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朝的皇帝对多尔衮是怎么评价呢?

清朝的皇帝对多尔衮是怎么评价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3951 更新时间:2024/2/12 9:23:45

多尔衮在清朝皇族中绝对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另类,他奠定了清朝二百年基业的基础,同时也算背负了两百年的骂名,到底清朝的皇帝们对这位难以盖棺定论的睿亲王怎么评价呢?请看此文。

有清一代诸帝,乾隆算是对多尔衮评价最高最公正的了。在他以后,嘉庆帝没有什么动作,道光皇帝曾在继位初出关拜祭祖陵的时候,追念多尔衮功高,赏赐他的后人当时的睿亲王禧恩三眼花翎。这是很高的荣誉,然而表面上禧恩是因为祖宗有功承惠恩泽,实际上是嘉庆帝暴卒于避暑山庄,变起仓促,又一时找不到嘉庆帝随身带的装有传位密旨的金盒子,禧恩当时是内务府总管,他见机甚快,在所有随扈大臣中率先拥立道光,后来禧恩举荐的秀女全嫔即后来的孝全皇后咸丰的生母极得道光的宠爱,因着这两件大功,才得以酬庸,当然道光表面上不能以此为赏,算在老祖宗头上倒显得恰当。

以后的清帝一代不如一代,内忧外患,哪里还顾得了这许多,不过在辛酉政变后商量恭亲王位号的时候倒是很伤了一番脑筋,因为显然不能用摄政王这个名号,一用就想起多尔衮的下场,实在犯忌讳,再说实际的皇权归两宫,也就是慈禧,这个女人也不愿意小叔子代天摄政,所以用了议政王这个名号。

到了宣统登基,苟延残喘的慈禧再不愿意也只得让小皇帝的生父当摄政王,总领政务,但又明令他要奉隆裕皇太后的懿旨,这就似乎回到了清初顺治初年的格局,偏偏这个摄政王志小才疏,这个皇太后处处要学姑姑,却平庸无知的很,到三年后清帝逊位,清朝遗老们想起这一朝以摄政始,又以摄政终,莫非天意,想起老祖宗多尔衮领兵入关,八旗子弟横扫中原的风光不在,不禁唏嘘。(宣统年间,革命党人曾经公布了清初各位亲王的奉禄,摄政王三万两,辅政王一万五千两,和硕亲王一万两不等,清廷非常恼火,认为是大不敬。)

晚清时候的清代名人碑林传中为睿忠亲王多尔衮立的传里,有八字考语“聪睿多智,谋略绝人”。

多尔衮即便是被平反了,后来的清帝们毕竟不是他的直系子孙,在他们的眼中,他虽然是叔祖辈,但实际上还算是臣子的身份,大肆歌功颂德就没有必要,而多尔衮的开国定基之功当然就算在顺治的头上,他的孝陵里的神圣功德辈就一一记载了如何开一国之基业,而他的后人累进谥号直到二十二个字。

标签: 华夏历史

更多文章

  • 三次落榜的左宗棠如何能成为晚清股肱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科场失意,使左宗棠不能沿着“正途”进入社会上层,进而实现他的志向。但左宗棠的志向和才干,得到了当时许多名流显宦的赏识和推崇。今年9月5日,是清末一代名臣左宗棠逝世130周年纪念日。左宗棠一生经历坎坷。年轻时先后三次赴京赶考,却因为诸多原因,三次落榜,最终他离开京城。1868年

  • 如果没有赵云,张任能多久杀掉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华夏历史

    事实上赵云就算不来,张任也杀不了张飞。在刘备攻占益州的过程中,最艰难的一次战役是雒城之战,几次攻城都以失败告终,兵败。雒城之所以难打,主要是因为守备司令张任有勇有谋,屡用连环计击败荆州军。比如首次荆州军队雒城时,张任就已经意识到敌人会从小路来攻城,于是便亲自带兵埋伏在小路上,并在风坡射杀刘备的军师庞

