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匈奴都被汉化了吗?

匈奴都被汉化了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4244 更新时间:2024/2/14 17:32:11

汉朝和匈奴之间的战事长达百年,最后从人口上来说匈奴算是损失惨重,今后再也难以对汉造成威胁。不过匈奴并没有被全部消灭,南匈奴多数是被汉化,那北匈奴此后去哪了呢?自从东汉皇帝击破北匈奴以后,匈奴不在成为边境隐患,取而代之的则是鲜卑族的崛起。原本匈奴控制着鲜卑,等匈奴衰落后鲜卑顺势发展壮大了起来,造成了新的边患问题。那匈奴最后究竟是何去何从?

匈奴是曾经活跃于我国北方的一个少数游牧民族,几千年前,他们和北方的山戎、北狄等少数民族一样,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

匈奴人也是夏朝的遗民。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山海经·大荒北经》也称:犬戎与夏人同祖,皆出于黄帝

匈奴人性格粗狂,擅长骑射,被誉为草原雄鹰,他们曾经建立起一个很强大的奴隶制国家,并与中原的汉族王朝分庭抗礼,西域诸国一时也是臣服于他们。

匈奴人兴起于公元前3世纪,到秦汉之际发展到鼎盛。即使强大如秦始皇那样的千古一帝,也不得不派大将蒙恬北上,为了抵御匈奴人,修建起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秦长城。

匈奴人真正辉煌的是在西汉初年,冒顿单于建立起了匈奴帝国,他灭东胡和月氏,平定楼兰、乌孙及周边部族,控制了南起阴山、北抵贝加尔湖、东到辽东、西达葱岭山(今帕米尔高原)的广大地区。

匈奴与中原的王朝进行大规模的战斗也是发生在汉朝初年。公元前201年,韩王信投降匈奴。次年,汉高祖刘邦亲率大军征讨,结果在白登山(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被冒顿单于以30万骑兵围困七昼夜。

后来,刘邦用陈平奇计逃脱,之后不得不采用与匈奴和亲的政策来维持北方的安定。其后的文、景诸帝也是沿用和亲政策得以休养生息。

到了汉武帝时,雄心勃勃的汉武帝,经过精心准备后,派出了大将卫青、霍去病向匈奴人发起了攻击。

兵强马壮的汉军对匈奴人进行了大规模的打击。卫青深入匈奴腹地五百里,伊稚斜单于仓促应战,结果遭到大败。霍去病率部深入沙漠千里,突袭匈奴,杀敌七万余人,一直追击到了狼居胥山(今蒙古肯特山)。

匈奴人遭到汉武帝的连续打击后,势力开始衰弱,至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匈奴国已经完全退出漠南地区,自此再也无法对中原王朝构成威胁了。

公元前60年,汉朝在西域建立起了都护府,进一步加强了在西域的管辖力。与此同时,匈奴内部也发生了争斗,并分离为南北两个单于国。郅支单于获胜占据漠北,呼韩邪单于在公元前51年南下归附于汉朝。

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迎娶汉朝王昭君。南匈奴归附于汉朝后,汉朝每年都要赏赐给南匈奴大量的钱财粮草。南匈奴的贵族子弟也纷纷来到中原学习汉族先进的文化,百姓也开始与汉族通婚。

东汉时匈奴再次分裂为南、北匈奴。公元48年,南匈奴醢落尸逐鞮单于率众投降光武帝刘秀,后被安置在河套地区。就这样,南匈奴在汉朝的势力范围内,不断地被汉族和汉文化同化。

真正将南匈奴打乱并完全汉化的却是东汉末年的曹操。东汉末年,曹操当权时,有人担心南匈奴在塞内居住的久了,人口越来越多却不缴纳赋税,恐怕难以控制。

于是,曹操就把南匈奴人分为左、右、前、后、中五部,每部的贵族为部帅。自此,南匈奴的单于王朝终结,再也不是一个统一的政权了,但他们的王室血脉还在延续。

后来到了五胡十六国的时候,一个叫刘渊的人灭掉了西晋,建立起了汉国,而他的高祖父就是当年的南匈奴的单于羌渠,刘渊也是第一个入主中原政权的匈奴人。

总的来说,南匈奴人大多是与我国北方人民共同生活,并逐渐地融化于北方的汉族人民之中。

和南匈奴比起来,北匈奴的命运时候就要曲折了许多。由于北匈奴的叛服不定,让东汉下决心摧毁北匈奴。汉和帝刘肇永元元年,即公元89年,大将窦宪在稽落山大破北匈奴主力,单于逃走,20余万人投降。

两年后,汉朝大军与南匈奴、鲜卑部落联合,在金微山(今阿尔泰山)再次大败北匈奴,北匈奴单于仓皇向西逃走。从此,北匈奴就从中国古书中消失,再也没有见到有关他们的记载。

那么,北匈奴逃到哪里去了呢?

有人猜测北匈奴政权灭亡之后,幸存的北匈奴人可能被中原的汉族同化。可是,为什么在历史上没有关于北匈奴人这方面的记载呢?

