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成吉思汗为什么留不住郭靖?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成吉思汗为什么留不住郭靖?背后原因究竟为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4/1/16 11:44:51

郭靖可以说自小都在草原长大,他的所有的朋友,他的母亲,都在草原,我们知道一个人小时候成长的环境是很重要的,这会影响到他的一生,但是,一直生活在草原的郭靖,最终却选择了离开,不管成吉思汗给他什么样的荣耀,郭靖最终的选择还是义无反顾的离开。为什么郭靖会有这样的选择?他为何没有受到太多成吉思汗的影响呢?

成吉思汗将女儿许配给他,招其为金刀驸马,还封他为威权赫赫的万夫长。可以说,成吉思汗几乎穷尽了所有可能的激励手段,而郭靖也得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我奋斗所能够获得的一切功名利禄,但为什么这一切还是留不住郭靖呢?一个人愿不愿意长久地为一个组织效力…成吉思汗将女儿许配给他,招其为金刀驸马,还封他为威权赫赫的万夫长。可以说,成吉思汗几乎穷尽了所有可能的激励手段,而郭靖也得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自我奋斗所能够获得的一切功名利禄,但为什么这一切还是留不住郭靖呢?

一个人愿不愿意长久地为一个组织效力,主要由四方面的因素决定。

第一,组织是不是拥有一个有能力,有魅力的领导者。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只有具备卓越领导能力的领导者,才能带领组织成长壮大。也只有这样的领导,才能让下属心服口服,死心塌地地为组织效力。

第二,组织是不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一个欣欣向荣的组织,置身其中,个人的发展当然也是“水涨船高”了。反过来,如果一个组织前景黯淡,根本不可能发展壮大,甚至连基本的生存都不能维持,朝不保夕,即将分崩离析,怎么还可能留住人心呢?所谓“树倒猢狲散”,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人是否在组织中拥有施展才能的平台。这一点十分重要,如果个人却没有合适的岗位,那也只能眼睁睁看着组织飞速发展,同事们奋勇争先,建功立业。那不是一般的无奈,没有人甘于只当一个旁观者。更何况,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呢。

第四,与团队成员的关系是否融洽。这种关系包含上司、平级同僚、下级等方面。任何一个方面的关系不够融洽,或者各个方面综合起来不够融洽,都可能让人心生去意。接下来,我们对照这四个因素,来一一分析郭靖所处的状况。郭靖自幼随母亲来到蒙古草原,亲眼看着铁木真的部落由小变大,由弱转强,逐渐统一了蒙古,而且对强敌――金朝和宋朝也逐渐占据了战略优势。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组织,显然拥有美好的远景。这种发展的趋势,即便是战略感觉不很敏锐的人,也能比较容易地看出来。事实的发展也正是如此,蒙古最终灭金吞宋,成就了一统天下的霸业。

所以,郭靖所处的组织,可以说是任何人梦寐以求的处在上行通道的组织。组织的领导者铁木真从底层起步,历尽千难,聚拢人才,日趋强大,成为万众归心的成吉思汗。在这个过程中,铁木真过人的领导天赋起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哲别本是敌对部落的一员猛将。在双方激战中,曾射杀多名成吉思汗的部属,甚至连成吉思汗本人也被射中颈部,差点成为哲别箭下之鬼。成吉思汗的部下恨不得将哲别碎尸万段。但成吉思汗精通激励之道,以博大的胸怀收服了哲别。后来,哲别屡立战功,成为成吉思汗部下独当一面的万夫长。连敌对者都能收服,为己所用,所以,把成吉思汗归结为有能力、有魅力的领导应该是毫无异议的。郭靖为人忠厚仁义,再加上武艺超群,深得众人景仰;郭靖的师父哲别在成吉思汗帐下深得重用,一直对他照顾有加;郭靖和成吉思汗的四子拖雷自小是玩伴,也是生死之交的安答;成吉思汗的爱女华筝对郭靖一往情深,也是多方维护,关爱绵绵。

