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代对皇子的教育如此的重视 那么他们都去哪里读书的

清代对皇子的教育如此的重视 那么他们都去哪里读书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983 更新时间:2023/12/25 5:52:39

对儿童的蒙教育,在中国的传统教育中来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皇家子弟的教育,事关江山社稷,自然备受重视。那么,清代时,那些身份尊贵而又被寄予厚望的皇子是在哪里上学的呢?

皇子贵为金枝玉叶,自幼从起居饮食到行为礼仪都有专人照顾和教导,他们的学识教育自不待言。到了求学年龄,皇子就要正式读书了。当然,他们是不会“屈尊”和平民孩子在一起学习的。清宫中设有专门供皇家弟子读书的场所,它位于紫禁城乾清门内东侧南庑,兴建于雍正皇帝时期,共有五间房子;初时称为“尚书房”,道光年间改名为“上书房”。

上书房的老师分为三级:最高一级是总师傅,一般由翰林院掌院学士担任;第二级是师傅,由总师傅从翰林院的翰林中向皇帝推荐人选,皇帝通过考察和面试,选出其中学问优秀、品德出众、言行谨慎的人担任;第三级则是“行走”,通俗地说,就是师傅的助手。上述三种人中,总师傅不是每天都去上书房的,有事才去;师傅们则轮流来上课。皇家老师虽身为臣子,但师道尊严,他们是无须向皇子下跪的,见面只要行捧手礼就可以了。

上书房有严格的制度,每天清晨5点之前,皇子们就要到达,做好上课准备,5点正式上课,下午1点放学;年幼的皇子课程较少,一般中午11点之前就可以放学。满族有习武的传统,皇子们放学之后,常还要学习骑射等技艺;每五天需去一次郊外练习骑马射箭,无论酷暑寒冬都不间断。在化课方面,上书房主要教授蒙古文、满文和汉文,还有圣贤经典和书法。上课时,通常是师傅读一句,学生跟着读一句,如此反复读上百遍,然后再把四天以前学过的内容读百遍,周而复始,不断温习以加深记忆。

虽然皇子平时养尊处优,但在上书房里,他们也要像今天的小学生一样听从老师的管理,遵守校纪校规。比如,上书房每天的课间休息时间只有一两次,每次不超过15分钟,学生必须征得师傅的同意才可以去休息;休息时可以谈论书本的内容,但不可随意离开课堂,比如去院子里闲逛;皇子的随从等也只准在外面听候吩咐,不能擅自进入课堂。对犯了错的学生,上书房也有相应的惩罚制度,比如要罚背书、罚写字,或是罚站。皇子们并不像今天的学生一样享有寒暑假,他们除了每年的五个特定节庆,即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皇帝生日及本人生日可以各放一天假外,基本上便没有假日了,即使是除夕也是要上课的。

诚然,皇子读书,不一定要成为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也无须像民间子弟那样,蹒跚于艰辛的仕途,参加那些折磨人的科举考试。与当时所有的公学和私塾的学生不同,皇子努力学习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当好人上人,尤其是要争取成为皇位继承人;上书房的师傅则是要争取成为未来皇帝的老师。所以,看似平静优雅的上书房,有可能是高层政治的竞技场;除了学识与技艺,这里可能也传授权术的驾驭、人心的谋算。

清代皇帝对于皇子的学业是非常重视和关心的。乾隆皇帝时期,皇八子永璇曾在没有告知师傅的情况下逃课,乾隆得知此事后十分生气,对永璇和他的师傅等人都严加训诫,还写成书面文字贴在尚书房,提醒其他的皇子要老老实实地遵守规矩。在乾隆晚年,有一次,他发现尚书房的师傅竟然整整一个星期都没有去教课,因而龙颜大怒,下令将两名师傅痛打了四十大板。这也是清代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一次尚书房师傅挨板子事件。

标签: 清代皇子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大汉穆宗和皇帝刘肇,他的治国能力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肇,汉朝,历史解密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那我们的主人公刘肇究竟有怎样的故事呢?汉代相信大家一定非常的熟悉,作为我国有史以来又一个非常强大的中原王朝,他可以说是有特别多非常有意思的传奇故事的,比如东汉的开国君主的两万人大破百万人时候的陨石雨,比如在古代搞起了共产主义的王莽。

  • 宋朝一个将军的墓穴的出现 揭秘梁山好汉是不是真实存在呢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宋朝,梁山好汉,宋朝,历史解密

