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徐达背部生疽已经活不成了,为什么朱元璋还要让他吃烧鹅赐死他?

徐达背部生疽已经活不成了,为什么朱元璋还要让他吃烧鹅赐死他?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1220 更新时间:2024/2/4 6:43:03

朱元璋对曾经协助自己建立明朝江山的功臣们,很多都下了狠手,杀贪官还能理解,但是杀功臣的时候,朱元璋也是毫不客气的。比如徐达,相传徐达当时已经生了背疽,眼看着就已经没几天能活了,大半个身子都入土了,但是朱元璋还是赐给他一直烧鹅,吃了烧鹅之后的徐达就一命呜呼了,可以说是朱元璋赐死了徐达。朱元璋明知徐达活不了多久了,为什么还要赐死他呢?

公元1384年,留守北平的徐达背部生疽,眼见活不成了,对于这位老兄弟,朱元璋很是关心,先是派他的长子徐辉祖带着自己亲笔信前去慰问,不久,又将徐达从北平接到应天府,1385年,徐达病逝应天府,享年53岁。

对于徐达的死,正史的说法是病死,自然死亡,而野史则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被朱元璋毒死,另一种则是徐达背部生疽,不能吃烧鹅,朱元璋却赐给他烧鹅,含泪吃完之后,全身溃烂而死。

正史记载,未必可信,野史记载,也未必没有道理,为何徐达背部生疽,眼见活不成,为何朱元璋还要赐死他?原因有三,最后一点很现实。

原因一:徐达地位太高

1363年,番阳湖之战,徐达大败陈友谅,1365年,徐达攻克平江,灭掉张士诚,1368年,徐达攻入元大都,1369年,围攻兰州,1370年,将元军赶至漠北......

徐达开国功臣这一名号,朱元璋都认可,在徐达死后,朱元璋亲自撰写的碑文中,便这样说。

但这第一功臣,也是第一威胁,当时的朱元璋已经杀了很大一批功臣,蓝玉、胡惟庸案,牵连一大批人,这些开国功臣一死,更显得徐达树大招风,出众的军功,便成了徐达的催命符。

只要徐达活着一天,朱元璋便一天不能安枕入眠,虽然是生死兄弟,但除掉徐达,势在必行。

原因二:徐达是朱棣老丈人

太子朱标,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但朱标的太子之位,并非没有竞争者,燕王朱棣,便是最有利的竞争者之一,很不幸,徐达便是燕王朱棣的老丈人。

只要徐达活着,这杆旗往那儿一立,人才便会源源不断涌向朱棣,这样一来,太子之位便会受到威胁,将来极有可能出现停尸不顾,束甲相攻的局面,这是朱元璋最不愿意看到的场景,杀儿子朱棣,朱元璋下不去手,那就只有一个办法了——赐死徐达。

原因三:徐达比朱元璋小4岁

徐达比朱元璋足足小了4岁,别看仅仅4岁,这对古人来说,却是很大的差距。

是,徐达背部生疽,奄奄一息,但谁敢保证他不会挺过来?要是徐达真活过来了,将来自己死了,朱标继位,那还不是霍光第二?

朱家的江山,如何能让别人染指,即便是情同手足的兄弟也不行,杀徐达,势在必行,与其将来再找机会,不如趁这个机会,除掉这根心头刺。

徐达是跟随朱重八一同打天下的开国元勋,最后的死因却众说纷纭,很多人都猜测徐达是被朱元璋送去的烧鹅毒死的。

徐达和朱重八一样,同为草根,务农为生,但是却勇猛刚毅,处处敢于争先,不落人后。

当年也是应朱重八的邀约入伍,追随郭子兴,其后更在滁州一役当中崭露头角。因为滁州粮草供给不足,所以二人转而攻打和州,不料朱重八却被孙德崖抓走。为了救回朱重八,徐达提出用自己换朱元璋,至此两人便结下了救命之恩。

至正十九年,徐达智取池州,并且缴获甚多辎重,被朱元璋封为上将军,此时的徐达刚刚二十七岁,正是血气方刚之时。随后,徐达又受朱元璋之命,四处征讨,平定天下。

多年的征战损耗了这位大将军的身体,至晚年已经疾病缠身,不似当年的威武霸气。很多人猜测朱元璋赐死徐达,主要是出在御赐的烧鹅上,那么这个烧鹅有什么问题呢?

