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慈禧太后吃惯山珍海味,为何会对窝窝头情有独钟?

慈禧太后吃惯山珍海味,为何会对窝窝头情有独钟?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2471 更新时间:2024/2/5 17:26:25

窝窝头是日生活中十分常见的一道面食,原料主要是以玉米粉黄豆粉为主,窝窝头具有刺激肠道蠕动的作用,但消化能力不太好的朋友就不要多吃了。关于窝窝头的起源目前还没办法确定,不过这个名称从明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窝窝头在北方更为常见,因为南方人喜欢吃口感松软的面食。可能很多人还不知道,就算是吃尽山珍海味的慈禧太后也对窝窝头情有独钟,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随着如今的生活条件变好,不少人吃惯了大鱼大肉之后,反倒是注重身体养生。比如平时多吃点粗粮好“刮刮油”。窝头是不少养生人喜欢的粗粮食物,当然经过如今的改良之后,添加了不少的精细粮,吃下去能增加肠胃蠕动,同时也能起到减肥的效果。可是,在古代窝头使用的全是粗粮制作。用老北京的话说“窝窝头,就是棒子面和杂货面的产物,吃一口喝上两碗水都难以下咽”,因此只有穷苦的平民才吃这个窝头。然而作为老佛爷慈禧,她却对这个粗糙的食物格外偏爱,其中到底有背景隐情?

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打进北京,慈禧和光绪从紫禁城一路西北出发逃难,逃难时肯定“凡事从简”,养尊处优的慈禧也不会免俗。野史当中记载,慈禧带着随从仓皇出逃之时,某天在路上突然老佛爷叫饿。然而“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太监们又怕八国联军赶上,对慈禧行大逆不道之事,所以也很为难。而慈禧出了名性格怪异,更没有确切的饮食规律。当时太监和宫女们全部吃过之后,慈禧才叫饿,又不可能路上生火做饭。所以随从和共同逃难的穷苦人家拿了点窝头。随从虽知晓窝头是玉米和杂和面,所以他们稍微加了点糖,以及其他的精细佐料。

慈禧饿极了,将这个大窝头全部吃完,而且还说:在紫禁城也从来没吃过这么可口食物。随后相安无事,慈禧来到了著名“乔家大院”。不多久八国联军退出北京,慈禧又是虎虎生威回到了紫禁城。回去之后,慈禧便怀念路上所吃的窝头,命令御膳房必须要做出一样的窝头。这些御厨可是傻眼了,如果按照当时慈禧所吃的窝头“标准”制作肯定会掉脑袋。这些御厨则奇思妙想,他们用40%的玉米面再加上50%精细面料,还加入10%其他的面料,不同的比例进行和面。

随后再将窝头的大小,改成成人大拇指同样的尺寸,蒸好后外面涂上一层黄色的甜质。老佛爷吃到这个改良的窝窝头之后,也是觉得比较满意,当然肯定无法与逃难时窘迫相比。所以老佛爷在1908年逝世之前,几乎每个月都要御膳房,做个一两次这种改良的窝窝头。随着满清的垮台,慈禧喜欢吃窝头传闻也也被民间所知晓,大家都骂慈禧:放着山珍海味不吃,偏要吃这些低贱食物,更加深了慈禧在大众心目中的恶劣影响。

只是不少人却不知道这其中的背景,慈禧之所以会喜欢吃窝头,那是因为御厨早就“偷梁换柱”。慈禧吃的小窝头类似于如今的包子或者是还未发酵的面包,整体松软可口还有甜味。这些都是御膳房的大厨,为了保住性命而想出的方法,既讨得了慈禧的高兴,同时也能完成任务。可是这件事情越传越广,就变成慈禧是个喜欢吃窝头的“老妖太后”,反倒是小窝头成为美食流传下来。

撰稿人:扬州小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史记里面说的张良拾履到底是不是真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史记》大家也知道的,现在很多的学术啊什么的都会拿《史记》做为参考,所以《史记》的东西很不错了,但是也有质疑的声音,说《史记》的东西不太准确,就好比《史记》记载了“张良拾履”这件事情,那么这个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确切的说,这个

