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二战兰里岛鳄鱼吃人事件是真的吗?

二战兰里岛鳄鱼吃人事件是真的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1515 更新时间:2024/2/14 18:27:23

说起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些战争奇,相信有些小伙伴们以前都听说过在这个期间有近千名日军士兵被鳄鱼吃掉的传闻了。而这个传闻也的确是很早就已经传开了,我们甚至可以在很早期的一些杂志上能够看到这则新闻。然而关于这则传闻,当时很多人都感觉到幸喜疑惑,幸喜是因为吃掉的是日军,而疑惑的是,鳄鱼是吃掉了900多人的军队。毕竟当时每一个日本士兵手中可都是端着枪的,就算有被吃或是死伤,也不至于是这个数字,如果真的是这个数字,那是得有多少鳄鱼同时铺面而来。所以后来很多人对于这则传言表示不实际,是假的。那么事实上到底是怎样的呢?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谈这起事件是否是真实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下当时的传言。说是在1945年2月19日那天,当时在缅甸兰里岛上近千名的日本守军被英国军队给围困了,这批日军想要转移防守位置,必须要穿越位于岛屿内部的一个海湾沼泽地到岛屿的另外一侧与那里的日军会合。然而这个海湾沼泽地很有意思的是,到了夜深的时候就会涨潮,到了白天就会退潮。然而当日军正在穿越沼泽的时候,正好是已经慢慢进入夜深十分。当时的他们并不了解这一情况,于是他们在夜深降临时迁移到了附近一处干地准备过夜。

然而就在夜晚到来后,数米长的鳄鱼倾巢而出了,似乎已经闻到了美味大餐。这些鳄鱼从四面八方扑日军人群之中,当日军反应过来的时候也在尝试着射击反击,然而鳄鱼厚重的外甲似乎很难对他们造成致命伤害。随着日军一步一步地被逼退,日军还是陷入沼泽泥潭之中,让整个军队都难以施展拳脚,而到了水里,那就是鳄鱼的主战场了。随之血腥的一幕发生了,有人被鳄鱼咬死,被吃掉。鳄鱼的嘶吼声,日军士兵的惨叫声,水中的血腥味引来了更多的鳄鱼来攻击。

那天夜里,沼泽地中日军的叫声响彻天际,到了早晨后已经听不到任人声了。整个潮滩血肉模糊,到处是残肢断臂,有些鳄鱼还在进餐。这次事件最终只有20几个人活了下来,他们逃离了沼泽地,最终被英军俘虏。在经过调查后得知大约有900多人成为了鳄鱼腹中的食物,而这也是人类历史上被野生动物吃掉人数最多的一次记录。

然而关于这次事件,大家都静静坐下来思考一下,会发现这个故事很扯。兰里岛是位于孟加拉湾东侧,拥有2300平方公里的大岛,是缅甸国内最大的岛屿。距离大陆仅仅只有30公里远,可以说是战争期间的重要战略位置。到了1945年二战后期,盟军在对缅甸的反击战中一直处于上风,日军是节节败退。当盟军军队开始对兰里岛展开进攻的时候,当时位于海滩上的日军只是做出了简单的抵抗,并没有死磕,于是便开始转移了。这使得盟军的战线推进速度也是极快的。

而这批转移的日军就是前面所提到的近千人的日军部队。这群日军转移后就立即进入了位于岛屿中心区域的红树林之中。当时的这批日军计划是跋涉16公里的距离到达岛屿的另一侧,然后准备随着其他驻防部队一起撤退到大陆上防守。然而当英军得知这一消息后,盟军对着红树林就是一通狂轰滥炸。然而最终的结果是有500多人逃脱了,20几个人被俘。到了2月22日盟军就已经彻底将兰里岛上的日军抵抗全部清理干净了。

而鳄鱼吃人的这个说法纯粹就是当时一名叫做赖特的英国士兵夸后说出来的。后来赖特有著作一本书叫做《近距离野生动物速写》,在这里面赖特讲述了近千名日军被鳄鱼吃掉的夸张故事,也是当时鳄鱼吃人事件的唯一信息来源。事情传播后,再加上媒体的一些炒作,这次事件甚至还被纳入了吉尼斯世界记录,成为了人类历史上鳄鱼造成的最大规模伤亡事件。

然而真实的是,那些被俘虏的日本士兵没有任何一人提到有鳄鱼吃人的事情,只是淡淡的提到“红树林中的沼泽地里有很多鳄鱼”。我们回顾这次事件我们就可以发现有很多问题,首先介绍中说是鳄鱼吃掉了近千人。然而兰里岛战役最终结果确认是俘虏了20人,500多人逃走,战死者也不过只有500多人,鳄鱼怎么可能会吃掉近千名日本军人?

