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春节的时候卑幼者拜年叩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春节的时候卑幼者拜年叩头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1171 更新时间:2024/1/16 22:52:41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新的一种方式。我们通知道的是正月初一家长带领小辈出门谒见亲戚、朋友、尊长,以吉祥语对方祝颂新年,卑幼者必须叩头致礼,谓之“拜年”。

拜年的习俗怎么来的

主人家则以点心、糖食、红包(压岁钱)热情款待之。拜年的传统正确时间应该是除夕零点以后,这个时候新的一年真正开始大家互相祝贺,而早于零点就属于拜早年,而这个时候新年并未到来拜年显得有点敷衍,如果晚于正月初十就属于晚年了,这个时候新年的喜庆气息已经淡去,早年晚年都属避免遗憾的应急或补救性质,民间有谚语:“有心拜年十五不晚。”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新年的初一,人们都早早起来,穿上新衣,出门去走亲访友,相互拜年,恭祝来年大吉大利。拜年的方式多种多样,有的是族长带领若干人挨家挨户地拜年;有的是同事之间相邀几个人去拜年;也有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称为“团拜”。到代,亲朋好友之间会相互送帖致贺,这就是早期的贺年片。到了明代,贺年片设计更加完美、精致,帖上不仅印有送者的姓名、地址,还写上了“新年快乐”,祝福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习俗亦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和形式。现在人们除了沿袭以往的拜年方式外,又兴起了礼仪短信拜年和电话拜年等。

传说远古时代有一种怪兽,头顶长独角,口似血盆,人们把它叫做“年”。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它便窜出山林,掠食噬人。人们只好备些肉食放在门外,然后把大门关上,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晨,“年”饱餐后扬长而去,人们才开门相见,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有一年,年又来到村子,人们发现它怕红色的东西和响声。于是又一年,当年来之前,人们在门上贴红纸,挂红灯笼,年来了,人们用空心竹子做的炮仗往地上摔,发出响亮的声音,终于,年被赶跑了。于是,后来人们都有贴对联,挂灯笼,放鞭炮的习俗。

古代的人是怎么拜年的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卷六中描写北宋汴京时云:“十月一日年节,开封府放关扑三日,士庶自早相互庆贺。”明中叶陆容在《菽园杂记》卷五中说“京师元旦日,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爱不专……”。清人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描写,“男女以次拜家长毕,主者率卑幼,出谒邻族戚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至有终岁不相接者,此时亦互相往拜于门。”

在古代,上层士大夫有用名帖互相投贺的习俗。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当时士大夫交游广,若四处登门拜年,既耗费时间,也耗费精力,因此有些关系不大密切的朋友就不亲自前往,而是派仆人拿一种用梅花笺纸裁 成的二寸宽、三寸长,上面写有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的卡片前往代为拜年。

明代人们以投谒代替拜年。明朝杰出画家、诗人征明在《贺年》诗中描述:“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蔽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憎嫌简不嫌虚”。这里所言的“名刺”和“名谒”即是现今贺年卡的起源。贺年卡用于联络感情和互致问候,既方便又实用,乃至今日仍盛行不衰。

大约从清朝时候起,拜年又添“团拜”的形式,清人艺兰主在《侧帽谭》中说:“京师于岁首,例行团拜,以联年谊,以敦乡情”,“每岁由值年书红订客,饮食宴会,作竟日欢”。秦汉以来万千的风首朝贺。自明清开始,拜年次序是:首拜天地神帙,次拜祖先真影,再拜高堂尊长,最后全家按次序互拜。对尊长要行大礼,对孩童要给赏赐,平辈间拱手致语。拜亲朋的次序是:初一拜本家;初二、初三拜母舅、姑丈、岳父等,直至十六日。现代多行团拜,岁末邮寄贺年片和贺年信。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伯邑考是兔子精吗?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在《封神演义》的故事里面,伯邑考死后是变成了兔子的。伯邑考被做成了肉饼,姬昌被迫吃下自己儿子,回到了西岐之后就从嘴里吐出了三只兔子,这三只兔子自然就是伯邑考的化身了。但是,那么多动物,为什么伯邑考偏偏就变成了兔子,难道说伯邑考其实是兔子精吗?伯邑考究竟为何会在死后变成兔子呢?伯邑考之死,其实都是妲己

