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志中姜维的军事才能如何?已经超过了诸葛亮

三国志中姜维的军事才能如何?已经超过了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3269 更新时间:2024/2/3 21:58:50

《三国演义》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看过了,这部历史电视剧中的内容其实有很多是杜撰出来的,并不真实。要说三国时期比较真实的历史,还是要从《三国志》中看了。说起蜀国中最具有军事才能的人,相信很多人就会想到诸葛亮了,然而在《三国志》中,姜维的军事才能已经超越了诸葛亮,下面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内容吧。

《三国志》记载,姜维之前受到费祎制约,统率的兵马不到万人,在这种情况下,姜维只能对魏国进行蜻蜓点水似的骚扰性攻击,然而即使兵力不到万人,姜维依然曾经同时击败了魏国名将郭淮夏侯霸,这在《三国志》中只是简单的记载为:

又出陇西、南安、金城界,与魏大将军郭淮、夏侯霸等战于洮西。胡王治无戴等举部落降,维将还安处之。——三国志

并没有说明这场战争的结果,但是《华阳国志》对《三国志》进行了补充,直接说明了姜维打败了郭淮、夏侯霸:

维出陇西,与魏将郭淮、夏侯霸战,克之。——华阳国志

打败郭淮、夏侯霸以后,姜维乘胜接应了反叛魏国投靠蜀汉的凉州胡王治无戴,不仅扩充了蜀汉的人口,还大大提高了蜀汉在魏国西部边疆少数民族之中的影响力。可惜的是,即使姜维认为这是联合羌人断绝陇道的最好时机,费祎依然不愿意拨给姜维更多的兵力。姜维手下不到万人,也就不敢轻易率军隔断陇山,只好见好就收了。两年以后,姜维再次北伐,率军进攻西平,这一次虽然未能攻破西平城,却俘虏了魏国中郎将郭修,想必也是取得了一定战术上的胜利,只是因为兵力不足,又无法攻破西平,难以打持久战而撤退的。

费祎被郭修刺杀以后,姜维终于其脱离制约,可以率领大部队进行北伐了,当然笔者说的大部队,是相对于之前姜维带兵不到万人而言的,实际上相对于魏国而言,依然算是兵微将寡。据吴国大鸿儒张俨所著《默记》记载,诸葛亮每次北伐都不过“步卒数万,长驱祁山”,姜维能够调动的兵力不可能超过诸葛亮,那就更少了。

据蜀汉灭亡之时统计,举国兵力不过10万余人,南中、江州、成都、汉中等地都必须部署守军,因此,笔者预计姜维能够调动用来北伐的的兵力不会超过5万。新任的尚书令陈袛虽然把持朝政,与黄皓“互为表里”,但是他是支持北伐的,陈袛与姜维达成了某种默契:陈袛不干涉姜维掌握蜀汉军事大权,姜维不干涉陈袛掌握蜀汉政治大权。

脱离费祎制约的姜维开始了他人数中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北伐(之前不到一万人都是小打小闹,连魏国境内少数民族叛军数量还不如,只能说是局部游击战,算不上真正的北伐。)但是姜维可能是第一次率领大军北伐,经验不足准备不充分,这一次遇到了和诸葛亮第二次、第四次北伐一样的问题——粮草不足:

夏,维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围南安。魏雍州刺史陈泰解围至洛门,维粮尽退还。——三国志

这一场战争陈泰与姜维还没有交手姜维就已经因为粮草用尽而撤退了,至于他们如果正面开打谁能够取得胜利,成了一个永远无法解开的迷。但是姜维依然没有放弃北伐,他认为上次北伐无功而返主要是因为粮草没准备够,并非自己用兵的问题,如果粮草充足,一定能够击败魏军,于是第二年,姜维再度出兵北伐。这一次北伐的战绩就很亮眼了:复出陇西,守狄道长李简举城降,进围襄武,与魏将徐质交锋,斩首破敌,魏军败退。维乘胜多所降下,拔河间、狄道、临洮三县民还。

从《三国志》这段记载看,姜维这一次的北伐战果是很丰富的,首先收降了魏国狄道长李简,之后又大破魏将徐质,乘胜连克河间、狄道、临洮等地。

再过了一年,姜维又取得了前所未有的伟大胜利,这场胜利是蜀汉北伐以来的最大胜利,姜维取得了诸葛亮北伐时期都未能取得的大捷!这场战役姜维以少胜多,大破魏国雍州刺史王经,打的魏国西线守军几乎全军覆没:

后十八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三国志

诸葛亮的战绩就没那么好了,一伐失街亭,二伐受阻陈仓,四伐粮尽而退,五伐被司马懿拖死在五丈原,唯一的战果就是二伐夺取了2个边陲小郡。

因此,姜维的军事才能是超过诸葛亮的!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灯下黑是什么意思?古人如何解决灯下黑问题?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华夏历史

