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不只是周幽王

西周灭亡的原因是什么?不只是周幽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464 更新时间:2024/2/3 21:51:43

很久以来,很多人就把西周灭亡的原因,归结为周幽王的“烽火戏诸侯”,同样也还有“红颜祸水”褒姒,然而,西周时期毕竟已经有四百年的历史了,四百年的时间足够发生太多的事情,而导致一个国家灭亡的原因,难道就只能归结在两个人身上吗?其实,周幽王有没有烽火戏诸侯尚且没有定论,就算是有,偌大的一个国家,他们也只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

关于西周的灭亡,通常的印象都是停留在周幽王烽火戏诸侯,被西戎入侵杀害,最后以周平王东迁为结束。但是历史的现实却没有这么简单。西周的灭亡绝对不是周幽王一个人的锅,更不是周厉王或者周宣王可以独自承担的责任。

【在巅峰中跌落】

西周的灭亡其实可以追溯的很远,以至于可以从那个充满神话色彩的周穆王说起。

周穆王西巡会见了西王母,这是家喻户晓的故事。而周穆王时代也可以说是西周国力鼎盛的巅峰时代。历史上真实的周穆王其实是一个武功赫赫的王,他南征北战,甚至西行的活动也很有可能与追击西戎有关。

周穆王武力鼎盛,四方臣服。但是他死后留下了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常年征战,国库入不敷出。周穆王的儿子周共王继位后,这个最大的难题就摆在面前。

周共王想到了一个好办法,而这个办法也确实解决了国库空虚的问题,但是西周的没落也从此开始,就好像从巅峰中跌落下来一样。

【开源节流】

周共王面对的问题无非是没有钱,既然没有钱那就想办法搞钱,方法也同行就是开源和节流两种。

节流的方面,仰仗着周穆王留下的平稳外部环境,周共王开始大力削减军队,恢复生产,这样就节约的大量的军费,解决了王室最重要也最大的一笔开支。

在开源方面,周共王废除原来的“土地国有,分封臣下”的旧制度。承认了贵族们私自开垦的荒野田地,允许买卖。但是需要按照私人田地的数量上交税金,这样就有了大量的额外财政收入。我把这个政策叫做荒田入籍改革。

这两种改革卓有成效的解决了政府缺钱的问题,但是这两种改革却在解决了一个问题的同时,造就了多个更大的问题。它们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那样人畜无害。

【裁军的后果】

在周共王以前,周王室供养大量军队。一但遭逢叛乱都是周王亲自出征,而诸侯的军队则是由严格限制的,这保证了周王室具有绝对的军事优势。

但是周共王消减了军队。所以以后的战争中,周王室因为军事力量的不足而吃尽了苦头,但最重要的是,王室从此不得不依靠诸侯士大夫们的军事支持,于是放开了对军事的严格限制。

最开始,长期为周王室征战的是虢国公。这一时段只要周王室出征,统帅几乎必是虢国公,虢国公属于周王室的死忠,所以在这个阶段没有出现大的问题。但是到周厉王以后,如申国,晋国,秦国等诸侯士大夫都相继崛起。他们的崛起也都是从替王室征战开始的。

相比于军权的旁落,裁军最重要的一个后果是,每当士大夫或诸侯为王室征战后,他们因为军功会被授予更多的土地和奴隶,长此以往,周王室直接控制的领土和人口也逐渐缩水,而诸侯士大夫的力量却越发的强大。双方实力对调的过程就此开

【荒田入籍改革】

如果说裁军让周王室的军事力量逐渐衰弱的话,那么荒田入籍的改革就是从根子上动摇了周王朝的经济基础。

在改革以前,诸侯们的土地都是通过册封获得的。他们的领土范围具有严格的限制。但是随着西周前期长时间的和平,周王室包办了对外战争。所以承平日久的诸侯国们,各自的人口开始快速膨胀。

诸侯们手下的人口变多了,但是领土没有变,那么粮食就成为了最棘手的问题。于是他们开始偷偷的开垦荒田,而这也是周共王进行这一改革的基础。

周共王承认了诸侯士大夫们开垦的荒田,但是要登记造册,让诸侯们为荒田交税。但是这也变相的默认了贵族们的领土可以从册封以外的渠道获得,这就打开了一个关不上的潘多拉魔盒。

