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南明比南宋条件更优越,为什么却迅速灭亡?

南明比南宋条件更优越,为什么却迅速灭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不惹红尘 访问量:3244 更新时间:2023/12/13 12:31:11

在历史长河中,很多盘踞北方的政权,一旦首都失陷就喜欢往南方跑,南宋与南明都是如此。比如永嘉之乱以后,司马睿王导的帮助下于建康重新建国;比如安史之乱,叛军在攻占长安的前一刻,唐玄宗率领大军一路南下前往川蜀;还有靖康之役后,康王赵构泥马渡南江,设临安为行在,隔长江与金国对峙。

再有就是大顺军攻克北京,崇祯皇帝煤山自缢,朱家的宗室子弟先是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政权,而后其他的几个小朝廷又你方唱罢我登场,最能形成鲜明对比的就是南宋和南明。为何南宋能存在一百多年,而条件更优越的南明却迅速灭亡?

一、条件优越者,反而不能长久

南宋和南明,同样都是首都被攻陷,同时他们都要最大的威胁都是来自关外的少数民族。不过南宋当时的处境,要比南明危险的多。

宋朝虽然有五京,但大都在北方而且也并未用心经营除了汴梁以外的其他京城,它们不过是徒有陪都之名罢了。而明朝的太祖皇帝,就是在南京称帝的,即使后来朱棣迁都,南京也是有一套完整的官僚体系。它是正儿八经的为了防止北京沦陷而存在的。

1、南宋国运恒通,南明弱不禁风

“五月一日庚寅受天命,南仲充礼仪使,延禧读册告天”。当时赵构在应天府称帝时,根本就没有想过他的首都,将会在何处。而明朝直接都不用考虑,自然会选择南京。那里是太祖生活过的地方,也保留了完整的官僚系统,十分完备。

而赵构找到了临安以后,还要重新恢复秩序。何况,这里曾是南唐的地盘,虽然北宋统治此地已有百年之久,会不会有人落井下石还犹未可知。此外,“南渡以来,兵籍之数,绍兴十二年二十一万四千五百余人”。

反观南明,仅仅江北四镇,就陈列了四十余万大军。南京城,本就是为了应对危机而准备的,皇帝在此直接走马上任即可。同时,朱由崧称帝时,清军才刚刚入北京,一切还都未筹措完全,他有足够的时间可以准备以长江为天堑阻隔敌人。

而南宋时期,直接就是措手不及。赵构应接不暇,甚至还曾一度被人打到了海上。南明所掌握的资源和条件,要远远优于南宋。

可是南明只支撑了十八年,甚至都不能算是真正的朝廷;而南宋虽然也是偏安一隅,可是它统治南方已逾百年,亡于曾经的敌人西夏和金国之后。

那么,为何条件有利的南明,活得却不如南宋?

2、南宋人心所向,明朝士心尽丧

宋朝一开始就提出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所以有很多心甘情愿为其效力者。当时倘若不是钦宗受人蒙骗,主动出击,若在坚持些时日,勤王大军必能从各地涌入汴梁。士大夫阶层在这个朝代是既得利益者,也愿意为其赴汤蹈火。

崖山之战失败以后,数万文人跳海,就是宋朝得人心最好的证明。

而明朝则不同,一开始就不停的压制文人士大夫阶级,同时明朝执政后期,宦官当道还有东林党作乱,再加上小冰河期导致的水旱瘟疫各种灾害,早就让百姓对其失去了信心。

否则,农民起义军也不可能有如此大的市场。而且崇祯皇帝在位期间,对武将和文人们也并不信任。“传庭死,而明亡矣”,孙传庭是对抗李自成的一张王牌,而崇祯皇帝听信谗言,硬生生的逼着他以卵击石,最终战死沙场。

自那以后,官僚们就更加看清了明朝的嘴脸,“明朝不值得”。所以,崇祯皇帝下令勤王的时候,各地的封疆大吏找出各种借口,推搪不去。如此,大顺军才能兵临城下,攻入北京。而崇祯吊死,也是他已经看透了,即使前往南方,也不会有好果子吃。

所以,一个政权的成功与否,不在于它能够有多少有利的条件。关键还是在于人心。

二、南宋铁板一块,南明分崩离析

赵构在位时,虽然重用秦桧,而冤杀岳飞,但“非君不明也,非卿不忠也”,赵构是完全清楚孰忠孰奸。但他杀岳飞,就是为了树立权威,同时以儆效尤,自此将原先发放的兵权,再度收归国有。

