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诸葛亮不在蜀国会产生哪些隐患?蜀汉内部从此不在团结

诸葛亮不在蜀国会产生哪些隐患?蜀汉内部从此不在团结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584 更新时间:2023/12/19 19:16:46

刘备去世后诸葛亮成了蜀汉的主心骨,他能代替刘备的作用将蜀汉内部给团结起来,所以大家都会配合诸葛亮北伐。除了李严从中故意阻挠,所以最后被诸葛亮贬为庶民,这份气魄恐怕其他人还没办法达到。所以等诸葛亮不在以后,就会给蜀汉带来一些隐患,因为朝中根本没有能替代诸葛亮的人,导致内部开始分化百官不在团结,各方矛盾也开始出现。其实这就很好的证明了诸葛亮的重要性,还有他的价值。

三国归晋,蜀国先灭,这究竟是因为什么?蜀汉国有诸葛亮这样优秀的政治家,有他建立的一整套法律体系和治国方略,后人也基本上在按照他的方略执行,并没有大的改变,司马氏为什么就敢于先拿蜀汉国动刀呢?

本来,魏国在东南攻守互有,与吴国有输有赢,在西北处于守势,蜀国险阻,司马氏为什么要选这样一个难啃的骨头呢?战时国家,对方的军事情报是会相互掌握的,司马昭正是看到了蜀汉国的重大弊端,这才下决心先征蜀国。对于蜀国来说,这个重大的弊端就是自己留下的隐患,没有中生代人才,特别是将军。

一说到马谡,人们只责备诸葛亮说他不如刘备识人,但他为什么要重用马谡呢?说起来,就是诸葛亮要培养谋略指挥型人才,就像当年刘备任用庞统和法正一样。诸葛亮南征,马谡给他献上了攻心之计,效果不错,从而诸葛亮也记住了这个人。只可惜,马谡只会纸上谈兵,不堪重用,以至于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无功不等于什么收获没有,得到了一个姜维,诸葛亮还是觉得有所弥补的,就像是迁移了西县一千多家人口一样。诸葛亮把姜维称作是“凉州上士”,说像李邵、马良这些人都比不上他,还马上给他封侯,为什么?就是因为姜维“深解兵意”。姜维这年二十七岁,若是作为培养对象,这是多么好的一个年龄啊!

可惜的是,此后六年诸葛亮就去世了。诸葛亮的去世还引发了蜀汉国内部的一场动乱,这就是魏延与杨仪之间的火并。从此以后,蜀汉国进入了一种自闭模式。蒋琬和费祎执政,蜀汉国基本上是处于无战,偶尔又被动迎战这样一个时期。这样一种状态不见得就不好,适当的休养生息是完全必要的,但三国并存,始终都处在一种战时状态,休养生息决不能放弃武备,否则就是一种盲目性的自得。从建兴十二年(234年)诸葛亮去世到延熙十九年姜维任大将军,没见到蜀汉国有什么样的军事人才出现。

姜维不是大将军时用兵受到限制,到他任大将军掌权时又频繁用兵,但总是难有胜果,以至于遭到了很多人的非难。其实,用一句俗话来形容姜维这个人,那就是“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或者说,他就是再有能力也是独木难支。除了蜀汉国的国力弱小,他的对手像郭淮、陈泰、邓艾、钟会这些人都不是等闲之辈外,蜀汉国还真就缺乏中生代的中间力量。诸葛亮北伐,自己在前线,后方有蒋琬、李严,前线大将级别的有魏延、赵云、吴壹、马谡,后期还有一个姜维,中等级别的将领有邓芝、王平,身边还有参谋后勤班子的刘琰、杨仪、费祎,这是一个多么强大完整的阵容!虽然事有不谐,除了马谡之败,还有很多客观因素决定的,比方说连魏国皇帝也被逼迫到了前线。两相对比,很明显就可以看出差别。

