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欧阳修口才有多好,曾把包拯怼到说不出话

欧阳修口才有多好,曾把包拯怼到说不出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2031 更新时间:2024/1/24 0:41:29

可能有些朋友会认为,欧阳修是一位温文儒雅的大文豪。实际上,欧阳修性格有他犀利的一面,他的口才非常好,朝中很少有人能说得过他。欧阳修的科举之路十分坎坷,他早期两次科举全部落榜,后来在胥偃的保举下,欧阳修成为监元和解元,第二年在礼部省试中考取第一,这才开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当时晏殊回忆起欧阳修,称他锋芒过露,只有挫其锐气,才能成才。

欧阳修与晏殊

欧阳修和晏殊之间,其实有不少趣事可讲。公元1043年,晏殊向宋仁宗推荐欧阳修担任谏官。后来在西夏这件事上,两人爆发了非常大的矛盾。西夏一度拒绝称臣,晏殊建议退让一步,以安抚为主。但欧阳修不同意,他觉得应该采用强硬手段,在言辞上不给晏殊一点面子,后来晏殊决定将欧阳修外调。不过到了私下,两人感情还是挺好的。

推行改革

宋仁宗曾打算推行改革,解决“三冗”问题,他让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人制定纲领。但每次改革难免会触及到一些人的利益,所以朝中也是形成了改革派和守旧派两个阵营。对于皇帝来说,最忌讳的就是官员拉帮结派,然而欧阳修却发表了一篇《朋党论》,等于是连宋仁宗的面子也不给。他的这番举动,其实对改革派来说十分不利,最后改革以失败告终。

欧阳修与包拯

再来聊聊欧阳修和包拯之间的故事。包拯是出了名的能言会道,曾把宋仁宗怼的哑口无言,但在这件事上,包拯却落了下风。包拯曾弹劾三司使张方平,称其没有廉耻之心。等新的三司使上任后,包拯再次提出此人能力不行,完全不懂专业技能。宋仁宗没办法,只能让包拯担任三司使。此事让欧阳修十分不爽,他觉得包拯是故意弄倒两人,就是为了自己能担任此职。欧阳修在《论包拯除三司使上书》中,称包拯是蹊田夺牛,言语还是比较重的。而这件事,也被当成了包拯一生中为数不多的黑点。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国时期实力对比,为何魏蜀吴疆域看着差不多实力却如此悬殊呢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华夏历史

    可能是因为地图造成的错觉,表面上魏蜀吴的面积差不多,但实际上蜀汉和东吴的实际管辖面积和人口远小于曹魏,人们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差不多,主要是因为下面这张图。如果单纯看这张图,蜀汉和东吴的面积确实和曹魏差不多,蜀汉境内包括四川,贵州、云南,而东吴包括整个长江以南地区,还包括越南。蜀汉和东吴的领土虽然不小,

  • 吾儿奉先何在是啥意思,这句话是谁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华夏历史

    “吾儿奉先何在”是董卓临死前说的一句话,在网络上已经成了一个梗。董卓入京后,依靠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挟天子以令诸侯,权倾朝野。然而,董卓性格残忍,放纵士兵在城内搜刮财物,奸淫妇女,因此引起众怒,各方诸侯联合起来共同讨伐董卓。而董卓可能也没想到,他最后竟然死在义子吕布的手上,自

  • 清朝皇室逐渐失去掌控力,各地军队为何不趁势自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才决定展开自救运动,然而一切都已经晚了。清廷对国家的管控力逐渐衰退,各地方为了摆脱困境也都在想办法推行改革,但很多措施遭到了清政府的阻挠,清廷还妄想能够维持统治地位。

  • 朱由校文化水平如何,曾闹出过大笑话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华夏历史

    明朝历史中,朱由校在位期间,国内外矛盾彻底激化,他可以说是皇帝中最典型的反面例子。朱由校不仅制造多起冤案,还迫害良臣,基本没有做过什么对明朝有利的事情。朱由校在位时间并不长,但对整个社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可能大家都知道,朱由校痴迷木匠,他在木器方面的确有一些天赋,但这并不是他一个皇帝该沉迷的东西。朱

  • 清朝12个皇帝,为何只有紫禁城只有11个牌位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清朝作为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很多人对清朝的了解也是非常多的,清朝一共十二位皇帝,而这些皇帝的生平很多人也可以说是非常了解的了,那你知道为什么清朝一共有十二个皇帝,但是最后紫禁城为什么只有十一个牌位呢?这11个皇帝分别是谁,那另外还有1个皇帝又是死在了什么地方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 刘邦将彭越流放蜀地,为什么他还会遭到诛杀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华夏历史

    了解西汉历史的朋友,应该会知道彭越这个人物。彭越是西汉开国功臣,他在秦末起义,后加入刘邦,期间立有不少战功,和韩信、英布并称汉初三大名将。然而,这三位名将的下场都不太好,韩信是被吕后诱杀,而彭越的死同样和吕后有关。原本刘邦打算绕彭越一命,只是将他废为平民。但吕后心肠更加狠毒,做事也更果决,在她的指引

  • 明朝真实的国土面积有多大?细说明初、明中、明末国土面积真实的数据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华夏历史

    最近不少的人都在问这个明朝的真实国土面积,大家或许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很多人在网上吹的什么这个明朝竟然有4000万国土面积完全就是假的,完全不经过大脑的,所以这个数据肯定是不准确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明朝的真实国土免费到底有多呢?其实我们可以从明朝初期到明朝中期再到明朝的末期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

  • 崇祯帝有机会平定叛乱吗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华夏历史

    我们都知道,崇祯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位皇帝也还算是为王朝尽心尽力了,17年里可以说一直都在操劳着国事,但最终无论怎么努力,最终还是没能挽救大明王朝,最终落得个煤山自缢的结局。很多人就问了,那么当时崇祯帝是否真的有机会平顶农民叛乱呢?时尚,不论怎么样都是无法改变结局了的。因为明朝已经腐烂到了骨子

  • 司马懿只有三千人,为何能成功发动政变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华夏历史

    司马懿的人生最巅峰的时刻,可以说就是在高平陵之变时期了,而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发动一场足以夺取政权的政变,一般可能都需要很多的人,至少也是需要一个军队的,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手上却只有三千人,仅仅是三千人,为何司马懿就可以成功的发动政变呢?司马懿的政变和其他人又有什么不同呢?下面就让小编来给

  • 民国北洋军阀混战为何还能保证国家统一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华夏历史

    北洋军阀混战时期是指1916年至1928年。袁世凯死后,他的北洋军分裂为冯国璋,吴佩孚、曹锟,的直系和段祺瑞的皖系,还有张作霖的奉系军阀,这几个军阀占据着中国最好的地区。此外,还有一些地方实力派,如云南地区、广西地区等。这三个派系为了争夺北京中央政府,展开了军阀混战。所以这个时期只是因为有一个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