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郭嘉为什么叫鬼才?他在民间评价或超诸葛亮

郭嘉为什么叫鬼才?他在民间评价或超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3592 更新时间:2024/1/25 12:49:31

实际上三国迷们对于郭嘉的评价一直比较两极,有人觉得他是曹操身边最杰出的谋士,只可惜英年早逝,不然肯定会有更大的作为。也有人觉得郭嘉才能一般,距离顶级谋士还有一段距离。史书称郭嘉是“才策谋略,世之奇士”,民间喜欢把郭嘉称为“鬼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甚至民间对于郭嘉的评价,不一定就比诸葛亮低。当然这仅仅只是从谋略的方面来考虑,要是比贡献诸葛亮怎么说也是蜀国丞相。

三国,是指上承东汉下西晋的一个重要历史时期,分为曹魏、蜀汉、东吴三个政权。赤壁之战时,曹操被孙刘联军击败,奠定了三国鼎立的雏型。那时候的时局的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天下无法太平,就在这动荡起伏的时期,也出现了很多流传千年的历史人物。在汉末三国时期,天下战乱不休,武将战场杀敌、驰骋疆场。民间流传着一段话: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除此之外,还涌现一大批优秀的文臣,比如最出色的诸葛亮,周瑜司马懿等人。他们个个精心计算战略,深谋远虑,才智无双,良计诡计层出不穷,使得每场战役都是惊心动魄。

汉末三国谋臣里,诸葛亮的出场拉开了后世鼎立之局的序幕,尤其是小说里写的,让很多人喜欢上了孔明这个人物。但是,他的出山其实和另一个人有着很大的关系,此人也是一个大才,那便是郭嘉。此人是曹操早期最信任的谋士之一,但却病死在了征乌桓的路上。他死后,曹操放声大哭,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后来,曹操败于赤壁。曹操更是说,倘若郭嘉还在,自己决不能遭此之败这样的话,可见郭嘉的能力之强。

郭嘉,字奉孝,是三国时期曹操帐下重要谋臣。出生于颍川,少年时已有远见,见汉末天下将会大乱,于弱冠(二十岁)后便隐居,秘密结交英杰,不与世俗交往,所以不是太多人知道他。在一开始他是在袁绍手下出谋划策,但是袁绍做起事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对于郭嘉的计策和意见总是很难达成统一,注定其难成大事。于是后来郭嘉便转投了曹操。可惜的是,足智多谋的郭嘉谋事不久就因病去世了,虽然他跟随曹操时间不算太长,但是战功显赫,足让他名传千年。历史记载他是“才智谋略,世之奇才”。

古人对其评价“才识超群,足智多谋,出谋划策,功绩卓著。”“郭嘉是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智谋之士,他的十胜论几乎涉及了中国兵法思想的各个方面,切中要害,言简意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这里的十胜十败论是郭嘉于官渡之战中提出的,当时曹操和袁绍开战,虽曹操已经挟天子令诸侯但兵力上还是不如袁绍。看着对于取得胜利把握不大的曹操,郭嘉提出的十败十胜论,激励了曹操,最终在官渡之战击败袁绍以胜利收官。

《十胜十败》指的是“道胜”、“义胜”、“治胜”、“度胜”、“谋胜”、“仁胜”、“德胜”、“明胜”、“文胜”、“武胜”。郭嘉所指出的这十个方面,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组织路线及领导阶级的思想修养、心胸气量、性格、文韬武略等多种因素,这都是关涉事业成败兴衰的关键。郭嘉为曹操总结这“十胜”,或许是初来乍到之际对曹操的夸赞,也可能是对曹操的鼓励、要求,希望他能保有这“十胜”,完成统一天下之伟业。不过《十胜十败》的提出,说明郭嘉不仅仅是一个工于心计的谋士,还有着上谋伐国的成套理论。

除此之外,郭嘉还曾在吕布和曹操之间发生的下邳之战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当时,吕布虽在正面不是曹操的对手,但是他据守城池、避而不战。下邳城池坚固,吕布手下战斗力也不弱。种种原因使得曹操想要退兵。这时郭嘉指出,吕布此人有勇无谋、不善守城,最终坚持下来的曹操取得了胜利。

民间曾盛传过一句话,“郭嘉不死,卧龙不出”。卧龙自然就是诸葛亮了,这句话是说郭嘉如果不死的话,诸葛亮就不会出现。因为刚好郭嘉去世的那一年,诸葛孔明才出山,为刘备出谋划策,有人便认为两者有某种联系。传言认为如果郭嘉不死,诸葛亮可能就不是最厉害的谋士,因为郭嘉的才干远远比诸葛亮要优越一些,这些人假设郭嘉还在,也许就没有后来的三分天下。因为赤壁战败后,曹操曾经感慨的说:“若奉孝在,我焉有此败。”似乎证实了郭嘉的确比诸葛亮厉害的这一说法,但是站在另一个角度看,可能是曹操对逝去的郭嘉一种惋惜之情。不过郭嘉的厉害之处,的确被很多人所认同。

