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滇国的都城在哪里?为什么突然消失?

古滇国的都城在哪里?为什么突然消失?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04 更新时间:2024/2/28 7:20:08

两千多年前,在我国美丽的滇池沿岸曾有过一个古老的国,这就是有着灿烂化的古滇国。上个世纪末,考古工作者在江川家山、晋宁石寨山及昆明羊甫头等地区进行考古发掘,出土数千件精美青铜器和滇王印,让世人更加关注曾经极度辉煌的古滇国。人们不禁要问: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究竟在哪里呢?有着高度灿烂文化的古滇国又为突然消失呢?

据考古资料证实,战国末至西汉初为古滇国的全盛时期,大约是在西汉中期古滇国开始衰落,由于国力的不断衰落,西汉末至东汉初被中原王朝的郡县制所取代,古滇国走到了它生命的终点。它在地球上存在了大约500多年。我国历史上有关滇国的最早记载是司马迁的《史记·西南夷列传》,“西南夷君长以什数,夜郎最大;其西莫英之属以什数,滇最大;自滇以北君长以什数,邛都最大。此皆椎髻、耕田、有邑聚。其外西自同师以东,北至楪榆,名嶲昆明,皆编发,随畜迁徙,毋长处,毋君长,地方可数千里。”在司马迁生活的西汉时期,云南以滇池区域为中心是古滇国人们的聚居区,滇国的东面是夜郎国,北面是邛都国,西面以洱海区域为中心即昆明国。其中滇和昆明在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是云南古代的主要部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从1955-1960年,云南省博物馆先后在晋宁石寨山进行过4次发掘,共清理墓葬50座,出土青铜器4800件。其中6号墓发现蛇钮金印一方,篆文“滇王之印”。可见这座墓是一代滇王墓葬,石寨山是沉睡了2000余年的滇国墓地。

西汉时期,滇池地区的主要居民是滇、劳浸、靡莫等“同姓相扶”的各部落组成的联盟,称为“靡莫之属”,其中以滇为最大。

滇又称滇僰,意为滇地的僰人。僰人为“羌之别种”,分布于今四川西部的称为邛僰或西僰,在滇池周边地区的称为滇僰。司马迁在《史记·西南夷列传》中有过重要的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39-前329年间,楚国欲将势力范围扩展到西南,派楚将庄蹻入滇。不久,秦国灭巴蜀,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庄蹻入滇”,庄蹻也是史料中明确记载的一代滇王。在他之前是否已经有滇王存在,就无从得知了。

公元前1世纪左右,古滇国走到了它生命的终点。汉武帝时期,曾派使者前往滇国,当时一位称雄滇池的滇王,好奇地问汉朝的使者:汉朝与我谁更大?由于地处边疆,地势险峻,没有道路与外界相通,他们消息闭塞,如同井底之蛙。在他的眼里,世界不会比滇国的地域大多少。

就在这之后不久,这位无知的滇王连同他的国家,便在历史上销声匿迹了。西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出兵攻打滇国,滇王无力抵抗,举国投降,并请求汉武帝派官吏入滇国。汉武帝赐给了滇王王印,让他继续治理他的子民。这枚纯金铸就的滇王印,两千多年后,出土于石寨山。此后,汉武帝在云南设置了益州郡,滇王的权力被郡守取代了,从此受制于汉王朝的郡县制度。古滇国正式宣布退出历史舞台。

那么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究竟在哪里呢?有着高度灿烂文化的古滇国又为何突然消逝呢?这个千古之谜,人们在做着各种假设和猜想。

考古工作者经过多年的考察研究,他们认为:“可以肯定地说,澄江、江川、呈贡、晋宁、昆明这一片相邻和相连的广袤区域,是古滇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也可以说澄江在古滇国历史上一定扮演过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他们推测澄江在历史上并非“蛮荒之地”,而是有着很发达的经济和辉煌灿烂的文化。还有学者推测,5000余件古滇青铜器物是在抚仙湖南岸江川县李家山墓葬出土,而滇王印出土于与抚仙湖北岸相连的晋宁石寨山,按照一般的考古规律推测,古滇国的王城或都城就在附近。

还有一些学者从李家山出土的大量青铜器的造型、图案及近水居的干栏式建筑推测,认为李家山青铜文物所反映的生活环境应该是有山林可以打猎,有田地可以耕种,有湖泊可以打鱼,当时的人们过着闲适富足的生活。而这样的生存环境也正好吻合了澄江的地理生存环境。所以这里应该是古滇王国都城的所在地。那么古滇国又是为何突然消失的呢?有的学者认为地理环境灾变是导致古滇国消失的重要原因。他们认为世界各地都曾发生过辉煌一时的文明古国被突然而来的灾难湮没,之后经历几百甚至上千年又被发现的史实。例如世界著名的庞贝城和赫克兰尼城的消失和发掘。

