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周昭王是怎么死的?为何会死在楚国?

周昭王是怎么死的?为何会死在楚国?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1406 更新时间:2023/12/31 10:43:30

西周王朝的第四位君主,周昭王姬瑕,他的名气当然和他的长辈们没法比,甚至连周幽王都比他有名。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无非就是一个原因,他的事迹不出名。历史上的君王,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只要事情足够出名,就不怕这个人不出名。但是,尽管名气不高,毕竟是一代君王,而且还是在史书中记载的第一个治世成康之治之后的第一位君王,姬瑕也不是什么事情都没做,那么,他到底做了些什么事呢?

上回说到了成康之治,周成王姬诵周康王姬钊两代君主共同开创出了历史上第一个在史书中有所记载的盛世时代,是一个“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理想年代,刑措四十余年不用,或许真的带有夸张的成分,但是能够做到这一些,却也是相当不容易了。

一般来说,既然前面有这样一个时期的铺垫,后面更应该是一个盛世王朝才对,就比如西汉时期,汉文帝和汉景帝的文景之治,之后就迎来了汉武帝,他颁布了各种政治措施,在文化上独尊儒术,开疆拓土,终于开创了汉武盛世的局面。尽管后期穷兵黩武,再加上巫蛊之祸,却也不能否认前期他的功绩。

周昭王的时间比汉武帝早了近一千年,自然不可能知道汉武帝做过些什么,但是,前面有爷爷和父亲的功业,他当然也想青出于蓝。于是就希望能够继续开拓周王朝的疆域,亲自率领大军南征荆楚,也的确攻下了不少地盘,获得大量财宝。但是,不敢确定的是,周昭王会否是因为“王道微缺”,最终招致祸端。

说起来,“王道微缺”多多少少带有一些迷信的成分。最初是因为周昭王十四年,也就是公元前982年的时候,西周都城镐京突然出现一些极其反常的自然现象,河水、井水、泉水、池水同时涨起,尤其是井水,竟然直接溢出来了。紧跟着,整个地面都摇晃起来,夜间还有异象,连二十八星宿都看不见了。这种说法在迷信的古人看来,自然是有着更深层面的含义的。对他们来说,这是上天的意思,因为君王为“天子”,是上天的儿子,上天降临这样不好的异象,自然是因为“天子”。

迷信自然是有的,但是周昭王后来的表现,才是真正的“王道缺失”。异象出现的同年七月,鲁国政变,鲁侯的弟弟杀死鲁幽公,夺取了他的侯位,自称“魏公”。但是面对这样逆反的事情,身为诸侯统领的周昭王,居然管都不管,就只当是一个新闻,听过就罢了,没有表示出一点愤怒。这种情况下,其他人自然就有想法了,鲁国可以,别国自然也没什么不可以,于是,各地恃强凌弱的现象屡见不鲜,朝堂之上自然也会产生多种想法。

这样的人,已经不是“王道微缺”这个等级了。这种说法听起来挺隐晦的,说白了那就是不务正业。普通人不务正业,影响的是自己的家庭,在整个国家范围内算不上什么大事,但是,周昭王那可是君王,君王不务正业,想想都觉得可怕。

由于时间距离西周建立业有了几十年了,当初跟随武王争夺天下的很多忠臣良将都一一过世,比如周公姬旦,比如召公姬奭。如果这些老臣还在,必然会因为自己在朝堂上的威势,对君王有一些约束,而且他们会精心培养这个新的君主,可是这些老臣当然不可能拥有无穷的寿命,离开也是迟早的事。

没了这些约束,周昭王的心自然就和他的父亲、爷爷是不一样的,不会那么在国事上用心,但是又想建功立业,怎么办呢,征战。扩大疆土既然不是坏事,但是周昭王没有身为一个君王应有的对于军事的判断能力,只是无节制地征战,劳民伤财。虽然不能说没有效果,东夷,是那个时期对于东方各国的泛称,因为这些国家一会儿俯首称臣,一会儿起兵反叛,因此周公和周成王的东征,已经平息了大部分地区,只有淮夷、徐夷拒不投降。

周昭王瞅着这块地,正巧碰上以楚国为首的方国进犯,周昭王于是派兵南征。楚国一向被视为异类,最初是侍奉文王的功臣鬻熊的后人熊绎的封地,方圆五十里,但是逐渐与当地的荆蛮融合,形成了荆楚文明,与中原文明分庭抗礼,时间一久,两种文化之间就产生了隔阂。

昭王伐楚,前后一共有三次,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第三次。周昭王一直打到了楚国国都丹阳,因为上一次楚国的胜利,大家都有所准备。因为地域差异,造成周昭王的军队瘟疫肆虐,于是在楚地大肆劫掠,可是毕竟是异地作战,对这里不适应,最终不得不班师。回到汉水边发现没有船只,周昭王下令周边渔民限期造船。渔民为周昭王特制了一种船,当船只行驶到江水上的时候,船体经受不住,就这样都沉了,周昭王自然也葬身水中。

