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陵寝为什么不开放

康熙陵寝为什么不开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660 更新时间:2024/1/23 11:24:09

说到清朝康熙皇帝的皇陵,这是一座比较奇特的“水墓”。这位生前勤政,开了康乾盛世的大帝绝对不会想到自己死后有一天自己的尸骨会被丢弃在深水中而不得安息。地宫变“水墓”,只因为两个盗陵人的到来。那么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接下来就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1、康熙皇陵——景陵

景陵从康熙十五年二月动工,直至康熙二十年二月竣工,共历时五年,位于遵化市西北七十里昌瑞山孝东陵之东稍南二里许。

这在清朝皇陵修建时间上不算短也不算长,规模也不算巨大,有意思的是康熙帝开创了清朝历史上的两个先河。

1.1、火葬改土葬

女真原是游牧民族,常年因水草而迁徏不定,因此奉行火葬,是为了便于携带先辈骨灰,寄托哀思。部落走到哪儿,先辈就在那儿,族人也就找了精神之根。

满清入关后,顺治崇尚汉文化,受其影响,康熙很小就熟读汉文,也逐渐接受了汉族的礼念和风俗习惯。

汉族讲究人死为大,入土为安,应保持先人的遗体完整,这是孝之本份,康熙本是至孝之人,于是改火葬为土葬,身先力行,成为清朝第一位依照汉族传统习惯土葬的皇帝。

1.2、墓门不闭,皇后待皇帝

按习俗,皇后病殒进入皇陵后便会关上墓门,堆土掩埋。等到皇帝驾崩合葬,则要重新动土开启墓门,这与汉族入土为安的理念相悖,也不符合康熙帝勤俭的习惯,因此康熙帝下旨安葬皇后后不落墓门,等到自己驾崩合葬后才封闭墓门,掩埋出口。

景陵便先后迎来了仁孝皇后、孝昭皇后、孝懿皇后、孝恭仁皇后、敬敏皇贵妃、康熙帝,这才关闭墓门,形成四后一妃伴一帝的格局。

由于康熙帝是首开土葬之局,棺椁中的空间填补了大量的珠宝陪葬,其中便有康熙帝最喜爱的九龙玉杯,自然成了盗墓贼垂涎三尺的目标。

景陵地宫的保护模式为9券4门式结构,异常坚固,加上保卫森严,盗墓贼明知地宫入口在月牙城内、琉璃照壁下线正中处,也只能望之兴叹,无法下手。

这个明显的缺漏终于还是给两个盗墓贼创造了机会,一个叫孙殿英,一个叫张尽忠。

2、大盗孙殿英

1928年7月,孙殿英剿匪时以军事演习为由,直接对乾隆的裕陵、慈禧的定陵下了脏手。

当时清东陵已经脱离清室的掌控,由宗人府等组成的护陵机构形同虚设,驻陵的旗兵、绿营兵也难尽其责,孙殿英便大摇大摆控制了局势,封锁消息,入地宫掘棺弃尸,粗暴地掠夺陪葬的金银财宝。

孙殿英的口号喊得好,满清夺了汉人的江山,孙大总统革了满清的命,冯焕章终结了溥仪的皇位,那么就由他来革死人的命!

乾隆、慈禧都被摊尸地下,棺中财物被一扫而空,甚至连慈禧口中的夜明珠也被取下,进入了孙殿英的腰包。

孙殿英并不满足既得的财物,又将目光转向了康熙帝的景陵。

大军开了过去,见着什么拆什么,见着什么砸什么,肆无忌惮地破坏着景陵的地面设施以便寻求地宫入口,所过之处,窗破架毁,一片狼藉。

再坚固的皇陵也经不起这么瞎折腾,孙殿英成功找到入口并进入了地宫,但地宫中突然涌出了大量黄水,充斥着刺鼻的气味,挡住了进路。

士兵们惶惶不安,有人认为是机关毒气,也有人认为是阴魂作祟,死也不肯前进,这时孙殿英也害怕时间拖延得太久,让盗墓之事爆光,引来声讨,于是果断退出了墓室。

康熙帝的景陵暂时安全了。

由于墓门被破坏,并没完全闭合,匆匆掩埋的泥土并不牢固,下雨形成的地下水开始渗进了地宫,但并不算严重,直到张尽忠的到来,才让这座皇陵真正变成了“水墓”。

3、水墓元凶张尽忠

1945年时局动荡,土匪头子王绍义将目光盯向了清东陵,欲仿效孙殿英,大发死人财。

王绍义拉来一帮土匪,开始对清东陵下手。这群乌合之众根本不找墓道,插上雷管直接引爆,蛮横地炸开了咸丰皇帝的定陵和慈安太后的定东陵,抢夺了不少财宝。

由于受到当地人举报,尝到好处的王绍义决定寻找一座靠山,光明正大地洗劫清东陵,于是以盗来的珠宝开路,找上了时任伪冀东军区的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两人一拍即合,很快组建了盗墓团伙。