然而,这一切只是人们的推测和猜想,仅仅是一种有根据的假设。我们期待着考古工作者的进一步发现,为我们揭开古滇国这个千古之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古代四大美男的死亡真相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因为每个人心目中的美男标准都是不一样的,所以在古代最为著名的还是那几个吧,他们指的就是潘安、宋玉、兰陵王、卫玠了。那么既然大家都知道他们是美男,那么他们最后又是怎么死的呢?中国历史上有着“沉鱼落雁,闭月羞花”之称的四大美女,她们是西施、王昭君、貂婵、杨玉环,可谓家喻户晓、人人

  • 在历史上真的有白眉大侠徐良这个人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人对评书里面的一个人比较感兴趣,那就是白眉大侠徐良,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白眉大侠徐良只是一个传说吗?在历史上真的就没有这个人吗?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那么到底要怎么理解呢?下面我们可以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历史上真的没有徐良这个人,但是徐良的原型还是有借鉴一些的人,所以徐良就是艺术加工出

  • 中国古代真的有易容术存在吗?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之所以对古代的事情比较有兴趣,大概就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事情是比较神秘而没法破解的。或者说是有些神秘的事情现在还没有研究出来到底怎么回事。所以从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些事情,我们一直都在好奇着找着答案。古代那些高强的武功啦、杂技啦,什么吞剑表演、气功之类的都很是让人好奇。甚至有些气功表演现在还存在,脖

  • 敦煌藏经洞的大批文物被谁拿走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翻开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史,有一个灿烂的名字被印刻在中国人的心中,它就是享誉世界的敦煌莫高窟。一千多年前的先人们在这里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化宝藏,见过这些精美壁画和雕塑的人们,无不赞叹古人精湛的技艺和高深的智慧。莫高窟千佛洞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颗明珠,而如果我们用心去倾听它的故事,就会发现这里也是

  • 火折子为什么一吹就着,原理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火折子跟一些墓穴的长明灯有异曲同工之妙。长明灯是利用白磷等着火点比较低的物质,当外面的氧气一旦进入墓穴,那么长明灯就会自动点燃。而火折子也差不多。它的生火原理是利用物理上的复燃原理,即已经燃烧过的东西因为缺氧而处于一种半燃半灭的状态,一旦接触到氧气,就会再次燃烧起来。一般来说,火折子的制作材料是

  • 武则天的无字碑是谁立的,无字碑的寓意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墓碑一般是用来记录墓主人生前所做的事迹,但是武则天却并没有这样做,她为自己立下了一块无字碑,据说是将自己生平事迹以及功与过都交给后人去评判,自己不多说任何话。不过,武则天立无字碑当真是这个原因吗?武则天立无字石碑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个石碑有什么用呢?武则天是后世公认的唯一一位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

  • 慈安是慈禧杀害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通常,我们都听说过慈禧太后,但对于地位和能力都比她更强的慈安太后却知之甚少。慈安是咸丰帝的皇后,而慈禧只是贵妃而已。也就是说,慈安为妻,慈禧为妾,地位高下一目了然。慈安出生高贵,属于满洲上三旗镶黄旗的钮祜禄家族。她在十六岁时入宫,先被封为嫔,之后短短数月间就连跳数级,成功登上了大清皇后的宝座,创造了

  • 为什么太子一般都当不了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都说大树底下好乘凉,可是历史上著名的开国之君,他们文治武功征服了天下,但是,他们的太子往往结局不尽如人意。这里面到底有何发人深思的道理?有三个原因。第一、亲情掩盖之下的争斗更难防开国之君处于改朝换代之际,他们有着非凡的勇气,同样他们也面临着难料的危险,他们能平定天下,他们把毕生的精力用在了治国安天下

  • 朱元璋为什么恨姓蒲的?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闽书》《宋元通鉴》等史料都提到,明太祖朱元璋曾下令:禁蒲姓者不得读书入仕。可见,朱元璋对这个蒲姓是很痛恨的。那么,是什么原因让朱元璋对蒲姓做出这样的限制呢?这件事,要说到南宋末年的蒲寿庚。蒲寿庚的先祖非汉人,而是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南宋初年,蒲寿庚的先世徙居广州,因总理蕃客贸易,成为当地首屈一

  • 宋朝狸猫换太子是真的吗?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狸猫换太子是戏剧中较为经典的一个戏码,也多次被改编出现在影视作品中。放到现代没有人会相信人竟然能够生下狸猫,但是在封建迷信的古代,尤其是皇宫中,这是被视为邪祟作怪的凶兆,这样看似荒唐的情节引发了随后一系列的事情。在戏中,是由青天大老爷包拯负责查清此事,按照剧中背景,也只有包拯这样一丝不苟,不畏皇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