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曾称霸中原一百年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曾称霸中原一百年的魏国为何没能统一天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红楼梦魇 访问量:762 更新时间:2024/2/13 18:13:33

魏国,曾经是战国七雄之中当之无愧的巨无霸。他当时的影响力比起后来的秦国也不遑多让,从魏文侯起家到马陵之战将近百年的时间里他是当之无愧的超级大国。

并且魏国是最早变法图强的国家,后来的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借鉴李悝变法的。

《史记·平淮书》中记载:“魏用李克,尽地力,为彊君。”

正是因为变法的成功才有了强大的国力,才能在战国初期率先脱颖而出。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令诸侯畏惧的强国为何会在后来的争霸之中一蹶不振呢?

魏国处在黄河流域,从地理位置上来说,魏国是当时天下的中央和交通中枢,同时有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早期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处于这一块风水宝地必定会引起周围国家的窥伺。并且魏国西接秦国,北接赵韩,南部是和晋国死磕数百年的老牌强国楚国,东边是齐国。

它的地理位置限制了其重新崛起的可能。马陵之战后,魏国精锐尽失,广袤的边境线又无险可守,魏国国力大衰,再也无力压服诸侯。于是曾经被魏国欺压着的国家就在这时候开始对魏国发难,其中秦国侵吞魏国土地最多。魏国争霸百年,秦国则被魏国欺压百年不得翻身。孝公变法后秦国国力大增收复河西之地。惠文王继位后,秦国大举东出,处在天下之腹的魏国在秦国的连番打击下国土迅速的萎缩。经过秦国一连串打击之下,魏国彻底失去了霸主的地位,无奈之下只有割地求和。

其二就是继任者缺乏战略眼光。战国初期魏国率先称霸和魏文侯的英明神武是分不开的,其次继位的魏武侯在武功上较之魏文侯也不遑多让。可惜在战略眼光上,魏武侯差魏武侯岂止一星半点。

魏文侯在位时期,他将韩赵紧紧的联合在了一起。韩赵魏都是脱胎于晋国,因此魏文侯团结这两国,枪口一致对准齐楚秦这三个国家。在三晋的连番打击下,齐楚秦一度被打压的抬不起头来。

《资治通鉴》卷一记载:“韩借师於魏伐赵,文侯曰:‘寡人与赵,兄弟也,不敢闻命。’赵借师於魏以伐韩,文侯应之亦然。二国皆怒而去。已而知文侯以讲於己也,皆朝于魏,魏於是始大於三晋,诸侯莫能与之争。”

这句话的大体意思就是:韩与魏借兵伐赵,魏文侯说赵是魏的兄弟之国,没借给;赵向魏借兵伐韩,魏文侯说韩是魏的兄弟之国,也没有借给。两国没借到兵,当时都很生气,但后来听说魏文侯既没借兵给韩、也没借兵给赵,并且把他们当作兄弟之国,于是韩赵就都朝于魏,于魏国成为三晋最大的国家,诸侯再也没有能打过魏国的了。

可是魏武侯即位之后,这一切都变了。他虽然将魏国又重新带向了另一个高度,但是他在外交上昏招迭出。首先因为妄图控制赵国内政帮助投靠魏国的赵公子赵朝攻打赵国而导致三晋关系破裂,后来虽经修复,可是之后由于赵国攻打卫国,导致本来经不起考验的三晋同盟再次破裂。

《史记魏世家》记载:“魏武侯元年,赵敬侯初立,公子朔为乱,不胜,奔魏,与魏袭邯郸,魏败而去。”

其次他帮助田氏代齐,妄图拉进两国关系,更企图因为这层关系妄图控制齐国朝政,却没想到作茧自缚,几十年后齐威王成了魏国霸业的终结者。可以说魏国衰落的种子在武侯时代就已经开了。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才的大量流失,也正是这点所以才让魏国永无翻身之日。

古语云:“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由于魏国地处中央四战之地,忧患的环境和勃勃雄心使魏文侯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他用翟璜为相,改革弊政;用乐羊为将,攻掠中山国;以李悝变法,教授法经,依法治国,魏国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旺盛生机。

武侯即位之后,首先吴起的离开对魏国是一个重大的损失。魏文侯时期秦国屡遭魏国打压,到吴起任河西郡守创立“魏武卒”之后,秦国局势继续恶化,阴晋之战更是差点让秦国一度处在灭国的边缘。