在无法明确北匈奴的具体下落的情况下,一些学者开始相信北匈奴西迁的说法。

18世纪中期,法国东方学家德经提出了一个观点:战败的北匈奴人西迁到了欧洲,成为西方历史上的匈人。

匈人和匈奴人的名称听起来有些相似,活动地域也正好在古丝绸之路上,因而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他们是发源于同一个民族。

著名的历史学家吉本还把德经的这种观点写进了《罗马帝国衰亡史》,从此,这种观点便在欧洲学术界开始流行起来。

赞同说匈人就是北匈奴西迁过来的后裔这一说法的,也是因为史料里记载他们的容貌与蒙古高原的人很相似,并且性格粗狂,生性耐寒。而且他们从小就学习骑射,所使用的箭也与欧洲不同,带着铁头。

并且,有资料显示,北匈奴人在西迁进入欧洲后,揭开了入侵欧洲的序幕,并推动了欧洲各族大迁徙的角色。北匈奴人还与强大的罗马帝国先是对持,后来进攻罗马帝国,彻底地改变了欧洲秩序。

但是,也有人不同意匈人就是北匈奴人这种观点,他们认为西方的匈人只是借用了匈奴的名称,至于他们到底是不是北匈奴人的后裔,目前还没有充分的证据。

北匈奴人到底去了哪里?现在还没有人可以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但是,我们相信,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萧远山坑惨儿子萧峰?其手段还是比不上凌退思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萧远山算是把他的亲生儿子萧峰给坑惨了,萧远山武功极高,但智谋更胜一筹,他几乎是凭借一己之力让萧峰站在了整个武林的对立面。当然萧远山这样做都是为了向当年的带头大哥报仇,他明白萧峰是被汉人带大,让他对付汉人肯定是不现实的,所以只能出此下策一步步引到萧峰实行他的计划。不过萧远山还没到丧心病狂的地步,要说武

  • 为什么不修复圆明园?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圆明园,可以说这是每一位中国人,甚至是人类文化当中的一大痛处。清朝末年,政府无能,腐败不堪,国力衰退,西方列强入侵中国,把中国搅的是天翻地覆。而圆明园就正式在西方列强入侵中国的时候被焚毁的。无数的奇珍异宝被虐对,极度奢华的皇家园林被焚毁,怎叫人不心痛。那么话说为何我国不重建圆明园呢?这其中有什么

  • 刘伯温不差于诸葛亮,为何只被封为诚意伯?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刘伯温其实大家也知道的,还是很给力的,大家也懂的,他也算是历史上不可多得的人才了,很有治国之才能,说到诸葛亮这个人也不差的,在历史上也是数一数二的,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两个人其实差不多的,但是这个刘伯温和诸葛亮的历史出名程度却不一样,诸葛亮要好很多的,那这个刘伯温好像只封了一个诚意伯,那么具体是

  • 圆明园罹难159周年纪念日,圆明园是如何被毁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圆明园我们都知道,建设于清朝时期,一直都有“万园之园”的美誉,其中收藏有无数件奇珍异宝,园中也是美不胜收。然而就在159年前,却遭遇了一次灭顶之灾,珍奇宝物被洗劫一空,园内也是被毁的破败不堪,而现如今,一百多年过去了,曾经辉煌的圆明园早已经成了一片废墟,但是这片废墟却依旧留存

  • 马王堆墓主老太太名字搞错了什么意思?不是辛追夫人?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都以为,马王堆出土的那具女尸就叫做辛追夫人,这也是根据考古学家们的解读,我们才知道的。然而就在最近,却发现原来叫了几十年的辛追夫人居然是错的?当年解读出来的辛追夫人这个名字,原来是因为认错了字导致的,其实她不是叫辛追夫人?那这位夫人到底是叫什么名字呢?马王堆在发掘后的47年里,各方

  • 古代的冷宫真的很可怕吗?为何进去的妃子都疯掉了?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如今很多人都非常喜欢看古装剧,在我国历史上,皇帝的后宫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这也正所谓后宫佳丽3000。然而事实上,后宫的生活是非常残酷的。虽然表面上来看,那些嫔妃皇后都是光鲜亮丽的,吃得饱穿得好,又有人伺候。但是其实是为了能够更好的得到皇帝的宠幸,她们之间也经常在暗地里勾心斗角。而且一不小心犯了错的

  • 云中子是十二金仙吗?云中子的真实身份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云中子在《封神演义》当中,绝对是一个相当厉害的人物,他一出场就带走了姬昌刚收的义子雷震子,而且雷震子下次出现的时候,实力大增。云中子是元始天尊的门人,但是似乎大家都对云中子十分尊敬,所以很多人也对云中子的辈分感到困惑。那么云中子在阐教到底是什么辈分的人呢?云中子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什么?很多人还是非常羡

  • 欧冶子还有几把剑存世?欧冶子铸造过什么名剑?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欧冶子是历史上一位非常有名的铸剑师,很多看一些动漫或者玩游戏的人,或许听说过这个名字,而对古代名剑感兴趣的人,更是一定会对这个名字很熟悉。欧冶子作为铸剑大师,相传他曾经铸造过很多历史上有名的名剑,那么你知道有哪些名剑吗?这些名剑至今还有没有依然存世的,分别是哪些呢?一起来看看吧。欧冶子春秋末期到战国

  • 耳环原本是刑具?耳环最开始具有什么意义?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现在有很多人喜欢戴耳环,耳环作为一种装饰品,也一直出现在人们的生活当中,非常常见,但是可能很少有人知道,耳环在最开始竟然是作为一种刑具而存在的。这究竟是为什么,这是什么时期出现的事情,为何要将耳环当做刑具?耳环有着怎样的发展历史,最初的时候具有什么意义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吧。历史学家陈登原在《国

  • 古代活人殉葬有何目的?人殉对于帝王来说有什么用处?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在我国历史上,有着一个非常残忍的封建陋习,那就是“人殉”。人殉制度是一种残忍到极致的野蛮行为,每当皇帝死去之后,在他身边的很多人都将被剥夺生命,要跟随者已经逝去的帝王一起入土。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讲讲古代人殉那些事。人殉制度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到了殷商时期最为鼎盛,这个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