而南明的那些皇帝们,水平太过一般。他们只知道内斗,而贻误了很多战机。

1、臣子们的格局不同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那些衣冠禽兽们,个个都非等闲之辈,他们聚在一起,肯定会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争斗不迭。南宋有,南明亦有。不过南宋虽然派系之间有间隙,但是他们的出发点,都是稳住江山,抵抗金国的入侵。

每个人都会就这件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而后想方设法的说服皇帝,按照自己的意图来做。所以,纵使其再怎么争斗,都是为了大宋的江山考虑。这不是误国,而是益国。

反观南明,那些臣子即使到了南京还是只为了争权夺利而争吵不迭。

他们并不是真正的效忠南明,而是以此为旗号,继续在南方盘剥百姓,制造事端。这些人根本没想过南明能够重回中原,所以赶紧利用现有的条件,搜刮民脂民膏。等到时局彻底无法逆转的那一天,自己可好拿着钱财回家当个员外郎。

2、南明并无中兴之主

朱标曾说"皇帝是舜一样贤德的君主,大臣才会是拥护尧舜的臣民"。这句话放在南宋和南明身上,恰如其分。都说赵构昏庸,可他以一己之力,收拾断壁残垣的江山,而又能抵挡挟灭辽,宋两国之威的金国南下,有再造乾坤之功。

也正因如此,才会出现韩世忠,岳飞等中兴四大将尽心竭力的辅佐。反观南明的众多小皇帝,以朱由崧为例,他根本就不得人心,能够上位不过是多方政权互相妥协的结果。从南渡三大奇案,就能看出他没有多大的权威。

所以,南宋国运长久,首先是赵构开了个好头,再加上一众文物群臣的辅佐,定能维持久安。南明苟延残喘不过二十年,就因为在北京的那些皇帝们,已经伤了天下士人的心。而南明的皇帝,又没有足够的能力,自然无法维持统治。

"哀大莫过于心死",从无人愿意进北京勤王的那一刻开始,明朝就再也没有了翻盘的机会。

三、死于不义,天亡大明矣

南宋君臣之间,要比南明和谐的多。当初韩世忠,岳飞等人差点就收复了中原,让金国不再敢提“搜山检海捉赵构”。

纵然宋高宗曾经卑躬屈膝向北国,但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又何必为了一时的颜面,断送了自己的江山。南明则不仅如此,它就连向清朝谄媚的机会都没有。

1、政权之间不和谐,多次错失良机

赵构根红苗正,宋徽宗是他和父亲,而钦宗是他的亲哥哥。所以,他继承大统无人提出异议。而朱由崧与崇祯的关系稍微远了一点,不过也是大家认可的。但自从他去世以后,接连出现了多个政权。还有很多是并立对抗的关系,比如隆武政权和鲁王政权。

当初汉人们拼死抵抗清军南下,而他们双方却自顾自的打了起来。倘若他们能够握手言和,并合一处,将打一家,以天下为己任,就不会出现清军占领整个中国的现象。南明,也不会只维持了十八年,就分崩离析。

打到最后,抵御清军最狠的,反倒是明朝曾经看不起的农民军,这是多么的滑稽。所以,明朝覆灭这是其咎由自取。有那么好的机会不利用,尤其是弘光政权,居然在一年之内,就被清军从北京打了过来。

归根结底,南明维持时间短暂,诸王不和,脱不了干系。

2、金国有蒙古掣肘,而清军并无后顾之忧

金国自白山黑水中来,一路直取汴梁。南宋建立政权的同时,蒙古高原上备受其压迫的部族也在兴起。铁木真带着族人,处处与金国为敌。所以,金国人等于是腹背受敌。他们不敢倾尽全力的南下,倘若出现失误,那么很可能老巢不保。

当初努尔哈赤建立政权的时候,将自己说成是女真人的后裔,所以也取名叫金,史称后金。这个政权一直与蒙古交好,尤其是灭掉林丹汗以后,清朝的皇帝,也成了蒙古的大汗。而在南下作战时,蒙古人也出了不少力。

所以,清朝根本没有后顾之忧。它不用担心有人从背后袭击,可以使出全身力气攻打南明。金国要时时刻刻的担心蒙古人从背后插刀子,而后金则可以一鼓作气的猛攻南明。南明外无良将,内无忠臣,也没有尧舜般的皇帝,纵使孔明在世,也无力回天。

结语

的确,南明在物资上的条件是要比南宋好一些。不过,南明不得人心。不论是官僚阶级还是普通百姓,他们都对明朝大失所望。而清朝入关以后,之所以能够遭遇百姓抵抗,无外乎是他们不想沦为异族统治的奴隶。