根据马尔萨斯人口陷阱,人口呈几何倍数增长的同时,土地却是算数级数增长。加上青铜农具的推广乃至后世铁农具的出现,从技术上为人口增长提供了更大的支持。

于是土地的扩张永远也跟不上人口的扩张,当把国土附近的荒田开垦没了的时候,他们只能通过战争消减过剩人口,同时夺取更多田地。诸侯国之间不受周王室控制的扩张战争出现了。

这个过程中,有的人就利用权力扩张领土。有的人干脆反叛周王室,成为无所顾忌的蛮夷。破坏礼乐宗法的事件也就不稀罕了,从经济到政治,周王室的统治基础开始全面崩溃。

【三代过度的王】

周共王死后,他削减军队的恶果首先显现。他的儿子周懿王被西戎和叛军折磨的欲仙欲死,一度丢失国都,周懿王军事失败,在恐惧中死去了。

周懿王死去的时候,关中地区几乎成为了蛮夷的乐土。周共王的弟弟第一次违背了嫡长子继承制,凭借手里的军权抢下了王位。他就是周孝王

周孝王的继位是对西周礼法的一次猛烈的冲击,虽然结果还不错,但是这个坏的榜样让礼崩乐坏开始萌芽。

周孝王年纪不小,政治经验丰富,凭借着高超的手腕赶了西戎和叛军。重振了周王室,但是这次复兴却只能是昙花一现。

周孝王死后,他把王位交回给周懿王的儿子,周夷王继位。周夷王在位的时候诸侯国们已经开始为了领土大打出手。其中有一个齐国,因为当年姜子牙的功劳,所以齐国拥有东方诸侯之长的地位,可以不必请示周王而发动战争。所以齐国成了出头鸟。

周夷王烹杀了齐哀公,稍微遏制了诸侯间的冲突和矛盾,遏制了诸侯的进一步做大。西周这三代王就这么坎坎坷坷的一路走过来,周共王改革的恶果也越发严重了。

【周厉王的垂死挣扎】

周夷王死后,周厉王继位。这个时候局势已经很明显,诸侯和士大夫们不断扩张土地,发展人口。而周王室的领土却被层层分封,不断稀释。周厉王一定是感觉到了危机,所以他开始了行动。

周厉王选择推行专利法,主要内容是垄断山川林泽,不准平民进入山林谋生。这事实上就是收回荒野主权,限制诸侯士大夫的开荒活动,而那些不准进入山林的平民,身份也只是贵族们的从属而已。

在此之外,周厉王恐怕也对诸侯们的手里的荒田动手了。这是一招釜底抽薪,收回周共王放出的开垦荒田及自由买卖的权利。以此遏制贵族们的扩张和膨胀的势力,但是这种做法让他几乎和所有贵族站到了对立面上。

周厉王用荣夷公推行“专利法”收缴荒田。结果荣夷公被传扬成要独吞天下财物的巨贪,残酷欺压百姓的奸佞小人。周厉王用虢公长父掌兵,为推行“专利法”保驾护航,对贵族军事压迫。结果虢公长父被传扬成爪牙畜生。

贵族们对这个事议论纷纷,对荣夷公和虢公长父诋毁侮辱,周厉王直接采用强硬手段,禁止他们对政策进行非议,而这就是厉王止谤的原由。

在周厉王的高压政策下,伴随着贵族阶级利益损失带来的粮食短缺等问题。周王和贵族间的矛盾已经无法调和,国人暴动就发生了。

周厉王被赶走,周朝进入共和执政阶段。

【宣王的短暂中兴】

周厉王出走以后,国家权利被大贵族阶级共同垄断。等到周厉王死后,周宣王得以继位。他凭借大贵族间自身矛盾,分化他们,重新掌握了权利。在这个过程中,他甚至不惜采用破坏礼法手段,强迫鲁国废长立幼,以此重新塑造周王的权威。

周宣王掌握中心权利以后,当然要继续周厉王打压诸侯士大夫的道路。但是这时候的情况比周厉王时更加糟糕,宣王已经不具备足够的军事和政治优势了。他只能赤膊上阵与大贵族阶级进行了一系列各方位的斗争,比如不参加籍礼,强行普查人口,亲自领兵征战等等。

