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有没有食人族?我国历史上有这种家族吗?

古代有没有食人族?我国历史上有这种家族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81 更新时间:2024/2/5 17:25:02

食人族可以说是非常可怕的一个种族了,他们原本也是人,但是却以人为食,一想到就让人不寒而栗。不过,虽然有很多与此相关的传说,但传说毕竟还是没有办法还原全部的真相,是被人们加工传播过的一种传言。那么,在世界上其他的很多地方都有食人族的传说,那么在中国古代,是否也存在食人族呢?

说到食人族,无疑是一个极其恐怖的话题。那种将人肢解、烹煮,之后分而食之的令人惊悚的行径,听起来都让人感到不寒而栗。那么,历史中到底有没有这种食人部族呢?

我们先来看看历史上有关吃人的几个记载。《墨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话,说“楚之南,有啖人之国者。其国之长子生,则解而食之”。意思是说,这个楚南之国有个特殊的习俗,谁家生了第一个孩子,必是先杀掉分吃。而且“美则以遗其君,君喜则赏其父”。如果人肉鲜美,还要献给君王。君王吃的高兴了,就会大加赏赐。

《南史》中提到一个叫做毗骞的小国家,“国法刑人,并于王前啖其肉”,将犯人处死,要当面吃掉他的肉。这还不算,还要拿他的脑袋当酒壶用,“又取其骷髅破之以饮酒”。《北史》中的流求国,也有类似的吃人记载,说“国人好相攻击,收斗死者,聚食之”。战场杀敌还要把敌人吃掉,这也可能是杀急了眼。但“人有死者,邑里共食之”,乡里死了人,乡亲们也是分而食之,就不能不说是一种习俗了。?

可见,这种食人的习俗,确实在历史中存在过。不过要说最有资格背上食人族恶名的,当是十六国时期的羯胡人无疑。关于他们的行径,在《晋阳秋》一书中记述颇多,说羯胡人行军打仗从不带粮草,他们把汉人女子当作“双脚羊”来饲养,随时奸淫,随时宰杀烹食以作军粮。然而,这些记载是否真实,是否有夸张的成分,是否由于当时人们对羯胡愤恨而有所渲染,我们现在无从考证。

羯人吃人,在正史中也有相关记载。比如后赵皇帝石虎的儿子石邃,对“比丘尼有姿色者,与其交亵而杀之,合牛羊肉煮而食之”。把女尼身上的肉割下来,和牛羊肉混着煮。之后还“赐左右,欲以识其味”(《晋书》),让属下猜测是什么原料做的。将吃人肉的恐怖,演绎成一档品尝美味佳娱乐节目。

不过,这也只是一个特例,像石虎父子那样凶残而又人性泯灭的,毕竟不是很多。石邃的吃人肉,可以说是一种变态之举,有强烈的精神分裂症也未可知。他的父亲石虎,是十六国时期有名的暴君,嗜杀成瘾,也没听说有吃人的习惯。所以,石邃的吃人行为,并不能证明羯胡族所有人都有着吃人的嗜好。

在战场上吃人的,氐族也出现过。前秦王苻登让将士们“啖死人肉”(《晋书》),以人肉作军粮。这支吃人肉的虎狼之师,也是因为当时“岁旱众饥”(《晋书》),被逼的没法子了。之前的前秦军队,也并没有吃人肉的记载。也就是说,在十六国时期,刻意的吃人,或是将吃人当做一种习俗的,并没有专门的正史记载,也就不存在什么食人族了。

专门吃人的食人族虽然没有,但是人吃人的现象,在那时却并不算什么新鲜事。比如:八王之乱时,河间王司马颙败退长安,急右将军招张方,张方“掠洛中官私奴婢万余人而西。军中乏食,杀人杂牛马肉食之”(《通鉴》);汉赵政权统治时期,“北地(今甘肃宁县西北)饥甚,人相食啖”(《晋书》);?晋孝武帝太元十年(公元385年),后燕和前秦连年征战,“幽、冀大饥,人相食,邑落萧条”(《通鉴》);太元十二年(公元387年),“凉州大饥,米斗直钱五百,人相食,死者太半”(《通鉴》)

后凉国的最后一年,也就是公元403年,“姑臧大饥,米斗直钱五千,人相食,饥死者十余万口”(《通鉴》)

公元409年,北魏道武帝拓跋珪被儿子拓跋绍杀死,拓跋嗣平定内祸,“其先犯乘舆者,群臣脔食之”(《通鉴》)。对那些参与叛乱的人,全部杀了吃肉;公元431年,大夏国北平公赫连韦攻打后秦的南安城,南安“城中大饥,人相食”(《魏书》)。

这样的例子在史书中比比皆是。这个时期之所以出现人吃人的现象,其最根本的原因,在路卫兵看来,还是因为饥荒所致。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当时的生产遭到严重破坏,粮食极其匮乏,在极度饥饿的情况下,人吃人也实属无奈。当然,这其中也不乏有误传夸大的成分。比如,公元374年,前秦王苻坚执政时,有人想劝苻坚除掉慕容氏,便跑进明光殿大声嚷嚷,说“鱼羊食人,悲哉无复遗!”(《资治通鉴》),鱼羊即为鲜,是说投降前秦的前燕鲜卑人要谋反。但这话传的久了,以讹传讹,难免会演化成鲜卑人有吃人的习俗了。