其实在那个社会,不论是哪个民族当政,底层的人环境都相差无几。正如张养浩所说“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东汉末年频繁出现大规模瘟疫,原因和影响有哪些?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瘟疫在现代人看来也仍然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传染病,在科技不发达的古代,得了这种病的人,只能等死。其他的王朝隔了很久才可能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瘟疫横行。而东汉末年几乎每隔两三年就会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瘟疫,死伤无数,却依然拿不出任何有效的治理方法,百姓人心慌慌,那到底是为什么造成了东汉末年大规模瘟疫频发?瘟疫频

  • 周瑜的军事才能怎么样,在正史中属于一流水平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瑜亲跨马櫟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三国志南郡之战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虽然败北,却依然占据荆州地区,孙刘联军准备乘胜夺取荆州,曹操命令曹仁、徐晃等留守江陵,乐进留守襄阳,自率军队北还,江陵和襄阳其实都是属于南郡,留下三大名将镇守,

  • 古代的侯爵相当于现在的什么官,权力有多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侯爵在古代是一种贵族头衔,而现在公民人人平等,所以没有与其对应的官职。侯爵是中国古代爵位名,侯爵为“超品”,即为超过一品之意。只授予皇亲国戚与极少数功臣。自中国先秦时代开始,已有君主赐封侯爵,是周朝封建五等爵的第二等。一些邻近国家受中国影响也以此为爵位名。欧洲中世纪以后,在中

  • 一代名将哥舒翰投降安禄山后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哥舒翰,复姓哥舒,要说这个姓可不多见。他是唐朝名将,文武双方,可是立下过大功的人,尤其是在对阵吐蕃的时候,屡次获胜。唐玄宗对他倒也不错,还封他为西平郡王,这待遇已经不低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焦头烂额,想到了哥舒翰,于是让他领军二十万,赴潼关拒敌。皇帝对他是寄予厚望的。当时叛军队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

  • 满清八旗骑兵真的厉害吗?为什么没有西征过?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仅仅比较满清和蒙古的版图,那么满清还是有很大差距的,满清的实力也的确不及蒙古,这是用目共睹的,但不代表满清是因为这个而没有西征,或者说对外扩张。蒙古虽然不断西征,但其重点还是金国以及大宋,也想完全消灭。而满清自然也是如此,只不过满清南下的欲望更加强烈。满人和蒙古人都是少数民族,但两个民族有着巨大

  • 伏地魔的7件魂器是哪7件?都有什么来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多《哈利波特》这部小说了,很多人都被里面的魔法和故事情节所吸引。而在这部系列小说当中,不得不提到的一个人就是伏地魔了。而伏地魔之所以一直没有死,就是因为他给自己分别制作了7件魂器,而每一个魂器中都藏着一部分的灵魂。制作魂器的过程就是将灵魂分裂开来,然后将一部分藏在身体之外的某件物

  • 古代皇子的老师能打皇子吗?朱元璋如此回答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这个皇帝在没有参加起义军以前是个白丁,自从他加入了农民起义军后才把他的聪明才智给展现出来,这个本身没啥奇怪的,因为朱元璋当时是一个人出门要饭什么的,加入了集体后自然就会变成另外一个人。朱元璋在参加了农民起义后成长的非常快,这点说明人在后天的环境中还是能够把他造就成一代英才的。加入起义军成为他一

  • 英布曾是项羽的左膀右臂,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有一位作战十分勇猛的将领,堪称项羽的左膀右臂,每逢大战,此人必是先锋,次次破敌,数次战争中取得的胜利,他的功劳绝对不小,甚至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有的战争若是没有他,项羽能不能胜利很难说,那么为何他又投靠到刘邦的帐下呢,今天就来说一说这位作战勇猛的将领。这位将领名叫英布,他是项羽军中十分

  • 古代男女结婚的晚上为什么叫作洞房花烛夜?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倘若说起结婚一事,人们都会想到婚姻,想到洞房花烛夜的美好。不过,虽然人们总是将这样的字眼挂在嘴上,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种说法的来源。其实,古代男女结婚的晚上叫作洞房花烛夜,是有一定的传说依据的。这是一个很久远的故事,相传发生在远古时期,那是陶唐氏尧称王不久的时代。我们都知道,尧是一个非常关心人民的生

  • 李清照为了离婚宁愿坐牢是什么原因?手撕家暴男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她那惊心动魄,跌宕起伏的一生堪比一部大女主成长记。李清照的前半生,就是一个衣食无忧的名门千金,爹妈都是文艺青年,在闺阁时期的最大爱好就是游船喝酒,还是那种狂放豪饮的那种,小日子过得非常惬意自在。不过这种爽歪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