在周宣王抗争的过程中,他拉拢了一些人。比如世代为周王室服务的秦人,与自己联姻的申国,地处偏远的晋国,又分封了新的诸侯:郑国,樊国和杨国等倚为外援。这些诸侯或士大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没有资格参与共和执政,属于当时的“小人物”。

周宣王拉拢了一群小人物对抗大贵族,事实上是比较有成效的。其中,晋国,申国,郑国,秦国都快速崛起,成为西周末年,春秋初年最重要的几支政治力量。

【苦难的轮回】

周宣王实现了短暂的中兴,但是他在晚年连续打了多次败仗,而他一手提拔起来的“小人物”们也逐渐羽翼丰满了起来。而最可悲的是,这些他一手栽培的新兴诸侯们。一旦成为了自主独立的贵族诸侯,那么他们就和其他大贵族的诸侯国没什么两样了。

这些诸侯国也在疯狂扩张领土,侵吞百姓。就和周厉王以及周宣王要对付的那些大贵族们没什么两样。周宣王死后,周王室对这些人的控制就非常微弱了。

周幽王继位后就面对这种窘境。第一个出头的是当年周宣王最器重的申国。申国是周宣王的儿女亲家,被他委派坐镇南方,为南方诸侯之长,拥有和齐国近似的地位。但是周幽王继位后也开始不听话起来。

周幽王无法忍受申国的阳奉阴违,于是他废掉了申侯女儿给自己生下的太子。和申国决裂。但是太子却逃到了申国。这让周幽王更加的愤怒。

被愤怒冲昏头脑的周幽王主动出击,要灭掉申国,却被申国联合犬戎反杀。周幽王战死后,被他废掉的太子在申侯的帮助下继位,是为周平王。周王室再次落入诸侯们的掌控之中。

【被分割的周王室】

周幽王死后,关中地区被犬戎肆虐。加上灾害频发,平王无奈选择东迁洛阳。而周幽王的弟弟带着周王室的残兵败将,在虢公翰的帮助下在携地继位,是为周携王

周平王为了获得秦人的支持,给于秦国诸侯的地位以及关中的土地人口。而晋国为了自身的利益,和周平王便于掌控,后来选择杀害了周携王,携王的势力也四分五裂。

西周的势力和土地人民,在这个时候已经被分割成了很多部分。原来的百姓多数加入了新兴的秦国,携王带领的王室贵族各自为政,再加上被郑国控制朝政的平王。

周王室完全失去了与当时强大诸侯掰手腕的实力。更无法回到西周往日的荣光,西周王朝就此宣告正式的灭亡。

【分封制的谢幕】

在商代,商人实行内外服的制度。所有商人以外的诸侯都是其假想敌,只要有人强大起来他就会加以军事遏制。但是周王室却不同,周王是天下共主,是诸侯们的家长,所以对崛起诸侯军事遏制的手段并不能行得通。

从周共王开始,诸侯们开始全面扩张。人口土地快速增长。而周王室却自废武功,削减军队。同时还默认了诸侯们对额外领土的占有权。当周王室想要遏制诸侯发展的时候,几乎所有的诸侯贵族们都成了周王室的敌人。

西周就是这样一步步失去自己的统治权。而诸侯们随着领土和百姓都在逐渐的扩张,势力慢慢超过周王室,成为了新的掌权者。

西周灭亡后,分封制度下的崩溃还没有结束。那些新兴的诸侯们也把土地和百姓分封给了自己的兄弟臣子。结果诸侯们也都都纷纷陷入公族争权和士大夫夺权的漩涡,最后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成为了分封制最后的谢幕表演。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雍正皇帝为乾隆留下多少遗产?除了钱财还有更重要的东西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华夏历史

    雍正皇帝在位时间并不长,和康熙、乾隆相比只有他们五分之一的时间,但雍正皇帝死后却给乾隆皇帝留下了一笔不菲的遗产,据说是有6000多万两白银。实际上,在雍正上位初期朝内就已经形成了贪腐的风气,可以说是雍正解决了颇为棘手的腐败问题,这才能让清朝的国库积累如此多的钱财。而且雍正给乾隆带来的财富也不仅仅是体