成吉思汗本人对郭靖恩遇之隆,即便是土生土长的蒙古人也难忘其项背。他不但将爱女华筝许配给他,封他为金刀驸马。当然,郭靖在组织中也不是没有对头。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就对他极不友好。但综合比较而言,郭靖在整个组织中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从以上几个因素来看,郭靖所处的组织远景美好,领导者英武无双,人际关系和谐,个人也获得了非常有利的位置,拥有广阔的平台,能够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学。郭靖虽然是汉人,却自小在草原长大,能够为这样的组织和领导者效力,应该是不可多得的良好际遇,但成吉思汗却终究留不住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成为自己征服宋朝路途上的拦路强敌。

成吉思汗精通激励之道,能够收服本是敌人的哲别,却留不住自小在本部落长大的郭靖,这是为什么呢?

郭靖绝对不是个见异思迁的不义之徒。这从他在黄蓉和华筝之间的痛苦挣扎中可见一斑。尽管他与黄蓉真心相爱,但却和华筝有婚约在先。郭靖为了重义守信,宁愿委屈自己的真实情感,宁愿深深伤害黄蓉,也要信守这份婚约。可见他离开成吉思汗,也不是背信弃义之举。而且,郭靖回到大宋,不过是一介平民。大宋根本不可能给他任何的平台和待遇,远不是成吉思汗的高官厚禄、远大前景所能比拟的。唯一的解释就是价值观的冲突,个人和组织的价值观的冲突。对于蒙古人来说,吞并宋朝是天经地义的,和攻占金朝、花剌子模没有任何区别。蒙古人和蒙古汗国之间个人和组织的价值观是高度一致的。但郭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大宋之人。他可以为成吉思汗进攻金朝、花剌子模效犬马之劳,却不能进攻自己的父母之邦。这就是郭靖的个人价值观和成吉思汗组织的价值观的冲突之处。

英明过人的成吉思汗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他一方面抱有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对郭靖的恩宠可以让郭靖死心塌地为自己效力。另一方面,他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予以防范。他假借灭金之名,却行攻宋之实,就是为了欺瞒郭靖。等到大军兵临宋朝城下,成为既成事实,郭靖就是一身万死也难以挽回了。另外,成吉思汗还扣押了郭靖之母作为人质。一旦郭靖反水,势必害了母亲性命。成吉思汗这两手确实厉害,郭靖差点中计。幸得郭靖之母李萍拆开锦囊,偷看密令,才获悉成吉思汗的阴谋。李萍为了不拖累儿子,自杀身亡,郭靖伤痛之余,更是少了牵绊,也更坚定了离去之心。

再好的待遇,再好的激励也不能消除价值观冲突带来的对立、对抗。个人和组织价值观的一致,是个人和组织能够良性互动,互促发展的根本性前提条件。这是每个领导者必须牢牢记住的铁律。反过来说,领导者只有深入了解下属个人的价值观后,才能决定是否委以重任,重点培养,否则就将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成吉思汗的教训是:只有个人价值观和组织价值观一致的人,才是组织真正能够长久依赖,委以重托的人。而忽略价值观的差异,甚至想要强行抹灭价值观的行为只能是适得其反。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攻打四行仓库的日军部队是什么部队?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不会亡,中国不会亡,你看那八百壮士孤军奋守东战场,四方都是炮火,四方都是豺狼,宁愿死不退让,宁愿死不投降。”这是抗战慷慨悲壮歌曲《歌八百壮士》中的歌词。这首歌创作与1938年,主要是纪念一年前发生在上海苏州河畔的四行仓库保卫战。如今因电影《八佰》再次引起国民现象级关注。

  • 草木灰有什么作用?古人是如何利用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所谓的草木灰,其实就是草或者木头等植物燃烧之后的灰烬。草木灰这种东西在现在人眼里那就跟灰尘没什么区别了,但是这东西放在古代,那用处可就太多了。在古代照明,做饭等等产生的草木灰可是非常多了,但是古人并不会把这些草木灰给扔掉,而是将其变废为宝,成为了生活当中随处可用的宝贝。古人最早将草木灰用在了种地上,

