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的祖先是谁?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出答案

匈奴的祖先是谁?司马迁在《史记》中给出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晴天 访问量:4115 更新时间:2024/1/24 13:03:00

匈奴在历史上,曾是北方十分强盛的游牧民族,在秦末汉初之时称霸了整个北方。此后和汉朝之间的战事不断,整个汉匈战争更是持续了130余年。据说匈奴的祖先和夏族同源,夏朝灭亡以后,夏后履癸后裔逃到北方,然后吞并了几个部落,最终形成了匈奴一族。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的说明,目前想要了解匈奴的起源,也只能通过这些古籍了,司马迁的这番说法到底有何依据呢?

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中开篇就写道:“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唐虞以上有山戎、猃狁、荤粥,居于北蛮,随畜牧而转移。”

就是说,匈奴是夏朝王室的后代子孙。夏朝之前,是山戎、猃狁、荤粥这些少数民族居住在那个北部蛮荒之地。夏朝的时候,这里被夏朝王室的后代取代,也就是淳维,后来就发展成了匈奴。

司马迁说匈奴是夏朝的后裔,但是并没有说为什么匈奴是夏朝后裔,也没有说夏朝后裔是怎么取代山戎、猃狁、荤粥这些民族,住到北疆的。其间经历过哪些事情?北疆原来的居民山戎、猃狁、荤粥到哪里去了?是被同化了,还是举族搬迁了?

司马迁只做出这个结论,并没有提供相关的证据。司马迁不提供证据,有两种可能:一是找不到证据,二是不需要证据。

找不到证据,原因很简单,因为从夏朝灭亡,到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少说也有1500年的历史。如果是当下资讯发达的时代,就算有1500年的历史,历史记录也是能找到的。但是那时候资料却十分有限,有可能文字都还没有成型(虽然传说仓颉黄帝时期就已经造字,但我们现在能找到的最早的文字资料,还只是出现了商朝的甲骨文。因此,究竟文字是从什么时候出现的,并不清楚),司马迁不太可能得到文字资料,他能得到的,只是民间传说。就算得到的是文字资料,那些文字资料也未必可靠。

因为找不到证据,因此司马迁干脆不去证明。

为什么又说司马迁不需要证明呢?因此在司马迁看来,如果要去找证据证明,那么他所讲的,别人反而会怀疑。不去证明,别人反而无话可说。说了就说了,说了就是结论,司马迁想要达到的是这样的效果。

那么,司马迁说匈奴是夏朝皇室的后裔,这个话说得对不对呢?

司马迁找不到结论,我们当然也找不到结论。不过,我们可以来考虑另一个问题,假如司马迁本人对事情的真相也不确定的话,他为什么却言之凿凿地说匈奴是夏朝的后裔呢?

我认为司马迁之所以这样说,更多的是一种“微言大义”的表达。

司马迁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司马迁在《史记》中,对好几段历史进行了特别的强调:一是舜禹的禅让,二是武王伐纣,三是周公辅政,四是孔子以匹夫担责天下。

司马迁强调的这几点,所要表明的是“德政”的重要性。君王应该以“德”安天下,天下应该“有德者居之”。因为舜有“德”,所以尧自觉地把帝位让给他。周武王因为“有德”,所以他能够取代商纣,获得“天下之主”的位置,受到天下拥戴。周公虽然独掌朝政,但是他“有德”,因而获得天下人认可。孔子虽然只是一个知识分子,但是积极地向诸侯们推荐“仁政”,也就是“德政”,这就是担责天下的表现。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司马迁写历史书,他想表达的也就是对于当下问题的看法。他写匈奴,所要表达的,也就是他对匈奴的看法。

司马迁怎么看匈奴呢?我们可以从他对待李陵的态度就可以看出来。

不错,司马迁和李陵确实是好友。司马迁为李陵辩护,掺杂着个人情感。但是,这其实也是司马迁世界观和价值观的呈现。司马迁认为,四海是一统的,就算是匈奴,和中原人都是从一个老根上发芽产生的,两个民族属于同宗同源。对于匈奴,作为上邦大国的汉朝,应该满怀德政。并不是说不能打匈奴,打是必要的。但是打不是目的,目的是和平,是老百姓的安康幸福。

为了追求这个安康幸福,就应该想办法实施“德政”,以德服人。李陵虽然投降了,但是李陵在匈奴,是可以用“德政”感化匈奴单于,实现汉匈两国的和平安宁的。杀李陵全家,是没有道理的。

所以,虽然司马迁其实并不肯定匈奴是不是夏朝的后裔,但他却能那么确定地把这件事写出来。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资治通鉴为什么说诸葛亮寓居襄阳隆中而不是南阳隆中?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长久以来,现如今的襄阳和南阳一直都在争论,诸葛亮当年躬耕之处到底是在什么地方,两方各执一词,说的都很有道理,好像都没什么问题。毕竟时隔一千多年,中间经历了那么多的王朝,会发生很多变化这也是很正常的。不过在资治通鉴里面,却说诸葛亮是寓居襄阳隆中而不是南阳隆中,这是否说明,襄阳才是诸葛亮躬耕之地呢?