张尽忠见过世面,手上又有权利,很快找来一批地痞流氓,用来威胁当地人,防止盗墓的消息传开。

由于不想事情闹得太大,张尽忠威逼利诱了当地一个官员做后台,找来了替孙殿英带路向导的后人指路,强迫夹缝中求生的守陵人参与其中,并收买了一批熟悉爆破的高手加入,这才不慌不忙地对康熙帝的景陵开始下手。

即使知道墓门大致方向,这些土匪也没法象孙殿英一样利用大量人手快速挖到地宫,因此耗费了一夜时间,才清理出孙殿英撤兵时匆匆掩埋在通道上的浮砖和泥土。

地宫墓门由于当初没完全关闭,地宫积了不少水,也稀释了当初吓退孙殿英的黄水,没了刺鼻的气味,众人顺利来到了康熙帝的梓宫前。

据盗陵人事后交代,众人开启梓宫时发生了难以理解的怪事!

4、梓宫喷火!

面对地宫中的六具棺椁,众人一拥而上。

盗墓经验丰富的关某、田某盯上了中间最大的康熙帝的梓宫,拿着斧头冲上去开劈准备起获珠宝,哪知康熙帝的梓宫为了防腐和防盗做得异常坚固,难以破开,于是又拿来大锯开始锯断面棺。

在撬开面棺的时候,棺中突然喷出一团大火,直接烧掉了两人的头发衣服,吓得两人屁滚尿流逃开了,周围的人也一哄而散。

当发现没其它动静后,众人战战兢兢再次来到了地宫中,田某与关某用浸湿的被子蒙住了身子和头,只留下一对眼晴,用斧头顺利连劈带撬打开了面棺。

或许是为了泄愤,或许是为了便于拿取棺中珍宝,两人将康熙帝的尸骨从棺中搬出随意扔在了地上,浸在了冰冷的水中,而棺中陪葬的珍宝一一落在了众人的手中,其中就有康熙帝爱不释手的“九龙玉杯”。

九龙玉杯,为长方形玉质酒杯,二龙戏珠布四角,一龙独自成把手,酒入杯中,便可见九龙嬉戏于其中,这份独特的景象足显当时手工艺的高超。

《杨香武三盗九龙杯》就是围绕此杯创作的武侠小说,并被搬上了戏曲舞台,杨香武的轻功更为九龙玉杯增添了一份神秘感。

后世对棺中之火也做了多种猜想,在众多猜想中,我认为两个观点比较靠谱。

一为磷火。康熙帝梓宫到被盗之时已间隔了222年,地宫虽有渗水,但并没滲入梓宫之中,这得归功于为梓宫作防水防腐的工匠,是他们高超的手艺使梓官与外界形成了两个温差不同的世界,当梓宫被破开时,棺内磷与外界湿气接触产生了自燃,形成了磷火。

二为火药。清朝虽禁止民间使用火器,但并不影响用来制作防盗的暗器,类似于喷火枪之类功能的器具。当盗墓人触动面棺,牵动机关,从而发生喷火的现象,第二次喷火时耗光了火药,机关也就彻底失效。

张尽忠等人将墓中珍宝一扫而空后退出地宫,既没有封闭墓门,也没有掩埋通道,于是雨水源源不断汇聚到地宫,形成了一座凄凉的“水墓”。

受张尽忠的影响,陆续出现了盗墓人哄抢清东陵的破坏行为,景陵贵妃陵、皇贵妃园寝、裕陵香妃墓等先后被盗。

这群盗墓贼最终一一伏法,两位头子也相继被抓获。张尽忠被抓获后病死于监狱;王绍义在1951年被抓获,并被处以枪决。

5、专家封闭景陵

景陵二次被盗后,地宫入口一直暴露在风雨之中长达七年,雨水倒灌,地宫布满积水。

1952年,景陵大碑楼起火梵毁,为查清起火原因和探查景陵现状,河北省文物局派出专家组前往景陵进行勘察。由于景陵地宫长期处于开放状态且注满圬水,存在一定的危险系数,经联系当地部队派出三名持枪战士随行进行保护。

由于景陵地宫没有设置排水系统,污水渗进地宫后无法循环,形成死水,发臭发黑。在污水长期的浸泡下,专家组发现盗洞至墓门之间存在多处坍塌,已经无法进入地宫。

雨水倒灌地宫,已经形成新的封闭环境,相当于是形成了新的保护措施,如果抽干水勘探,无异于是进行第二次破坏,造成毁灭性的损失。

由于地宫多次被盗,珍宝全失,所剩的有价值的文物仅是棺椁以及淹在水下的建筑设施,再考虑到康熙帝在历史上的特殊地位,专家组一致决定封闭地宫,保持现状。

经过文物局批复同意,地宫被封闭,盗洞被回填,景陵成了名副其实的水墓。

看到此处有点痛心也有点无奈,景陵被盗再也难以还原出康熙帝皇陵的真实面貌,这是历史的损失,也是文物史和文化史上的一次沉痛的遗憾。

康熙年间正是清朝蓬勃发展的时期,皇陵保护措施森严,设置有专门的机构管理和护陵人进行保卫,再加上地宫加固、封闭墓门以及掩埋入口等防范措施,即使找到墓门,也难以打开锁门机关,一旦强行破门弄出声响,便会引来守陵人,所以当时的皇陵非常得安全。