其次就是在赖特的书中介绍中有提到出现了上万条鳄鱼,然而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因为就兰里岛的面积以及食物资源来看,岛上的生态系统是根本养不起上万条鳄鱼的。

再者就是鳄鱼这个生物属于全天候两栖爬行类生物,鳄鱼是绝对不可能只挑晚上出来觅食的,白天肯定也会。如果要受到攻击的话,肯定白天就会受到攻击了,不会等到晚上。

除了这些疑点外,其实还有很多其他大大小小的疑点,在这里就不太细说了。说起鳄鱼吃人,顶多也就是当时日军在红树林中转移时,盟军的轰炸造成了日军的伤亡,然后轰炸结束后,鳄鱼闻到血腥味,前来把尸体吃光的可能性会比较大一些。炮轰停止了,鳄鱼出来进食了,而当时的赖特也正式听到了鳄鱼进餐的声音,于是赖特也是脑洞大开,对其进行了渲染与加工。之后这则消息又以讹传讹,成为了历史上最大的鳄鱼吃人事件。然而事实上鳄鱼吃人事件并没有这么夸张。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宇文邕是如何杀掉宇文护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古装电视剧《兰陵王》的小伙伴们一定对周武帝宇文邕不会陌生了。宇文邕是北周皇帝周文帝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同时是我国历史南北朝时期北周的第三位皇帝。在宇文邕的统治期间老百姓的生活是非常安定的,国家也是非常富强的。而这就要归功于他的勤俭朴素,爱国爱民的品质了。那么宇文邕是如何成为皇帝的呢?后来又是怎么

  • 恐怖弹簧腿杰克的真实事件有哪些?英国历史上的恐怖传说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弹簧腿杰克可能有些人就会想到了开膛手杰克了,但是事实上这两个人完全是不同的两个人。对开膛手杰克来说估计大家都会了解的比较多了,毕竟现在比较火的《第五人格》这款游戏带动了一波浪潮,让很多人对这个历史上的杀人犯有着一定的了解。但是对于弹簧腿杰克的话,可能小伙伴们就不是很了解了,他与开膛手杰克唯一的共

  • 胜利之吻是什么?男主离世成为了人们的追忆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段时光,世界上数千万人因为这场战争而丧命,上千座城市因为这场战争而毁于一旦。当1945年8月份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时候,世界沸腾了,世界欢呼了。在当时的美国,许多军民都来到了街道上进行欢呼祝贺。而就在那个时候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照片诞生了,那就是&ldqu

  • 饺子是谁发明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饺子,相信这是很多中国人都非常喜欢的食物了。在我国每家每户到了冬至的时候,基本上都会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饺子了,从古至今,这样的习俗从来就没有变过。饺子也是我们中国逢年过节也是平时最喜欢的美食之一了,也是极具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美食。我们大家伙年年都吃饺子,但是饺子是谁发明的呢?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被发

  • 高句丽是朝鲜还是中国?回顾当时历史就知道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高句丽到底是朝鲜还是中国的,其实古代的东西最好找答案了,一回顾历史就非常清楚了,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这个高句丽到底是朝鲜还是中国的答案解析,如果感兴趣的话,就速来分析看看吧,感兴趣的你一定别错过了呀。高句丽在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长很长,就拿唐朝时期的高句丽来说的话,那高句丽肯定是中国

  • 奥斯曼帝国打过当时的中国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奥斯曼帝国有没有打过当时的中国,如果没打过的话,当时选择打中国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明朝时期的中国会不会是奥斯曼帝国的对手呢?对于这些问题感兴趣的网友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吧。奥斯曼帝国没有打过当时的中国,奥斯曼帝国对应当时的中国就是明朝时期,奥斯曼帝国并没打过明朝。那么很

  • 《精武门》里的陈真最后是怎么死的?历史上真实的又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看过霍元甲的小伙伴们肯定会对里面的一个角色非常的熟悉了,这个人就是陈真。陈真也可以说是很好的继承了他师父霍元甲的本事,成为了武术大师。关于陈真最后是怎么死的,很多人对这个有着很多的猜想和说法。有人说陈真最后是为了给自己的师傅报仇,后来也死在了日本人的手里。不过也有人说后来陈真去了菲律宾隐居了起来。那

  • 《甄嬛传》中的安陵容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前段时间有一段反应清朝时期的宫廷电视剧《甄嬛传》可以说是非常火的,里面妃子皇后之间的勾心斗角可以说是非常刺激的。在这部电视剧中,每一个角色的兴衰都让人唏嘘不已,其中安陵容也是其中最令人叹息的其中一个。其实安陵容本身本事性格淳朴的,可是进攻以后,变得开始迷失自我了。本与甄嬛是情同姐妹,可惜后来反目成仇

  • 当初给萨达姆行刑的人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起萨达姆,相信很多人都对他比较熟悉了。关于萨达姆在世界上的评价,众说纷纭,不过主流的导向性还是认为他并不是一个什么好人。虽说在那么一段时间里,他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富裕与财富,但是他的暴政、独裁以及极具侵略性的心理等让他成为了反人类的罪人。伊拉克战争结束后,萨达姆最终被判处了绞刑。这一事件在当时引起

  • 圣诞节与圣诞老人的来历是怎样的?为何要准备袜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一年一度的圣诞节已经来到了,圣诞节可以说是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喜欢的一个节气,这个节气最初来源于欧洲,由宗教信仰发展而来的。每年的圣诞节,西方人的家庭都会聚集在一起共进晚餐,就像是中国的春节一样。在圣诞节中最开心的就要属那些小孩子们了,因为他们始终认为,在圣诞节的晚上,慈祥的圣诞老人会给他们送上他们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