  • 兵马俑中间的墙为什么不能挖?里面有什么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不管是在什么时候看到兵马俑,在现场也好,在照片上也好,我们都可以注意到,考古学家们挖出来的只是那些有人俑马俑的地方,而在这些各种俑之间,还有一个长长的土堆墙,这个是从来都不挖的。为什么会这样,这些土堆里面难道有什么东西吗,如果没有为什么不挖出来呢?墙中间到底有什么秘密吗?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称为"世界第

  • 高太公为何要撵走猪八戒?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看到标题中的这个问题,用现在人来说,这个看脸的时代,高小姐怎么可能会爱上一头猪呢?如果猪八戒有着吴彦祖一样的颜值的话,或许还会得到高小姐的青睐。可是各位朋友不要忘了,西游记成书于什么年代,是明代中晚期,一个程朱理学占主导,讲究三纲五常的年代。老公是谁不要紧,谁是自己的老公就爱谁。但还是避不开一个问题

  • 古人婚姻自由吗?先秦时期是婚姻自由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可能都以为,古代人结婚是非常不自由的,只能依照父母之命,家里人说让嫁给谁,娶谁,就必须这样做。这其实都是后期的情况,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婚姻制度,就像是人们对待寡妇的态度,一开始寡妇改嫁也没什么,但是后来因为理学的兴起,才格外注重“贞节”。其实在先秦时期是婚姻自

  • 高太公为何一定要将猪八戒干净杀绝?这其中有着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原著当中,高老庄的高太公不怎么待见自己的女婿猪八戒,前前后后请了有三四个和尚或是道士来享福这猪妖,目的不仅仅只是敢猪八戒走,更是要斩草主根,想要将猪八戒给消灭了。行者道:“这个何难?老儿你管放心,今夜管情与你拿住,教他写了退亲文书,还你女儿如何?”高老大喜道:&

  • 老鼠精取唐僧元阳,如来为什么不管?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老鼠精在《西游记》里面算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妖怪了,她虽然是妖怪,但是却和如来有很大的关系,甚至和唐僧也有关系,而老鼠精取人元阳修炼,取了唐僧的元阳,这件事情如来却一点也不管。唐僧可是如来取经的唯一人选,他难道不怕唐僧因此丧命吗?为什么如来根本不阻止不插手这件事情?虽然说,唐僧失了元阳,并不影响其成佛。

  • 孔子的父亲姓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若是问孔子的父亲姓什么,那么肯定就会有人会说了:“这不废话么,淡然姓孔了”。然而事实上,这个答案是错误的。根据史料上的记载,孔子的父亲叫做叔梁纥。那么这是个什么情况呢?难道不是应该是孔纥或孔叔梁纥吗?这就涉及到秦朝之前的姓氏问题了。在夏商周时期,姓和氏是分开的,一般一个大姓下

  • 西游记的巨灵神为什么那么弱?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巨灵神是《西游记》中设定的一个天将,在天庭出兵擒拿孙悟空的时候出现,作为李靖部下,又是抓孙悟空的先锋大将,巨灵神有这样的地位自然也是一个很厉害的神仙,只不过后来却被孙悟空打了回去,这个先锋实在是有点窝囊。但是,我们知道,西天取经本身就是策划好的一件事情,所以巨灵神真的就有这么弱吗?会不会就是故意输掉

  • 18世纪海盗们的生活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们现在的历史视野当中,有很多事物都是被扭曲过的,就比如说海盗。经过了各种小说、影视作品的不断渲染,很多人对于海盗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的特殊职业形成了一个固化的印象,甚至可以说这是一种偏见。通常的说,脸谱化的海盗形象多少都会有一些戏谑的味道在里面,酗酒、粗鲁、腿上接着木质假肢,肩膀上站着只聒噪的鹦鹉

  • 中国狮子鹅有多凶?军队中的鹅步是从何而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大肥鹅经常会给人一种憨态可掬的感觉,然而事实上,鹅的领地意识非常的枪,只要大鹅觉得你入侵了它的领地,甚至你与它进行对视,那么很有可能这只鹅会主动过来跟你干架。鹅与看门狗和大公鸡并成为“农村三霸”,可见大鹅的战斗力有多强大。鹅在世界历史尤其是军事史上还是有贡献的,历史上曾多次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