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普通话与满族语有着怎样的关系?

普通话与满族语有着怎样的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刹时的永恒 访问量:3537 更新时间:2024/1/19 18:05:26

我国是个地域辽阔的国家,不同地区的方言差异也非的大,有些方言之间差异甚至能够超过一些与欧洲语言之间的差异。但是不论是说哪里的方言,对这些都属于汉语绝对是没有争议的,这其中汉子功劳是最大的。不论方言之间的发音差距有多大,汉语的书面语言则是高度统一的。当然,以粤语,吴语等的发音写出的字也有,但这种都认为很不正规,即使是在极为特殊的香港地区,官用公文也不使用粤语书面语。除了汉字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汉语是有标准语的。

那是自然,一个大一统的国家,语言不统一怎么行呢,我国现在通行的语言是什么呢?都知道,是普通话——一种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语言。

但网上一直也流传这么一种说法——现在我们所说的普通话口音,其实是源于清代满族人说的不标准的汉语,那么这种说法是真的吗?

要说到这个,咱们就要说说普通话的历史了,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英文(或者说是欧洲语言)词吧——mandarin。

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官话,现在也指的是普通话。这本是葡萄牙人对明朝官员的称呼,最早见于16世纪初期的文献。葡萄牙人借用了马来语menteri一词,意为官员,而马来语menteri一词则源自梵文的mantrin。英语MandarinChinese指的也是Mandarin(朝廷官僚)使用的汉语。

也就是说,西方人对于汉语的标准语的判断就是——朝廷官僚所使用的语言,所以这种语言也叫“官话”。现在“官话”是汉语中最大的一种方言,普通话(北京话)就是官话的一种。

怎么判断是不是官话呢?这其实也比较简单,你让一个只懂普通话的人听一听,如果大致能听懂,那就是官话,比如河南话(中原官话),四川话(西南官话);如果基本听不懂,那就不是官话,比如苏州话(吴语),南昌话(赣语),广州话(粤语)…

我们现在用的普通话,其实就是北京官话,它的前身是明清官话中的北方官话,咱们来看看它的历史吧。

先说说明朝。明朝继承元朝,即“壹以中原雅音为正”,但明朝的根基是在南方江淮地区,所以参照了江淮官话,最终形成南京官话为国家标准语音(明初首都就是在南京,但南京官话与现在南京话是否相同,学界仍有争议)。

但永乐年间,明朝迁都北京,这不仅在政治上,在文化上也产生的重大影响。从南京移民之北京有四十万人,超过了北京人口,南京官话受以北京语音北方话的腔调,逐渐产生含有北京声调的官话,作为国语正音的官话又再次分为南北两支。

但文化的影响速度没那么快,此时的北京官话仍不成熟,通行范围主要在北京及周围地区的民间,地位较低,官场仍以南京官话为国语正音。

注:插说一个有意思的知识,据说北京烤鸭也和这一波南京移民有关,南京人不是很爱吃鸭子嘛,所以…

明清两代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中国话,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的南方官话,周边国家也是如此,比如日本从江户时代到明治时期所教的中国语都是南京官话。

当然,毫无疑问,明朝的官话和满语、满族没有任关系。

那咱再说说清朝的情况,清朝统治者虽然很注重汉化,以求融入中原朝,但也有一种民族本位思想,所以对满人也采取了一种文化保护的政策,满语满服都很重视。但毕竟大环境没有这种文化的市场,所以满语逐渐式微,旗人改说汉语成为一种趋势,一开始可能也说得不太标准。

那么,普通话是不是这种蹩脚汉语呢?

说结论吧,可能性很小。这个判断其实很容易,现在的满语虽然濒临灭绝几乎没人使用,但毕竟还没有完全灭绝,会说的人还是有一些的,从音韵学的角度来说,满语和汉话毫无联系,这完全是不同体系的语言,发音更是没有任何相似点。这一点很多专家都已经研究过。

而从历史上来分析,满族口音影响北京话的可能性也不大,满族人数太少了,而且相当长一段时间多住在满城,和汉人交流有限(满清入关后,驱离紫禁城周围十里的汉人,由满人居住,形成内城与外城。在内城中,使用满语,而外城仍然使用明朝末年北京官话)。你去听听北京附近地区的方言吧,比如天津话,这些语言自然不可能受到满族口音太大影响,看看是不是完全没压力就能听懂(天津话代表:贫嘛贫)。

咱说说清朝的官方语言吧,清初仍使用南京官话的腔调,不过后来,北方腔调官话的影响逐渐扩大。清中叶以后,北方官话逐渐取代南京官话取得主流的地位,这也是后来北京话成为汉民族标准语的开始。

其实中国历代都有关于汉语发音的书的,语言学家林焘的《北京官话溯源》一文中指出:明朝后期使用的北京话,已与今日北京话相差不远。且明朝万历年间北京人温所著的《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中,没有收录入声,但新增了儿化音,可见当时北京官话中,入声已经消失、儿化音已经出现。这些都和满人口音没有关系。

