法,意思是开封的地下一共有十三层,是十三个不同的朝代,因此城摞城的说法也算是为开封量身定制。不过

  • 我国明朝时期是如何处理倭寇战俘的?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丰臣秀吉,这个名字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比较耳熟了,这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当丰臣秀吉将整个日本统一之后,他一直觉得日本这么个小地方会限制日本的发展,于是开始打着向外扩张的心思了。他的想法很简单,现实灭了朝鲜,然后再灭掉中国,再灭掉印度,最终建立亚洲境内最强大的帝国。说做就做,于是日本就发动了

  • 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实力如何?她才是西天取经的主导人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应该是出场频率最高的一位神仙了。从孙悟空出世,到最后圆满完成取经任务,中途能多次看到观音的身影,可以说观音菩萨贯穿了整个西游记的剧情。其实纵观整篇小说,可以发现观音菩萨才算是安排唐僧等人西天取经的主导人。当年孙悟空大闹天宫,天庭众仙一时都对这只猴子束手无策,还是在观音的举荐下

  • 筷子夹汉堡广告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杜嘉班纳事件刚刚过去没多久,想必很多人也一定都还记忆犹新,原本很多工作人员,为了一场大秀准备了很久,每日忙的昏天黑地,却因为自己家的一则广告,和设计师的不当言论,被推上了风口浪尖,没有一个明星再愿意参加这场秀,最终一切的努力都泡了汤。然而时隔几个月,汉堡王却犯起了同样的错误,以极其夸张和愚蠢的方式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