对于郭嘉这个人,现在史书中记载他心怀天下,就像在前不久热播的电视剧《三国机密》中,郭嘉被人问到:“难道你们的计谋就是用最快、用省力的方式杀死更多的人吗?”郭嘉回答“:我一直在想,如何才能不杀一个人而取胜的方法。”那人问:“你想到了?”郭嘉回答:“唯一的办法就是实现天下统一。”对于郭嘉的才能,罗贯中评价“天生郭奉孝,豪杰冠群英。腹内藏经史,胸中隐甲兵。运筹如范蠡,决策似陈平。可惜身先丧,中原栋梁倾。”想来,的确如此吧。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齐景公是一位怎样的君主?晏子称他仅仅能做到不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齐景公在位58年,是齐国执政时间最长的一位国君。很多人好奇齐景公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君主,他有力图复霸的雄心壮志,但也贪图玩乐,而且身边重用的大臣,有忠诚也有奸臣,君主用这样的用人之道并不稀奇。晏子评价齐景公是说:“圣贤的君主,都有益友,但没有酒肉朋友。景公两种人都用,他仅仅能做到不亡国而已

  • 王宝钏原型人物是谁?历史上王宝钏真实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薛平贵和王宝钏或许老一辈的人会更加了解,因为很多戏曲就是专门讲述他们二人之间的故事。不过薛平贵和王宝钏都是传说人物,正史上并没有他们二人。在戏曲里王宝钏是唐朝宰相王允的女儿,此后爱上薛平贵,不惜和父母闹翻也要下嫁给他。此后薛平贵成为朝廷重臣,夫妻二人也收获了好的结局。不过传闻王宝钏是有历史原型的,这

  • 齐国为何会爆发田氏代齐?田氏取代姜姓有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春秋战国的强国之列,齐国一直占有一席之地。不过战国初期,齐国发生了一件大事,就是田氏代齐。陈国田氏取代了姜姓吕氏,成为齐国新的主人,田氏此番做法也得到了周王室的认可,周安王更是册命田氏能够合法成为齐侯。实际上这起事件加上三家分晋,说明当时的社会已经逐渐步入封建时期,已经不是分明的奴隶社会了。而姜姓究

  • 许负三大预言是什么?许负为何能深的吕后信任?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许负在古代也是一位颇有神秘色彩的历史人物。许负出生于西汉初年,她因为精通相术而且预言十分灵验,所以吸引了很多王公贵族子弟找她看相。此后刘邦将许负封为“鸣雌侯”,她也是历史上少有的女性封侯者。关键是吕后也十分看重许负,对她信任有佳。许负究竟是有和本领,竟能同时获得刘邦和吕后的信

  • 王翦率60万大军灭楚,但秦国第一次伐楚的将领却不是王翦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王翦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也是秦始皇一统六国的最大功臣,燕、赵、楚皆是被王翦所灭。不过秦国第一次伐楚的将领并不是王翦,而是另一位同样有实力的将军李信。当时秦始皇问王翦灭楚要多少士兵,王翦回答:“非六十万不可。”此后秦始皇又问李信,李信称:“二十万足矣。”

  • 五代十国是哪十个国家?它们最后都是被谁灭掉的?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五代十国,是唐朝灭亡之后的又一个乱世,这一时期与其他乱世一样,国家众多,纷争不断战争频繁,但是也还是那句话,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最终都收归宋朝,又一次建立起了统一的王朝。不过,五代十国的历史却很少出现在人们眼中,原因只有一个字,乱,那么这一时期究竟出现过多少个国家,五代十国到底是哪十个国家呢?五代十国

  • 光武帝刘秀功绩不输汉武帝,虽因推恩令降侯却能建立东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在汉高祖刘邦的一系子孙里,恐怕只有汉武帝刘彻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毕竟无论是他的大一统,罪己诏,还是泰山封禅都是前少古人,后绝来者的。就这么看来的话汉武帝应该可以称为汉朝最光宗耀祖的皇帝了,但其实不然在刘邦的所有子孙里最伟大的不是他,而是那个把帝国重建的男人——光武帝刘秀。对于光武帝刘秀有很多人都只

  • 为何说朱厚照是一位被低估了的皇帝?虽然贪玩,但是很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明武宗朱厚照,相信了解过中国历史的朋友对这位皇帝不会很陌生了。我们都知道,明朝是一个奇葩皇帝辈出的朝代,朱厚照就是其中之一。朱厚照就是明朝期间玩了一辈子,并且变着花样玩了一辈子的皇帝。很多人都认为朱厚照不是一位明君,昏庸至极,但是如果你能仔细看看朱厚照做的那些事情,不得不书真的扔人细思极恐。因为

  • 关羽面对孙权的联姻为何断然拒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华夏历史

    公元211年,对于颠沛流离、寄人篱下的刘备来说,是他逆袭的一年。在这一年里,刘备受到了刘璋的邀请率军入川,帮助刘璋抵抗汉中的张鲁,让关羽镇守荆州城。但是没料到的是,刘备趁机夺取了西川,从此翻身,算是有了安身立命的基础。后来吴国看到刘备夺取了益州,于是就派人去索要荆州,但是每次去了之后都是无功而返。于

  • 李世民后宫中最喜欢的是谁?武则天排不上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女皇武则天是很多人都非常感兴趣的一个人物,毕竟以一个女性的身份成为历史上唯一一个被承认的女皇,也是所有正统皇帝中唯一一个女性,本身就很有传奇色彩。不过,武则天进宫,首先是成为李世民的妃子,很多人经过电视剧的演绎,可能认为李世民最喜欢的人应该就是武则天了,但事实当真如此吗?李世民的后宫中最喜欢的人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