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贾诩为何被称为毒士?

贾诩为何被称为毒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017 更新时间:2024/1/24 21:23:02

三国时期的很多人物都有一些外号,比如诸葛亮的卧龙,庞统的凤雏等等,一般都是谋士的外号比较多,比如贾诩叫做毒士。毒士这个称呼,单是一个毒字就能够体现出这个人物的一些特点了,他必定是那种行事方面非常阴险毒辣的,所以才会得到这个称呼。那么贾诩到底做过些什么事,他到底有多厉害呢?

东汉末年朝纲败坏,战火纷飞,诸侯争霸,这是一个充满了魅力的时代。所谓乱世出英雄,在这个群雄争霸的年代涌现出了很多非凡的英雄人物,英雄豪杰,山中隐士,借着这个乱世大展拳脚,谋得一方天地。也正是因为如此才拉开了三国鼎立的历史帷幕,形成了魏蜀吴平分天下的局面,进入了新的历史篇章。

也说起三国可能大多人的脑海里想到的就是曹操,刘备,孙权等人,但其实在这个时期有着很多起着关键性的人物,他们凭着一己之力掀起了历史的波澜,这也是众多英雄谋士们智慧与勇气的比拼,因此打开了不一样的政治局面。

而贾诩就是这样一位关键性的人物,那么他对推进历史起了什么样的作用?贾诩又为什么被称为毒士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

贾诩,字文和,凉州姑臧人,是东汉末年曹魏政权有名的谋士,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贾诩在一开始并不出名,是大隐隐于市的人物,并没有显露出与人不同的才华来。

在公元189年,董卓受何进之邀带兵进京,在阴差阳错之下成了救驾功臣,董卓废汉少帝刘辩,改立刘协为帝,自己做了辅佐之臣,成了一代权臣,而此时的贾诩是董卓的部将,随着董卓进了城,并不起眼。

一计乱天下

吕布反叛,董卓被杀,所谓树倒猢狲散,当时的李傕、郭祀军心溃散,也是打算逃跑的,但是贾诩现在也是自身难保,他也是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并不考虑百姓的生死安危,而是献计李傕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

攻打长安,开始屠城,本来一盘散沙的西凉大军又重新拧成了一股绳,杀了回去,重新扳回了局势,而这一计策也是加速了东汉的灭亡。

但是李傕、郭祀二人不是成大事之人,猜忌心太重,贾诩心里是很清楚的,所以在保住性命之后就立马找了一个理由退出了官场,果然在他离开之后,西凉的军阀发生了内斗。

击败曹操

贾诩投到张绣的麾下,张绣对贾诩也是很肯定,很敬重的。公元197年,当曹操南征张绣时,张绣在宛城投降。

本来曹操得了一员大将,却没耐住自己的色心,看上了张绣的寡婶并占有了她,这对张绣来说是奇耻大辱,身为军师的贾诩给张绣献了一计。

让张秀向曹操借口自己要调动一下防区,会有士兵带着盔甲枪械从您的营房门口走过,曹操此时对张绣也是比较信任,没有起疑,因此杀了曹操一个措手不及,导致曹操的大儿子曹昂和大将典韦被杀,曹操也是损失惨重。

曹营安身

一、投降曹操

在公元前199年,袁绍遣人招降张绣,张绣原本是要投奔袁绍的,但是贾诩认为袁绍并不是一个明主,不能容人,相反跟着曹操会成一番大事。

而且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是名正言顺,且曹操实力薄弱,更会重视投奔过来的人马,而且曹操心胸宽广,能容人,一会不会计较之前的事情的。

于是张绣听从了贾诩的意见,去投奔了曹操。因此曹操大喜,而贾诩也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和重用,开始了辅佐之路。

二、“官渡之战”

在公元200年,曹操与袁绍战于官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而此时的曹军也是处于劣势的状态,曹军粮食用尽,此时的曹操心里也是在打退堂鼓,于是问贾诩是否还有坚持下去的必要。

