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人吃什么?唐朝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的?

唐朝人吃什么?唐朝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971 更新时间:2024/2/3 21:50:50

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自己不同的东西,不管是各种制度也好,还是日的生活习惯,都是有所不同的,而中国一直都认为“民以食为天”,饮食更是最基本的内容,人们对于饮食的看重程度,也是非常高的。历朝历代都有不同的饮食习惯,今天就一起来看一看,唐朝时期的饮食习惯是什么样子的?历史上被称作是盛唐的唐朝人,他们都爱吃些什么食物呢?

唐朝已经有米饭了,但不像现在一样是主食,唐朝的主食是以饼为主,各种饼多达几十种(其时各种馒头也叫饼,饼的概念比后世大)。在唐代笔记小说《因话录》里就提到“世重饼啖”。

再说肉,唐朝以吃羊肉为主,牛肉是不能吃的,吃牛肉犯法,猪肉吃的比较少,因为吃羊肉要去膻味,所以那时候香料比较贵。现在咱们吃的比较多的家禽肉,鸡鸭鹅,唐朝是不吃的,那时候鸡鸭肉禽肉不算是肉。当时还有个比较有趣的事情。世民为了防止御史巡查的时候加重各地的负担,便要求御史出巡不能吃肉。马周巡视各地的时候,每到一个地方,一定会要求给他鸡吃。有地方小官便告上京师。李世民对此的解释是,他只禁止御史吃肉,但是并没有禁止吃鸡,所以马周并没有犯错。唐朝渔猎风气很盛,钓鱼很常见,而且当时有道非常有名的菜——“切鲙”,其实就是当今的生鱼片。打猎得来的猎物,诸如鹿、兔子、野猪、熊,也经常出现在唐人的菜单里。

蔬菜,现在经常吃的西红柿、青椒、红薯、洋葱、辣椒。如果你穿越到唐朝,这些蔬菜你是吃不到的。那时候常见的蔬菜是秋葵,神奇吧,这几年山东这边才开始流行吃,唐朝就开始大规模吃秋葵了。

炒菜是朝才有,所以那时候的做法比较简单,基本就是煮、蒸、烤三种。

调料,唐朝香料还是蛮多的,常用的花椒、胡椒、豆蔻、桂皮、陈皮都有了;也有些比较复杂的调料,诸如豆豉、豆酱,葱姜蒜也都有了;辣椒没有,还没传到中国。

唐朝的饮食化总体特征是胡化、养生化、宗教化和艺术化。

所谓“胡化”,就是饮食习惯的胡人化。胡人,“是我国古代对北方边地及西域各民族的称呼。汉以后也泛指外国人”。

它主要表现为:其一,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习惯风靡各地。其二,喜食半生不熟的肥鲜。为了保持肉食的肥鲜,唐人烹制动物,常常采用一种极其野蛮的烹制方式。其三,是食用乳制品的范围扩大。食用奶酪原本是北方人的传统习惯,南北朝时期,不少土族地主曾想尝尝奶酪的滋味,没想到吃完便泻肚子,只好望而生畏。唐时,奶酪却奇迹般地出现在南方人的饭桌上。

唐朝政府扶持道教发展。道教作为世界上唯一以养生为宗旨的宗教,它的勃兴,极大地推动了养生文化的发展。其一,药膳和药酒大量出现。唐朝的药膳有紫米粥、团油饭、桔皮汤、人参汤、阿胶汤、绿豆汤、莲子粥和各种肉羹,药酒则有椒葱酒、海藻酒、钟乳酒、五精酒、五加酒、地黄酒、枸杞酒、乌麻酒、苍耳酒、菊花酒。其二,用水果养生美容成为时尚。其三,是饮茶的普及。

最后说说唐朝的饮茶唐代茶的饮法是煮茶即烹茶、煎茶。根据唐代陆羽《茶经》记载,唐代茶叶生产过程是“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茶之千矣。”饮用时,先将饼茶放在火上烤炙,然后用茶碾将茶饼碾碎成粉末,再用筛子筛成细末,放到开水中去煮。煮时,水刚开,水面出现细小的水珠像鱼眼一样,并“微有声”,称为一沸。此时加入一些盐到水中调味。当锅边水泡如涌泉连珠时,为二沸,这时要用瓢舀出一瓢开水备用,以竹夹在锅中心搅拌,然后将茶末从中心倒进去。稍后锅中的条水“腾波鼓浪”,“势若奔涛溅沫”,称为三沸,此时要将刚才舀出来的那瓢水再倒进锅里,一锅茶汤就算煮好了。如果再继续烹煮,认为“水老不可食也”。最后,将煮好了的茶汤舀进碗里饮用。前三碗味道较好,后两碗较差。五碗之外,“非渴其莫之饮”。这是当时社会上较盛行的饮茶方法。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历史上玄奘真有徒弟他们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西游记》的唐僧有三个徒弟,一路保护他取经,这是很多人都知道的和事情。而三个徒弟虽然是虚构出来人物形象,但是唐僧却是有历史原型的,就是唐朝时期的玄奘大师。玄奘真实的取经之路,是自己一个人完成的,历经十七年,最终回到大唐。他也有一些徒弟,只不过都是在回来之后才收的,那么这些徒弟分别都是什么人呢?《西游