  • 木牛流马是什么东西?运作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诸葛亮,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自古以来他早已经成为了聪明与智慧的象征。早年期间,诸葛亮随着自己的叔父诸葛玄游历到了荆州,在叔父死亡之后,诸葛亮便在荆州隆中隐居了,过着一边读书一边农耕户口的生活。公元208年刘备三顾茅庐知遇之恩出山辅佐,同年又联合东吴的孙权在赤壁大破曹操百万雄师,最终形成了三国

  • 陪都设置的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有?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上的很多朝代,除了各自设立的首都之外,还有一个陪都。我国古代从西周时期开始,就出现了陪都。陪都的意思是什么?因为现代的很多国家,并没有陪都这一说,只有一个首都,所以很多人并不理解古代的陪都指的是什么。那么,就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一篇文章,了解一下,陪都在古代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存在。历史上设立陪都的原

  • 吐蕃古墓群是怎样的?血渭一号大墓有多令人震撼?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四大文明古国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中国、印度、埃及、巴比伦。有着古老传承的国家的历史源远流长,自然是有着兴旺时期,同时也形成了丰富飞墓葬文化。大家都知道,埃及最出名的就是金字塔了,算的上是埃及的标志了。埋葬了历代的法老。而我们国家古老的民族藏族,亦是有金字塔的。都兰吐蕃古墓群,就像古埃及金字塔

  • 司马昭的死和司马炎有无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司马昭虽然没有称帝,但魏国会被司马家替代,几乎已是板上钉钉。当时司马昭准备立司马攸继承王位,但并没有得到大臣的支持,后来才改封司马炎为晋国太子。仅仅一年后,司马昭便病逝,然后司马炎继承父爵,就这样代魏称帝,建立晋国。而司马昭的死因却成了谜,有人说司马昭是中风猝死,但真相已经无处可查。也有人怀疑司马昭

  • 扬州瘦马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看到“扬州瘦马”这几个字,很多人都能想到那首很有名的《天净沙秋思》,而且这几个字,只看表面的话,还是非常具有诗情画意的。但其实,真正的扬州瘦马,在古代并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美好,它有一个特殊的含义,指代的是明清时期一类特殊的人群。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才能被称为扬州瘦马?又为何要

  • 拿破仑与希特勒为何都要进攻俄国?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拿破仑与希特勒,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要说这两人的共同点是什么?那还真是不少。首先两人都是战争狂人,不过拿破仑却要文明许多。在就是两人都是一度政府了整个欧洲的存在,而且两人都在自己的霸业攻击了俄国,同时两人也都输给了俄国。那么俄国到底有着什么东西吸引着他们呢?迫使这两位战争狂人都进攻了俄国。接

  • 花木兰是唐朝人,还跟随薛仁贵出征?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花木兰是什么朝代的人,有很多解释都认为她是南北朝时期的人,人们也差不多都默认了这个设定,但是却有人有不同的意见,认为花木兰其实是唐朝时期的人物,而且还曾经跟随过薛仁贵出征。这种说法的来源是什么,有什么依据吗?为什么说花木兰是唐朝人,可是为何唐朝的历史上并没有这样一个女将呢?关于花木兰的身世,唯一参考

  • 腓特烈与拿破仑在炮兵战术方面有哪些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腓特烈大帝和拿破仑,这两位都是欧洲历史上排队枪毙时代的超级学霸,这两个人都有着一国单挑多国陆军强国联盟的壮举,都是利用着自己国民的血与肉铸就了霸业。他们两一个是文艺范吝啬鬼,一个是理工科实干家,用着不同的炮兵战术在战场上打基础了不同的乐章。那么腓特烈与拿破仑在炮兵战术方面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