贾诩开始分析此战的利弊,贾诩认为袁绍虽然势大,但是并不足为惧,并不善于用人之道,而且多疑,凡事不能立即做决断。

但是曹操善于用人之道,精明善谋略,只要抓住机会一定可以出其不意,趁其不备取得最终的胜利。

果然,曹操在后来抓住机会偷袭乌巢,出其不意,成功的战胜了袁绍。而贾诩的官职也因此越来越大,很受重用。

三、稳固荆州

在公元208年,曹操占领荆州,本是大好形势,曹操也有些骄傲自满想乘机拿下江东,攻打孙权。

但是贾诩认为此战役并不合时宜,于是极力的劝阻,劝诫曹操此时最重要的是安抚百姓,稳定民心,日后等待时机在一举拿下江东,但是曹操并未听从贾诩的意见,执意带兵攻打江东。

结果孙权联合了刘备,使用妙计一起抵御曹操大军,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军队受到了严重的打击,曹操也是悔不当初,没有听取贾诩的意见。

四、离间关中

公元211年,以马超韩遂为首的十部联军,召集十余万人马联合起来攻打曹操。马超战败后,向曹操提出议和,要求划河为界,曹操并未答应。

因此马超多次带兵前来骚扰,但是曹操坚守不出,急的马超也没有办法。同年九月,马超再次提出议和,并将自己的儿子作为人质。

贾诩向曹操献计,可以表面答应他们,让他们放松警惕,然后离间马超和韩遂,破坏他们的同盟关系,引起内乱,再趁机攻打,一举歼灭。果然,马韩二人中计了,曹操乘机歼灭,取得了胜利。

五、参与立储

在公元217年,当时的曹操还没有立太子,而曹丕和曹植在当时最有可能继承帝位,曹丕问贾诩自己该如何做能得到父亲的青睐,贾诩言:“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

而当曹操私下问贾诩对立嗣的看法时,贾诩并未直接回答,而是巧妙地举例,先说了袁绍和刘表的故事,借此来表达自己的立场,以免让曹操觉得自己私下与曹丕勾结。

可见贾诩深知曹操的心思,善于心计,是个极其通透聪明的人。

分析与结论

贾诩他的聪明谋略使得他在曹操的猜忌下安稳度日,而曹丕即位后也对他感恩戴德,十分的敬重。官职越来越高,深受信任,而且他是一个聪明人,从来不和位高权重的臣子来往勾结,以免受到猜忌。

而他之所以是毒士,是因为贾诩的每一个计策都十分的狠毒,直攻人心,为达目的而不计后果,他为的就是保住自己的位置和性命,看重的是结果,至于过程需要有多少人牺牲他并不在乎。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颛顼为何要绝天地通?他的做法是否和后来的禁怪庙怪祠类似?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上古时期的事情,有的时候还真的是非常的有意思的,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个颛顼,话说这个叫颛顼的做了一件事情,叫绝天地通,那么有的人问了,这个绝天地通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有的人说这个绝天地通好像和后来的禁怪庙怪祠非常的类似呀,那么又是什么情况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我们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吧!古人

  • 汉文帝第一位王后是谁?为何她的四个儿子全部病逝?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华夏历史

    汉文帝在成为皇帝之前,一直在代国待着,他被封为代王,而在后来的窦皇后之前,他有一位王后,只不过后世并没有留下关于她的太多信息,我们不知道她叫什么,但是知道他与刘恒有四个儿子。可是无一例外的是,这四个儿子全都病逝了,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这位王后的真实身份到底是谁,为何几个儿子全都死的那么早?周书纪年在