那满语对汉语有没有影响呢?有,但很有限,仅限于极少数词语,比如萨其马;而且,语言学界公认:满语受汉语的影响,比汉语受满语的影响要大得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龙王的父母有什么来历?他们的地位为什么这么低?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所有的龙王都是姓敖的,自然所有的龙子龙女也都是姓敖,但是,龙王作为水族的头领,他们的父母又是谁呢?神话故事当中的龙王只有孩子而没有父母,那他们是怎么来的?而龙在现如今我们的眼中,是一种非常神圣的图腾文化,为何在古代神话中,即便是龙王的地位也那么低,他们在古代到底是干什么的?龙王作

  • 第二次华山论剑谁是天下第一?郭靖还是欧阳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射雕英雄传》中共有两次华山论剑,第一次黄药师、洪七公、欧阳锋、段智兴和王重阳五人,在华山斗了整整七天七夜,最后由王重阳胜出成为天下第一,并且获得《九阴真经》。如果王重阳练成《九阴真经》,四绝的差距只会跟他越拉越大,但他并没有选择修炼,而是拼尽全力重创欧阳锋,使他后十年不敢踏入中原,但此后没过多久王

  • 战死沙场中"沙场"是什么意思,到底指哪儿?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不知道大家听说过一句话没有,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战死沙场,其实小编一直以为这个沙场就是传说中的沙漠战场,这小编就看贬了啊,其实沙场肯定是有另外一层意思的,那么有的人要问了,这个"沙场"到底是什么意思呢?这个“沙场”到底指哪儿呢?下面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因为自打咱们的中原

  • 旱鸭凫水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旱鸭凫水小编反正是第一次听说了,不知道大家是怎么个感觉,不知道听说过没有,旱鸭凫水其实非常的恐怖,非常的狠毒,小编也不知道要用什么语言来形容了,惨无人道,假如有的人不知道的也不要紧,小编下面就给大家来介绍介绍,看看这个叫旱鸭凫水到底是什么意思,看看到底是什么刑罚,感兴趣的可以看看!在武则天执掌朝

  • 和亲公主基本上都不是真公主,难道他们不怕被发现吗?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很多所谓的古代的和亲公主,我们也能看出来,她们并不是真正的公主,都是从其他的地方,或许是王公贵族的女儿,或许像王昭君那样是宫女,因为和亲才被封为了公主,然后远嫁异域。不过,这样嫁过去的“公主”,虽然名义上是公主,但实际上并不是,难道他们就不怕被发现吗?为何要这样做呢,有没

  • 陆压道人还在前是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封神演义》里面谁是辈分最高的神仙?民间传说中,有盘古开天,女娲造人,《封神演义》有“先有鸿钧后有天”,所以对于到底谁才是最高神,可谓是众说纷纭。不过在这句话的后面还有一句,“陆压道人还在前”,也就是说,天地之前是鸿钧老祖,但是鸿钧老祖之前还有陆压道人

  • 为什么要叫炎黄子孙?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炎黄子孙这个称谓,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已经是深入中国人的心了。炎黄子孙这个词语正式传播并且开始广泛运用的时候大约是在清朝末年。不过它的来源却能够追溯到几千年前。炎字代表炎帝,又称神农氏。黄字代表黄帝,也称轩辕。在上古时期,作为早期领袖的神农氏,在世代更迭中逐渐衰退。由于没有足够的武力,神农氏对手下的诸侯

  • 古代人出远门需要准备些什么?要带多少钱?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对于如今科技发达的社会来说,出一趟远门是一件非常容易切寻常的事情了。然而在古代,出远门可是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情,毕竟古代的交通是没办法与现在对比的。但是小伙伴们知道,古代人出一趟远门要花多少钱吗?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他们要花掉自己一年的积蓄,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想象,为什么古人出行的成本那么高呢?在古代由于

  • 圣殿骑士团的战斗力如何?为何要疯狂敛财?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早欧洲历史上的中世纪时期,骑士几乎是欧洲每一个国家的核心战斗力,尤其是重装骑兵,其待遇与地位跟日本的武士阶级差不多,算的上是特权阶级的最底层了。但即便是最低级也是特权阶级,而骑士也是最有机会晋升为男爵或是子爵等特权阶级的,只要你拥有足够的战功与荣誉。所以,骑士阶级是最渴望战争的;不过养一个骑士也是极

  • 南宋皇帝喜欢禅位?其实都是被逼无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南宋一共152年,期间出了10位皇帝。不过有一个现象很有意思,南宋不少皇帝都是被逼退位,或者主动禅位,这在其他朝代十分罕见。一般来说,皇帝不到最后一刻是不会轻易易主的,都是驾崩后再传给继承人,为什么南宋的前三任皇帝全部都是提前退位呢?实际上这跟外界形成的压力有关,一厢情愿的放弃皇位几乎不可能,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