    从古至今,灯具是我们都离不开的生活用品,它除了可以照亮之外,还能给人带来温暖和光明,在古代虽然没有电,但是并不缺少精美的灯具。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古灯都有个“灯下黑”的难题,几乎无解。直到明朝时期,一种特殊的灯具横空出世,才巧妙的解决了“灯下黑”的囧境

  • 吕布和貂蝉是假杀董卓是真,那吕布动杀心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华夏历史

    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是为了貂蝉才对董卓动了杀心。不过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物,她和王允的计谋都是杜撰出来的,只有吕布杀董卓是真的。那吕布的真正动机到底是什么呢?其实也不难想,吕布虽然被称为“三姓家奴”但他也是为自己的前途考量,吕布并非只是简单的武将,他身边也有很多谋士替他出

  • 清朝灭亡时清政府欠的钱后来怎么样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说到清朝其实真正要说的话那真的是有太多太多的奇葩事情了,话说这其中有一件事情想必大家都应该是非常的关心的,那就是当时清政府的赔款问题,那么有的人问了,当时的赔款真的挺多的,后来这些赔款都怎么样了呢?最后都还清了没有呢?下面我们不妨就着这些问题继续分析揭秘看看吧,对这些感兴趣的老哥一定别错过了哦!满清

  • 姜维为什么比赵云更受诸葛亮重用?难道赵云还比不上一位降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华夏历史

    赵云和姜维都是蜀汉非常重要的将领,不过很多人都觉得赵云无论是在刘备时期,还是诸葛亮时期都得不到应有的重用,好像半路加入的姜维都能力压赵云一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实际上姜维和赵云是有一定年龄差距的,诸葛亮设计劝降姜维,就是看中了姜维的潜力,而赵云当时已经不再年轻了。所以两人的定位就完全不同,不存在诸葛

  • 崇祯皇帝该怎么做才能挽回大明基业?他错过了哪些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华夏历史

    崇祯皇帝是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很多人都叹息崇祯对于明朝来说出现的太晚,就算他有励精图治的决心但朝政根基已经腐朽,他一人很难改变现状。崇祯皇帝毕竟不是神,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虽然他大力铲除阉党,使得朝堂一改往日的风气,但魏忠贤势力的浇灭,却使得文官集团逐渐膨胀。这对于崇祯皇帝来说,又形成了另一个问题。崇

  • 刘备大本营选在成都,为何不自封蜀王而是汉中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华夏历史

    刘备打赢汉中之战后,使得己方势力发展到了顶峰。此后马超力挺刘备称王,刘备再三推辞最后还是进位汉中王。不过刘备的大本营是在成都,为什么他不自封蜀王呢?可能有很多朋友会觉得汉中根本就比不上益州。其实刘备自封汉中王,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表明自己不仅是要割据一方,还要扶持汉室。下面就为大家分析下刘备这样做的目

  • 明朝水师是如何控制大片海域的?这其中有什么技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在我国古代明朝,虽然说比较贤明的皇帝不占多数,多半都比较昏庸,不过那也是后期的事情了。早在明朝前期,兵力和军事实力还是非常强大的,尤其是明朝的水师,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的海上军队。在大明水师鼎盛时期,整个海军拥有着3800艘海船,其中半数以上属于战船。郑和下西洋的舰队也仅仅只是大明水师中的一支舰队

  • 为何说关羽与赵云是三国时期最狠的杀手呢?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三国时期的关羽和赵云,相信大家都非常熟悉了。这两位都是三国时期刘备手底下的悍将,杀人之多无与伦比,干净利落丝毫不拖泥带水。不过赵云所面对的对手除了准头等舱高览以外全是小鱼小虾,没杀过什么体面的人。而关于则是专门捡大腕下手。手法也是同样的畅快淋漓。华雄、颜良、文丑都是证明。但在黄忠、庞德面前没占得

  • 三国五虎上将皆有谥号,为何赵云没有?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华夏历史

    众所周知,三国时期的蜀主刘备是一位仁义之君,不论他是真君子还是伪君子,至少他的威名在外,贤明远扬,并且礼贤下士宽以待人。而作为刘备的儿子刘禅确是昏庸无比,宠幸臣官,只知道贪图娱乐,声色犬马,并且在五虎上将死后关羽,张飞,黄忠,马超都追封谥号。但是却唯独没有给赵云封谥号,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众所周知

  • 武则天为何退位时间不到一年就病逝?武则天死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华夏历史

    神龙元年,武则天重病一直卧床不起。此后张柬之和崔玄暐等大臣抓住机会,发动政变逼迫武则天退位,让她把皇位禅让给太子李显,武则天被逼无奈只能答应。武则天退位后,李显每过十日便会带领百官慰问武则天起居,李显还是有些忌惮武则天的威严。不过武则天退位不到一年的时间,便在上阳宫病逝,而武则天的死因一直是个谜。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