  • 揭秘元朝时期的“征东行省”到底是个什么省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元朝时期的“征东行省”其实大家应该都没听说过吧,小编也没听说过,但是这个地方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而且而且啊,这个地方在历史上非常的重要,对于元朝来说的话,也十分的重要了,那么这个叫“征东行省”的省到底是个什么省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些问题一起来分析揭

  • 宣赞在水浒中属于什么级别?宣赞为何被封义节郎?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宣赞外号丑郡马,因为他是郡王府的郡马,但因长相奇丑无比所以得来一个如此没有气势的外号。宣赞使用的兵器为钢刀,在梁山排名四十位,对应地杰星,其实小说中描写宣赞的篇幅并不算多,不过宣赞的能力或许是被低估了。他因为长相得不到郡主重用,此后归降梁山以后,应该是大显身手之时,却因各种原因让他的战绩也没那么好看

  • 安禄山和杨贵妃什么关系?安禄山墓中为何会有英文磁带?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的确是会让人浮想联翩,虽然安禄山认杨贵妃做母亲,但是毕竟安禄山也是一个成年人,只是嘴上称呼杨贵妃为母亲,实际上年龄并没有差很远,而且杨贵妃还说自己要给“儿子”洗澡,安路上也曾经留宿杨贵妃宫中彻夜,难免让人想多,那他们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还有安禄山墓中发现

  • 元祐皇后两次被废却能东山再起,还拯救北宋王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元祐皇后是宋哲宗第一位皇后,元祐皇后一生经历极具传奇色彩,曾两次被废,不过每次又能复位,并在为北宋陷入危机时垂帘听政,因此拯救北宋根基。元祐皇后为什么会被废两次呢?原因是宋哲宗的宠妃故意陷害元祐皇后,而北宋新旧党之争也愈演愈烈,元祐皇后支持旧党,而宋哲宗支持新党,所以才酿成冤案。下面就为大家简单下元

  • 曹冲称象的大象哪来的?大象是谁送来的?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曹冲称象的故事人们也是耳熟能详了,当所有大人们都没有办法秤出大象的准确体重的时候,这个才几岁的小孩子,竟然解决了难倒了所有人的问题,不愧是神童。不过,大象这种动物,在当时就已经出现了吗?那头大象是谁送过来的,大象究竟有什么来历,这头大象是外国送来的,还是本国自己产的呢?据史料记载,曹操此生一共有二十

  • 张廷玉深得雍正信任,为什么乾隆却打击张廷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张廷玉,是清朝历史上不多见的,汉人身居高位官职,并且配享太庙的一位官员,雍正在世的时候,张廷玉是深得雍正的信任,但是因为雍正死的时候张廷玉还活得好好的,所以雍正交代乾隆,张廷玉死后一定要让他配享太庙,可见张廷玉在雍正心中的分量。然而在乾隆眼里,张廷玉却根本不值得,到了张廷玉晚年时期一直在打击他,这又

  • 历史上大玉儿、小玉儿、海兰珠是什么关系?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对于大玉儿、小玉儿还有海兰珠这三个名字,很多人应该不会很陌生吧,她们是清宫剧清初时期很有名的几个人,基本上从来都不会缺席,但凡背景设定在清朝初期,那么她们几个都是必然会出场的人物,不过听她们的名字,很容易让人感觉大玉儿和小玉儿之间是姐妹,那她们真的是姐妹吗?她们三个人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呢?大玉儿、小

  • 章惇为什么被认为是奸臣?章惇有何功绩?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章惇是北宋时期的改革家,章惇出身士族,从小博览群书,但性格有些自负,让人难以接触。其实要读北宋的历史,必然跨不过章惇,章惇可以说是北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人物,但也有人认为章惇是奸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章惇为官的态度十分强硬,曾差点引发辽宋战争,而北宋的军事实力不济,所以每次能避战都是选择避战。总之,虽

  • 张松为什么要出卖曹操帮助刘备?曹操如何得罪张松?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张松原本是刘璋的部下,此后被派往曹操身边,不过曹操却不用刘松,对他十分轻视。张松也因此怀恨在心,所以劝告刘璋和曹操绝交,于刘备结好,还让刘璋接刘备入蜀。此后刘璋照做,没想到此举却是引狼入室,最后益州成了刘备的大本营。而张松因为安通刘备,最后被刘璋怒斩。如果张松真是一位人才的话,曹操为什么不用呢?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