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客家人的祖先是哪里人

客家人的祖先是哪里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67 更新时间:2024/3/16 7:49:45

中国有着很多的民族和化,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客家文化,有没有了解过。在漫长的历史发展当中,客家人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和信仰。那么今天小编就来跟大家讲一讲客家文化,了解一下客家人的起源、生活是怎样的,与我们的汉文化有着什么样的区别。

1、客家的来源

相传西晋末永嘉年间,黄河流域的一部分汉人因战乱南徙渡江,至唐末以及南宋末又大批过江南下至赣闽以及粤东、粤北等地,被称为"客家",以别于当地原来的居民,后遂相沿而成这一部分汉人的自称。

客家人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四川、湖南、台湾、海南岛部分地区和侨居海外南洋一带。客家语言保留了较多的汉语古音,称"客家话"。在目前的语言学研究中,客家话也成为研究古汉语的最要研究材料。

在章炳麟《新方言·岭外三州语》中记载到:"广东惠嘉应二州,东得潮之大阜、丰顺,其民自晋末逾岭,宅于海滨,言语敦古,与土著不相能,广州人谓之客家。"

客家人是中华汉族中特殊的一支,在学术界经过了充分讨论之后,目前已经达成共识,客家人是汉族中的一个民系,是中华汉族在特定的时空中形成的一支重要的特殊民系。它以其独特的语言、建筑、民俗、民性等等的文化特质而有别于其他汉族民系,是一个独特的汉族分支。

客家人的先祖们在长达数百年的时间里,走走停停。他们从广袤丰饶的中原大地,渡过江河、翻越山川,来到南方。这期间的艰难、辛酸,可能我们现在只能从史书记载中略窥一二。

2、客家民系的形成

据史书记载,在晋代前后,中原地区的汉族在多种原因的促使下,大举南迁,进入到我国南部地区的福建、广州一带。一些人是由于去往此地做官的官员、戍边的将士、被流放的犯人和家属,更多的人是因为躲避战乱。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为了生存下来的中原人民来到远离家乡故土的祖国南部。据史书记载:"是时中原多故,故时贤大夫以三江五湖为家。登会稽者如鳞介之集渊薮,以公故也。"

第一次大规模迁徙是在西晋时期,于八之乱,西晋政权衰弱,经济残破,社会矛盾尖锐,"永嘉之乱"晋朝统治集团南迁到汉地南部,定都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建立东晋,史称衣冠南渡,这是中原汉人第一次大规模南迁。在当时,相比于战乱的北方,东南沿海的地区局势稳定,虽然背井离乡,但是吃苦耐劳的汉族人民靠着自己的双手开始建设新的家园。

南迁的人民在洞庭湖、太湖、鄱阳湖集结,并形成三个支系。

其中的鄱阳湖这一支,南到了赣南地区,之后再到闽西,最后来到汀州一带,这里也成为客家人落脚点。闽西,古称汀州府,是客家民系诞生地,宁化县是客家人南迁第一个中转站,汀江也成为客家人的母亲河。

著名客家研究者罗香林教授,在《客家源流考》中写道:"这些南渡的人们,在经济方面,开发了南方的产业、增进了南方的生计;在民族方面,增加了内地人民和南方部族如百越族(包含闽越族)、一部分苗裔(包含畲族)的融合……"来自中原的北方人民,经过数年、数十年的适应和融合,与当地的闽越族、畲族逐渐融合,成为汀州地区最早的一批客家人。

3、客家民系在闽西的发展

唐代时期,客家人在闽西地区逐渐增多。据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中所记载的在唐开元时期有近三万户,在近两年有十万人入闽。

从这时开始,大批的移民进入汀州。由于不断有中原人民来到这里,人口不断增加,据《福建通志·地理·汀州》记载:"唐开元二十一年,福州长史唐循忠于潮州北、虔州东、福州西光龙洞检责得诸州避役百姓共三千余户,上表朝廷,建议置州。"于是唐政府在开元二十四年设置汀州,并成为唐代福建著名的五大州之一。

唐安史之乱之后,社会的稳定被打破,尤其到唐代后期黄巢起义,黄巢率军渡江南下,与旧部王重隐相呼应,攻下饶、信等州。

同年十二月,进入福州,转入广东。那些渴望安定生活人民再一次受到战争的摧残,尤其是在江南地区的人民。一些早就定居安徽、江西一带的客家先民,再一次受到战火影响。一些人民投奔起义军,另外一些人则是放弃世代居住的家园,再次迁徙。