  • 古代为什么会出现挂羊头卖狗肉?宋徽宗时期曾禁止屠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挂羊头卖狗肉这个成语相信大家都有听说过,意思是指表里不一。不过古代的确有发生过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宋徽宗时期曾下令禁止屠狗,而当时又有吃狗肉的习惯,所以就有肉贩想在狗肉中牟利,富贵险中求,所以才会发生挂着羊头卖狗肉的事情。当然,这种事放在现代已经很少发生了,下面就为大家简单讲讲

  • 罗马最著名的军团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古罗马最著名的武装力量就是著名的罗马军团了。军团的数量在早年的古罗马共和国时期不断很稳定,所以在当时很多军团没有属于自己的番号。但是通过凯撒的《高卢战记》可以了解到7、8、9、10军团是被凯撒带到了高卢地区的,所可以肯定的是,这几个番号肯定是一直存在的。在两次大内战时期,各方都大力扩军,所以军团的数

  • 罗马军团编制是怎样的?有多少兵力?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古罗马军队队列其基本单位为支队,每一个小队会构成一个组,将他们与故希腊的方阵混淆在一起是一种极其普片的误解。古罗马步兵支队战术的出现使得战斗力更加合理化:1、防止挥舞武器时遭到阻碍。2、为能迅速移动,各支队之间留出容纳一支部队通过的空间。3、可以换下伤亡惨重的部队。4、可以应对敌人的移动。每横列40

  • 古代的阁老是什么职务?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有听到过阁老这个词语没有,小编好像偶尔听到过,哈哈,其实感觉这个词的意思就是那种很有威信的人,也指年纪比较大一点的人,所以是那种很族中长老这样的感觉,感觉应该是没错了,那么可以仔细来分析分析这个阁老到底是什么职位吧,下面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不同朝代,阁老这个称呼对应的职位不同

  • 楼兰现在还有后裔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楼兰古国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突然消失的神秘国度,在很多古诗当中,都曾经有“楼兰”的出现,楼兰一直都被看作是一个需要“攻破”的地方,这里设计到一些历史典故,因为楼兰属于必争之地,而且又是墙头草,所以如果西汉能够攻破楼兰,那么对战况来说自然是非常好的。只是它后

  • 皇帝的平均寿命为什么很低?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会有不少人觉得,古代的皇帝每天都是锦衣玉食,身边又有最好的太医,生活是非常的舒心,所以自然年会高寿,就算不会每个人都长命百岁,但是活过五六十岁应该没什么问题吧?但是,真实的情况是,皇帝的平均寿命其实比普通人的平均寿命还要短。是不是根本不敢相信,皇帝的平均寿命居然还没有普通人高,这到底是为什么?对

  • 历史上马人望是谁?皇帝看到他也要敬让三分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马人望曾任后晋青州刺史,但青州被辽太宗攻破后马人望也被活捉。但马人望誓死不降,辽太宗觉得马人望为人还算忠诚,便将他释放此后长期居住在医巫阎山。马人望从小聪明机灵,勤奋好学,成年后以才学著称,后来在辽道宗时期中了进士。凭借自己刚正不阿、大公无私的做事准则,马人望深受百姓爱戴,就连皇帝也会有求于他。可能

  • 中世纪欧洲的蜡烛是不是非常贵?是不是只有贵族才能用得上?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蜡烛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这个玩意现在谁用啊,就算是偶尔的停电,也会搞什么应急照明,不会用什么蜡烛的,但是在以前蜡烛这个东西是真的挺实用的,是照明的好东西了,小编感觉是人人都用得起啊,但是最近有人发现了,那就是话说这个在欧洲的中世纪啊,这个蜡烛好像十分的昂贵,一般人都是用不起的,除了贵族,那么这到底

  • 罗马最强的是第几军团?扎马会战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要说再古罗马时期哪个军团是最强的?其实这个很不好进行对比。因为古罗马有着狠多很多的军团,每一支军团都相当于是一个诸侯国,实力绝对不会说比哪一方强多少或是弱多少,他们之间彼此的存在就是为了互相制约。但是如果说硬要扯出一个最强的古罗马军团的话,那小编个人意见就是那支打败了迦太基汉尼拔的古罗马军团,西庇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