  • 历史记载唯一一位吃了丈夫身上肉的溧阳公主,为什么还会得到百姓叫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吃肉是很普通的事情,但是吃人肉就不普通了,古代曾经发生过吃人肉的事件,战乱、饥荒都有可能产生这种情况,甚至还有《水浒传》里面孙二娘的人肉包子店,总之听上去总是让人不寒而栗。但是历史上却还记载了南朝的一位公主,她吃了自己丈夫的一块肉,但是却不仅没有人反感,百姓们还感到很高兴,夸赞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 将不过李指的是谁?不是李广不是李靖到底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李姓名将,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李广、李靖等等,这些都是李姓名人,也都是历史上很有名的将领,不过这里的李靖指的是隋唐时期的名将。但是现在有一些评价,其中有一个叫做“将不过李”,意思就是为将者中没有能够超过这个李姓大将的,这位李姓大将是谁?也许很多人都猜不出来,他叫李存孝。我

  • 蔡哀侯怎么死的?为何蔡哀侯会被楚国软禁九年?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蔡哀侯是蔡国国君,他在位一共19年时间,不过蔡哀侯最后却被楚国软禁九年直到去世,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这全是因为蔡哀侯有一次对息夫人无礼,导致此后发生了一系列的事情。息侯希望楚文王能够出兵蔡国,但蔡哀侯故意在楚文王面前说息夫人的好,导致楚文王贪恋上了息夫人的美色,最后将息国给灭国。而蔡哀侯也没

  • 晋国智氏是如何灭亡的?智伯瑶为何会被魏、韩背叛?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智伯瑶是春秋末期晋国执政大臣,他为了重振晋国霸业打算献出万户封邑以此增强国力。后来魏氏和韩氏答应了智伯瑶的提议,纷纷献出万户封邑,但赵氏不愿这样做,于是智伯瑶就联合魏、韩共同讨伐赵氏。赵氏已经被逼的节节败退,就快要败下阵来,但魏氏和韩氏突然决定反水,结果智氏反倒要面临三家的进攻,最后因为抵抗不住因此

  • 陈叔宝是南北朝出了名的荒唐皇帝,到底有多荒唐呢?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陈叔宝,了解咱们国家历史的朋友们会知道,这位就是南北朝时期南朝最后一位皇帝,一位荒唐到了极致的皇帝。陈叔宝出生于553年11月,直到604年去世,他是陈宣帝的嫡长子,母亲为柳敬言。由于家庭的原因陈叔宝自幼长在深宫之中,不懂得民间疾苦,再加上长期与父亲分离,缺乏父爱也造成了他性格上的缺陷。今天小编

  • 唐朝安史之乱后,为什么没有存在感了?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安史之乱一直被认为是唐朝的分割线,之前的唐朝走上了巅峰,而在此之后的唐朝就一直衰落了,皇帝不出名,很多人都不知道,后来的皇帝其实比之前的皇帝人数更多,还有存续时间,后来的时间比之前要长,但是很明显,很多人对后来的历史并不了解,这是为什么?为何在安史之乱的唐朝存在感会这么弱呢?实际上,安史之乱后的唐朝

  • 李隆基宠爱杨玉环,为何杨玉环最后还只是个贵妃?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唐玄宗李隆基有9位嫔妃、8位昭仪、才人若干,还有揭发妻子王皇后。但李隆基和杨玉环之间的故事还是最出名的,李隆基十分宠爱杨玉环,几乎已经到了痴迷的地步,甚至有人觉得李隆基正是因为迷上杨玉环才导致安史之乱的爆发。不过李隆基既然这么喜欢杨玉环,为什么杨玉环还一直都是贵妃身份呢?而且他和杨玉环也没有生育孩子

  • 三国大将平均身高多高?真的超过180吗?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一向人才辈出,三国时期出现过非常多的名将,他们带兵打仗。一生中征战无数,尽管有输有赢,但是在那样一个年代,这样的人可能也是现在很多人很羡慕的吧。三国大将非常多,而在很多人眼里,大将应该是有大将风范的,不说虎背熊腰,至少人要高大威猛,这样带兵大战的时候看起来也更有威信。不过你是否知道三国大将们的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