  • 清朝皇阿哥享受什么待遇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华夏历史

    阿哥是满族对儿子的称呼,皇阿哥自然就是皇帝的儿子,所以皇阿哥并不是爵位、官职,也就不存在级别一说。虽然是皇帝的儿子,但皇阿哥们的待遇还不如普通人家的阿哥,规矩也比普通人家多得多,童年其实是很悲催的。清朝为了防止母凭子贵导致外戚干政,所以规定皇子出生后就得从生母那抱离,交由嬷嬷、奶妈抚养,也有的会交给

  •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不是曹操说的?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口中的一句名言,能说出这样一句话,也就证明了曹操本人毫无仁义可言。不过历史上,曹操真有这样说过么?实际上曹操从来没有说过“休教天下人负我”这种话,这些都是演义当中杜撰出来的。根据《三国演义》记载,曹操刺杀董卓失败后立马逃出洛阳城,中途被

  • 杨修死的冤不冤?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杨修是东汉末年名士,他出生于簪缨之家,父亲是太尉杨彪。《后汉书》曾记载“自震至彪,四世太尉”,可见杨家在朝中还是比较有威望的。杨修为人恭敬,博才多学,后被举孝廉在曹操身边担任主簿,曹操是出了名的爱才之人,有杨修在他身边辅佐也是倍感满意。但最后杨修竟然是死于曹操之手,曹操为什么

  • 为什么刘秀能够起来中兴汉室,为什么继续用"汉"作为国号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华夏历史

    刘秀是东汉的开国皇帝,早在刘秀称帝之前,刘邦建立的西汉就已经灭亡了,而且还出现了好几个国家和皇帝,比如新朝王莽,汉朝更始帝刘玄,赵汉皇帝王昌,刘秀是这些人中最后一个称帝的,也是唯一一个重新统一全国的皇帝。西汉灭亡时,王莽的新朝建立,新朝仅14年就灭亡了,取而代之的是更始帝刘玄,刘玄成为天下之主,但是

  • 司马懿70岁得子流产是怎么回事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华夏历史

    说起司马懿,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三国时期曹魏政权非常出名的谋士,是诸葛亮的宿敌,也是最后的大赢家。司马懿70岁的时候,已经是处于三国鼎立的局势。某日司马懿正在家中种花的时候听见自己的妾室静姝竟然坏了自己的孩子,这老来得子让司马懿甚是高兴,抱着静姝就进了房里。司马懿是万万没想到自己这都七旬的老

  • 商朝版图面积有多大,奠定了如今我国地图吗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华夏历史

    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疆域以及领土主要继承的是清朝时期最后所留下的领土,总计有960万平方公里,大约是四分之一个亚洲了。如果说奠定中国古代核心疆域的朝代当之无愧是秦朝,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然后向南进军百越,向北攻打匈奴,基本奠定了中国古代疆域。后来的朝代都是在两千多年前老秦打下的疆域基础上

  • 诛吕行动为何一定要等吕雉去世了才动手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华夏历史

    作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作为汉惠帝的生母,作为汉朝的皇太后,吕雉的权威事不可动摇的。刘家的各路诸侯王不敢在太后去世前发动叛乱,主要原因只有三个:第一是吕雉为合法的太后,起兵反吕就等于叛汉,是无名之师;第二,吕雉手握汉室精锐的中央军,此时反,失败几率大大增加;第三,吕雉政治能力出众,权谋高超,所以哥诸侯

  • 晋朝是最无能的朝代,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华夏历史

    三国两晋时期,中国的权力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君权神授的观念不再占主导地位,世袭皇权的神圣性自汉代以来受到极大挑战。看似偶然发生的八王之乱以及五胡乱华,其实是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黑暗时代的出现也是大概率事件。1、首先,汉朝的建立原本是新兴阶级对传统贵族的胜利。春秋战国时期,秦、纪公国的家族制度