  • 奇皇后出生于高丽,当上元朝皇后却下令攻打自己国家?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奇皇后是元惠宗第三任皇后,奇皇后出生于高丽,也是历史上第一位外国皇后。奇皇后当年是以贡女的身份被送入朝廷,后来被元惠宗看上,便加以宠幸。后来奇皇后被封为第二皇后,也拥有了部分实权,奇氏家族依然在高丽,不过奇皇后却要元朝出兵攻打高丽,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实际上奇皇后是为了替家人报仇,因为高丽王杀死了

  • 曹爽为什么敌不过司马懿?其实是曹爽自己给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华夏历史

    恐怕司马懿也没想到高平陵之变竟会如此顺利,曹爽最后没有一点反抗选择无条件投降。但司马懿这次是动了杀心,要将整个曹氏赶尽杀绝,恐怕在被处斩的时候,曹爽才对自己当时的选择万分后悔。其实曹爽本有机会出逃,然后集结兵力对抗司马懿,这场战事也将变成一场持久战。但曹爽却在关键时刻斗志全无,从而把获胜的机会白白让

  • 商鞅变法时,为什么禁止父子兄弟同宅居住?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商鞅变法,作为历史上一次成功的变法,将秦国从一个弱小,不断受到欺负的国家,变成了一个令山东六国都不容小觑,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全国的国家,可以说影响力是巨大的,没有商鞅变法,秦国或许根本不可能有后来的成就。不过商鞅变法中有一些规矩很奇怪,比如说,到了一定的年龄之后,父子兄弟就不允许居住在一起了,这是为何

  • 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是什么意思?汉为什么是下策?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严尤新朝重臣,在王莽时期担任大司马,一生征战无数,并且战绩可嘉。当时王莽对匈奴也是一筹莫展,想听听各位对于匈奴一事有何看法,严尤就说:“后世三家周、秦、汉征之,然皆未有得上策者也。周得中策,汉得下策,秦无策焉。”意思就是周、秦、汉三朝对于匈奴的战略没有一个算是上策的。不过汉武

  • 文种帮助勾践灭吴,为何勾践却不容文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文种是春秋末期越王勾践身边的谋臣,文种曾帮助勾践击败吴国,立下赫赫战功,不过此后勾践却不容文种,将他赐死。文种和范蠡都是灭吴的功臣,不过范蠡此后选择主动引退,并且还劝告文种让他也退居二线。只是没想到,朝中竟有人污蔑文种企图反叛,勾践身处高位必定会加重疑心,这才导致了文种的死亡。可以说文种的死或难避免

  • 赵武灵王最终下场为何如此凄惨?废嫡立幼造成隐患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赵武灵王一生英明,带领赵国推行伏虎骑射,使得赵国国力逐渐走强。不过赵武灵王的下场却十分凄惨,最后是活活被饿死。赵武灵王在选择继承人时,违背宗旨废长立幼,让次子赵何继任也就是赵惠文王。此后长子公子章趁他们二人出游,于是发动政变,公子成起兵救驾,没想到赵武灵王既然接纳了公子章,于是公子成便杀了公子章,为

  • 战国时期魏国版图为什么不在一块?魏国这么分散怎么治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一个国家,领土完整是非常重要的,中国古代即便是在战国、三国时期,很多国家的领土也都是一整块的,毕竟这样治理起来也更容易,而且一个国家既然要“统一”,那么领土的统一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在战国历史上,却有一个奇葩国家,魏国,它的领土一直都是支离破碎一样,但是偏偏一直都没有进行统

  • 徐霞客游览全国,他哪里来的钱?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很多人知道徐霞客是古代一位非常有名的“旅行家”,他一生足迹遍布中国,去过很多地方,留下了非常多的作品,至今仍然具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然而就像人们担心李白外出游览一样,人们也同样为徐霞客担心,他没有工作,一直在外面到处走,那他的生活来源是什么,他靠什么维持自己的日常开销呢?外出

  • 为何说宋朝人最幸福?宋朝人的日常是怎样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唐、宋被认为是封建时期,百姓最适合生活的两个朝代。不过和唐朝相比,恐怕宋朝人的幸福指数还要更高一些。宋朝废除了宵禁,所以宋朝人便多了一份体验夜生活的快乐,而且宋朝各个方面也比较开放,虽然对外不像唐朝那么强势,但国内发展还是十分不错的。相信大家都比较好奇宋朝人的日常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这次就为大家做个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