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张之洞和李鸿章,相信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他们两个人都是晚晴的功臣,而且同样都是晚清洋务运动的领军人物。那么他们两个人相比,谁对晚晴的贡献更大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从客观上讲,论对晚清的贡献,李鸿章要比张之洞大的多。
第二,李鸿章更有使命感、更务实。《清史稿》中两人的传记,对他们有各自的评价。评价张之洞是“莅官所至,必有兴作。务宏大,不问费多寡”。张之洞身上有着很明显的文人好名的特点。所以,他每任一官都很注重形象工程和业绩,像在湖北时办汉阳铁厂等,乃至提倡变法、兴办学堂、废除科举等,都有着明显的功利性目的。同时,由于是清流出身,《清史稿》本传中还说他“遇事敢为大言”,也就是好说大话。
而作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李鸿章在同治年间与曾国藩共同发起设立江南制造局,建立北洋水师,拉开了师夷长技的现代化大幕。同时,更加注重留意人才,与曾国藩共同推动首批留美幼童,意在为学习西方培养人才。
相比李鸿章,张之洞有两点比不了。一是《清史稿》李鸿章传中说的“持国事,力排众议”,就是认准了的事,就要干下去。二是《清史稿》传记中所说的“生平以天下为己任,忍辱负重,庶不愧社稷之臣”。这两个评价,相比于对张之洞的评价,两者高下立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