  • 如果宋江不接受招安,梁山能否夺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都看过《水浒传》,对于梁山好汉们敢于对令人失望的现状进行反抗,都有着一种很敬佩的感情,只不过对于最终的结局可能还是有些失望了,宋江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轰轰烈烈的起义就这样结束了,很多人可能都觉得不甘心,对于宋江表示不能理解。那么,如果宋江当初没有接受招安,梁山又是否有希望能够夺得天下呢?1.宋江

  • 古代虎符能调兵,为什么没人仿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一定都知道“虎符”,它是古代调兵遣将的重要信物,没有虎符就不可能有调兵的权力,当然,没有皇帝的命令同样也是不可能的。只不过,虎符既然有这样大的作用,为什么古人想要调兵的时候,都不会去仿制一个虎符出来呢?古人当然不是傻子,不会想不到仿制这样的办法,那么虎符到底有什么玄妙,

  • 三国时期,吴国孙权为什么没有经常北伐?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整个历史上,单单只说“北伐”,其实是有很多次的,而其中三国时期诸葛亮的北伐又是更为人所熟知的一段历史,尽管北伐的最终结果不如人意,但却让诸葛亮赢得了死而后已的名声。不过,与他们同时期的吴国,却好像一直没什么动静,照理来说,吴国国力虽然不及魏国,但比之蜀国还是要更加强盛一些,

  • “金缕玉衣”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汉代皇帝要穿着它下葬?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金缕衣”这个名字,是唐朝时期的一首乐府诗,这个词一般也就用来指代富贵荣华,然而这些毕竟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没有必要太过于执着。不过在历史上,倒是真的存在“金缕玉衣”的,尤其是刘备先祖中山靖王刘胜,他与妻子都是身穿金缕玉衣下葬的。这就令人

  • 明朝时期严惩贪官,为什么还是有人贪污?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按照一般常理来说,如果在做一件不好的事情之前,就已经知道了后果,很多人的选择自然是不会继续做了,然而历史上有一个时期很奇怪,那就是明朝。明朝对待贪官的手段十分残酷,目的自然就是要惩治贪官污吏,然而结果却令人意想不到,官员们明明知道后果很严重,有很多酷刑,然而贪污之风还是刹不住,这到底是为何?1.明朝

  • 秦朝建立之后,“黑社会”墨家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看到“黑社会”这样的字眼,你的脑海中是否已经浮现出了左青龙右白虎的黑帮文身?或者是“可爱”中透露着一股参悟不透的感觉的佩奇?但如果要说起来,这些比起两千多年前的“黑帮”墨家来,还是差的太远了。墨家学说在先秦时期相当流行,然而秦朝

  • 杨玉环为何一生没有生过孩子?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杨贵妃杨玉环,身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流传后世,也算是一个传奇的人物。她先是嫁给了寿王李瑁,做了五年的夫妻,但是后来又被李瑁的父亲李隆基看上,李隆基想尽办法让杨玉环成为了自己的妃子。不过杨贵妃的一生,似乎一直都没有一儿半女,与李瑁,与李隆基都没有孩子,这是为何?杨玉环又是否真的没有孩子呢?1.杨玉环与李

  • 神话中雷公有几个?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可能很多人看到这个题目都会很不理解,雷公不就是古代神话里面掌管雷的那个神仙吗?不就只有一个雷公吗,为什么会出现有三十六个雷公?事实上,在外面的印象里面,雷公一直都是出现在电视剧里面的,多多少少都会与古人的描述不相符,因为人们的思维里面,雷公就是只有一个,但事实上远非如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雷公的形

  • 唐僧父亲陈光蕊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唐僧俗家姓陈,是状元陈光蕊与宰相之女殷温娇的儿子。看过电视剧的《西游记》一定不会怀疑陈光蕊和唐僧之间的关系,因为他们都是同一个演员演的,这在电视剧里面很常见,因为是父子或者母女,长得一样的情况在现实中不可能发生,但是电视剧里面却经常会用到这种表现方法,让人一看就知道他们之间是有血缘关系的。但是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