但是吴起的才华引起了公叔痤的警惕就是在公叔痤的设计下使得本就和吴起有嫌隙的魏武侯更加的排挤吴起,最终吴起离开了魏国前往楚国受到了楚悼王的重用。吴起一走,魏国不再把矛头对准秦国,秦国有了喘息之机。就是这一线生机为魏国之后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其次西门豹的去世,也让魏国再度雪上加霜。古代有“三不欺”的说法:“子产治郑,民不能欺;子贱治单父,民不忍欺;西门豹治邺,民不敢欺。”(语出《史记》)。西门豹初到邺城的时候,邺城一片荒芜土地萧条。西门豹到任后,兴修水利,惩治巫风,开垦农商使得整个邺城生机勃勃,还实行“寓兵于农、藏粮于民”的政策,很快就使邺城民富兵强,成为战国时期魏国的东北重镇。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文武双全的经世之才后来却遭到了魏武侯的冤杀。呜呼哀哉!

魏惠王即位之后,其人才流失则更加严重。首先是孙膑,因为庞涓嫉妒孙膑的才华设计陷害了孙膑导致孙膑半身残疾。可是后来孙膑逃亡齐国帮助齐威王富国强兵,最终在马陵之战击败魏国,敲醒了魏国失败的丧钟。接着就是商鞅,商鞅一开始是在魏国国相公叔痤帐下做事,公叔痤发现了商鞅的才华。可惜公叔痤怕商鞅的才华影响到自己的权利,于是一直没有向魏惠王举荐,直到公叔痤快要临死前才向魏惠王举荐商鞅。

公叔痤说道:“痤之中庶子卫鞅,年虽少,有奇才,愿君举国而听之!”

奈何的是魏惠王此人和他父亲一样,看人不讲唯才是举,而是看中他的门第。

公叔痤知道了魏惠王的心思之后又对他说道:““君既不听用鞅,必杀之,无令出境!”

这话的意思就是,如果你不用他的话就杀了他,不能让他出魏国让别国所用。可惜最终魏惠王既没用也没杀。最终商鞅闻听秦国秦孝公广纳贤才去了秦国,商鞅三会秦孝公,最终秦孝公拜服其才华,将商鞅奉为上宾。而秦国也在商鞅的主持下,开启了商鞅变法最终一举改变秦国积贫积弱的国力。之后的张仪、范睢等人也是如此,坐拥着大把人才不知道合理利用,最终便宜了秦国。

其实魏国早期是有一统天下的实力的,天时地利人和之中,魏国没有地利,却有率先变法之天时以及坐拥奇才的人和。

可惜李悝的去世让李悝变法半途而废,后世的国君也没有很好的利用李悝变法带来的成果。而魏文侯之后的魏武侯虽然有大将之风,却无统帅之才没有很好的识人用人,用人不讲唯才是举却看中出身门第。用人看中出身门第的这个恶习也是从魏武侯开始。

魏惠王继位之后前半生也可谓是英明之主,可惜他也和他父亲一样没有战略眼光。对外滥用武力,对内不明是非。最终魏国在他手上走向了衰落,可惜的是之后的魏国再也没有雄才大略的君主来力挽狂澜,最终凐灭在了秦国一统天下的大业之中。

标签: 魏国春秋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肃顺临死前为什么说出铜雀春深锁二乔呢 他为什么会得罪人呢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清朝,慈禧,历史解密

    1861年10月,秋风呼啸,曾经叱咤风云的顾命大臣肃顺被押往刑场,在路上他被围观人群用砖头瓦块砸的鼻青脸肿,但倔强的肃顺宁死不低头,宁折不弯。据清人笔记记载,临刑之前,肃顺留下绝笔,只有一句诗:"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因为出于笔记,所以究竟肃顺是否留下这个绝笔还有所争议。如果绝笔实有其事

  • 此人支持建文帝,朱棣不敢杀他,还给他加官进爵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沐晟,明朝,历史解密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南京城金川门缓缓打开,燕王朱棣率领大军杀入城内。朱棣还没坐上皇位,就迫不及待地下达了全国第一号“通缉令”,目标直指拥护建文帝的五十多位大臣。之后,朱棣对这些建文余党进行了血腥屠杀,甚至连自己的“小舅子”徐继祖都被免去爵位,禁锢在府内。朱棣杀了那么多建文帝的支持者,但有一个人物,明成