其实这个烧鹅本身并没有做过手脚,只是徐达年老,患了背疽,所以不能食发物。那么徐达是因为吃了烧鹅这种发物而死的吗?首先来说一下烧鹅能不能吃死人。背疽是一种背部的皮肤呈现化脓性感染的一种疾病。听起来很复杂啊,其实也是挺折磨人的,尤其是在消炎药匮乏的古代。

烧鹅确实是发物,但是却不能致人于死地。朱元璋赐烧鹅给徐达,让他心里发觉自己被皇帝猜忌,所以才自尽身亡。毕竟胡案在前,诛杀功臣磊磊,徐达和朱元璋自小一起长大,也是心知肚明,自尽或许是自己最体面的死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都说宋朝人最有钱,那宋朝消费水平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最有钱的一个朝代,不单单是在处理和外国的问题上,西夏和金国一直对大宋虎视眈眈,但是宋朝解决问题的办法,最主要的还是靠钱,用钱能摆平的事,就不会用上军队了。也有人计算过宋朝官员们的工资,换算成人民币简直高的吓人,所以觉得在宋朝生活一定是非常富足的。但是,高收入所代表的,就一定是高存款

  • 刘邦是文盲吗?但他却写下一首流传千年的古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刘邦的确文化程度不高,但到底属不属于文盲也不好判断,不过刘邦却能成为西汉开国皇帝,创立了一个伟大的朝代。其实刘邦还曾创作过一首诗,虽然这首诗只有三句,但很直观的表达出了刘邦踌躇满志的想法,给人一种大气磅礴的感觉。所以就算刘邦没读过什么书,但只要经历的够多自然也能准确的表达自己当下的心情和想法。下面就

  • 若赵构同意岳飞北伐抗金的话,能够成功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只要我们一说起岳飞,很多人都会说他几乎是一位战神,是南宋时期无人可及的大将,甚至很多人还会认为,若是岳飞没有冤死,或许宋朝的命运就有所改变了。事实上从朝廷的角度来看,岳飞当年确实处于领头的地位,也正是因为有了岳飞,完颜宗弼才会被屡次牵制,给宋朝喘息的时间。但是我们不能仅仅从演义中去了解岳飞,我们今天

  • 汉文帝刘恒是如何确立太子的?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华夏历史

    在很多古装剧里面都有一个情节,臣子们经常劝皇帝早点立下太子,确定好将来皇位的继承人,看起来是在为国家的未来考虑,有了太子,万一皇帝哪一天驾崩,也不至于皇位没有着落,但其实立下太子之后,就会出现有臣子成为太子一方的情况,其实臣子们这样做,也是为了自己以后谋取利益罢了。刘恒是汉高祖刘邦的第四子,母亲薄姬

  • 汉武帝明知国库吃紧,为什么还要不惜一切同匈奴火拼到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汉武帝时期,曾多次同匈奴展开大规模战争,虽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但也给汉朝带来了一些麻烦。实际上汉武帝也明白战事期间国库吃紧,而且可能还会给自己扣上“穷兵黩武”的帽子,但汉武帝依然选择同匈奴死拼到底。后人对汉武帝此番做法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但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汉朝的确是解决了历

  • 唐中宗为何把五十多岁的乳母赐给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很多都是编也编不出来的,看似不真实但实际上却是真有其事。唐中宗时期,一直都很看不惯宰相窦怀贞,他好歹也是出身名门,但是他的阿谀奉承实在是令人作呕,唐中宗于是想了一个办法,把自己已经五十多岁的乳母赐给窦怀贞,其实窦怀贞不可能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那他又是什么反应呢?在中国的历史上出

  • 嘉靖皇帝和孝洁肃皇后感情如何?陈氏的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孝洁肃皇后陈氏是明世宗的第一任皇后,陈氏经过选美入宫,朱厚熜也是一眼看中了陈氏,此后将他封为皇后。两人早期十分恩爱,朱厚熜无论去哪陈皇后都会陪同,只不过后来发生了一件事,彻底打破了两人的融洽生活。孝洁肃皇后最后结局也挺悲惨,是因流产而死,这也导致朱厚熜10年后才得第一子。那这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 道光帝时期曾发生一起盗窃案,国库七成白银被偷光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道光帝是清朝第八位皇帝,嘉庆帝的第二子。道光帝即位后勤于政事,严管鸦片,但苦于才能有限,并没有改变社会的整体走势。此后清朝也是陷入被西方列强欺辱的境地中,内忧外患日益加重。据说在道光帝时期还发生过一起非常严重的盗窃案,国库突然少了七成白银,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哪里来的盗贼竟然敢对国库下手?下面就为

  • 张昭辅佐孙权36年,为什么当不上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张昭对于孙权来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位大臣,当年孙策临死,张昭成了托孤大臣,后来孙权继位,张昭也实在没有辜负当年孙策的重托,辅佐孙权也是尽心竭力,而且他有自己要坚持的立场,很多时候孙权也拿他没办法。不过张昭前后辅佐孙权36年,到最后连个宰相也混不上,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张昭的能力不够吗?东汉末年,中原动

  • 胡亥有多残忍如何对待自己的兄弟姐妹?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胡亥的皇位本来就得来不正,这样一个非正统的皇帝,上位之后第一件事情会做什么?当然是要巩固自己的皇位,那么巩固皇位第一个要做的就是防止有人出来跟自己抢皇位,那么但凡有可能与皇位有关系的,都不会有好下场,胡亥就此杀了自己所有的兄弟,但是连没有能力强皇位的姐妹们,他也全部都杀掉了,而且手段非常残忍。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