    梁山好汉真的存在吗,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接下来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给大家一个参考。相信每个小伙伴对于梁山好汉们都是无比的熟悉,从小看到大的水浒书籍以及经典的影视剧,都给我们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108个江湖好汉,108种不同的性格,相信每个人看过之后都会有自己的感受。在那个年代,朝廷没

  • 巨鹿之战,项羽是怎么打败四十万大秦虎士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项羽,秦朝,历史解密

    巨鹿之战是在特定时期特定背景特定场合的一场著名战役。首先来看特定时期:秦朝末年,官场腐败,大兴土木,再加上灾荒连年,百姓为了生存揭竿而起,自陈胜、吴广率先举事后,天下雄豪四起,项梁、项羽和刘邦是其中较出突出的义军。陈胜吴广起义失败后,项梁听从谋士范增的话,立楚王之后为王,使得势力大增,连当时枭雄刘邦

  • 奚仲造车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奚仲造车,历史解密

    在滕州市与薛城区的交界处,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奚公山。奚公山绵延百里,峰峦迭起,因此又名千山头。山势盘桓曲折,林深谷幽,气势雄伟。山的西北是薛国故城,城周围是肥沃的平原;薛河横卧境内,自东向西流入微山湖。山西南的小南山上,就是伟大的发明家奚仲造车的地方。奚仲生活在夏初,出生在一个文化科学技术水平较高的世

  • 汉武帝都没有解决匈奴问题 汉和帝是怎么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汉和帝,历史解密

    在历史上,匈奴对汉人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威胁,作为游牧民族的他们,居无定所飘忽不定,即便是汉人想要对付他们,也需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早在秦始皇时期,就用修筑长城的方式来抵挡匈奴,如果不是因为匈奴问题不好解决,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又何必大费周折修筑长城呢?只可惜即便是有了长城,匈奴问题还是没有彻底解决。汉朝到了

  • 韩当一生辅佐东吴,儿子却当了叛徒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韩当,三国,历史解密

    在三国时期似乎东吴一直都是以配角的姿态存在着,整个演绎过程也未见有太过于突出的表现。其实东吴政权之中也有许多优秀的良将,其中韩当是文武双全的奇才。他在青年时期就跟随孙权的父亲孙坚到处争战,后来孙坚去世之后。他又跟随了孙策,然后孙策去世又开始跟随孙策的儿子就是孙权。他能征善战在许多战争之中都起了重要的

  • 她为皇太极生下女儿,娘家却被杀光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皇太极,清朝,历史解密

    皇太极作为清朝的开拓者与建立者,他的一生自然是被人所津津乐道的。皇太极是个英明睿智的皇帝,他的才能和他的父亲相比绝对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他拥有和努尔哈赤一样伟大的野心,他不断征战,只为了拓展自己的实力和土地。在皇太极征战过程中,他通过武力或者威逼利诱陆续与其他部落结盟,而结盟最牢靠的方式就是联姻,

  • 黄龙旗:中国官方第一面国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黄龙旗,清朝,历史解密

    从原始社会末期,人们就开始以旗帜来作为族人聚集的标志。中国古代军队所用的军旗比较多,而且这些军旗都带有图腾崇拜的意思。《释名·释兵》里也讲到:“熊虎为旗,军将所建,象其如猛虎”。指的就是一种以虎为图案的军旗,代表了军队勇猛善战。古代军旗颜色、军旗大小、旗杆长短和装饰的不同,表明率兵者的地位和文化信仰

  • 为什么很多古代皇室子女几岁就夭折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古代,清朝,历史解密

    纵观古代帝王家族,尤其是皇帝,他们的子女要么刚生下来就GG,要么就是未成年,或四五岁的时候就夭折。而能够活下来的基本都是有大气运的人,只要不参与宫斗,活个四五十岁不在话下。当然,这也不代表他们能够很安全的活着。那么,下面我们就来说一说古代皇室子女年纪轻轻就会夭折的原因。其实并不复杂,我总结了一下,他

  • 司马懿不仅只是权谋家,实际上他的武功很高,曾与三国第一猛将过招?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三国,历史解密

    三国,战火连天,各界英雄人物耗尽谋略方式,但是不得不承认,最后三国演义尽归司马懿。有些人他是厚颜无耻的野心家,在其位不谋其政,老惦记着搞事,也有些人他是杰出的谋略家,纵横捭阖,决胜千里。俱往矣,小编来说说司马懿的另一面——打架的能力。首先说明,这篇文章里的司马懿可能不是史书上的司马懿,而是《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