如果遇到了饥荒,那么吃人也变成了会发生的事情,毕竟在存活面前,人类很难再有理智。抛去这些特殊的现象不说,中国古代流行的活人祭祀与殉葬,又跟吃人有什么区别呢?好在历史已经过去,在今天应该不会发生这种事情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指环王甘道夫与索伦都是什么级别的神?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托尔金的著作《指环王》表面上看是一部神话小说,但是想要真正看明白这三部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电影中的容量很有限,所以小说中有很多细节是没有表现出来的。有很多看不懂的地方只有看了原著之后才会恍然大悟。但是即便有着小说原著的支撑,但若是想要了解所有的前因后果的话,那还要了解《精灵宝钻》以及《中土世界的

  • 完颜承麟怎么死的?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完颜承麟是金朝末代皇帝,史料记载完颜承麟在位时间不足一个时辰,也就是两小时不到,因此成为了古代拥有“皇帝”头衔最短的人。其实金朝灭亡以无法挽回,但金哀宗不想做亡国之君,所以便把皇位传给了完颜承麟,第二天就准备举行即位大典。但第二天蒙古军队已经攻入城内,完颜承麟只能草草结束盛典

  • 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有多厉害?可以一手画龙一手画彩虹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周伯通的左右互搏有多厉害,学成后是不是就能一同画龙和彩虹了呢?虽然周伯通会九阴真经,但他的成名绝技却是左右互搏。左右互搏这门武功可以分身双击,等于是一人能够发挥出两人的实力,功力直接曾加一倍,而且内力可以左右相互分配,互不干涉。所以周伯通往往能靠这套武功占据上风,加上有九阴真经的配合,使得左右互搏在

  • 美国为什么会出现3000年前甲骨文?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甲骨文在我国境内被发现的话,并不稀奇,人们的关注点或许都会在对甲骨文的解读上面,但是如果在中国之外的地方发现甲骨文,那就真的很稀奇了。我们知道,甲骨文一般是商朝时期的文字,而商朝的范围并不大,怎么样也大不过现在的中国国土,所以出现甲骨文的地方一般都在商朝范围之内,可是前些年却在美国发现了一些甲骨文,

  • 令狐冲没有招惹林平之,为什么林平之那么恨他?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林平之是属于那种,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类型,他的经历可以称得上是惨痛,一个悲剧,好好的家庭被毁掉,来到华山派算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但是最终却还是被他变成了惨剧。而林平之对令狐冲的态度也很奇怪,明明令狐冲并没有招惹到他,可林平之偏偏就非常恨他,这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林平之本是富家少爷,为人善良,任侠好

  • 王莽为什么要赐死长子王宇?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王莽是新朝开国皇帝,不过在王莽称帝前他却赐死自己的长子王宇,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在王莽专权时期,他不让汉平帝和卫氏相见,王宇请求王莽能还政卫氏,还在他老师的建议下把狗血撒在王莽家门口。结果此举引起王莽大怒,直接是将长子王宇下罪入狱,还逼他喝毒酒自尽,最后王宇就这样死了。可能很多人都不能理解这父子俩为什

  • 孙悟空为何不杀死如意真仙?这其中有什么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当中女儿国的落胎泉,一直以来都是女儿国的公共财产。然而突然有一天牛魔王的弟弟如意真仙来到了女儿国,居然就这么把落胎泉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如意真仙护住落胎泉干嘛呢?挟制女儿国一国百姓,坐享富贵呗!书中明写“欲求水者,须要花红表礼,羊酒果盘,志诚奉献”。《西游记》原著中,唐

  • 武侠小说里面那些招数真的可能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武侠小说里面最令人眼花缭乱的,或许就是那些大侠们使用的各种武林招数了,武功门类众多,招数也非常多,很多武林高手会的招数,看起来都很厉害,比如说玄冥神掌,属于冰冻系的招数,能让人身中寒毒,类似于这样的招数,是真的有可能会存在的吗?小说中有多少这样的招数,它们又有多大的威力呢?奇葩招数之——快如闪电式1

  • 如意真仙为何会那么在乎红孩儿?与铁扇公主有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红孩儿,相信大家都不会很陌生了,由于想吃唐僧肉,闹出的动静可不小,最后被观音菩萨收取做了善财童子。观音在收服他的时候打仗旗鼓,头上还带着个金箍儿,把红孩儿折腾的个半死,而且还要红孩儿,一步一拜的拜到落伽山,方才收法。堂堂妖王落到如此地步,因此这件事必然是三界尽知的,那么,大家知道这件事后都什么反

  • 为什么说沙僧是个城府很深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沙僧一直都被认为是《西游记》当中最老实的一个人,他不出风头,也不抢风头,勤勤恳恳办事,一直挑着行李,做很累的活,但是没有一句怨言,尽管存在感很弱,可是却也不能少了他,尽管少了以后也没太大的影响,但就是觉得哪里不对。可是,为什么却有人认为,其实沙僧才是他们当中城府最深的那个人呢?在西游记里,沙僧似乎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