先看看蜀汉国后期将领的年龄。当张翼、廖化被任命为大将军时,当时蜀汉国人有一句话叫做:“前有王、句,后有张、廖”,他们都是什么年龄呢?王平,延熙六年(243年)被任命为镇北大将军,延熙十一年(248)去世。王平在215年跟随杜瀖到达洛阳,被曹魏任命为代理校尉,后跟随曹操征伐汉中时归于刘备。我们不知道王平死时多大年龄,只知道他跟随曹操时姜维只有十三岁,而他到蜀汉亡国时,从军经历已经有33年了。张翼在建安十九年(214)任刘备担任益州牧的书佐,蜀国亡前担任左车骑将军,也有50年的从政经历,投降钟会后,在成都被乱兵所杀。廖化最后官职是右车骑将军,景耀元年(258年)时,宗预说他俩都已经过了七十岁了。

宗预这个人也有必要一说,他是在六十岁后才被任命为军职的。还有邓芝,这个人最后官至车骑将军,延熙十四年(251年)去世,延熙十年就已经过了七十岁。再有一个张嶷,刘备夺取成都以前(214年)就担任了郡功曹。姜维在延熙十九年(256年)担任大将军,这一年他54岁,看到了吧,他手下一个层次的将军都是一帮六十多甚至七十多岁之人,比姜维小个十几岁的人在哪儿呢?倒是有个37岁的诸葛瞻,但毫无疑问,这个人根本就没有经过军旅的锻炼。不是说年龄大就不能带兵打仗,有人也可能举出姜子牙的例子,但姜子牙、司马懿他们是统帅,不是那些上阵拼杀的纯粹武将。所以说“蜀中无大将廖化充先锋”并不是一点说道没有。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在蒋琬、费祎两代执政大臣时期,蜀汉国战略上采取守势,可他们连整军备战也都忘了。两人虽然也都有过驻守汉中的经历,但那更像是学诸葛亮的做个样子给人看看而已。说他们没有意识培养后备人才,看看蜀汉国名将的后代就知道了,有几个真正把儿孙送到军队里去的?《三国演义》弄了一个关兴、张苞,小说写得倒是热闹,可他们实际上从军了吗?高官将军们的后代当的那些官不是侍中就是尚书,只有蒋琬的儿子担任了军中实职,还是一个护军。

再看看魏国的中生代,那可仍然是人才济济,像曹真、曹休这些曹操的子侄们就不用说了,那些大将们的儿孙们哪个不在军中效力?其中比较有名的像夏侯楙、夏侯霸、夏侯尚以及再下一代的夏侯玄、曹爽兄弟等人,都是在军中任职。这些人有些纯属草包,像曹爽兄弟,但说明一个事实,魏国是注重子弟们的军事历练的。正因为如此,魏国的高官子弟们也是出了几个有名的将领,像陈群的儿子陈泰、钟繇的儿子钟会、司马懿的儿子司马师等等,就是东吴,也有诸葛瑾的儿子诸葛恪、陆逊的儿子陆抗等有名大将。

蜀汉国为什么没有中生代的出色将领,除了执政者缺乏战略眼光,恐怕也与内部派系较多,矛盾过于复杂有关。刘备可以靠名望平衡蜀地的各种关系,诸葛亮可以靠能力治理蜀地,而以后的那些执政者,恐怕不仅是没有了这些,就是连心胸和眼界也是不甚了了啦!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慈禧太后的最后一天是怎么度过的?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一般来说,没有太多人能够预感到自己的死亡,那些洞察世事,年事已高的人,或许能有一些预感。而古代封建历史上最后一个掌权的女性,慈禧太后,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讨论的对象,人们对于慈禧太后的一生非常的好奇。那么,慈禧在临死的那一天,她又做过些什么事呢?慈禧是否也可以预料自己的生命结束?1908年11月15日

  • 狄仁杰担任过哪些官职?黜陟使和行军大总管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狄仁杰为官以不畏权贵著称,他一生也担任过许多官职,例如判佐、法曹、大理寺丞、郎中、刺史、宰相等。其中黜陟使和行军大总管这两个官职算是比较少见,属于唐朝时期的专属官职,那这两个职位究竟有多大权利呢?实际上黜陟使算是由皇帝钦点的出巡大使,他们的任务是到全国各地考察官吏,然后进行奖惩。所以这个位置必须要找