  • 雍正的一个女人,死了七年为何却让乾隆大发雷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雍正,清朝,乾隆,历史解密

    雍正其实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皇帝,用现代话来说他是一位真性情的皇帝,虽然他执政时间不长,但他却是康乾盛世的重要支撑点。历史上的雍正在继位后几乎把他所有的时间都用来维持大清的统治了,他铁面无私但也有真性情,也曾说过“汝不负朕,朕即不负尔等”这样的豪言壮语,甚至有人称雍正是清朝最有作为的皇帝。虽然雍正在位

  • 霍光和上官桀本来是亲家,为什么上官桀差点被霍光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上官桀,西汉,历史解密

    武帝在弥留之际,向四个臣子托孤,他们分别是:金日磾、桑弘羊、上官桀和霍光。这其中,上官桀与霍光是亲家关系,上官桀之子上官安,正是霍光的女婿。本以为这四人可以辅佐汉昭帝成长,令人意外的是,上官桀和桑弘羊皆以惨败收场,而霍光独揽大权。人们不禁疑惑,在此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我们将时间线提前至上官桀等政变

  • 竖刁:生前阉割自己,死后被剁成肉泥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竖刁,春秋,历史解密

    太监这个职业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在《周礼》中就多有记载,当时的周天子和诸侯都征集了很多太监到宫中任职,但若要问历史上谁是第一个太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如果要说谁是历史上第一个留下名字的太监,这个还是有记载的,这个太监就是齐国的竖刁,也算的上太监的祖师爷了。竖刁这个名字只是当时人们对他的一种蔑称,竖是

  • 明朝势力为什么要撤出嘉峪关?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嘉峪关,明朝,历史解密

    十四世纪,朱元璋将蒙古人赶回老家,逐步掌控了长城沿线时,一位叫帖木儿的突厥化的蒙古军官在中亚崛起。为了适应中亚那个动荡的时代,帖木儿审时度势地采取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一方面不断向外扩张;另一方面又积极向明朝俯首称臣。在扑灭了波斯境内的反叛,击败了钦察汗脱脱迷失,抢劫了莫斯科之后,帖木儿竟有了吞并中

  • 沈万三的结局到底是什么样的 历史上的和影视剧中的一样吗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明朝,沈万三,历史解密

    作为元末明初的江南巨富,沈万三无疑是历史上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他“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甚至民间传说他的家中有一个聚宝盆,无论放什么东西进去,拿出来的时候,都是稀世珍宝。当然了,这个传说,实际上是一句夸赞沈万三生财有道的赞誉之言,是一个隐喻。不过,这也从侧面表现了沈万三的

  • 曹操好男色?曝光三国曹操的男宠竟然是他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曹操,曹操,历史解密

    前面小编有为大家整理过关于曹操在历史中娶了多少个女人,一代枭雄的女人不少。可是今天却要像大家揭秘曹操的男宠,读者的小心脏能承受的住吗?不管历史人物是如何演绎自己的角色,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曹操的男宠究竟是谁?曹操的女人不少,连男人也不放过。 像曹操这般富有想象力的男人,天马行空一番房事之余,有时也难免

  • 揭秘:“北齐第一御用杀手”刘桃枝有多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刘桃枝,南北朝,历史解密

    曾几何时,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尚武的民族。这一点从春秋战国到秦汉期间盛行的刺客文明就可以看出。刺客是人类前史中一种特殊工作,常由于政治、私怨等因素,负责对某个方针人物实施谋杀或暗算。可是跟着儒家文明逐渐昌盛,并在我国占控制位置,刺客文明随之退避,并终究在我国大陆隐姓埋名,可是在一衣带水的日本却落地开花

  • 揭秘:西汉、东汉、蜀汉有什么区别?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汉朝,历史解密

    从时间上来说,三个国家的顺序是西汉-东汉-蜀汉,所以又称前汉,后汉,季汉。三个政权的国号都是汉,在时间上有延续性,统治者也有血统上的关系。但是东汉和蜀汉获得政权的方式是战争和兼并,而不是继承。换句话说,东汉刘秀和蜀汉刘备是重新建立了一个全新的政权。朝代是后世史学家的为了区分历史所做的定义,它的基本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