清朝晚期清室已经失去了对皇陵的掌控,无法形成有效的保护,如果不考虑声势过大的影响和破坏,盗墓赋采用雷管等爆破手段,可以直接饶过正门进入地宫,皇陵坚固的防护措等于完全失去了作用。

清东陵多处皇陵正是被这些粗暴的手段破开,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景陵也是如此。

专家组在勘探景陵时,地宫已遭到两次严重破坏,墓门未关闭,也许有水兽潜入,也许因渗水有坍塌的危险,因此由战士持枪保护前往地宫,见机行事。即使有什么机关,也因为上次地宫被盗全破坏掉了,所以不存在机关一说。出于对景陵已经形成的水墓现状,专家组釆取了封闭地宫的正确做法,防止了第二次毁灭性破坏的发生,避免让康熙帝的地宫变得面目全非。当时的举措如今看来,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对文物保护的意义上,都是最正确的尊重和选择。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黄河源头为何不能靠近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关于黄河的源头,中国很晚才将其弄清楚黄河之源在哪里,直到1978年的时候才得出靠谱的结论,其结论距今还不到50年。黄河的水直接源于鄂陵湖,而鄂陵湖又来自扎陵湖,扎陵湖又来自星宿海,而星宿海的上源才算的上是黄河真正的源头。星宿海之上,黄河的源头共有三条:扎曲、约古宗列曲、卡日曲。1、扎曲先注意了:

  • 土卫六适合人类居住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土卫六泰坦,我们就先来简单的了解一下土卫六的情况。土卫六拥有着非常浓密的大气层,其主要成分为氮,占比约98.4%,而地球大气层中含氮量占比约为78%。土卫六表面有以甲烷为主的液态海洋,这些液态能够在大气层中像地球上的水一样进行循环,所以土卫六也会有这风雨雷电等天气,这也形成了类似于地球的独特地貌

  • 泰坦尼克号华人幸存者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泰坦尼克号,相信很多朋友们第一反应就是莱昂纳多出演的《泰坦尼克号》电影了,一部电影史上的史诗级巨作。这部电影中的故事改编自1912年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一场悲剧。这一年被称之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轮船完工,它是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设施最为豪华的轮船。然而它被世界瞩目的第一

  • 东周和西周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周朝,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朝代是我国最后一个世袭奴隶制的。然而周武王推翻商朝之后就被大家称之为周天子。但是要知道,周朝还有西周和东周,这是怎么回事呢?最主要的是,这个西周和东周两个是共存的,那么他们之间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呢?西周和东周又是分别怎么灭亡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东周和西周

  • 秦始皇创制立法的内容是什么,造成了什么影响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秦朝的秦始皇,他的影响力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颇深,而且也是中国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君主。秦始皇也是奠定了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治制度基本格局。被称为“千古一帝”!那么他创制立法的内容是什么呢?毕竟这个立法的影响还是非常深的,不管是经济上,知识,军事,文化上面多多少少都有影响。下面

  • 长城是哪个皇帝修的,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我们中国的万里长城,想必大家应该都觉得非常的雄伟,毕竟长城可是我们中国古代第一军事工程,而且是世界文化遗产,那么这样一个雄伟状况的建筑,到底是谁哪个皇帝修的呢?能够将这伟大的工程见诸于世。还有就是长城既然这么长,那么它是从哪里开始到哪里结束呢?想必很多人都并不清楚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长城到底拦住了什么,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中国的万里长城,想必大家提到这个肯定都是万分的自豪,毕竟长城可是我们中国最宏伟的建筑之一,而且长城也是历史非常悠久的,可是建造这个长城到底拦住了什么呢?为何会有这么长呢?建造万里长城对于我们中华民族的意义又是什么呢?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好奇吧,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长城到底拦住了什么现在

  • 雍正皇帝有几个皇后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雍正皇帝,他作为清朝的第五位皇帝,他在位的时候作为皇帝还是非常出色的,对于一个原则性很强,而且对自己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原则上来讲,他是只有一位皇后的,但是很多史书上面记载的都是有2个皇后,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还有就是他最后到底是怎么死的呢?网上很多都说他是暴毙而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和小

  • 古代银针验毒是真的吗,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银针,相信很多喜欢看古装剧的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只要出现中毒的场景,必定会有银针出现,毕竟银针可是古代专门用来验毒的。但是这个银针真的可以验毒吗?银针验毒的原理又是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一直都是一个疑问,只不过经常看电视剧,所以大家也都习惯了银针来验毒。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古代

  • 历史上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历史上有分封制,这个分封制是古代分封诸侯的制度。可是这个分封制的作用其实还是非常大的。不过后来秦始皇统一全国了之后普遍推行了郡县制,废除了分封制。那么这个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呢?分封制和秦始皇的这个郡县制之间的区别又是什么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历史上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