这种说法周人自己讳莫如深,但不代表不真实,齐桓公伐楚时就这样说漏嘴了。周昭王的尸体被水性好的贴身侍卫拖到岸边,运送回镐京安葬,之后长子姬满继位,这就是周穆王。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蒙恬死时是什么罪名?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蒙恬,不仅仅是战国末期秦国的将领,还是一名忠于秦国的将领。蒙家从蒙骜开始,到蒙武,再到蒙恬蒙毅兄弟,三代人效忠秦国,各司其职,可以说从来都没有想要被背叛秦国。秦国主君大概也非常庆幸,能够得到这样忠心耿耿的将领,毕竟换做是谁,都对这样的臣属心存好感。然而,蒙恬最终却被小人赵高所害,逼到了生命的尽头,那

  • 百家争鸣究竟有多少家?代表人物又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经常会说“百家争鸣”,现在很多时候指的是要让各种学说都有自己的发展余地,然而最开始指的是我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一种,各路思想碰撞在一起所形成的思想大发展的局面,并且,“百家”之说也没有一点夸张,这种情况历史上确实是非常少见。今天就向大家介绍一下

  • 孙坚为什么要依附袁术?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孙坚,是东汉末年的一位割据的诸侯,也是后来东吴政权的奠基人。袁术,同样也是割据的诸侯,单从这样的介绍来看,似乎孙坚和袁术应该都有属于自己的势力,顶多就是一个强大一个弱小的区别,完全看不出来为什么孙坚还需要衣服袁术才能成事。那么,为什孙坚要依附袁术呢?袁术也不是那种非常有能力的人,为什么孙坚要选择他?

  • 周武王灭商竟然只用了一天?他是怎么办到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武王伐纣,这段历史很多人都听说过,还有专门为此写作的各种古典神魔小说、现代翻拍的影视剧,尤其是整日坐着钓“鱼”的姜太公姜尚,更是成为后世人心中神一般的人物,更是有“奇门遁甲”这样能够让普通人搅和得脑袋爆炸的神作。然而真实情况下,当然不可能出现那么多神仙

  • 白起死后葬在哪里?他的墓在什么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白起是战国时期秦国的一员大将,也是后人评出的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关于白起,很多人可能都知道他“坑杀赵国俘虏四十万”的事迹,但是,赵国与秦国素有仇恨,如果白起那一仗打输了,赵国俘虏了秦国四十万大军,赵国又会怎么对待他们呢?然而,这样一个大将,最终却没能得到善终,被当时的秦王秦昭襄

  • 和唐僧成亲会有什么好处吗?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西游记》里面,唐僧可以说是一个香饽饽了,不管是想要吃他的,还是想要和他成亲的,这样的妖怪可以说是大有人在,而很多妖怪也都只是冲着这两个目的。吃唐僧肉可以获得长生不老,这一点我们也是知道的,但是那些想要嫁给唐僧的女妖怪们,又是怀着什么样的目的呢,难道只是图唐僧长得好看?和唐僧成亲的话会获得什么样的好

  • 观音为何摘下小白龙的明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西游记》的故事里面,小白龙原本作为西海龙王三太子,因为罪责而被贬鹰愁涧,吃掉了唐僧的白马,观音来此点化小白龙,让他做了唐僧的脚力白马,驮着唐僧西天取经。然而在这里有一个细节之处,观音取下了小白龙的项下明珠,小白龙因此才锯角退鳞,化成了白龙马,而观音的这个举动,看起来只是拿走了一颗明珠,但是这颗明

  • 蜀国和魏国打仗的时候,吴国在干嘛?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国家之间,看似是一种三足鼎立,相对来说比较稳定的局面,但实际上几方之间必定是存在争斗的,一时的稳定并不代表永久,天下大势总归是要合在一起的。但是,我们发现,好像经常就是魏国与蜀国之间存在战争,基本上没有吴国什么事,偌大一个国家简直快要被遗忘掉了。历史上吴国真的是什么都没做吗,魏国

  • 袁绍是怎么死的?他手下有哪些谋士?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袁绍,就不得不提一个词“四世三公”。简单来说,这个词就是世代位居高位的意思,最初也就是用来说袁绍等三国时期的大家族的。袁绍出身汝南袁氏,是汉末时期有名的大族,但是袁绍本人的身份,却并没有那么高,因为他的出身比较低贱,他后来所拥有的一切,基本上都是靠自己得来的。袁绍曾经也是

  • 钟会邓艾都是灭蜀功臣,为什么最后结局那么惨?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说钟会的死还是死的不冤,那么邓艾就只能是太无辜了。事情就从蜀汉灭亡,姜维被钟会俘获开始。原本,邓艾与钟会联手攻灭蜀国,是魏国的一大功臣,日后的地位会怎么样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谁也没料到,钟会竟会起了反叛之心,正是因为自己的功劳,令他逐渐膨胀。姜维,看中了钟会这一份心思,按照他的谋划,他要说动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