他们经由赣闽交界一带进入闽西,落脚汀州的宁化县石壁村。有些客家人又沿着汀州向南迁徙。

宋朝时期,靖康之役,金人南下,中原王朝的政权再次南移,大批士族携家带口,来到南方。

在此期间,中原氏族携家带口,流亡入闽者甚多。据说陈朝皇室陈元光裔孙陈叔明共有九子,成为巨族,奉谕凡巨族分居,乃散处九州。"九子分九州,满子封汀州"的陈魁,字参琬,敕封大夫,携带家九十七口迁汀州,为汀州陈姓始祖。汀州宁化县是当时江西入闽和闽北南来的重要通道,成为中原人入闽的中转站和客家许多姓氏先祖的居留地。

明清时期,闽西地区不断有外来人民流入,逐渐扩大这个群体。同时,久居此地的客家人也开始向外拓展,向广东沿海一带迁徙,远至东南亚的国家,他们从未停下自己的脚步。

随着客家人在闽地逐渐发展,成为当地最为重要的群体,他们与数百年前原住于此地的民族不断交流、融合,并得以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形成属于自己独特而又充满魅力的文化。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宁穷死别娶生妻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在农村生活过的人都知道,在和一些老人聊天的时候,总能说出一些通俗易懂的俗语,比如“记吃又记打”,“做人留一线,他日好相见”等。这些俗语很接地气,很实用,堪称良言,能让年轻人少走弯路。但同时也有一些俗语会让人感到费解,就比如说:宁娶寡妇,不娶生妻。这句俗

  • 六扇门和锦衣卫的区别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六扇门和锦衣卫,大家都有听过很多。毕竟这两个组织在古装剧中都是那种非常神秘强大的存在。毕竟这两个组织里面的高手如云,所以很多时候锦衣卫和六扇门这两个组织一直都是无敌的存在。那么这两个之间的区别是什么呢?六扇门又相当于现在的什么职位部门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

  • 张飞和赵云哪个厉害,两个人关系怎么样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历史上三国时期的张飞和赵云都非常熟悉吧,他们两个可是都是非常猛的大将!但是对于张飞和赵云两个人的认知,就是因为在电视剧《三国演义》中,赵云的强度要比张飞强。但是在三国志中,张飞可是非常勇猛的。只是,唯一一点可惜的就是张飞和赵云并没有打过。那么他们俩到底谁更厉害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

  • 周瑜打黄盖的苦肉计成功了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这个可是非常经典的一句歇后语了。而且也是经常被用在生活中。那么这个周瑜打黄盖的故事,到底是发生了什么呢?他们使用的这个苦肉计最后成功了吗?经过如何?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周瑜打黄盖的故事简述在《三国

  • 古代是怎么修建陵墓的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只有私有制的产生,才谈得上对死者的原始方式埋葬,这种葬式,仅仅是坑、沟浅埋而己。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财富概念的产生,氏族墓葬有了记载,但直至商代晚期,王室的墓葬现在在地面上是很难发现的。可想而知,这个时代还是“不树不封”的阶段。正如《礼记.檀弓》记载:“古也,墓而

  • 大乔和小乔最后的命运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大乔和小乔,相信大家应该都熟悉,这两位女性在三国演义中可以说是非常美丽的存在了。大乔嫁给了孙策,小乔嫁给了周瑜。但是事与愿违,孙策和周瑜都死了,那么她们两个人最后的命运是什么呢?大乔和小乔的历史故事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大乔和小乔最后的命运大乔在嫁给孙策之后,没多久,在

  • 三公六部九卿什么意思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三公九卿是中国古代对于中央官制比较概念性的归纳,它起源于秦始皇开创的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当然,在秦朝以后,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的名称及职权经过多次调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法。比如到了明朝,经过朱元璋的改革,废除了宰相;到了清朝,内阁首辅的权力又受到进一步的

  • R136a1恒星是太阳的多少倍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目前我们所已知的宇宙恒星当中,R136a1恒星是质量最大的恒星,其质量高达太阳的215倍。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R136a1恒星距离地球只有4光年的距离的时候,会出现怎样的景象呢?R136a1恒星的引力会不会对地球造成影响呢?那么接下来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吧。R136a1形成于大约150万

  • 曹操为什么收养曹真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这个曹真,大家肯定都知道,他不是曹操的亲生儿子,但是曹操缺对他非常的好。其实曹真的亲生父亲是曹邵,他是曹操的一名手下。那么他死了之后,曹操为什么会收养他的儿子曹真呢?曹真对于曹操来说很重要吗?曹真的结局是什么?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曹真是谁曹真(?~231年),本名秦真,字子丹,沛国谯

  • 曹冲为什么只活了13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曹冲,大家肯定都还记得《曹冲称象》吧?不得不说,这个历史故事确实是让人印象深刻,毕竟当时的曹冲年纪还很小,当时就想到了这样一个方法,确实是很聪明了。但是曹冲真的是好命不长啊,13岁就死了。那么曹冲到底是怎么死的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1、曹冲怎么死的得重病病死的。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