  • 唐太宗没能拿下的高句丽,却被唐高宗灭掉?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唐太宗被称为千古一帝,在他的带领下唐朝步入了一个全新的强盛期。不过唐太宗在位期间有一件事一直没能达成,反而是被他的儿子唐高宗做到了,那就是唐高宗在668年灭了高句丽。高句丽在当时位于东北和朝鲜半岛之间,因为地理位置特殊一直很难将其消灭。可能在多数人的印象中,唐太宗率军能力是远在唐高宗之上的,为何反而

  • 武则天为什么没有架空李治?武则天做不到吗?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李治还在世的时候,武则天的权力已经不小了,基本上可以说是与李治平起平坐,李治和武则天一同处理朝政,二圣临朝。不过,武则天既然还是有想要拥有更大的权力的野心,那当李治还在世的时候,为什么没有选择架空李治呢?武则天是做不到,还是当时的局势不允许她这样做?武则天没有架空李治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众所周知,武则

  • 唐朝人如何看待武则天时期?武则天称帝算不算唐朝的一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如今我们看唐朝,肯定是把武则天时期给纳入唐朝的一部分,不过当时唐朝人又是如何看待这一特殊时期的呢?武则天是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这在男尊女卑的古代显得很不真实,当时朝廷百官已经没办法阻止武则天登基,所以只能在继承人方面尽全力维护李家血脉,不能让大唐的根基断了。在民间肯定也是存在很多不同的说法,武则天在

  • 荆轲不想刺杀秦始皇?荆轲为何会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荆轲,一直以来都是很多人心中敬佩的英雄人物,他为了报答燕太子丹的恩情,明知自己前往秦王宫刺杀秦王,就是一件必死的事情,不论成败,但是他还是毅然决然的去了,尽管《刺客列传》中只有他是失败的,但是他却成了名气最高的一位。但是有人确认为,荆轲之所以会失败,原因竟然是他自己根本不想去刺杀秦始皇,这又是怎么一

  • 刘备称帝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他们的下场都不算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一早就是打着“匡扶汉室”的口号到处招兵买马,在他们眼里曹操的身份就是一名“汉贼”,所以一定要想办法延续汉室血脉。汉献帝本来就是一个傀儡皇帝,董卓死后曹操又取代了董卓的位置,等曹丕接班直接逼汉献帝禅位,汉朝就这样灭亡了。所以刘备想要继承只能自己也称帝

  • 宋太祖处死张琼是不是冤杀?张琼之死真相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宋太祖赵匡胤建国称帝以后并没有大肆处置功臣,而是上演了一出杯酒释兵权,这也让很多人看到了宋太祖开明的一面。不过宋太祖也曾犯过错,例如张琼的死就是被冤杀。张琼是赵匡胤的手下,还曾救过赵匡胤的命,不过张琼最后却被石汉卿诬告,导致赵匡胤下令处死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不过当时赵匡胤的确是被蒙

  • 马谡效仿韩信为什么没能成功?马稷输在了哪?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早年韩信背水一战,置之于死地而后生,用少于敌方10倍的兵力打赢了一场不可能获胜的战役。而马稷的街亭一役,也是主动将自己逼入绝路,自断水源。不过马稷并没能复制韩信的奇迹,而是大败魏军,最后还被处以军令状。有人觉得是马稷不懂兵法,他和韩信之间的差距太大,不过马稷怎么说也跟随了诸葛亮那么久的时间,基本的战

  • 纪晓岚为何不得重用?竟然因为长得丑?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华夏历史

    一说到纪晓岚,很多人都会想到很多年前电视剧里面纪晓岚的形象,其实也是很多人心中的一个形象完美的人物,但是电视剧毕竟是改编的,和珅其实是非常帅的,但是电视剧里却演绎的完全相反,而纪晓岚其实一生都没怎么得到过重用,究其原因,竟然和和珅得到重用的原因是一样的,那就是因为纪晓岚长得不好看,所以乾隆并不喜欢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